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06,(19):48-49
联合国卫生组织的2005年度调查:在近10年的时间里,全世界单身人数增长了3倍:全人类1/3的家庭只有一个人,巴黎一个人的家庭更是达到了半数。从这一调查情况来看,在25岁以上的人中,全球单身人数为12.5亿。另据中国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的女性消费者有4.8亿之多,其中有21%是单身女子。数以亿计的单身女性群体正迅速成为中国都市生活中的新一族。她们的年龄约在20至45岁之间,她们给人的感觉是喜欢自由,不愿承担责任,拒绝妥协和认真考虑自己的选择;甚至表现出具有人性传染性和影响夫妻世界的趋势。“前单身女”的夜生活紊乱症患心病指数:…  相似文献   

2.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结婚对男性的健康有益,那些结了婚的男性在一段时间内死亡的可能性要低于单身男性。英国沃里克大学经济学系的研究人员对英国家庭调查与英国退休人员调查中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10,(5):48-49
现在单身的男女越来越多,有自愿单身的,也有因为环境导致单身的男女,有社会学家表示,广东、北京、上海和武汉等省市,已同步卷起第四次单身潮。一组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目前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单身男女已经冲破百万。而在1990年,北京30岁至50岁单身人数约为10万人。有关专家指出.中国第三次单身潮正在来临。  相似文献   

4.
自然体味在人类性选择中扮演的角色比我们想象的重要得多。一项研究或许能为"爱情药水"的制造铺平道路,单身人士则可以借此提高追求到理想伴侣的几率。研究结果发现,人们更喜欢自己的体味,并且会被与之气味相近(或加强)的香水或者异性吸引。这种体味指的是人在无意识情况下闻到的气味,因此那些由细菌、某些食物或者其他因素引起的汗臭、口臭等味道在此并不适用。研究的第一作者,  相似文献   

5.
冻卵技术日臻成熟,女性的自我发展,使单身女性寻求社会性冻卵以保存最佳状态卵子来延迟生育成为客观需要。医学性冻卵已被法律认可,但单身女性社会性冻卵仍受限制。现行政策法滞后与制定法缺失,对冻卵本质的认识不清和传统生育伦理观念束缚等,构成限制单身女性社会性冻卵成为一项法律权利的多个维度。分析发现,现行政策法与上位法立法精神不符,冻卵区别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区分社会性冻卵与医学性冻卵无意义,单身女性的生育权应当被保障。因此,这些“限制”应当被移除。同时,权利实现以权利确认为基础,但权利确认并非意味着权利实现,单身女性社会性冻卵作为一项法律权利的有效实现仍需找到出口,平衡各方利益,规范系列操作行为。  相似文献   

6.
自然体味在人类性选择中扮演的角色比我们想象的重要得多。一项研究或许能为"爱情药水"的制造铺平道路,单身人士则可以借此提高追求到理想伴侣的几率。研究结果发现,人们更喜欢自己的体味,并且会被与之气味相近(或加强)的香水或者异性吸引。这种体味指的是人在无意识情况下闻到的气味,因此那些由细菌、某些食物或者其他因素引起的汗臭、口臭等味道在此并不适用。研究的第一作者,马克斯·普朗克进化生物学研究所的曼弗雷德·米林斯基说:"你必须非常的精挑细选,才能找到与自己体味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06,(13):46-47
这似乎是个单身的时代,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时期的单身潮流像如今这么汹涌。在酒吧夜夜笙歌的背后;在单身公寓销售火爆的背后;在情人节被调味到淋漓尽致的背后;在健身房人潮如涌的背后;在单身身俱乐部客满为患的背后;在午夜声讯台有声有色的背后;在“单身贵族”成为城市的流行色的背后……究竟掩盖多少真实呢?单身真是轻轻地挥一挥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吗?单身女性真是那么神秘莫测吗?城市对单身女性有什么影响呢?对中国四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的单身女性进行为期近8个月的情感隐私调查,发现每个城市的女人,尤其是单身女性,都能反映…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06,(17):24-25
香港有70多万未婚、离婚、或丧偶的单身女性,当中不乏月收入数万甚至数十万的单身女性,身价过亿的富婆、富姐,叱咤官场的女中豪杰,慕煞世人的娱乐明星等。为什么香港有这么多单身女贵族?她她们如何看待人生、婚姻以及两性生活呢?26万人月薪过万港元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是香港女单身一族的特点。根据2003年香港统计处的统计数字显示,香港680多万人口中,18至60岁从未结过婚的女性,高达65.34万人,另有18至60岁无配偶(未婚生育)、离婚或配偶过世而与子女同住的单身女性(香港称此类女性为单亲女性)4.98万人,合共7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10.2%,而北…  相似文献   

9.
, 《科学大观园》2013,(15):50-51
近年来,单身人群在中国日益壮大。单身现象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更为突出,其中单身女性远远超过男性。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男女不愿意步入婚姻殿堂呢?我们一起来揭开女人不结婚的私心:一、以事业为重其实,每个人都愿意重视这一点,都希望自己的对象能成为栋梁之材,在工作、事业上出人头地,但由于各种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15,(3):50-51
<正>明明是吻了N只青蛙,但白马王子还是迟迟不肯出现,有时,不是桃花开错了地方,或许是和自己从事的职业有关,总是难以遇到一个"对的人"。"失恋机率"最高的职业Top 10,一起来看看你所从事的职业是否也在其中。TOP1咨询公司单身原因:在飞机上的日子比地面上多,今天不知道明天在哪里。旅行箱永远处在备战状态。TOP2会计事务所单身原因:女多男少,超时工作是家常便饭。TOP3公关、广告公司单身原因:认识很多人,但很  相似文献   

11.
正四十年间,亚洲一些国家地区30~34岁女性中未婚单身的比例正在上升,像中国台湾地区从1970年的2%升至近40%;韩国从1%增加到接近30%。中国大陆这项数据没有那么惊人,大约从1%升至5%。或许,中国社会也可能面临30~34岁女性未婚单身现象急剧上升的时期。这种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的单身主义现象合理吗?其实,没什么不合理的。如果把婚姻视为一种权利,而权利意味着可以选择,也可以不选择,不选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12,(7):50-51
对于现代单身女性来说,独身生活已经和精神状态挂上了勾。单身女性承受的压力普遍要比男性多,于是在不知不觉中精神压力、心理压力慢慢形成。  相似文献   

13.
近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播出了“我的父亲母亲”新闻公益行动,发起了为“痴呆”正名的网络投票。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上对老年痴呆病人的重视,对痴呆病人家属的关怀,这是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做的一件大好事,能极大提高广大百姓对老年痴呆疾病的知晓率,值得我们这些从事脑疾病工作和研究人员的赞赏与学习。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14,(23):21-21
<正>运动不仅能提供给我们健康的体魄,更重要的是它对我们的脑部和心境有积极作用,这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常识,但是很多人恐怕还不知道,对于孩子来说,运动对于脑部发育的作用尤其重要。英国健康作家最近撰文指出,别再把孩子禁锢在书桌前,让他们尽情运动吧,越运动越聪明。研究显示,老年人通过运动,痴呆的得病比例可以减少一半,  相似文献   

15.
美国和英国的两位著名科学家提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理论,认为构成灵魂的量子物质离开神经系统而后进入宇宙时便会出现濒死经历。根据他们的理论,意识是大脑内一台量子计算机的程序,即使人死后,这个程序仍可以在宇宙中存在。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一些人出现的濒死经历。这项与意识有关的量子理论由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意识研究中心负责人和麻醉学与心理学系教授斯  相似文献   

16.
想结婚,不想单身在许多人看来,博士、硕士之所以有不少人成了大龄青年,多半是因为择偶条件太高,挑三拣四地便耽误了人生大事。调查发现,其实他们并不想过单身生活,88%的人愿意结婚,96%的人认为婚姻在人的一生中很重要。尤其是女研究生,有高达99.8%的人不愿意独身。可是,大多数受访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09,(7):18-18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一周进行数分钟剧烈运动和一天进行半小时中强度锻炼一样,都可以降低一个人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事实上,前者可能比后者更有效。  相似文献   

18.
陈雯 《科学大观园》2007,(16):69-70
痴呆是由各种原因造成人的智能全面减退综合征,因其带来的巨大社会负担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发达国家,痴呆是继心脏病、癌症、中风后的第4位死因。随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06,(19):24-25
两性世界的性、情、爱滋养着男人与女人,而偶尔自慰可以释放性紧张导致的不安,但一些有害的自慰方式常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我可以算是有两种性生活,一是跟我太太,一是跟我自己。“在美国著名性学专家雪儿·海蒂做男性自慰调查时,几乎所有男性,不论已婚还是单身,都表示自慰是他们生活中的常态。的确,与爱人长期分居时,未婚且无伴侣时,因为某些疾病不宜结婚时,都让很多性欲正常的中青年人非常痛苦。长时间压抑自己,很可能使人坐卧难安,甚至成为一种破坏伦理的力量在这种积聚的性能量驱动下进行自慰,是必然和恰当的。但是,自慰失当也有危险。…  相似文献   

20.
李奇 《科学大观园》2012,(12):62-62
长久以来,很多人就相信从摩天楼上落下的一便士硬币如果击中人的头部会使这人毙命,但根据美国科学家新近进行的一项研究,这种说法只是一个谣言,毫无科学根据,城市里的人可以放心大胆地在摩天楼下方穿行。弗吉尼亚州大学物理学家路易斯·布卢姆菲尔德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