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都市红砂村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成都市红砂村乡村旅游项目--"花乡农居"景区内从事旅游相关工作的农民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当地农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参与情况,利用SPSS统计软件深入分析旅游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模型,模拟影响因素与收入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结论:影响红砂村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和"宅基地与景区的距离",并且两因素与收入之间呈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平安壮寨的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进行田野调查,从乡村旅游的角度切入对农民的旅游收入结构和收入情况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证明,经过20年乡村旅游的发展,平安壮寨出现了旅游就业率高、旅游收入高、农民满意、社区和谐的"两高一满意一和谐"局面,乡村旅游促使平安壮寨进入小康社会,逐渐脱离了以农为本的生活模式,跨入到以第三产业的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生产经营生活当中。  相似文献   

3.
通过与已有的旅游土地流转相关研究对话,提出乡村旅游开发土地征收负面效应话题,阐释案例地土地征收的"西南民族地区"特殊影响因素,凸显乡村旅游开发土地征收问题具体案例研究的必要性,再结合乡村旅游开发土地征收中政府的角色与行为逻辑,对西南民族地区4个少数民族乡村旅游景区在土地征收中出现的负面效应进行了案例分析,使其中的问题和矛盾具体呈现,为研究乡村旅游土地流转问题提供一个视角,为地方解决乡村旅游征地矛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开展乡村旅游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研究,在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农村精准扶贫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运用遥感影像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PRA(参与型农村调查与评估)半结构访谈工具等方法,深入分析五峰县、英山县、监利市和微山县等案例地乡村旅游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四个案例地的乡村旅游发展和土地利用情况在十年间发生了较大变化,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五峰、英山、监利和微山四县中土地利用的强度、功能、布局均发展迅猛,土地利用效益也因此得到了提高.总体来看,乡村旅游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土地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土地利用质量.表明了乡村旅游能够正面影响土地利用变化.该研究结果能够为乡村旅游和土地利用相关理论提供新的参考,为乡村旅游发展与土地利用模式优化和旅游用地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凤溪村是典型的瑶族村落。凤溪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民致富提供了宽阔的道路,加强了乡村的文化建设,促进了文明乡风的形成,有利于实现民主管理;凤溪的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不绝的文化源泉,提升了乡村旅游的接待水平,增加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凤溪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初步的良性互动,但乡村发展的趋势也必然对它们进一步结合的路径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我国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乡村旅游是可以实现旅游者、农民和乡村社区多赢的一种生态旅游方式,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考察多个国外的乡村旅游项目,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的特色与不足,提出了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的系统概念,并对乡村旅游对我国农村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了分析,为我国乡村旅游的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亲子旅游与农村电子商务联动发展,对加快农村电商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河南省农村电商与亲子旅游的模式与运作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亲子旅游与农村电商联动发展的基本框架,从政策扶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的电子商务意识、培育新型农村电子商务产业以及培养新型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五个方面提出了河南省亲子旅游与农村电商联动发展策略,从而带动乡村度假、农村特色产业、亲子乐园、农场庄园等的发展,为河南省农村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与农村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是适宜农村发展的产业,可以促进农民稳定就业。乡村旅游要求有高素质的从业队伍。发展农村旅游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农民从业者是发展乡村旅游业和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的需要。目前,我国乡村旅游服务队伍素质偏低,农村旅游职业教育几乎空白,必须大力发展。应以政府为主导,加强政策扶持,增大投入,建立专门教育机构,对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多方合作,合理配置优势资源;深化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以产业需要为目标,培养实用人才。  相似文献   

9.
从发展权和土地发展权的起源入手,探讨隆回县土地资源的存量和现有乡村旅游用地的流转方式,揭示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规划权与土地发展权的冲突,为保护和协调二者的关系寻找到重要着力点,即: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商业用地的划拨和农村土地所有权人的发展选择权,对于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寻求土地发展权的实现方式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试论"乡村旅游"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出发,主要论述了"乡村旅游"的内容,认为它应该包括:第一、农业旅游;第二、民俗民情与乡村建筑旅游;第三、乡村文化旅游.并对每个内容进行了细分.最后指出了"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关系,认为"乡村旅游"最终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生态旅游",即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进行的旅游.  相似文献   

11.
乡村复兴是在乡村经济繁荣基础上的乡村精神文化的重建,包括乡村景观、产业、生态、文化的复归及农民生活品质的提升。通过对重庆市万州区凤凰茶乡凤凰村乡村公园建设的实证研究,认为乡村旅游对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人文环境重塑从而实现乡村复兴具有重要作用。以凤凰茶乡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条件和乡村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为基础,通过完善配套设施和旅游功能区建设打造乡村公园,乡村公园模式扩展强化了凤凰茶乡乡村旅游产业链,从而有效推动凤凰村乡村景观、文化、产业、意象的重塑和复兴,并使乡村对城市形成一种有效的"乡村文化"输出。  相似文献   

12.
我国乡村旅蒋产品体系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乡村旅游是可以实现旅游者、农民和乡村社区多赢的一种生态旅游方式,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考察多个国外的乡村旅游项目,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的特色与不足,提出了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的系统概念,并对乡村旅游对我国农村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了分析,为我国乡村旅游的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国乡村旅游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在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与不足。运用"公共地理论"的基本逻辑,以我国乡村旅游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我国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公共地悲剧"现象,并探讨了其成因。  相似文献   

14.
我国乡村旅游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在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与不足.运用"公共地理论"的基本逻辑,以我国乡村旅游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我国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公共地悲剧"现象,并探讨了其成因.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与发展平台,二者相辅相成.结合案例探索了乡村旅游新的发展路径,如地方政府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发乡村旅游商品、建设科技小镇,探究科技助力乡村旅游商品开发路径;以云南冰岛村"冰岛茶叶"品牌建设,探究乡村旅游农产品品牌建设路径;分析西藏拉萨市达东村"景区带村"模式经验,探究提升乡村居民获得感路径等.剖析了乡村旅游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科技助力乡村旅游商品开发、加强乡村旅游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居民获得感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与发展平台,二者相辅相成.结合案例探索了乡村旅游新的发展路径,如地方政府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发乡村旅游商品、建设科技小镇,探究科技助力乡村旅游商品开发路径;以云南冰岛村"冰岛茶叶"品牌建设,探究乡村旅游农产品品牌建设路径;分析西藏拉萨市达东村"景区带村"模式经验,探究提升乡村居民获得感路径等.剖析了乡村旅游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科技助力乡村旅游商品开发、加强乡村旅游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居民获得感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上海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乡村旅游不仅深受旅游者喜爱,而且也为农民带来了经济利益.介绍了乡村旅游的概念,追溯了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历程和发展模式,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对策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农民的政治心理是影响农民政治参与行为的主要因素,乡村协商民主作为农民参与协商、寻求共识的民主模式,必然离不开农民政治心理的影响。一方面,农民的利益动机、权利意识和包容心理推动着协商民主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民淡漠的政治参与意识、强烈的"功利主义"心理和潜在的"去个体化"心理又阻碍着协商民主的发展。因此,推动协商民主的发展,我们必须普及协商民主教育、规范协商民主制度,并逐步培育出与乡村协商民主发展相匹配的积极的农民政治心理。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空间分异特征与可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核密度分析法探究陕西省43个乡村旅游示范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计算可达性指数来分析其可进入性;选取与旅游示范村可进入性相关的地理因子,利用空间分析技术GWR回归模型剖析各大因子的影响程度及其在空间视角下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乡村旅游示范村在陕西省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关中平原最为密集,陕南和陕北次之,且陕南示范村密集程度高于陕北"的特点,可达性水平最好的3个旅游示范村都位于关中平原地区;在5大影响因子中,高程、坡度与可达性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而河网、路网和居民点密度与可达性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影响,且对旅游示范村可达性分别呈现86.0%,83.7%和44.2%的正向影响,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陕西省政府需要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依靠多主体联动,融合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对乡村旅游示范村进行有序开发和建设,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以及“三农问题”的现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农活动对促进农民增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湖北省木兰天池发展乡村旅游为例,详细分析了木兰天池旅游景区的发展现状以及乡村旅游对官田村农民增收的实际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