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不久前,科学家宣称,人类或许很快就能够利用电脑软件和3D打印机对细胞或整个生物体进行设计制造。这些细胞可用来制成生物燃料、对抗全球变暖,也可发展新的药物和健康护理方法等,甚至在地球上重建外星生命形式——如果人类能发现外星DNA的话。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克雷格·文特尔就曾在2010年宣布,成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人造生命。他在《以光速前行的生命:从双螺旋到数字生命的黎明》中详细说明了这一理论。文特尔说:"在不久的将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科学家亨利·林,以有生源说为基础研发出了一种新型计算机模型,用来探测外星生命在行星间的播种模式,并将这种扩散模式比作地球上的流行病传播。科学家相信,该计算机模型可被用来探测外星生命的特征,并预言在下一代能追踪到这种生命扩散。也许我们还没有证据证明宇宙中存在外星人,但是很显然,宇宙间的确存在隐匿的、不为人知的生命。天文学家已经研发出  相似文献   

3.
<正>越来越多的天文观测数据和研究成果认为,宇宙中可能存在宜居世界和地外文明。但是,为什么地球人类一直未能看到或联系上地外生命呢?对于著名的"费米悖论"所提出的这个谜团,有科学家研究认为,或许是地球气候变化阻止了地球人类与外星文明的联系。"费米悖论"是由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恩里克一费米提出。该理论认为,地外文明存在于宇宙之中,而且  相似文献   

4.
生命如何起源?地球之外的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这是许多科学家一直在苦苦探索的问题.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最近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披露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外星生命说",地球上也许至今仍存在外星生命形式,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外星生命成分.  相似文献   

5.
正霍金的离去让全球"霍金迷"惋惜。在众多悲悼者中,还有千千万万普通的中国读者。幸可告慰的是,"宇宙之王"霍金虽已离去,但他留给了我们那么多闪烁着迷人光辉的著作,而他的思想也将继续穿梭在浩瀚缥缈的宇宙中,指引着人类去揭开更多关于宇宙、关于时空的奥秘。  相似文献   

6.
<正>尽管众多科学家猜测宇宙中存在外星智慧生命,并希望与它们建立联系,但是,最近荷兰射电天文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借助全新的高灵敏望远镜,对邻近星系进行外星生命存在迹象的探索后,发现周围毗邻的星系中并不存在外星文明。科学家在对邻近星系开展多方探索后,发现了一些星系显示出异常高的红外发射量,在经过分析研究后认为这种"异常炙热"的特征很可能是大质量恒星形成时,产生并加热的尘埃所致,因此人类或许无法探寻到任何先进的外星文明。荷兰  相似文献   

7.
正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遗作《对重大问题的简明回答》近日发表,书中集合了他生前多篇文章及论文。霍金探讨了基因改造技术对人类可能造成的深远影响,预言富人有朝一日会改造他们自己和后代的基因,成为"超级人类"凌驾常人,甚至使后者灭绝。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渐冻人",霍金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在轮椅上度过。但他从未放弃,并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公益,去激励世人。永不屈服——前妻简曾说,她很喜欢霍金的微笑。即便是肌肉萎缩,失去语言能力,他的微笑也时常挂在脸上。在家人和朋友的眼里,霍金仍是那个脸上带着微笑的大男孩。后来他病情恶化,扔掉拐杖,坐在轮椅里,他的内心却是不屈服  相似文献   

9.
科讯 《科学大观园》2014,(23):32-33
<正>近年来,全球再次掀起一股寻找地外生命的热潮。而一些天体生物学家发现,比起在土星或木星的卫星上寻找外星生命,在地球上寻找或许更加现实。因为在地球上有很多地方的极端条件堪比其他星球,也许从这些地方可以找到外星生命的踪迹。其中,不久前西班牙《趣味》月刊就发了《外星人可能就生活在这里》文章,该文章称:无论从科技、政治还是资金角度出发,去外太空寻找外星生命,都不如直接到地球上的某些偏僻角落寻找外星生命  相似文献   

10.
<正>现代天文学确证——人类的出现是宇宙演变的结果。由于自然法则在宇宙中具有普遍性,导致人类诞生的因素也会出现在苍茫宇宙的某处。因此,许多科学家坚信宇宙中存在其他智慧生命,甚至有高级智慧生命——外星人(ET)。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科学家就一直致力于对潜在外星人的搜寻,他们试图通过截获有规则的无线电信号或激光信号来探知外星文明的存在。英国天文学家乔斯林·贝尔在1967年,首次发现来自太  相似文献   

11.
霍金在《大设计》中声称"哲学已死"。他的"哲学已死"究竟是指什么?本文考察霍金的哲学思想,指出霍金以自然定律统治自然的"科学决定论"为基本原则,试图在科学的框架内对本体论、因果律以及宇宙本质等问题做出"科学"的解答。霍金的"解题"并不成功,哲学当然也没死亡。霍金结合最新的物理科学进展为哲学的基础性问题提供一种可能的答案,却是有意义富有启发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反思中国科学近10年没有原始创新“从人的层面来讲,首先我要对霍金表示我的钦佩。”这是我国理论物理界著名科学家何祚庥院士说的第一句话。事实上,同为理论物理方面的科学家,何祚庥不是特别同意霍金的宇宙爆炸论。在他看来,宇宙开始于爆炸,这点霍金没说错,但宇宙爆炸以前是什么状态霍金却没有解释。这就让“宇宙爆炸论”这个理论显得有点站不住。“但霍金的‘黑洞三定律’我却很赞同。他的研究给了国际理论物理界不少启发。”何祚庥院士在对宇宙爆炸论提出自己看法的同时,也高度肯定了霍金为理论物理作出的贡献。何祚庥院士还谈到…  相似文献   

13.
正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说过:"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通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可怕。"生而不养,何以为家?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或许是在继留守儿童后我们更应考虑的难题。黎巴嫩出品的一部电影《何以为家》4月底在中国上线,让无数观众飙泪。法庭上,12岁的男孩Zain向法官状告他的亲生父母,原因是,他们给了他生命。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据《青年参考》引述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项新发现表明,宇宙中的确存在“暗能”。这种暗能将抵消宇宙星系重力的作用,使宇宙一直不断膨胀下去,永远也不会发生如剑桥大学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教授所预言的那种“宇宙大坍缩”结局。这一新发现将彻底推翻科学界争论了几十年的“宇宙大坍缩”理论,从而引发宇宙学革命。  相似文献   

15.
正当地时间3月14日,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其子女在声明中写道: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个非凡的人,他的成就将流芳百世。他的勇气、坚持以及他的杰出及幽默鼓舞了世界各地的人。霍金去世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即使你对他的成就不甚了解,也无法否认上述声明中提到的两个词——"勇气"和"坚持"。是的,霍金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21岁时,霍金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医生预测他只能活几年,随着病情的加重,他全身瘫  相似文献   

16.
外星生命的科学问题 几乎在世界各地的电视上或电影院都可以看到地球人与外星生物的星际旅行。从”星球大战”到X-档案。这些影视作品给我们的印象是宇宙中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生命。它们具有各种各样的身体形态、智慧和不同程度的善恶。虽然它们当中有些仍然长得像地球上的低级动物,但他们可能已经掌握了我们所未知的宇宙的某种力量或能量。  相似文献   

17.
正正因为不断有霍金这样的先驱涌现,人类才得以拥抱一个越来越广阔的宇宙。霍金用他的一生告诉世人,只要头脑可以飞翔,任何人都不会被困在地面上。霍金去世,朋友圈刷屏。一时间,语录与轶事齐飞,鸡汤和段子共舞。有人质问,人们怎么突然集体对理论物理感兴趣了?问得太苛刻。大众从名人身上各取所需,本是世间常情,也是成名必须付出的代价。霍金生性幽默,更不会介意这些。霍金曾总结成名的好处与坏处,坏处诸如购物时会被人围观合  相似文献   

18.
<正>人类对遥远太空中的外星生命(如果存在的话)充满了好奇,当然对外星人的猜想早已经不是新鲜话题,多年来的科幻小说和电影已经对它们的形象进行了丰富的刻画。不过,如今前往"海洋星球"进行探索任务的话题又变得热门起来,这些蕴含着液态水的星球上可能存在着微生物生命,对它们的搜寻突然间变得不再遥不可及。如果我们真的找到了外星生命,那外星生物到底长什么样?搜寻地外文明计划(SETI)的资深天文学家赛斯·肖斯塔克  相似文献   

19.
梦然 《科学大观园》2014,(17):36-37
<正>尽管许多科学家非常不建议人类主动搜寻外星智慧生命,但对于另一部分天文学家来讲,这却是毕生的追求。迄今为止,他们已多次尝试在宇宙中发现地外生命,不过所有努力均告无效。不久前,搜寻地外文明(SETI)科学实验计划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两个最新方法,包括使用世界范围内的望远镜阵列来寻找信号,其将是首个在我们附近星群大频率范围搜索地外生命的行动。他们希望这将使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接近"与外星生命首次接触"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当我们凝视星空时会有一种本能令我们发问,在浩瀚壮阔的宇宙里人类是否是唯一的生命?如果有外星邻居,他们是何种模样?他们的文明到达何种程度?早在半个世纪以前,人类就开始有计划地监听外太空的无线电信号,甚至在2008年,美国宇航局还将披头士的歌曲《穿越苍穹》发射到北极星。但这些尝试截至目前并未给我们带来外星文明存在的确凿证据。而今,美国天文学家又成功研制出一种利用红外线信号寻找外星人的新型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