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患者用药角度看,印度的药物市场几乎是全球最好的市场。中国能参照"世界药房"的发展之路吗?电影《我不是药神》带给医药界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印度药物环境是中国的榜样吗?"中国既需要救命药,也需要低价药,更需要自身研发创新的新药。除了药物研发创新,医保体系的完善更加急迫。"在华盖资本许小林的药物世界观里,这才是一个  相似文献   

2.
新型灭螺药氯代水杨胺可湿性粉剂是在国家863计划“新型灭螺药产品开发与应用研究”(2004AA2Z3560)课题支持下,由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合作研发的新型灭螺药。经实验室和现场反复试验,以及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指定的灭螺效果检测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研究所检测,在灭螺效果方面,  相似文献   

3.
任何年龄都可患癌症,但以中老人居多,女性有其特殊性,乳腺癌、子宫颈癌也不少见。当今,治疗“专家”,特效治癌药广告宣传铺天盖地,一味药、一包药、一贴药……就把癌症治好了。瘤子化掉了,这都是陷阱,只不过是引诱患者多吃药,多花费,药到病除了吗?只有上当以后的患者清楚。有句名言“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因此,癌症治疗莫乱来。  相似文献   

4.
正从格列卫的诞生历程可见,新药研发殊为不易。在抗癌创新疗法层出不穷的当下,我们不应忘记,正是这些钻研基础科学的生物学家,以及推动新药问世的研发人员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才让拯救生命的创新药物成为可能。对抗癌药物稍有了解的人就会知道,在《我不是药神》中,药丸"格列宁"所"扮演"的必然是抗癌神药——格列卫。它的欧  相似文献   

5.
G蛋白偶联受体(GPCR)超家族是数目最多并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一类受体,其功能紊乱与许多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据统计,世界上约45%的临床药物直接靶向GPCR及其信号转导途径。当今,全球新药研发进入低谷,针对靶点的药物研发遇到瓶颈,如何有机整合GPCR领域的最新进展,有效衔接以GPCR为药靶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药物研发是该领域继续引领全球生物医药发展的关键。鉴于GPCR在重大疾病研究中的作用及发展前景,重大疾病导向的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功能和配体发现研究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6.
很多患者到医院看病后,都是领了药就匆匆离去,对于所服药物的使用等常常是一知半解,这样难免带来健康隐患。为了用药安全,患者及家属在领药后应了解一下药物的相关事项,看清楚药袋上所标示的用法与各个警语,若有不明了的地方,则要去找就诊医生或药物咨询柜台咨询清楚, 总之要做到明明白白,以下五点尤其要清楚。  相似文献   

7.
<正>从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之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医药业也乘着这一历史时机茁壮成长。今年11月15日,中国药企百济神州公司自主研发的抗癌药物泽布替尼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成为治疗淋巴癌的更新代药物,实现了中国原研新药出海"零的突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百济神州高级  相似文献   

8.
当前,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又在国内部分地区出现.10月17日以来,国内出现多点散发本土疫情,呈快速发展态势,一周之内已波及11个省份.如何更好地提高疫情防控成效,成为各界关注热点.在10月23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创新药论坛上,多位专家表示寻找新冠肺炎的有效用药,是当前医药研发领域的主要发力点之一.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迅速席卷全球.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到目前已造成2亿多人确诊感染,夺去了400余万人的生命.面对这样一场大规模传染病流行,全球医药卫生领域紧急行动起来,在疫情防控、疫苗研发、临床治疗等领域投入了巨大资源,试图在疫苗和临床治疗药物的研发上取得突破,以求尽快遏制疫情快速传播势头,从根本上战胜病毒.  相似文献   

9.
正近三年,抗癌药"零关税"、国家药品价格谈判、取消药品加成、两票制等药价新政频出,"高价救命药"困境或将解局。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等疗效确切的抗癌药陆续上市,但专利、独家药价格高昂,不少无力负担的中国癌症患者通过隐秘的地下渠道,从印度、土耳其、孟加拉国等国家购买廉价仿制药,甚至冒险自制药品。有人因此将矛头对准药企,认为企业定价过高,导致患者吃不起。  相似文献   

10.
正一位乳腺癌患者放弃治疗,沉溺于酒精,而戒酒药竟清除了她体内的多数癌细胞。1961年,一位38岁的乳腺癌患者从医生口中听到了一条噩耗:她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骨头里了。在那之后,她开始沉溺于酒精,医生也停止了一切癌症治疗,给她开的唯一一款药物,也只是用来控制其酗酒行为的戒酒药——双硫仑。就这样,在不接受任何癌症治疗的情况下,这位已经病入膏肓的患者却存活了10年——直到1971年,她在醉酒后意外地从窗口跌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研发经费来源、研发执行机构、研发性质等方面对美国2002年研发经费投入进行了分析,并在对比我国2002年研发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得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为引起对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诊断与治疗的重视,作者对40例拟诊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应用抑酸药、促胃肠动力药和西瓜霜润喉片及华素片含服治疗,并对咽喉及胸部症状缓解及内镜下食道、胃黏膜病理改善情况进行随访.得到结论,本组37例患者症状消失,治疗总有效率为92.5%,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临床并不少见,但多被误诊误治,只要重视诊断,辅以抑酸药、促胃肠动力药,治疗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13.
正"虽然仿制药相对原研药来说很便宜,但是我们只能靠药物来维持生命。我没有想通过这样来赚钱,这种钱都是救命钱,不能赚。"陆勇的被捕与获释引发了诸多对于高价"救命药"与因病致贫的讨论,陆勇在接受采访时称,自己并没有犯罪,也不是"药侠",他只是一个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问:能否谈谈你的患病经历以及生病前与后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去年12月8日,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与清华大学、腾盛博药合作研发的新冠单克隆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此前称BRII-196/BRII-198联合疗法)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包括住院或死亡)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  相似文献   

15.
正引言本篇是"科技热门概念辨析"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1)。在辨析有关"科学"和"技术"的热门概念之后,我们需要对"研究与开发"(简称"研发")进行一些研讨。这里介绍了研发的定义和特点、研发活动的分类及其任务,讨论关于"预先研究"的概念与实践,并对研发的战略、策略问题谈了笔者的一点认识。不当之处,敬请指正。一什么是研发研发就是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相似文献   

16.
我国研发人力资源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研发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研发人力资源总量、增长速度和结构分布等进行了国际比较,得出了一些基本判断:中国研发人力资源总量及其增长速度位居国际前列;分布趋于合理,但与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在研发人员投入强度方面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研发人力资源未来供给充足,但较低的人均研发经费影响到科技人力资源的潜力发挥。文章最后对如何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研发人力资源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对政府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重点分析了政府部门支持共性技术研发应当考虑的因素,提出了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研发的原则,指出了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研发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8.
据了解,我国每年因吃错药而被夺去生命的有40余万人。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与药名过多过乱有关。近年来市场上的药品名称很不规范,有的是老药起新名,比如琥乙红霉素又叫利君沙。还有的一种药取多个英文名、拉丁名、中文名,比如菌必治,又叫头孢三嗪、头孢曲松、罗塞、嗪罗氏芬等。这些不规范药名,严重扰乱了医药市场的健康发展。药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有着严格的质的要求,即便在起名这样的环节上也马虎不得。药名过于混乱,不利于药品市场的管理。首先,它会给医生开处方、药剂师调配药、护士执行医嘱带来诸多不便,碰上业务娴熟的尚能应付,若是遇上新手,很容易显得无所适从,甚至拿错了药。其次,药名混乱不利于患者就诊。随着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在我国全面实施,消费者自购药品会越来越多,药名不统一,人们消费起来就会心存疑虑。患者本来就对药品知识知之不多,药品名称过于混乱,很容易使人们“望药兴叹”。鉴于此,希望人们都来正视药名规范问题,什么样的药品该用什么的名称,不能随意起药名。(韩东山摘自《光明日报》)  相似文献   

19.
美国研发经费投入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美国研发经费投入的变化过程,并对美国联邦政府在研发经费投入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在与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组织问题实质上就是如何选择合理的组织模式和组织机制进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并提高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效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科研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发生了新的变化,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客观地认识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将为新时期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建设和完善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