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揭示刚性挡墙平动挤压土体模式(T模式)下挡墙非极限被动土压力的分布规律,基于扰动度理论,结合莫尔-库伦理论,以挡墙平动位移为扰动参量,提出墙后填土扰动函数。建立了填土面倾斜,挡墙平移变位模式下,刚性挡墙非极限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并和模型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算例分析表明:平移模式下,随着挡墙平动位移的增大,墙后填土扰动度随之增大,填土内摩擦角以及外摩擦角随之增大,挡墙侧土压力也随之增大,侧土压力合力作用点位于挡墙高度2/3附近区域。理论公式所计算的土压力和模型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可作为库伦理论公式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2.
3.
文章分析了位移对被动土压力的影响规律,发现被动土压力取决于挤压应力与位移的关系,因此,可用双曲线函数模拟挤压应力与位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非极限被动土压力的近似计算方法,给出公式中参数的近似表达式,并分析了内摩擦角与位移对被动土压力的影响;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最后,推导了非极限朗肯被动土压力理论,为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平动模式下的挡土墙,同时考虑墙后滑裂部分土体所产生的土拱效应以及土层间的剪应力,并引入墙体位移量与土体内外摩擦角非线性的函数关系,利用水平层分析法,得到了平动模式下挡土墙非极限主动土压力强度、合力大小、合力作用点高度的理论公式。相比其他方法,本文理论值与试验值吻合得更好。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压力强度随位移比、内摩擦角增大而减小,随外摩擦角(墙土摩擦角)的增大,其值在墙体上部略微增大,下部明显减小;土压力合力系数随位移比、内外摩擦角增大而减小;土压力合力作用点高度随外摩擦角的增大而增大,而位移比与內摩擦角对其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5.
将填土内摩擦角和墙面外摩擦角与墙体绕墙底向外转动角度之间的关系植于改进了的传统水平层分析法中,用于求解挡土墙绕墙底转动模式非极限状态下的主动土压力.取挡土墙后滑动土体的水平薄层单元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非极限状态下土压力强度的一阶微分方程,得到了绕墙底转动变位模式下挡土墙非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强度、土压力合力和土压力合力作用点的计算公式,并将计算所得结果与已有模型试验和库仑土压力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本文计算方法接近土压力的真实分布,能够综合考虑挡土墙变位模式与位移对土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非极限土压力的近似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位移对土压力的影响规律,发现非极限主、被动土压力取决于松弛应力(挤压应力)与位移的关系,可以用双曲函数拟合.离心试验与模型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思路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并从中得到参数的近似表达式,从而得到非极限主、被动土压力的近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考虑位移的非极限土压力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弹塑性有限元程序计算基坑支护结构和土体的应力状态,采用优化方法来研究基坑支护结构偏离土体方向使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时的主动极限位移。大量数值计算表明:主动极限位移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但到一定深度后其增量为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上海软土地区基坑支护结构主动极限位移的近似公式,并推导归纳了基坑支护结构考虑位移的非极限土压力计算公式,工程实测资料证实了访近似公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经典朗肯与库仑土压力理论不能计算非极限土压力的事实.根据土体渐进破坏机理,结合已有文献对准主动状态下土体摩擦角、黏聚力发挥值与墙体位移关系的研究,采用水平层分析法,通过建立水平微元体基本受力平衡方程,推导出非极限状态下黏性土主动土压力分布的一阶微分方程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土压力合力及其作用点位置计算式,相应简化条件下,所提公式能够简化为朗肯、库仑主动土压力公式.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获得了平移变位模式下黏性土非极限土压力随位移变化的规律,对实际工程挡土墙的设计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经典的土压力理论仅能计算挡土墙平动模式下的极限土压力。为了更接近真实工程情况,需要发展任意荷载作用及任意位移模式下的墙后黏性填土的非极限土压力理论。采用等效均布荷载的概念,将填土表面作用的任意类型荷载转化为均布荷载作用,在经典的土压力理论基础上,将刚性挡土墙看作理想刚塑性体和一系列弹簧的组合体,得到了黏土的土体刚度系数,由此改进了Coulomb土压力理论,推导了可以考虑任意荷载作用的任意位移模式下土体的非极限被动土压力一般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被动土压力的分布和大小、合力作用点的位置与挡土墙的位移模式、黏聚力大小和填土表面作用荷载密切相关,当等效均布荷载、黏聚力均为0时,该方法退化为Coulomb土压力理论。模型验证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和试验实测值吻合较好,证明该计算方法对于计算非极限状态下黏性土的被动土压力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工程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主题。煤炭和其他有用矿物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既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也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其中 ,开采沉陷对环境的影响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以地处河北唐山市的开滦矿区为例 ,例举了采煤塌陷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几种实例 ,提出了解决采煤塌陷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问题的对策 ,说明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祝国军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1990,(2)
本文在综合分析美、英、苏及国内土地复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山测量人员在土地复垦中的4大任务,即开采沉陷的应用研究,矿区复垦的规划设计,复垦工程的检查验收及图纸资料的测绘。并论述了土地复垦可作为矿山测量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4.
采动覆岩动态下沉速度规律的相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采动下沉速度变化的特点 ,提出了最大下沉速度值是开采面积的函数 ,并根据下沉速度曲线的特征 ,建立了在不同开采面积下某一层位的下沉速度函数形式 ,最后根据下沉速度与下沉值的关系推导出动态下沉值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顾及地表沉陷的矿区地貌可视化实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矿区开采沉陷预计结果的可视化过程中,由于矿区原始地貌离散高程数据与开采沉陷预计格网数据这两种空间数据不一致,数据融合很复杂,很难将矿区受开采沉陷影响后的地貌详实的显示出来.为此,基于CASS软件有效地融合了这两种空间数据,并成功的实现了顾及地表沉陷的矿区地貌可视化.该方法形象真实的反映矿区开采地表沉陷后的地貌特征,为分析和评价开采沉陷损害程度以及沉陷区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煤沉陷区数字地形图更新的一种实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汤伏全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6,26(2):200-203
基于开采沉陷预计的采煤区下沉等值线图不便于直观地反映矿区地形的动态变化,其图形数据结构与数字地形图存在差异,难以直接用于规划设计和矿区GIS分析。支中针对现有开采沉陷预计模型的特点,以通用数字化成图系统为操作平台,经过简单的数据处理后,实现了矿区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预测更新。实例应用表明,更新后的图形数据结构与原地形图完全相同,其精度满足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要求,可作为开采沉陷区土地规划和建立矿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图件。 相似文献
17.
以采动区上常用的三开间二层砌体结构砖混房屋为原型,取其前纵墙,缩尺比例为1:2,在专用的抗变形试验台上进行了二次地表曲率变形下砖墙的抗变形实验,得到了二次曲率变形作用下砖墙的受力和变形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二次曲率变形对砌体结构房屋具有损伤累积作用.在一定的地表曲率作用下,实验模型所对应的砌体结构房屋,具有较好的抵抗地表曲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兖州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反演并分析兖州矿区1994-2013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理论评估矿区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同时根据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服务系统价值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994-2013年间研究区内水域面积年增长率最高,达10.31%;其次为建设用地和林地,分别为8.46%、3.06%;耕地以-1.85%的年变化率减少,主要转化为水域和建设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表明,研究区域总价值上升了2.03亿元,主要原因在于林地的转入和采煤塌陷造成的耕地向水域的转化。由于耕地的减少,食物生产功能价值下降,但与湿地相关的其他各项功能价值均上升。研究结果可为矿区采煤塌陷湿地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工作状态下加筋土挡墙土压力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筋土挡墙墙背侧向土压力的计算方法都不能很好地解释工作状态下的分布情况,现场测试表明土压力沿墙高呈上下小、中间大的形式分布。微元体法得出的重力式挡墙墙背主动土压力与静止土压力分布形式与加筋土挡墙现场测试结果比较接近,然而2种土压力进行组合后,分布形式吻合得非常好,但大小相差比较大。综合考虑了拉筋垂直层间距与填料的影响,提出了加筋土挡墙墙背土压力计算模型,并对模型中的拉筋层竖向间距对加筋土挡墙墙背土压力的影响系数进行了初步探讨,然后与现场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证实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