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6月21日下午2时,著名科学家史提芬·霍金在北京友谊宾馆内举行答询会,回答公众提出的问题。以下为问答实录。1.问:您在中国最喜欢什么东西?霍金:我非常喜欢中国文化、中国食品。我最喜欢的是中国女人,她们非常漂亮。2.问:这是您第三次访问中国,是什么东西使您这么想来中国?霍金:我对中国人的灵巧、中国人的勤奋,还有中国人的智慧非常赞美。这些使得中国最近几年内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不管是在工业方面还是科学方面都是这样子的。3.问:您已经到过南极洲,我知道您还希望能访问西藏。您对访问西藏还有计划吗?霍金:我想访问西藏,从我还是…  相似文献   

2.
正人们在向霍金投去敬意的目光时,也想知道他成功背后的故事,尤其是他与前妻简的爱情。他们一见钟情,相伴了25年,其间,他从籍籍无名到光芒万丈。在为霍金喝彩的同时,也该为简鼓掌。相遇于微时——电影《万物理论》让很多人知道了霍金与简的故事。他们相遇在一次聚会上,霍金对简一见钟情,简也慢慢喜欢上了这个有才华的戴  相似文献   

3.
图片新闻     
正全国科技名词委与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合作完成机械工程名词和计算机科技名词对照工作(2018年6月19日,北京)全国科技名词委与高教社达成战略合作意向(2018年7月10日,北京)数字中国智库论坛·数权法第三次研讨会(2018年7月31日,北京)"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专家座谈会(2018年9月17日,北京)  相似文献   

4.
奥格·玻尔是丹麦著名物理学家,其父是尼尔斯·玻尔.尼尔斯·玻尔通过引入量子化条件,提出了玻尔原子模型并以其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他还提出了互补原理和哥本哈根诠释来解释量子力学,对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父子两人都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尼尔斯·玻尔1937年曾来中国访问,在中国学术界和教育界引起巨大反响.奥格·玻尔曾于1962、1973年两次来华.文章根据档案及其他相关原始史料梳理了1962年奥格·玻尔夫妇及尼尔森副教授一行三人来华的历史过程,并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表明,奥格·玻尔等人的该次来华,不仅提供了具体而实际的帮助,而且对中国核物理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促成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西方签署的第一个科学交流协议.在当时大多数西方国家不承认新中国的情况下,奥格·玻尔表明了与父亲一致的态度:反对国际上封锁中国的政策,继续做中国的好朋友,愿意成为联系东西方物理学交流的桥梁,体现了科学家的国际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渐冻人",霍金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在轮椅上度过。但他从未放弃,并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公益,去激励世人。永不屈服——前妻简曾说,她很喜欢霍金的微笑。即便是肌肉萎缩,失去语言能力,他的微笑也时常挂在脸上。在家人和朋友的眼里,霍金仍是那个脸上带着微笑的大男孩。后来他病情恶化,扔掉拐杖,坐在轮椅里,他的内心却是不屈服  相似文献   

6.
反思中国科学近10年没有原始创新“从人的层面来讲,首先我要对霍金表示我的钦佩。”这是我国理论物理界著名科学家何祚庥院士说的第一句话。事实上,同为理论物理方面的科学家,何祚庥不是特别同意霍金的宇宙爆炸论。在他看来,宇宙开始于爆炸,这点霍金没说错,但宇宙爆炸以前是什么状态霍金却没有解释。这就让“宇宙爆炸论”这个理论显得有点站不住。“但霍金的‘黑洞三定律’我却很赞同。他的研究给了国际理论物理界不少启发。”何祚庥院士在对宇宙爆炸论提出自己看法的同时,也高度肯定了霍金为理论物理作出的贡献。何祚庥院士还谈到…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11月23日,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七届三次常务理事会暨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五层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常务副理事长李建军教授主持。出席会议的有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等。会议主要围绕着"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和"七届三次常务理事会"的相关话题进行了交流探讨。主题是党建工作小组在学会工作中的作用、如何在  相似文献   

8.
正霍金的逝世,再一次将"渐冻症"推入了公众的视野,对于那些在病痛中苦苦挣扎的人来说,更多的关注能够带来更多的希望。巨星陨落,世界痛失霍金。这位最负盛名的"活着的渐冻人",以其卓绝的意志和豁达的心境与病魔搏斗55年,成为众多罹患此病症者的精神明灯。斯人已逝,但我们与"渐冻症"的斗争,还需继续。  相似文献   

9.
正当地时间3月14日,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其子女在声明中写道: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个非凡的人,他的成就将流芳百世。他的勇气、坚持以及他的杰出及幽默鼓舞了世界各地的人。霍金去世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即使你对他的成就不甚了解,也无法否认上述声明中提到的两个词——"勇气"和"坚持"。是的,霍金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21岁时,霍金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医生预测他只能活几年,随着病情的加重,他全身瘫  相似文献   

10.
正在FAST竣工落成的当天,南仁东站在FAST圈梁上,望着"初长成"的大望远镜,憨厚地笑着,欣慰地说:这是一个美丽的风景,科学风景。"嘟呜嘟——嘟呜嘟——"2017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北四环外的国家天文台办公大楼内,由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捕获的首批脉冲星信号第一次向外界展示,"中国天眼"完美"首秀"。当来自1.6万光年外和4100光年外的脉冲信号在现场响起时,那个留着八字胡、喜欢  相似文献   

11.
正霍金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惊世骇俗的预言家,一直致力于探索宇宙奥秘的霍金,曾经做出过哪些预言呢?霍金的预言都有点吓人,会灵验吗?可能他只是以这种方式来提醒世人,善待地球,善待生命。——霍金语录一:"外星人"正在看着我们——在2015年伦敦皇家科学学会寻找外星生命迹象的启动仪式上,霍金就说过:"在无限的茫茫宇宙中,一定存在着其他形式的生命。"他说:"或许外星生命会正盯  相似文献   

12.
正霍金的离去让全球"霍金迷"惋惜。在众多悲悼者中,还有千千万万普通的中国读者。幸可告慰的是,"宇宙之王"霍金虽已离去,但他留给了我们那么多闪烁着迷人光辉的著作,而他的思想也将继续穿梭在浩瀚缥缈的宇宙中,指引着人类去揭开更多关于宇宙、关于时空的奥秘。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科学史学会、中国逻辑史研究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史研究室联合举办的《墨经》研讨会于1987年4月18日至20日在合肥中国科技大学举行。与会代表30余人,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安徽、陕西、辽宁、内蒙等地,他们各自的专业包括哲学、数学、物理、生物、工程技术以及专门的科学史工作者。中国科学史学会第一任理事长钱临照教授参加会议,并作了很多重要发言。对《墨经》专门进行综合性讨论的全国性学术会议,这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4.
正1607年,来华耶稣会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与明士大夫徐光启(1562~1633)共同翻译的《几何原本》在北京刊行。"几何之学"作为新知识、新学科、新思想,对明清以降的中国数学乃至中国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波及同属汉字文化圈的日本、朝鲜等地,堪称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光辉典范。2017年11月4~5日,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局、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共同举办的"纪  相似文献   

15.
好奇心是人们与生俱来所拥有的,是上天赐给我们每个人的礼物.有人说不是每个人都拥有好奇心,但是,几乎每个孩子在小时候都十分喜欢问"为什么",只是很大一部分人在成长过程中慢慢遗失了宝贵的好奇心. 杨振宁说过:"人的智力包括五个因子: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创造力和幽默感.而霍金也曾呼吁年轻人对未来的思考要有想象力.可见,想象力、好奇心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想象力、好奇心究竟如何培养?  相似文献   

16.
对汉语将科学和技术简称为"科技"的批评时有所闻,我也曾同意过.比如1999年<科技术语研究>编辑部征集意见时,我就建议将刊名直接叫做"科学技术术语研究".但是后来,我又觉得这在汉语中其实不是问题.读中国科学院邹承鲁和王志珍二院士<科学与技术不可合二为一>(参见<科技日报>2003年8月5日)一文,由于文中涉及到"科技部""科技处"这些建制的称谓问题,我同时认为还涉及到<科技术语研究>这个刊名问题,才感到问题有些大了,应该讨论讨论.下面,试从三个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霍金大半生为病魔缠绕,但这并未阻止他成为21世纪最为人所熟知的物理学家,为什么"渐冻症"放过了他神奇的大脑,他的病例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示呢?在21岁时,霍金患上了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也称"渐冻症")。就像他独特的思想一样,霍金所患的疾病也很罕见。在牛津大学读书的最后一年,他终身的灾难已经初露端倪。霍金感到自己系鞋带有困难了,腿不太听使唤,走路老是撞上别的东西,讲话有时发音含混,有一次,他还  相似文献   

18.
我叫阿努拉,来自斯里兰卡。1995年来到中国,那时我才19岁。由于我迷恋中国功夫,所以报考了北京体育大学,学习武术。在北京这几年,我遇到了心上人。她叫潘霞,老家在江西,也是学武术专业的。我们从1997年8月7日相识,到今天已经6年了。  相似文献   

19.
贝勒是近代著名的俄籍学者,虽学医出身,却在北京居留的十余年间踏上了汉学研究之路。他一生涉猎领域众多,其中围绕中国植物所做的文献研究起步甚早,且在其生前就已称誉欧洲。来华以前,他就已经对中国植物产生浓厚兴趣;1866年来华后,开始在研习中西文献之余陆续发表有关中国植物的侧重于名实与分类且关注植物地理与历史的文章和专著,积极将中国传统植物知识纳入近代科学知识体系,相关工作一直持续到1884年返回圣彼得堡之后。同时,他还于1870~1884年间在北京周边采集大量植物标本和种子,并寄给在华的欧洲博物学家或欧洲和北美的植物与园艺机构,推动了海外对中国植物的分类研究与引种。贝勒在19世纪后期围绕中国植物所做的种种努力,至今仍使中外人文与自然科学学者受益。  相似文献   

20.
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在几天前收到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的通知,内容很简单:"支票已寄出。"这张价值100美元的支票是霍金输掉的赌注,而他所押注的,正是希格斯在1964年提出的理论。学界在过去近半个世纪一直都在争论是否真正存在,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2012年7月4日,答案被揭晓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发布会,宣布发现与希格斯玻色子特性一致的新粒子。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这一发现的意义,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