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无粘结预应力双向板变形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6块无粘结预应力双向板试验,研究了影响双向板变形的主要因素;结构形式、预应力筋配筋率,将边梁对简支板跨中最大挠度的影响转化为荷载与支座条件系数来考虑;对两个方面的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对简支板跨中最大挠度的影响,用换算配筋率(αpρ)参数来反映,建立了无粘结预应力简支板短期刚度和变形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双向井字梁盖可在不增加层高的基础上提供大空间及美观的室内天花。本文通过一设计实例较详细介绍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井字梁结构的方案确定和设计计算。结果表明,双向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结构合理、施工方便。  相似文献   

3.
双向井字梁盖可在不增加层高的基础上提供大空间及美观的室内天花。本文通过一设计实例较详细介绍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井字梁结构的方案确定和设计计算。结果表明 ,双向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结构合理、施工方便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多层多跨预应力连续梁的施工技术,其中主要针对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中的钢筋孔道的构造,以及预应力钢绞线自穿设到混凝土浇筑前的保护措施等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通过青岛市某中学教学楼现浇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屋盖设计实例,系统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的材料选择、预应力工艺及线型、荷载取值与内力计算、预应力筋与非预应力筋的选配、板裂缝及变形的设计过程,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施工角度阐述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及施工工艺,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及需重点注意的问题,从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和模板工程三方面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的施工技术,结合工程实例归纳了该技术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某工程的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着重介绍了后张法的无粘结和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并对预应力工程在施工中常见问题加以探讨,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后张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技术在多层井格梁—框架中的应用情况 ,提出了框架节点构造设计的两阶段法 该方法既能满足节点的力学及构造要求 ,又能方便施工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优点,对其预应力混凝土制备、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施工要求和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分别进行了阐述,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我国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无粘结预应力结构应用比较普遍,并且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中,混凝土浇注和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是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的两道关键工序,两者施工顺序对工程质量和工期有重要影响。现浇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首先是框架柱的施工,然后进行框架梁支模、钢筋的铺放和绑扎、无粘结预应力筋铺设和安装锚垫板,再进行混凝土浇注;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在构件端部,下一步进行封锚处理、…  相似文献   

11.
基于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两跨连续梁的受弯试验研究,对加载过程中预应力筋的摩阻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计算了缓粘结预应力连续梁的预应力损失。通过分析得出了在预应力损失中孔道摩擦损失起主要作用的结论;对比试验中摩阻力测试值和预应力损失计算值,虽然二者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相差并不大,表明试验数据有一定的可信度,为在设计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受弯构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2.
以某工程为例,介绍了大柱网楼盖的设计及施工过程,采用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相结合,满足了工程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挠度的体外与体内无粘结预应力筋应力增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体外预应力以及体内无粘结预应力梁力筋变形与跨中挠度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挠度的预应力筋应力增量计算的新方法.首先建立了体外预应力梁和体内无粘结预应力梁的变形相容方程,推导了用跨中挠度表达的力筋应力增量计算公式,提出了适用于体内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统一计算公式,能够计算正常使用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预应力筋的应力.最后运用该公式计算了国内外大量试验梁(包括6根体外预应力梁和22根体内无粘结预应力梁),计算出应力增量与试验结果之比的均值在0.99~1.02之间,标准差为0.1左右.表明该式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吻合良好,公式形式简单,能够反映结构的受力机理.  相似文献   

14.
林齐武 《科技信息》2010,(23):J0318-J0318,J0276
无粘结预应力是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的一种新的施工工艺,由于其具有无需留孔与灌浆、孔道摩擦力小、预应力筋易形成跨度曲线、施工简便等优点,在建设系统得以推广并广泛应用。本文对无粘结预应力平板施工技术进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通过12块单向板和11根简支梁的试验,分析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受弯构件的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和极限抗弯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当非预应力有粘结钢筋受拉区截面积的配筋率大于0.4%时,配筋指标和跨高比是影响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和极限抗弯强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经验公式,并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受弯构件进行了全过程分析,理论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6.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用于大跨度房屋结构日益增多,由于预应力技术的采用,其施工受力特点变得比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加复杂,考虑施工过程对结构的受力影响,对无粘结预应力框架结构进行力学分析,设计时将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等效变形区长度提出了极限状态下混凝土梁跨中挠度的简化计算方法,继而根据梁的跨中挠度推导了体内和体外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增量的通用计算公式.以受力钢筋的配筋率、预应力筋布置形式、预应力度、跨高比、荷载形式等为参数,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进行了参数分析,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以综合配筋指标和预应力度为参数的等效变形区长度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 :所提出的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增量的计算方法及公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多种荷载形式作用时的等效变形区长度,可取为各种荷载单独作用时等效变形区长度的加权平均值,权值为各类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了无粘结预应力梁的结构施工技术,包括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及相应的质量保证系统.  相似文献   

19.
首先介绍无粘结后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流程,接着总结出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为了保证无粘结预应力砼结构能顺利张拉,本文同时也论述了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砼结构能顺利张拉前的裂缝控制.  相似文献   

20.
摘要:本文叙述了无粘结预应力梁的结构施工技术,包括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及相应的质量保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