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到达地球的宇宙线强度可能存在着日周期变化,研究宇宙线恒星日和太阳日周期变化对解决宇宙线起源、传播以及调制等这些基本问题有重要意义.首先对仿真信号进行周期分析处理,给出利用周期折叠分析法要区分宇宙线中可能的太阳日和恒星日周期信号,需要至少7.6年的宇宙线数据.然后利用羊八井Tibet ASγ阵列1994—2003年间记录的宇宙线触发率数据,气象修正后,将小波变换与折叠周期分析方法相结合,对10TeV宇宙线太阳日和恒星日周期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了宇宙线中的1.0d(太阳日)周期,其信噪比为46.3,变化幅度约为0.48%,最大值处的相位约为0.82(19.7h),没有发现0.997d(恒星日)周期.  相似文献   

2.
梅开严冬至     
陈永群 《少儿科技》2022,(12):24-25
<正>辛酉冬至[宋]陆游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节气有悠久的历史,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我国先民很早就确定了夏至和冬至,夏季日影最短的一天为夏至,冬季日影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冬至之“至”有“极致”的意思,意味着严冬到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冬至,也叫冬节或亚岁,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它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  相似文献   

3.
Q & A     
正Q:水星的自转和公转周期分别相当于地球日的59和88天,为什么说1水星日等于2水星年?A:水星是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一颗,公转周期比较短,只相当于约88个地球日。另一方面,水星的自转非常慢,它的自转周期约为59个地球日。这样算的话,水星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之比应为59∶88,约等于2∶3,也就是说它在绕着太阳公转2周的时间内绕着自转轴自转了3周。但是这并不等于说,2水星年等于3水星日。我们通常所说的1天(1昼夜),并不是指某个星球自转1周的时间,而  相似文献   

4.
<正>冬至这天,北半球刮着刺骨的寒风,太阳光很柔和。圣诞老人穿着红袍子,背着袋子,走在大街上。"您好,您又在准备圣诞礼物了,要不要我帮忙?"一个穿着防寒服的小孩冲着圣诞老人喊。"Hello,你真守时!每年圣诞节前几天,你准来。对了,你来的这天,为什么北半球这么冷呢?"圣诞老人站住了,问小孩。"我叫冬至。今天,太阳公公几乎直射南半球上叫南回归线的地方,所以北半球冷、白天也最短。"冬至一边说,一边指向太阳,"过了今天,中国就进入数九寒天。"  相似文献   

5.
进补在冬至     
<正>冬至除了有浓浓的"年味"外,也是养生保健的好时机。《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即是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也就是说,冬至前后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时期。因此,杭州市中医院中内科的何迎春主任医师认为,此时节更应当科学地运用养生之道,适当调理,从而增强体质、减少疾病。除了早睡晚起,适度运动、节欲保精,保持精神豁达乐观、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不妨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6.
我们通常使用的历法上的时间单位有四个:年、月、日和星期。年、月、日分别是与我们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天体(太阳、月球和地球)运动或视运动的一种周期。年是太阳在黄道上作视运动、两次过春分点周期;月是根据月亮与地球相互绕转运动的朔望月的平均值(阴历月和农历月)或根据年的长度划分的平均值(阳历月);日是地球自转的一个周期、平太阳日确定的。三个时间单位每个都有其明确的天体物理含义。只有星  相似文献   

7.
<地球运动>一节是<高中地理>(上册)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存在有"恒星日和太阳日"、"地球上水平物体运动的偏向"、"黄赤交角"、"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等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使抽象的地理现象直观化,使课本深奥的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登临泰山顶峰,观赏海上日出,是每个赴泰山旅游者的心愿.但很多人不能如愿以偿,这除了天公不作美之外,就是没有掌握天文地理因素所致.人们知道自转着的地球绕太阳公转,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有周年回归运动.也就是地球在轨道上有南北向大约一亿二千万公里的移动.这就使得泰山顶峰观看日出的方向在夏至日和冬至日有偏离正东以北或以南约30°的角度.也就是太阳赤纬的变  相似文献   

9.
你有没有想过,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仰望月球,它所呈现给你的都是相同的一面吗?其实不去琢磨,真的发现不了这个现象。但这个现象并不表明月球不会自转。它也一样有自转和公转,问题在于:月球自转一周与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正好相等,所以,我们只能看  相似文献   

10.
在地面上运动的物体,除受地心引力作用外,由于地球自转,还受两个惯性力,即科里奥利力和惯性离心力的作用。本文拟研究这两个惯性力对抛体运动及重力加速度g的影响。 (一)地球自转对拋体运动的影响惯性离心力所引起的加速度,对运动范围不大的抛射体,和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平方正比,而地球自转角速度很小,大约ω=7.3×10~(-5)l/秒,惯性离心力对抛体运动的影响比科氏力小得多(科氏力和ω的一次方正比),所以我们在研究抛体运动时可以忽略它,即以重  相似文献   

11.
根据转动惯量定义及地球自转角动量守恒关系得地球自转转动惯量变化百分比及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百分比随卫星质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利用matlab程序做数值计算.由于人造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高度为36 000 km(约为5.7个地球半径),而其他卫星距地高度绝大多数在数十千米以下,在计算时只考虑了人造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影响,而忽...  相似文献   

12.
<正>地球不停地自转才出现了我们看到的日升月落、白昼与黑夜。可是你听说过岛屿也会自转吗?在西印度群岛中就有这么一个无人的小岛,它竟和地球一样能够自转,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它的自转周期居然也和地球一模一样。  相似文献   

13.
孙宏金 《科技潮》1998,(4):40-41
气象卫星按运行和工作状态可分为极轨气象卫星、静止气象卫星和气象卫星观测网。它们又与地面接受没备,即数据接收站和数据处理系统,共同构成了卫星气象系统。极轨气象卫星因其近圆形运行轨道每绕地球一周都要穿过南北两极地区而得名,也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观测高度在1000公里以下。每圈观测地面东西宽度为2800公里,14圈可覆盖地球表面一次。它对某一地区每天只能进行两次气象观测,观察间隔为12小时左右,其优点是可获得全球的气象资料,缺点是因地球自转云图资料不连续,赤道地段衔  相似文献   

14.
张荣容 《奇闻怪事》2009,(11):44-45
◎两则同课异构教学案例及其分析 【教学案例1】七年级《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课伊始,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点。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复习地球的自转(包括自转周期、方向、产生效应——昼夜交替、太阳东升西落、时区、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公转(包括公转周期、方向、产生效应——  相似文献   

15.
以小行星有可能碰撞地球为依据,分别在地球作近似定轴转动和定点转动的两种情况下,讨论了在碰撞的时候地球自转运动可能发生的变化.文章建立了与此相应的Euler方程,得到了该方程的解析解.由这些公式文章说明了SL9彗星的撞击,对木星的自转速率是没有影响的.基于Chicxulub陨石坑的一个模拟碰撞的数值计算中,文章获得结论:小行星对地球的大型碰撞有可能影响地球的自转运动.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分析大地震对地球自转的影响时发现,震源深度在100km相似文献   

17.
在引力常数减小、地球膨胀过程中,核、幔是地球密度结构分布明显不同的两个区域,这说明地球密度结构膨胀是非均匀的或地球惯量膨胀是非均匀的,与地球惯量的理想膨胀状态不同步.以地核实际密度作地球半径的推算表明,地球半径从5329 km~6371 km的膨胀过程中,地核半径及惯量在地球半径膨胀前后变化不大,而地幔半径增加很快,质量收缩在地核中,并不随地幔半径的迅速增长而同步增长.由转动能守恒知,核、幔较膨胀前将进入减速运行状态;又由于地核膨胀前后惯量变化不大,因而其自转速度变化不大.这样,相对于地幔自转的减速,此时的地核处于超速自转状态.而核、幔间熔融的非刚性连接界面是核、幔转差存在的基础,也由于地核自转动能在核-幔边界的释放,进一步维系了其界面的熔融状态.同时,地核也通过此界面向地幔释放自转动能以减小核、幔速差,逐步实现核、幔的同步运行.文中对地球密度结构与地球历史演化过程的相关性也作了推论,并对地球物理量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压强、质量反常段作了分析,探讨了其反常的原因及对地球结构、运行的影响.以核、幔的非均匀膨胀,建立了地核超速自转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8.
远古时代,人们认为地球是平的,太阳落到地平面下面,天就黑了。也有人认为,地球是不动的,太阳嵌在天幕上,由于天幕不停地转动才引起太阳东升和西落。现在,人们已经明白:每隔24小时经历的一次白天和黑夜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1851年,杰出的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在巴黎伟人祠巨大的圆穹顶下,通过70米摆长的单摆摆动平面的转动演示,有力地证明了地球的自转。  相似文献   

19.
熵与地球生命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球上任一地区接收到太阳辐射能量的周期变化,导致地球表面温度的周期性变化,由此及地球系统的能量收支状况出地球系统在一个周期中的熵变公式,得出地球系统平均负熵流功率,由于地球系统温度的日周期变化源地球自转,因而地球自转是地球系统熵变功率为负的根源,又由于生命生存、生物进货依赖于负熵流,得出重要结论:地球自转是地球系统生物进货和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并且还对人体热熵流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20.
首先,介绍了地球自转减速的研究现状,其次,利用粘性流体力学研究了地球大气粘滞性对地球自转减速的影响.根据被粘滞性大气包围的地球的自转能和角动量变化的2种理论推出了地球自转角速随时间减速的规律的同一式.利用所推出的理论式计算了在百年后地球自转角速的减少值.理论和计算结果表明:地球大气粘滞性对地球自转确实有减速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作用也确实很小,只能在长久岁月中(数千年以上)才能观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