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蜂蜜百合为主要原料,研制发酵型保健酒,运用正交实验确定其最佳工艺参数为蜂蜜百合重量比为5:1,接种量为5%,发酵时间为72h.所得产品酒精度12%~14%,不仅具有营养保健功效,而且改善了风味,其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2.
钟增华 《闽西科技》1995,(3):24-25,23
  相似文献   

3.
充分利用酒糟中所含膳食纤维和无机盐等有用成分.借鉴软饮料中果肉饮料生产工艺,将发酵糯米醅制成一种全新的均匀悬浮的营养保健酒.  相似文献   

4.
桑叶保健酒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桑叶"有蔬散风热、清肺润煤、清肝明目作用。用于风热感冒.眩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眼花等疾患。"'桑叶含有异懈皮忒、懈皮忒、艺香忒、糖类、脂肪、17种氨基酸、胆碱、有机酸、维生素B;、维生素B。、维生素C、叶酸和钙、铁等营养成分。据资料报道,桑叶在卫生部确定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列为药食两用品种。日本将其列为未利用食品素材计划,并认为桑叶极有可能成为功能性食品的原料。目前在日本已有"桑叶面"等产品上市''。本实验以桑叶为原料,研制桑叶保健酒。互原料规格桑叶:鲜桑叶.无霉烂、无病虫害;狗妃:无霉烂、含水率10%以…  相似文献   

5.
以新鲜椰子和枸杞为主要原料,以酵母为发酵生产菌,研制发酵型保健酒.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椰子枸杞酒发酵工艺条件,以感官评分为质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酵母量添加量为5%,发酵温度为25℃,调糖度为22%,初始p H3.5条件下酿出的椰子枸杞酒,酒液透亮,香味浓郁,集营养与保健于一体.  相似文献   

6.
以贵州师范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收获的甜荞种子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荞麦保健酒的糖化工艺和酿制工艺进行探索,结果显示:最优糖化工艺条件是糖化酶添加量为6%,糖化温度为60℃,糖化时间为45 min,pH值为4.5;荞麦保健酒酿制的最适接种量为5%,发酵温度25℃,添加SO2的质量浓度为120 mg/L,发酵时间8 d。  相似文献   

7.
陆峰  王建明 《科技信息》2013,(19):198-198,239
本文以葡萄为主要原料,配以蜂蜜为辅料,研制了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发酵型葡萄酒,并对酿造过程及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
保健酒除浊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比较了微孔膜过滤法和活性炭吸附法在保健酒除浊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法不适合保健酒的除浊,而且可能影响保健酒中的有效成分;微孔膜过滤法能有效除浊,且对有效成分、风味和色泽的影响较小,保健酒的静置时间也会影响除浊效果。保健酒粗滤后静置4周,然后用孔径为0.45μm醋酸纤维素膜过滤,除浊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在冬瓜汁中加入乳酸菌进行发酵,通过改变发酵温度、菌种添加量以及口味的调配优化,以期得到满足消费者口味的新型冬瓜汁乳酸菌饮料。通过对发酵过程中的pH值、氨态氮、总酸、还原糖、乳酸菌数进行测定和对比,结合感官评定得出最佳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 33 ℃、接种量1.0%、发酵时间2 &调配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加白砂糖1.0%、柠檬酸 0.025%、不加盐时口感最佳。  相似文献   

10.
据市场调查信息反馈,杜仲山茱萸保健酒澄清度不够高,光照下有散射光点,静置3个月以上易产生沉淀.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杜仲山茱萸保健酒的澄清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当活性炭和JA澄清剂的添加量分别为1.00g/L、0.20g/L,澄清时间为30天,再经硅藻土(300#:100#=0.8:1)过滤机过滤,酒体透光率最高,达96.73%.澄清后,该保健酒酒度变化较小,皂苷、总糖等营养物质含量基本不变,且口感爽快醇和.  相似文献   

11.
采用PVA为载体共固定化酿酒酵母和产香酵母发酵海藻,酿造海藻酒,对游离细胞与固定化细胞的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发酵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和产香醇母两种菌种菌量的最佳配比为4:1,发酵温度20℃,共固定化细胞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凝胶粒的充填系数分别为0.25和0.5,游离混合细胞的发酵时间为7d,共固定化细胞连续发酵稀释速率0.12/h,其发酵时间为0.5d左右。经160d连续发酵实验,PVA固定化细胞粒子的机械强度良好。  相似文献   

12.
以西瓜为主要原料,利用多菌种混合发酵工艺生产西瓜酒,开发了一条适合西瓜酒的发酵工艺路线,对工艺的几个关键环节进行了说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了3株不同菌株接种量的最佳配比,即Zymaflore X5接种量250 mg/L、Lalvin DV10接种量200 mg/L、Lactoenos SB3接种量30 ...  相似文献   

13.
板栗果酒的发酵及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新鲜板栗为主要原料生产酿制酒香和板栗香浓郁的板栗果酒,并研究其挥发性香气成分。方法新鲜板栗经烤制、匀浆、液化、糖化、澄清离心、调整发酵液成分、发酵、过滤、装瓶及杀菌等工序,得到板栗果酒,用GC-MS分析出板栗果酒中挥发性香气的成分。结果液化时用α-淀粉酶液化45min至DE值21%,再用糖化酶糖化24h至DE值96%,主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液糖度调整为22g/L,酵母添加量为2%,发酵温度20℃,时间6d。结论板栗果酒中的香气成分共鉴定出32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其中相对含量超过1%的主要香气成分有16种,即棕榈酸甲酯(15.06%)、苯乙醇(13.53%)、(2R,3R)-(-)-2,3-丁二醇(13.35%)、11-十八碳酸甲酯(13.10%)、亚油酸乙酯(8.39%)、2,4,6-三溴苯丙烯酸酯(6.94%)、棕榈酸(5.10%)、亚油酸甲酯(2.74%)、丁酸-3-羟基丁酯(2.38%)、十六酸乙酯(1.94%)、甲基-α-L-岩藻吡喃糖苷(1.86%)、对羟基苯乙醇(1.65%)、1,3-丙二醇二乙酸酯(1.53%)、亚油酸(1.45%)、硬酯酸甲酯C18(1.33%)、1-己基-2-硝基环己烷(1.32%),其占总体香气成分的91.67%。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提取洋葱精油的新提取技术,设计了适合工业化应用的2L亚临界水提取装置;选用具有岭南特色的红葱头为原料进行了亚临界水提取洋葱精油的研究。考察了提取方式、提取时间、温度、压力对洋葱精油的提取得率及含硫化合物浓度的影响,并对液液萃取中溶剂的种类和萃取次数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洋葱精油的亚临界水提取最佳工艺:静态提取、提取时间30 min,压力5 MPa,100~150 ℃的连续程序升温,石油醚为萃取溶剂,萃取2次。此条件下洋葱精油的提取得率为0.362%,含硫化合物浓度为97.36 g/kg。与传统提取法相比,亚临界水提取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效率高、能耗低、产品质量高等优点。2L亚临界水提取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5.
为选择洋葱加工专用品种,试验以山东省8个主栽品种的洋葱粉为原料,采用国标分析其营养组分.结果表明:除灰分外,不同品种洋葱粉营养成分包括总糖、蛋白质、粗纤维等,都具有显著差异(P〈0.05),总糖含量最高,其次为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灰分,类黄酮质量比在76.13-556.63 mg/100 g之间.洋葱中水解氨基酸质量分数在8.54%-15.31%之间.矿物质中以K含量最高,其次为P、Ca、Mg、Na,而Fe含量几乎为零.白洋葱2和红A5可作为加工专用品种,其中白洋葱2适合作为提取洋葱油、洋葱多糖的原料,红A5可作为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6.
基于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基因枪法转化洋葱细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颗粒,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Zeta电位仪对壳聚糖纳米颗粒进行表征,发现颗粒呈球形,粒径约为50rim,微球表面光滑、球形团整、颗粒比较均匀、分散性好,电位约为11.1mv;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壳聚糖纳米颗粒能有效地结合质粒DNA,并能保护所结合的DNA防止DNaseⅠ的酶切;将含GFP基因的壳聚糖纳米颗粒复合物使用基因枪转化洋葱表皮细胞,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表达了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效率为8%.  相似文献   

17.
为了简单准确的检测葡萄酒的种类,建立了电子鼻检测系统。以三种具有相似气味的葡萄酒的种类识别为实验背景,根据葡萄酒散发的气味合理的选用了八个气敏传感器。利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对传感器阵列进行优化,最后确定选用四个传感器为最终的传感器阵列,并借助Fisher判别分析方法检验其效果。使用SVM算法及BP算法分别对不同训练样本数的葡萄酒做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PCA-SVM模式识别算法有很高的识别精度,很强的分类能力,而且在小样本分类识别实验中有着潜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用 FAAS法直接测定白酒中锰 ,精密度高、准确度好、快速经济、有利于批量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从还原力、抗油脂氧化及对Fenton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等方面对不同洋葱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得到的洋葱水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不同,提取温度增加,提取物的还原力增强;不同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紫皮洋葱水提取物的还原力优于黄皮洋葱水提取物;在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抑制油脂氧化方面,也表现出类似的趋势和规律。本实验所得洋葱提取物的还原力以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明显优于0.5 g/L的V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