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于公安专用视频监控系统而言,前端摄像机传感覆盖区域模型的确立对于指导前端布点工作和辅助业务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据此从公安专用视频监控系统的前端实际部署环境出发,推导出前端摄像机实际的地面覆盖模型,并推导出该覆盖模型的几何特征以及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影响前端覆盖模型的影响因素分别是:1)架杆高度;2)安装俯角;3)前端镜头焦距;4)感光元件芯片尺寸。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预测这些因素的变化作用下覆盖模型的几何特征变化趋势,再通过对摄像机样品的前端覆盖范围进行实验测试,并将实测值与计算预测值对比,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公安专用视频监控系统前端布点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实中由于公安专用视频监控系统本身的一些特性,如覆盖规模大、联网层次复杂、公安业务应用要求高、财政成本和法律法规限制严格等因素,势必造成系统前端点位建设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前端布点方法来指导工作,以实现在各方面因素限制下部署有限的点位达到系统最佳的效能的目的。对国内外与系统前端布点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通过全面性分析影响前端布点的几个因素;得知除了公安业务需求之外,单摄像机物理特性与多摄像机相互关系是影响系统前端布点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在业界研究中,单摄像机物理特性通常由传感覆盖问题所体现,多摄像机相互关系则主要涉及区域点位密度问题与点位部署/规划问题两个方面。经过调研发现,当前业界对于公安专用视频监控系统前端布点工作的专门性研究较少,集中在具体单个问题的研究。因此该项工作的开展,需要将上述三个问题相关的研究综合起来,并结合公安业务需求来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3.
随着广州地铁线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安视频监控系统采用的模拟视频方式在视频传输、系统扩容、系统互连等方面存在困难,同时专用和公安视频监控系统在车站前端和管理平台上没有实现共享,造成资源浪费。本文提出一种整体解决方案,在公安视频监控采用数字方式的基础上,在车站和专用系统共用前端摄像头和管理平台,不仅解决了资源共享的问题,同时也使公安视频监控系统在视频传输、系统扩容、系统互连等方面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4.
视频监控作为一种有力的公共安全智能管理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治安管理和公共秩序维护。为提高基层公安辖区视频监控网利用率,设计了面向城市的具备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域分析功能的WebGIS。首先在ArcGIS软件中构建基于城市监控的可视域模型,并制作DSM地图。随后利用ArcGIS Server搭载资源和地理处理服务。最后在构建出的前端页面中使用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技术调用REST服务,实现选区面积计算、辅助选址设置参数、可视域分析、重复率计算等功能,并对覆盖域、重复率的分析计算结果使用图表、地图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系统测试结果显示,公安监控人员可借助系统分析结果科学调整视频监控点位布局,达到提升网络覆盖质量、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视频监控系统的大规模普及,视频监控系统的效用评价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当前视频监控系统评价只考虑了摄像机的覆盖率,缺少对摄像机覆盖质量的量化评价.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监控摄像机覆盖质量评价算法.将摄像机覆盖质量评价问题转化为对摄像机所采集视频帧的质量评价问题,探讨了基于视频帧的摄像机覆盖质量等级的分级策略,标注了一个摄像机视频帧质量等级数据集; 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多维标签赋值方法,利用深度卷积网络学习鲁棒的视频帧表示,进一步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SVR)学习视频质量回归函数,从而实现对摄像机覆盖质量的鲁棒估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准确地对监控摄像机的覆盖质量进行自动评测,有效监测了摄像机监控质量的实时变化.  相似文献   

6.
基于安防领域中的视频监控系统,在大雾,雨雪阴差天气,光线不足的情况下监控图像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阐述了通过图像增强技术进行改善的方法,对常用的几种增强算法原理进行推导,并对图像增强技术在视频监控系统的前端摄像机,系统平台和后端苴视器三个环节的应用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于视频监控图像中运动目标位置的检测,现有的定位跟踪系统主要采用双目或结构光立体视觉技术,存在系统设计复杂、检测速度慢等缺点.有鉴于此,文中将地面约束引入到单目视觉监控中,提出了一种单目序列图像运动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利用摄像机安装信息和几何成像原理,结合非线性补偿,推导出单目不对称非线性成像的地面运动目标实际位置计算公式.通过搭建室内监控测试平台,在序列图像中进行了寻找步行者足印位置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黄永鑫 《科技信息》2010,(23):I0041-I0041,I005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作为安全防范体系中防范能力最强的一个综合系统,在当今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然而,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在实际应用环境下所拥有的监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很多场合下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都仅仅是摆设而已,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因而,分析研究实际应用环境下视频安防监控的监视效果意义重大。本文从摄像机和镜头本身参数入手,详细分析研究了影响监视效果的具体因素,与此同时做了大量的实验分析研究监控摄像机在实际应用环境下的监视效果。  相似文献   

9.
视频图像中监控目标的空间定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视频监控系统中目标空间定位存在困难大、耗时等问题,根据OpenGL透视成像与摄影测量一致性原理,提出基于三维场景仿真成像,并依靠视频图像与仿真图像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地理场景中目标的空间定位方法.在视频成像时摄像机内外方位元素已知的情况下,在三维虚拟场景中形成虚拟相机来模拟实际摄像机成像过程,并将监控目标所在视频图像中的像素坐标等比代入仿真图像,通过虚拟成像的逆过程反推出目标的空间坐标.为有效分析系统的定位精度,采用地面激光扫描仪+同步拍照相机组成的三维场景采集系统来模拟实际的高精度摄像机+数字云台组成的视频监控系统.实验结果表明,目标点与相机的水平距离介于10~90 m内,各目标点的空间定位在X、Y、Z三个方向的误差大多在±0.3 m之间,说明本方法是可行的.这对于通过视频监控图像实现户外目标的定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摄像机作为视频监控系统前端采集图像的关键部件,是实现防控的首要关卡,其性能优劣直接关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整体效果的发挥。综合分析影响摄像机监控效果的各项技术指标,建立评测指标集,介绍其中几项重要指标的评测方法,并结合其在某银行摄像机产品选购评测中取得的良好应用效果,证实该评测方法能够有效运用于摄像机技术指标的比较评测中。  相似文献   

11.
基于NVR的分布式视频监控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园网络,快速组网,视频数据库的IP网络存储为个性的监控功能开发提供了便利,能满足校园视频监控的特殊要求。本设计利用NVR与网络摄像机、视频适配器等IP前端配合,借助现有的校园网络完成监控系统的快速部署,实现全网络化视频监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双曲面镜的全向摄像机视觉实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出了一种由双曲面镜和常规摄像机构成全向摄像机视觉系统的实现方法,通过对双曲面镜几何模型、全向成像原理和摄像机结构的分析,得出满足单一视点约束的全向摄像机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基于图像的系统安装方法;最后通过将实际图像平面坐标系中的点投影到虚拟图像平面的方法对全向图像进行重投影,校正得到任意方向无畸变的透视投影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满足人眼观察的需要,也可用于视频监视 ,目标跟踪和立体视觉.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视频监控系统广泛建设,在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提升或评估视频监控系统的防范能力上仍需进行深入研究。为进一步发掘视频监控系统在犯罪预防方面的功效,结合视频监控的实际监控覆盖范围,提出了视频监控心理防范区域模型,并从违法犯罪行为的角度提出了基于规避心理的最优入侵路径模型。通过本文研究,期望为视频监控系统的防范能力研究和公安机关预防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步态识别技术是继人脸识别之后的又一具有实战应用价值的新型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技术层面,通过设计深度学习算法模型,步态识别技术提取的是视频中连续多帧的人体全身动态和静态特征,形成步态序列加以识别。步态识别适合远距离、大范围、跨角度监控场景下的目标识别追踪,相较于人脸识别,步态识别不受局部遮挡(如口罩、墨镜、围巾、帽子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实现抗伪装识别。应用层面,步态识别技术可以利用已建前端摄像机,无需像人脸识别一样部署专门抓拍设备,因此能更广泛地激活海量视频数据,特别是在面向公共安全的场景需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搭建步态应用系统,实战化测试步态识别技术在特定区域中特定对象的轨迹刻画和快速检索效果,结果表明步态识别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的目标检索,为公共安全领域的需求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黄善斌  覃勇军 《科技信息》2010,(30):I0260-I0261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静态场智能监控系统,用于重要区域的智能视频监控领域。该系统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智能模式识别技术及视频监控技术进行了融合,通过监控现场摄像机分时采集若干帧的视频图像,以此建立场景边缘模型,通过计算机视觉的自适应识别算法分析被监控现场的实时图像资料,并根据相应模式处理被监控现场的异常状况,从而实现重要区域的智能监控。  相似文献   

16.
田亚楠 《科技信息》2009,(20):I0155-I0155,I0146
随着人们安防意识的逐渐提高,视频监控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快速的发展及应用。本文在叙述了视频监控系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介绍了现有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优缺点,并探讨了基于i.MX27处理器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对基于网络摄像机的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相机全景视频拼接几何校正拼接方法。先用全景视频摄像机组采集标准标定场的稀疏特征点阵,利用自适应网格细分技术把采集的图像和标定场坐标细分到像素级对应,则全景视频的几何校正和拼接可以通过直接映射得到。在摄像机阵列相对位置固定时,可以一次校正多次使用。本文方法避免了普通拼接方法的特征点检测、匹配优化等参数求解过程,尤其是采用具有较大畸变的广角镜头和相邻相机视场重叠较少时更能体现出其优越性,并可以很容易地迁移到类似的应用中。通过一个原型系统,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视觉测量障碍高度的车载摄像机标定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摄像机针孔成像几何模型入手,根据像点与物点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而分析车载摄像机景物点的图像坐标与实际坐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无法通过建立图像坐标与实际坐标之间的映射关系测量出景物的高度。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摄像机标定方法,通过插值法和最小二乘法建立景物的图像高度(景物顶点的图像纵坐标与其在地面上投影点的图像纵坐标之差)与实际高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即车载摄像机标定的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最大偏差为0.078 75 cm,最小偏差为0.013 99 cm,平均偏差为0.034 79 cm,精度可达到0.11%。经验证该方法可精确地测量出障碍的高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及可行性,适合车载摄像机标定,有助于汽车辅助驾驶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李春茂  林振  王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9):4804-4808
针对安防监控中对视频质量和图像处理的要求,设计了基于TMS320DM368处理器平台和Linux嵌入式系统的网络摄像机。详细介绍了硬件模块的设计,主要包括音视频编解码,存储,电源和传输模块。前端摄像头获得视频图像后经H.264格式压缩、以RTP/RTCP编码后由网络传输,通过PC机软件解码播放。摄像机成像速度1080p格式30帧/s,传输速度快,满足安全监控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视频监控系统中摄像机综合性能的评价方法较为过于简单导致区分度低,难以为选择者提供精确参考等问题,采用组合赋权法建立了摄像机性能综合评价模型,计算了其指标权重,对几种1080P数字球型摄像机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Visual studio 2013开发平台,采用C#,Matlab语言编程,设计开发了摄像相机性能综合评价应用软件。结果表明:采用组合赋权的方法可以融合主观和客观赋权的优点,使评价结果更为精确、合理;评价软件可以简化计算,提高准确性,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该评价模型和软件可为摄像机的选择评估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与运维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