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担载型无铬铁系水汽变换催化剂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X-射线衍射(XRD)方法对负载在堇青石和γ-Al2O3载体上的活性组分存在的晶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堇青石载体表面负载组分形成了具有钙钛矿结构的LaFeO3晶相,而在γ-Al2O3载体上未形成诸如LaFeO3等晶体化合物,由于这两种负载催化剂中活性组分存在的晶态不同,二者的变换活性相差甚大,堇青石作载体的催化剂,其催化活性明显高于γ-Al2O3作载体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压固定床微反-色谱联装置、X-射线衍射(XRD)以及程序升温还原等分析手段,考察了镍负载量对自热转化催化剂Ni/γ-Al2O3的活性和还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1000℃下焙烧的模型催化剂Ni/γ-Al2O3,用XRD检测均未发现NiO(200)特征峰;而当镍含量达到8.1%时,XRD可检测到以尖晶石形式存在的镍。模型催化剂中NiAl2O4的还原性能低于NiO。催化剂中镍的负载量在一  相似文献   

3.
负载量对稀土钴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结构与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混合硝酸盐溶液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稀土钴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二甲苯完全氧化活性探针反应,配合XRD、TPR、BEF表面测试等手段,研究了负载量对催化剂 原性能以及催化活性的影响,XRD及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负载量增加,载体γ-Al2O3特征衍射峰逐渐展宽,衍射基线也有所增高,催化剂活性增强,CoAl2O3尖 晶石峰变得尖锐,负载量为20%和30%两催化剂间呈现活性突跃区,TPR实验结果表明,负载量  相似文献   

4.
去除难降解有机废水COD用高效从相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超细γ-Al2O3为载体,制备去除有机废COD用高效超细γ-Al2O3/CuO催化剂,采用TEM和XRD对粒子形态进行表征,以水溶性偶氮染料活性艳红X-3B为处理对象,采用不同载体制备催化剂,考察其催化效率,结果表明超细γ-Al2O3/CuO催化剂的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用混合硝酸盐溶液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稀土钴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二甲苯完全氧化为活性探针反应,配合XRD、TPR、BET表面测试等手段,研究了负载量对催化剂结构,还原性能以及催化活性的影响.XRD及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负载量增加,载体γ-Al2O3 特征衍射峰逐渐展宽,衍射基线也有所增高,催化剂活性增强.CoAl2 O4 尖晶石峰变得尖锐,负载量为20%和30% 两催化剂间呈现活性突跃区.TPR实验结果表明,负载量为10% 和20% 的催化剂在700 ℃范围内未出现还原峰,而负载量为30% 和40% 的催化剂在250~500 ℃温度范围内出现还原峰.  相似文献   

6.
通过添加碱性氧化物MgO来调节γ-AL2O3表面的酸性,考察了不同镁含量对γ-AL2O3的表面酸性及积炭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以镁改性的γ-Al2O3为活性基体的FCC模式催化剂的活性及积炭性能。结果表明,加镁不改变γ-Al2O3表面的酸中心类型,只是减少了强Lewis酸中心,有利于抑制γ-Al2O3上的积炭反应,适量的镁对FCC模式催化剂的活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CO氧化模式反应考察CuO/γ-Al2O3,CuO/CeO2/γ-Al2O3,CuO/α-Al2O3和CuO/CeO2/α-Al2O3催化剂的氧化活性,运用TPR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还原性能,结果表明,CeO2能提高Al2O3负载CuO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抑制CuAl2O3尖晶石的形成,改善催化剂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制备条件对Pd/Al2O3催化棉籽油加氢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SEM,EDS,EPMA,XRD及XPS在对不同温度下,于空气气氛中焙烧的贡载型钯催化剂Pd/Al2O3进行了表征,结果对棉籽油的加氢反应,分析了焙烧温度对Pd/Al2O3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73K下焙烧的Pd/Al2O3活性较好;高温下焙烧的Pd/Al2O3活性最差。欲制备高活性的Pd/Al2O3催化剂,必须严格控制焙烧温度。  相似文献   

9.
用KVO3作活性组分,用不同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出一系列KVO3/载体催化剂.在连续性微反活性评价装置上,以正戊烷为原料,对空白载体和催化剂分别进行了活性考察.结果表明,催化剂均比相应的空白载体具有高得多的活性,这说明KVO3是比较理想的活性组分.活性数据和物相分析表明,载体中含有ZrO2和CaAl4O7对催化剂的活性比较有利.而含有La2O3的高铝水泥物相对催化裂解的活性有不利影响,董青石(MgO·Al2O3·SiO2)不宜作为该类催化剂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通过添加碱性氧化物MgO来调节γ-AL_2O_3表面的酸性,考察了不同镁含量对γ-AL_2O_3的表面酸性及积炭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以镁改性的γ-Al_2O_3为活性基体的FCC模式催化剂的活性及积炭性能,结果表明,加镁不改变γ-Al_2O_3表面的酸中心类型,只是减少了强Lewis酸中心,有利于抑制γ-Al_2O_3上的积炭反应,适量的镁对FCC模式催化剂的活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γ-Al2O3上负载KF或KF和NaOH的混合物制备的固体催化剂KF/γ-Al2O3和KF-NaOH/2-Al2O3,和于催化柠檬醛与丙酮缩合生成假紫罗兰酮的反应,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活性,使Ⅱ的最高得率分别达88.7%和90.5%。  相似文献   

12.
二甘醇催化氨化合成吗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浸渍法制备了用于二甘醇氨化合成吗啉的催化剂,在高压微型催化反应装置上考察了载体结构、活性组分含量和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可以采用γ-Al2O3或(γ+θ)-Al2O3,载体的孔径分布对催化剂的选择性影响极大,最佳孔径分布为孔径〉10nm的孔占80%左右。在镍基催化剂中加入铜,可显著提高选择性,CuO与NiO最佳摩尔比为0.28-0. 30,还确定了反应温度、空速和进料比的最佳值  相似文献   

13.
甲醇脱氢制备甲酸甲酯的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浸渍法制备的Cu/SiO2、Cu-ZnO/SiO2、Cu-ZnO-ZrO2/SiO2,以及Cu/γ-Al2O3、Cu-ZnO/γ-Al2O3、Cu-ZnO-ZrO2/γ-A六种催化剂应用于甲醇脱氢制甲酸甲酯反应。实验结果表明,以Al2O3为载体的催化选择性较差且易积炭失活;加有ZnO助催化剂的Cu-ZnO/SiO2性能优于末加助催化剂的Cu/SiO2;加有权助催化剂的Cu-Zn-ZrO2/Si  相似文献   

14.
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担载量的Pd/Al_2O_3和Pt/Al_2O_3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反中测定了它们催化CO氧化为CO_2的活性。结果表明,催化剂金属含量低于7×10 ̄(-5)时,Pd/Al_2O_3的活性优于Pt/Al_2O_3。催化剂经高温(800℃)水蒸汽预处理活性下降。稀释用的载体和GHSV在750~1500h ̄(-1)范围内对催化活性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CO氧化活性测试,采用XRD、XPS、TPR等方法表征,研究了Cu-Mn-Pt/γ-Al2O3系列催化剂中组分间的活性增强效应,并对其固相结构和表面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氧化型CuMn/γ-Al2O3催化剂中Cu和Mn之间存在一定的活性增强效应,两种活性组分发生协同作用;(2)还原型Pt-Cu/γ-Al2O3和Pt-Mn/γ-Al2O3催化剂的氧化活性在系列中最高,Pt-Mn/γ-Al2O3的CO氧化活性增强效应最为显著.这与加人Pt后,Cu2+易被还原,Cu+明显增多有关;(3)同时含有Cu、Mn组分的几种催化剂中,催化剂表面上Cu均有一定富集,加人Pt后,表相以Cu+为主.由于Cu-Mn-Pt三元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不同,以致氧化活性相差很大,共浸制备较分浸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要好的多.  相似文献   

16.
使用SEM,EDS,EPMA,XRD及XPS对在不同温度下,于空气气氛中焙烧的负载型钯催化剂Pd/Al2O3进行了表征,结合对棉籽油的加氢反应,分析了焙烧温度对Pd/Al2O3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73K下焙烧的Pd/Al2O3活性较好;高温(973K)下焙烧的Pd/Al2O3活性最差.欲制备高活性的Pd/Al2O3催化剂,必须严格控制焙烧温度.  相似文献   

17.
用实验方法考察了磷改性对γ-Al2O3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磷酸盐与γAl2O3的反应容量有限,且存在着一个平衡点。磷改性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γ-Al2O3的表面积和孔体积,并同时能改变γ-Al2O3 表面酸性,使γAl2O3表面酸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18.
从反应机理,几何构型,化学性质有活性模型四个方面对甲酸甲酯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甲醇的催化剂进行了理论设计,结果表明,最有希望的活性组分有MgO,CaO,ZnO,Cu,TiO2,ZrO2及MnO。较有希望的载体有γ-Al2O3。  相似文献   

19.
二甘醇催化氨化合成吗啉——催化剂反应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浸渍法制备了用于二甘醇氨化合成吗啉的催化剂,在高压微型催化反应装置上考察了载体结构、活性组分含量和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可以采用γ-Al2O3或(γ+θ)-Al2O3,载体的孔径分布对催化剂的选择性影响极大,最佳孔径分布为孔径>10nm的孔占80%左右;在镍基催化剂中加入铜,可显著提高选择性,CuO与NiO最佳摩尔比为0.28~0.30。还确定了反应温度、空速和进料比的最佳值。  相似文献   

20.
BaO单独改性Ni/α—Al2O3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浸渍法改性α-Al2O3载体,并制成Ni/α-Al2O3催化剂。用动态热重法考察这些催化剂样品的还原性能和抗积炭性能,并用X-射线宽化法测定还原后的平均Ni晶粒度。结果表明,在由相似的氧化物改性的一系列样品中,BaO改性表现出除La2O3之外最好的还原性能和最好的Ni分散度;提高催化剂抗积炭性能的最佳加量约为4.7%,BaO改性有利于提高Ni/α-Al2O3的水热稳定性,使催化剂的比表面、镍分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