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包新荣 《甘肃科技》2013,(24):21-23
通过分析有关火电厂烟气CEMS的法规、政策及技术要求,调研、分析了甘肃省15家总装机容量300MW以上火电厂的120套烟气CEMS的现状。指出了甘肃省火电厂已安装烟气CEMS存在的安装不规范、环境条件不满足、烟气CEMS系统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规范烟气CEMS市场、推行有效的烟气CEMS管理模式,加大监管及加强企业自律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浅析我国钢铁企业烧结烟气脱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钢铁企业烧结烟气的特点,结合钢铁企业烧结烟气脱硫工艺实践,探讨了我国钢铁企业烧结烟气脱硫的主要技术及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郭元立 《广东科技》2009,(22):98-99
烟气挡板作为FGD的重要系统,对于FGD和机组的安全运行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烟气脱硫系统烟气挡板的设置和运行,着重分析研究了各烟气挡板异常或故障的原因、影响及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4.
地下建筑火灾现场烟气控制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一平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46-47,60
基于地下建筑火灾特征及烟气危害,探讨了地下建筑火灾常用的烟气控制方法,对几种典型地下建筑(隧道、地铁、地下商场等)的火灾烟气蔓延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火灾现场烟气控制方案,为实际火灾扑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该文结合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处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介绍了SNCR、石灰浆.活性炭、布袋除尘、飞灰固化等烟气净化系统自动控制设计的主要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果,为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净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燃煤烟气为研究对象,利用鼓泡反应器进行化学法吸收CO2的半连续实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及脱除率的计算,考察了吸收剂种类、吸收剂浓度、烟气流量、烟气温度及液面高度对CO2吸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水吸收剂的吸收效果最好,烟气温度对CO2的脱除率影响较小.选择氨水作为吸收剂进行单因素实验研究,得到了吸收剂浓度、入口处CO2浓度、烟气流量、液面高度与脱除率、吸收能力及吸收速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衰减火源条件下喷淋烟气沉降特性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变流量建立喷淋模型,利用Tamanini公式对火源功率进行修正,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流量时,喷淋作用区火源功率及烟气层高度的变化情况.进而分析了水喷淋与火源功率衰减耦合作用对烟气沉降特性的影响.同时,对不同的火源条件,比较烟气层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探讨了引起烟气沉降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增加喷淋流量,火源功率衰减幅度减小,喷淋对烟气层的沉降效应增强,烟气沉降区扩大,烟气层高度降低.烟气沉降是喷淋沉降效应和浮力效应协同作用的结果,沉降出现后,烟气层高度随火源功率衰减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随着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国家环保局对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控制严格,烟气脱硫显得日益重要。对七类烟气脱硫剂的脱硫机理及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烟气脱硫剂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
冯斐 《石河子科技》2011,(4):40-41,57
本文介绍了烟气循环流化床锅炉干法烟气脱硫的工艺流程及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以达到二氧化硫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0.
林志东 《科技资讯》2014,(15):124-127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医疗废弃物烟气处理的相关技术的研究基础,以医疗废物焚烧烟气处理机理及工艺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分析了医疗废物焚烧烟气的危害,进而探讨了烟气中废物的处理机理,包括灰尘及重金属、二噁英类物质、酸性气体等,最后,论文探讨了当前半干法处理工艺的现状,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针对燃气锅炉排烟余热回收利用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直接接触式降温减湿节能装置,装置内部设置了填料段以强化传热传质效果.为建立和完善节能装置设计方法,对其填料段内的传热传质过程和设计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以烟气温度tg作为自变量,建立了包含Lewis数Le和主体烟气湿比热CH、烟气水相界面处烟气湿比热CHi的求解填料段传热传质微分方程组,改进了填料段内传热传质过程参数分布及填料段高度的数值计算方法,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表明所改进的计算方法可应用于新型节能装置的设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韶钢新一钢两座130吨转炉配备有两套余热锅炉汽化冷却系统,可以在转炉运行过程中吸收高温烟气中的余热产生蒸汽,一方面降低了烟气温度,便于转炉煤气的回收;另一方面冷却产生的蒸汽可用于发电,有助于冶炼行业的节能降耗.通过分析余热锅炉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针对余热锅炉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一定的优化措施,使余热锅炉在转炉炼钢过程中运行更加稳定和节能.  相似文献   

13.
沉降室是余热锅炉中关键的除尘部件,在锅炉运行过程中,进入沉降室的换热烟气会夹杂大量烟气颗粒,高速的烟气颗粒撞击烟道壁面,造成了烟道壁面的磨损。本文基于EDEM-Fluent耦合计算的方法研究了余热锅炉沉降室内烟道的磨损特性,设置烟气流含尘浓度为55 g/Nm3,烟气颗粒粒径为1 mm,密度为2500 kg/m3。对比分析了0.8Vt, 1.0Vt和1.2Vt三种不同进气负载下烟道各截面的流场特性与烟道内的颗粒分布,同时引入Archard磨损模型得到烟道各部位的磨损量分布。结果表明,二号灰斗的相对磨损量从28%增加到37%,挡灰板上部的相对磨损量由20%增加到27%,而一号灰斗的相对磨损量从17%下降到9%。磨损量变化的原因可归因于烟气流速和颗粒分布的变化。烟气流从入口处进入沉降室后速度先增加后降低,在二号灰斗以及挡灰板处流速达到最大值,且二号灰斗处形成了纵向的旋流,一部分颗粒随烟气流快速上升与壁面发生碰撞,这使得在各工况下,二号灰斗的处的磨损程度均明显大于其余部位。同时负载的增加还使得颗粒的分布呈现向三号灰斗处积聚的趋势,从一号灰斗处沉降的颗粒减少,磨损量降低。大量积聚的颗粒与三号灰斗壁面的碰撞使得三号灰斗的磨损量增加。  相似文献   

14.
锅炉尾部烟道加装低压省煤器,可回收锅炉烟气的余热,加热给水回热加热系统中的主凝结水,提高锅炉给水温度。低压省煤器连接方式有多种,针对霍林河电厂1#机组设计了6种连接方式,并利用等效热降原理对这6种连接方式进行了热经济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将低压省煤器与6#低加并联连接的方式节能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电厂的烟气湿法脱硫系统有许多浆液泵,在使用中这些泵的部件往往容易损坏。以具体实例阐述了对烟气湿法脱硫系统中浆液泵的技术改进和修复。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在余热回收装置中,低温烟气腐蚀金属壁面的原因,讨论了普通省煤器及热管式省煤器的腐蚀特性,论述了相变热水器抗低温烟气腐蚀的机理,指出相变热水器在低温烟气余热回收中具有相当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吹风气余热回收工艺流程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回收余热锅炉蒸汽温度的控制方案及控制过程,对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综合性能,以单位发电量所需换热面积为目标函数,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对ORC系统的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热源温度和流量分别为120℃与62 kg/s,蒸发器内最小传热温差为10℃时,蒸发器内的最佳压力和流速分别为0.615 MPa与1.23 m/s;冷凝器内的最佳压力和流速分别为0.102 MPa与1.37 m/s;与传统算法相比,优化结果使单位发电量所需换热面积减少23%。随着热源温度的升高,最优目标函数值先降低后升高,在热源温度为200℃时达到最低值;综合考虑目标函数值及系统输出净功,蒸发器内合适的最小传热温差为15℃。  相似文献   

19.
提高燃气锅炉烟气冷凝余热回收效率和降低烟气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提出了一种喷淋式助燃空气加湿型烟气冷凝余热回收方式。实验研究了助燃空气含湿量变化对燃气锅炉的烟气露点温度、系统热回收效率、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助燃空气的含湿量从3 g/kg增加到60 g/kg时,对应的烟气露点温度可提高8. 0℃;在维持喷淋水温度45℃、喷淋水质量流量0. 075 kg/s的工况下,烟气余热回收效率可达到8. 4%;排放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平均浓度可从101. 6 mg/m~3降低到53. 3 mg/m~3。当助燃空气含湿量处于40 g/kg时,燃气锅炉运行比较稳定,排放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平均浓度为70. 1 mg/m~3。  相似文献   

20.
采用乙烯废碱液作为吸收剂, 对模拟烟气进行钠碱法烟气脱硫实验. 主要考察了进口烟气温度、烟气含氧量、液气比、进口烟气SO2 浓度、烟气流速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并对采用该工艺技术的某厂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得出脱硫效率达到95% 以上的工艺参数: 进口烟气温度80~90 ℃、烟气含氧量5%~6%、液气比3.5 L/m3、烟气流速3.5~4.5 m/s 等. 以2.0% NaOH 和7.2% Na2CO3 平均浓度及以上浓度乙烯废碱液的脱硫效率较高. 此外, 乙烯废碱液在烟气速度较低时具有一定的发泡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