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脏发生是脊椎动物器官发生中的最早进程之一,其重要功能是为机体提供营养和氧气.心管作为最初心脏的功能承载体和心脏的原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管发育过程受多种信号通路的严密调控,研究证实Wnt信号、Notch信号、BMP信号、FGF信号等均参与心管发育的有关过程,介绍动物胚胎早期心管发育过程中的相关信号传导调控机制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2.
每当出现重大克隆进展时,各种警告和反对声便不绝于耳。最近美国先进细胞科技公司宣布通过克隆制造出了人类胚胎之后,批评言论又是不断。对于克隆技术研究,人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个问题,以促进克隆技术的安全使用和健康发展。不妨先回顾一下先进细胞科技公司的成果:这家公司研究人员将人类体细胞的遗传物质与去除了遗传物质的人卵细胞空壳融合,然后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发育;研究人员得到3个早期胚胎,其中两个发育到4细胞阶段,另一个至少发育到6细胞阶段,由此证明人体单个细胞的遗传物质能被诱导发育成为幼胚胎,克隆人在技术上离…  相似文献   

3.
在心脏发育过程中,相关基因的正常表达是有功能心脏形成的关键.斑马鱼CFL基因是从斑马鱼胚胎的cDNA文库中克隆出来的一个心脏发育候选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FL基因编码278个氨基酸,含有一个CXXC结构域.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结合RT-PCR的方法获得了该基因.将所得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载体中,经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入Rosetta菌株中,用IPTG诱导表达出pET-28a-CFL融合蛋白,表达的融合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71%,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kD.经包涵体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多克隆抗体.经验证,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效价,可以用作western-blot免疫印迹等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4.
 生物体个体发生的调控, 也即单个受精卵细胞如何可以如此精确地分化为各种完全不同的细胞、组织和器官, 并最终发育成为一个完整的生物体, 一直是生命科学中的难解之谜, 它被认为是与生命起源、意识产生(即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并列的生命科学的3大难题之一。很显然, 这3大问题是生物学中”上帝“存在论的最后防线, 因而对它们的研究, 在自然科学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发育生物学的研究表明, 受精卵在分裂期的早期, 尚未植入子宫之前形成一个称为囊胚(blastocyte)的结构, 它由大约140个左右的细胞组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显微受精的方法,并探讨小鼠附睾精子在显微注射进入卵母细胞后的受精能力。方法:用显微注射法把小鼠附睾头和附睾尾精子注入卵母细胞的胞质内或卵周隙进行显微受精。结果:把单个附睾尾精子注入卵细胞质中,培养后14个存活的卵细胞中,有5个卵裂为2-细胞期胚胎;将单个附睾头精子注入卵母细胞中,有25个存活,其中9个受精发育为2-细胞期胚胎;将附睾尾精子注入卵周隙进行带下受精,30个存活的卵细胞中有4个  相似文献   

6.
生物体个体发生的调控 ,也即单个受精卵细胞如何可以如此精确地分化为各种完全不同的细胞、组织和器官 ,并最终发育成为一个完整的生物体 ,一直是生命科学中的难解之谜 ,它被认为是与生命起源、意识产生(即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并列的生命科学的3大难题之一。很显然 ,这3大问题是生物学中“上帝”存在论的最后防线 ,因而对它们的研究 ,在自然科学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发育生物学的研究表明 ,受精卵在分裂期的早期 ,尚未植入子宫之前形成一个称为囊胚(blastocyte)的结构 ,它由大约140个左右的细胞组成。囊胚的“外壳…  相似文献   

7.
本文观察了16例不同时间的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胚胎背部皮肤及鳞甲的形态和组织发生过程,孵化第20天,来自胚胎中胚层生皮节的间充质细胞开始向有皮下迁移,表皮仅具周皮层与生发层两层细胞,第28天背部鳞片开始明显,左右鳞片之间出现很浅的鳞间沟,前后鳞片交界处的原始表皮,真皮层开始向外突出形成鳞甲原基,第34天鳞甲原基突出伸长,第40天背鳞的纵嵴明显,第34-50天中,鳞甲后级基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裸燕麦和皮燕麦杂交种的胚胎学,结果概括如下:1)花药具四个花粉囊,药壁由四层细胞组成.药室内壁发育为纤维状加厚.中层短命,具腺质绒毡层.伴随着小孢子母细胞的连续型分裂,形成两侧对称型的小孢子四分体.成熟花粉3-细胞型.花粉释放时常出现不孕花粉,一般而论这种现象与无融合生殖有关;2)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珠孔由内珠被组成.孢原细胞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功能.大孢子母细胞孢质分裂形成直线型的大孢子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发育为蓼型胚囊,助细胞为镰刀形,它们在极核融合前已退化一个.三个反足细胞分化很早,一般在胚囊发育早期即分化为一群细胞.随后,它们侵入合点端的珠心组织,并且吸收珠心的营养物质,再供胚囊发育之用;3)观察到有无融合生殖现象发生;4)核型胚乳,待大量游离核形成后才形成细胞壁.胚乳边缘的细胞层具次生形成层习性,最后形成种子的糊粉层;5)胚胎发生属紫苑型.多胚现象常有发生  相似文献   

9.
 细胞是人体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在成年人体内大约有40万亿到60万亿个细胞,包含了200多种不同的细胞类型。然而如此庞大的细胞群体在发育的最早期阶段是由一个单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精子与卵子在输卵管里奇迹般地会合后,形成一个受精卵,生命开始了。  相似文献   

10.
国外新闻绘制首个脊椎动物发育蓝图(图图片来源:生物谷为了了解单细胞形成复杂有机体的动态过程,最好是观察胚胎的每一个部分在生命的最初几小时内的"遭遇",目前只对海鞘和线虫做过类似研究,对于脊椎动物来讲,这似乎还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欧洲分子生物实验室(EMBL)的PhilippJ.Keller等使用数字扫描激光荧光显微镜方法,在24小时内监测了斑马鱼胚胎由单个细胞生长成几万个细胞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从人类胚胎脑组织中提取总RNA,分离纯化mRNA,构建cDNA文库,以此文库为模板,用5'-RACE法获得人类IRX1 (HIRX1)的全长,其长度为2 054 bp.Northern blotting检测了HIRX1在胚胎时期和成体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HIRX1与小鼠6个IRX在胚胎心脏表达的情况大不相同,其在肾脏组织强烈表达,脑组织和肺其次,从胚胎各个时期到成体在肾脏组织都维持高水平表达,在肺组织维持较低水平表达,在脑组织只限制在胚胎时期表达,在心脏组织不管是胚胎还是成体时期都没有可检测水平,表明HIRX1可能参与脑、肺,特别是肾脏的发育,或者对此类器官功能的发挥起重要作用,与心脏的发育很可能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科技动态     
胚胎细胞培育出眼睛和耳朵日本东京大学的科学家宣布 ,他们利用青蛙的胚胎细胞 ,在试验室里培育出了青蛙的眼睛和耳朵。他们相信 ,这一技术成熟后 ,医生将最终可以利用人体细胞培植出的感宫进行器官移植。试验中 ,科学家们利用的是胚胎干细胞。这种方法有别于克隆技术的单细胞。通过心脏细胞移植培育出心脏日本信州大学的专家把实验鼠的心脏细胞移植到其腹部大动脉处 ,培育出了新的鼠心脏。在实验中从鼠胚胎里摘取分裂能力极强的心脏细胞 ,把它注射到实验鼠腹部大动脉的周围。一周之后发现 ,围绕着大动脉 ,生长出来一个心脏细胞群 ,并组成一…  相似文献   

13.
<正>人类皮纹形成于胚胎的早、中期,大约第13—19周时发育完善,形成以后,终生不变.皮纹的各项性状具有遗传特征、种族差异和民族差异,目前,国内对手指指端皮纹图型报道较多,而对手指中节、近节的皮纹图型报道极少,其所见文献报道,也未注明族别.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为积累我国各民族正常群体的皮纹学参数值,为人  相似文献   

14.
七叶一枝花的胚珠是倒生型,具双珠被和厚珠心,单个孢原细胞平周分裂一次形成一个初生周缘细胞和一个初生造孢细胞,后者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作用.大孢子发生和胚囊发育属于葱型.成熟胚囊由一个卵,二个助细胞和三个反足细胞构成.助细胞显著的特征是具有丝状器,反足细胞在其合点端壁上有明显增厚的内突.应用荧光技术及组织化学方法对大孢子发生过程中胼胝质与不溶性多糖的分布做了定位观察.试就这些特殊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皮纹在胚胎13周出现,至19周完成。掌褶大约在胚胎第7—14周发育完成。目前,学者们认为大多数皮肤纹理性状的遗传符合于多基因方式(每个基因产生微小的累加效应),同时也受到胚胎早期宫内环境的影响,如胚胎分化因素、疾病、药物(Alter 1966;Purvis—Smith 1968)。皮肤学的研究(目前主要是手纹学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研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对胚胎中期的小鼠心脏组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小鼠心脏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增殖与凋亡相伴存在,与心脏发育变化密切相关.而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P21、Ki ras基因在胚胎心脏发育中期并没有表达,说明这2个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在胚胎心脏发育中期并不起作用,可能与其他的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7.
半克隆(Semi-Cloned)胚胎是通过注射体细胞核到未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产生的。在半克隆胚胎中,体细胞被用来作为精子的替代物。然而,由于异常的染色体分离,构建的半克隆胚胎在激活后形成了非整倍体而导致胚胎发育受到严重影响,不能发育到期。本研究通过抑制小鼠半克隆胚胎在激活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避免非整倍体胚胎形成,研究四倍体半克隆(TetraploidSemi-cloned,TSC)胚胎的发育和体细胞核的掺入对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TSC胚胎的体外发育率显著高于二倍体半克隆胚胎,与正常受精卵及孤雌激活对照无显著性差异,但TSC胚胎的细胞数在桑椹胚和囊胚期比正常二倍体受精胚胎和孤雌激活胚胎少。通过Oct-4染色发现,TSC胚胎囊胚期内细胞团(InnerCellMass,ICM)细胞很少或者没有。移植63个四倍体半克隆胚胎到3只假孕母鼠体内,得到20个胎盘,但没有得到胎儿。组蛋白乙酰化和DNA甲基化检测显示,部分TSC胚胎在囊胚期没有形成正常受精胚胎在ICM和滋养外胚层(Trophectoderm,TE)之间的差异分布。TSC胚胎的基因表达不依赖于细胞分裂次数而依赖于发育时间。虽然TSC胚胎避免了二倍体半克隆胚胎形成非整倍体现象,但由于TSC胚胎没有ICM细胞或ICM细胞很少,所以只能形成胎盘而不能形成胎儿。本实验第一次较为全面地研究了TSC胚胎的发育,同时也为研究体细胞核再程序化、基因打靶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埋入外源透明带的2—C期胚胎的单个卵裂球、4—c胚胎的双卵裂球、8—c胚胎的四卵裂球的发育能力。经过显微技术操作把半数卵裂球胚胎埋入微型的柱状琼脂中,移植到发情周期第2—8天,被结扎输卵管的母羊输卵管中。并在胎龄为51/2一61/2天时回收胚胎。  相似文献   

19.
作者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别对4、5、6、7、8、9个月的胎儿、足月新生儿和出生后3个月的婴儿鼻腔粘膜进行了多部位、序列性观察。这项研究至今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作者根据观察结果提出了人鼻粘膜纤毛系统发生学理论的假说。观察结果发现:1、人鼻粘膜纤毛系统从胚胎五月开始发生,至出生后三个月基本发育完成,整个生长发育时间为八个月左右。2、人胚胎五月时,鼻腔前下方开始出现散在的纤毛细胞,并以相互融合的方式向鼻腔的后上方延展。纤毛细胞布满呼吸区粘膜表面的时间为6个月左右。3、人胚胎  相似文献   

20.
PCR扩增人肝细胞再生增强因子(Human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ALR)基因,将其插入质粒pIRES2-EGFP多克隆位点中,构建成新霉素(Neo)、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EGFP)双标记基因且EGFP和ALR基因为双顺反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AIE.另外体外培养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Sheep fetal fibroblast cells,sFFCs),脂质体lipofectAMINETM介导pAIE转染sFFCs,经过筛选后形成单克隆细胞,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进一步检测ALR基因的表达.进一步将转基因细胞饥饿培养,体外成熟培养绵羊卵母细胞146个,进行体细胞核移植,经融合、激活后,在培养液中进行发育培养,对发育到8细胞胚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同时利用免疫组化检测ALR基因在胚胎中的表达.结果表明:由IRES连接的EGFP和ALR基因在sFFCs内同时存在并表达;得到45个8细胞体细胞克隆胚胎,其中14个发育形成囊胚,EGFP和ALR基因在体细胞克隆胚胎中同时存在并表达.因此由IRES连接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以标记基因指示目的基因的表达,可减少检测目的基因的繁琐手段,可得到高纯度表达ALR基因的转基因细胞和胚胎,为生产药用蛋白治疗肝脏疾病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