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每年,因抑郁症而死的人不计其数。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情绪感冒",我们该如何应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统计,每年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11%,约有3.5亿名抑郁症患者,而这还只是保守估计。世卫组织预测,作为目前世界第三大负担疾病,抑郁症将在2020年取代冠心病,上升至第二位。  相似文献   

2.
<正>世界卫生组织(WHO)不久前宣布,目前全球抑郁症患者人数已达到总人口的4%,超过3亿人身患抑郁症,人数相比十年前增长了18.4%。目前抑郁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头号致残元凶,女性患抑郁症的比例约为男性的1.5倍,全球约80%的精神障碍患者都来自中低收入国家。为贫困和失业所苦,遭受内乱、冲突等困扰的人群,身患焦虑症以及抑郁症的可能性更高。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疾病多种多样,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生理躯体上的疾病,一是心理精神上的疾病。躯体的疾病看得见,摸得着,发现早,好治疗;心理的疾病隐蔽,欺骗性大,突发性强,不易被及时发觉,难防治。 被视为人类心灵的“黑洞”的抑郁症,是心理失调的常见病,发病率高,病员面广。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世界56亿人口中约有2.5亿人患有抑郁症。德国的某杂志统计说,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有抑郁症,妇女患者明显多于男人。离婚的双方都很易患此病,父母离异的青少年患此病的比例很高,老年人尤其受到抑郁症的侵害。有专家调查,我国的上海、南京、天津、武汉、广州等城市中的抑郁症患者占整个市民的5%以上。 抑郁症患者表现出现情绪低沉、思维迟钝、动作减少三大基本症状。由于最关键的情绪低落面对一切人和事物都失去兴趣,产生不愿见任何人和不愿做任何事的逃避心理状态。哪怕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患者却由  相似文献   

4.
<正>与癌症研究一路高歌相比,抑郁症研究目前举步维艰。随着欧美大脑研究计划的推进,借助神经元分离技术和激活特定大脑回路技术等新工具,抑郁症诊治亦或可以找到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平衡终将会被打破。如果人类所患疾病哪些应该获得更多的医疗关注,抑郁症肯定名列前茅。世界上目前有超过3.5亿人受到抑郁症的影响,其己成为世界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抑郁症同时也是致残的最大诱因,多达三分之二的抑郁症患者有自杀的意念。尽管抑郁症如此普遍,它还是经常被人们忽  相似文献   

5.
认知损伤不仅是抑郁症患者的重要症状,也阻碍着抑郁症状的消除和疾病的整体康复,因此,探讨抑郁症认知缺陷及异常脑机制对了解抑郁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意义重大.本文从执行功能、注意、记忆、反应速度等维度讨论抑郁症认知功能缺陷,并阐述其背后的异常宏观脑活动和微观分子标记.未来研究我们建议借助心理认知任务定量评估抑郁症认知功能,同时采集患者多模态脑影像和神经生理数据,通过多维数据计算建模分析,探寻抑郁症潜在生物标记,进而对抑郁症进行生物亚型分类,为深入理解抑郁症发病机理和个体化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抑郁的人     
最常见的心灵疾病是抑郁症,以至于它常被称为“精神感冒”,据专家估计,我国目前大约有2600万抑郁症患者。我们的情绪大致可分为5个状态:躁狂-轻躁狂-正常情绪-心境不良-抑郁,多数时候我们的情绪在中间3种状态间波动,但如果我们因为种种原因而长时间处于抑郁状态时,就可能发展成抑郁症。据分析,六成甚至更多的自杀者因抑郁症而自杀。抑郁不仅影响心灵的健康,而且对身体的健康也十分不利,长时间抑郁的人更容易患上心脏病、癌症和糖尿病。流行看法认为抑郁症主要是一种现代病,是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太快、压力太大等引起的。实际调查显示,社会…  相似文献   

7.
毛榕榕  田孟  徐林 《自然杂志》2009,31(3):148-152
近年来,基因、分子、细胞、影像等实验证据表明抑郁症是和应激密切相关的反复发作的慢性脑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涉及情绪、奖赏、认知等高级脑功能。随着抑郁症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导致神经可塑性改变将成为揭示“抑郁大脑”的重要途径,为抑郁症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疾病,和普通单纯的心情低落抑郁不同,它是一种综合症,是许多同时发生的症状的组合,并且严重影响着患病人群及其家人亲友的生活。抑郁症发病高度普遍,且病人需要长达数年的治疗,因此它成为慢性负担的概率非常大。在德国,抑郁症病人需要长期接受住院治疗,如果病情严重,他们甚至不得不放弃工作,成为社会福利系统的资助对象。而在中国,抑郁症病患的处境显然更加堪忧,许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研究的发展和趋势——从菌-肠-脑轴看抑郁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心理疾病,该病不仅降低个人的生活质量,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但由于经济文化和医疗资源等因素限制,目前大部分抑郁症患者并没有进行过任何治疗,已有疗法效果的有限性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困境.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大脑、内分泌、免疫和肠脑功能都出现异常,脑-肠轴功能失常可能是抑郁症的主要病理机制.以往的抑郁症治疗主要针对大脑,如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而忽视了患者的其他症状.近年来,全世界范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抑郁症患病率也随之升高的现象提示,食品添加剂、药物、环境压力及不良饮食等均可为肠道菌群异常的直接诱因,而肠道菌群改变导致菌-肠-脑轴功能异常更可能促进抑郁症发生;通过益生菌、益生元、健康饮食以及粪便菌群移植等方式重建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菌-肠-脑轴功能则能减轻甚至治疗抑郁.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来改变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已成为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热点,维护良好的肠道菌群可能是未来抑郁症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一个不容忽视的心理疾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磊 《世界科学》2005,(5):11-13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抑郁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杀手。全世界患有抑郁症的人数在不断增长,而抑郁症患者中有10~15%具有自杀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乔婧  邱江  李迪康  熊清 《科学通报》2015,(11):1010-1021
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种环境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多个基因功能失调的复杂疾病,现正在严重危害全球人类的身心健康.全基因组基因表达分析能检测全基因组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正被广泛用于精神类疾病的研究.然而,由于MDD患者不同脑区可能存在不同的活化模式,以及该疾病可能受多个中效或微效基因的调控,传统的单脑区单基因分析方法难以有效揭示其发病的生物学机制.本研究采用多脑区以及基因集合的分析模式,搜集了前人研究中13个来源于不同脑区的、包含患者与对照组脑转录组数据的数据集,对其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结果显示神经元分子标记基因集在纹状体、前扣带皮层和杏仁核中显著下调,这与目前研究者对MDD分子机理的理解较为一致.我们的分析也显示MDD患者脑中胶质细胞的分子标记物活性出现异常,但是其在不同脑区与同一脑区不同数据集间却呈现复杂的变化模式.一个有趣的发现是,星形胶质细胞分子标记基因集与少突胶质细胞分子标记基因集在MDD患者前扣带皮层脑区的活性在男女样本中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在杏仁核也存在活性变化的性别差异.在MDD与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比较分析中,我们发现与MDD类似,神经元分子标记基因集的活性在双相情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多个脑区也呈现一致性下调,而在这2种疾病中胶质细胞分子标记基因集与脉络丛分子标记基因集的活性则与抑郁症存在差异.总体来看,本研究基于对大数据的分析,从全基因组角度对抑郁症的分子机理进行了一些探索,鉴别了一些在抑郁症患者中分子活性反常的脑区以及可能与这些反常相关联的群体或个体基因表达模式,为后期的功能研究提供候选分子靶标,为诠释基因-脑-行为的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相比其他疾病而言,抑郁症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活负担,但时至今日,只有少数的患者得到确诊和治疗。在本期系列报道中,《自然》杂志提出了以下的问题:为什么抑郁症会导致患者如此大的生活负担?目前的科学手段可以提供哪些帮助?现有的研究又围绕在哪些方面展开?精神健康作为一个医学问题正在被社会所接受,但其治疗措施的进展却受碍于人们对该疾患的偏见和患者自身的原因——每天必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生活在一个精神物质富足,医疗手段发达,人均寿命更长的世界里,然而焦虑、压力、抑郁等负性情绪却前所未有的普遍。几年前还鲜有人提及的抑郁症,如今却仿佛无处不在。曾有专家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人类第二大健康负担——甚至比心脏病和多种癌症更令人忧心。抑郁症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隐藏在这世界性流行病背后的驱动力到底有哪些?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8月11日上午,美国加州警方正式宣布罗宾·威廉姆斯在家中逝世。这位以喜剧角色而蜚声全球的伟大演员,竟然被抑郁症偷走了快乐,甚至带走了生命。也许几年前,抑郁症对你我来说还像是春天的柳絮,虚无缥缈。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人物坦诚遭受到抑郁症的侵袭,它已经变得广为人知。其实,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如果你觉得抑郁,那你并不孤独,全世界大概有12%~25%的人在一生中都会面临抑郁的问题。当然,抑郁情绪和抑郁症并不相同,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从专业角度上看,抑郁心境或者情绪障碍非常普遍,但只有严重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发展为抑郁症。如果要给抑郁症冠以一个形容词,那么它一定是"多"。  相似文献   

15.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疾病,能够影响多种感知觉模态的加工,其中也包括对疼痛感知的调节.临床研究发现,抑郁状态能够提高疼痛感受,且抑郁患者抱怨疼痛的频率显著增高.抑郁症和慢性疼痛都是难以治愈的疾病,两种疾病的共病,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还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然而,在一些实验室研究中却观察到了矛盾的现象,抑郁患者常常表现出对实验室疼痛刺激的敏感性降低,对热刺激、电刺激或机械刺激的反应减弱.这种矛盾的存在表明抑郁症对于疼痛感知的调节可能较为复杂.动物实验中也存在一些矛盾的结果.有些研究发现,抑郁情绪能够增强疼痛,但是还有些研究却证实了抑郁动物对于疼痛刺激的敏感性降低,这种多样性的调节作用可能源自于抑郁模型的差异以及疼痛类型的不同.本实验室自2010年起进行了一系列的动物研究,发现抑郁情绪能够增强福尔马林持续痛,同时减弱对于某些诱发痛刺激的反应,这些结果提示抑郁情绪对于疼痛的调节作用会因疼痛模式的差异而不同.疼痛包括感觉-辨别、情绪-动机以及认知-评价3种维度,抑郁情绪对疼痛的影响可能正是其对于这3种维度的调节作用之和.本综述将对抑郁调节疼痛感知的动物研究进行评述,为深入探索抑郁调节疼痛感知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探索》2016,(5):6-7
正白内障正影响着全球范围内超过2000万名患者,它是由眼睛晶状体失去透明造成的。虽然通过手术能治愈白内障,但费用较高,因此仍有许多白内障患者最终失明。白内障主要是一种与衰老相关的疾病。例如,阿尔兹海默症(也称老年痴呆)和帕金森病的一个主要病症是重要蛋白的错误折叠和堆积结块。对于白内障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和脑     
1981年春季,在美国发现了艾滋病,神经病学的注意力集中在不寻常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从神经学的观点来看,艾滋病显然是一种新的疾病。最初人们以为许多艾滋病患者的神气呆滞、健忘和脱瘾症状是一种抑郁症,对这种可怕疾病的反应是可理解的。但已证明,许多患者有与脑萎缩和脑室增大有关的进行性认识下降。在病理学上,这种艾滋病痴呆综合症与脑的灰质和白质内炎性细胞的多发性小瘤相关,此病称为亚急性脑炎。在肾脏或骨髓移植后,在细胞肥大病毒感染的免疫抑制的患者中发现了相似的小结,艾滋病患者的一些小结中含有细胞肥大细胞(cytomegalic cell)和染有细胞肥大病毒抗原的细胞。因此,此病毒是在半数以上死于艾滋病的患者的脑内发现的。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大脑植入技术的发展,通过大脑电击植入治疗抑郁症,让患者重新拥有好心情的技术正越来越接近现实。而现实情况是,在1620万患有严重抑郁症的美国成年人中,传统的抑郁症治疗法对其中约三分之一的人都不起作用。大批患有严重抑郁症的患者可能既没有得到充分的诊断,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一位44岁女子的大脑外层布满了数百个微型电极,这些植入到  相似文献   

19.
精神健康: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卫生组织在《2 0 0 1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 :精神卫生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而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 ,到 2 0 2 0年时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前所长、哈佛大学神经生物学院教务长史蒂芬·海曼(Stever Hyman)说,为了揭示抑郁症的分子作用机制,迄今他已收集了超过十万人的基因组数据。长达50年的药物研究,还没有使人们轻易摆脱抑郁症的困扰。虽然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能帮助一些抑郁症患者成功缓解症状,但同时也有很多治疗是无效的。在临床研究中,一种常见的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