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无论是基础性科研平台载体,还是重大核心技术,东莞都接连迎来重大突破,实现了质的飞跃。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近年来,东莞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全省建设  相似文献   

2.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大科学时代的标志,是产生重大原创性、引领性成果的关键支撑,已经成为国家科技竞争力的象征和创新格局演化的重要变量.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孕育兴起,要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催生重大科学发现和关键技术突破,牢牢把握创新主动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研范式升级和组织方式变革,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厚植科技创新根基.  相似文献   

3.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大科学时代的标志,是产生重大原创性、引领性成果的关键支撑,已经成为国家科技竞争力的象征和创新格局演化的重要变量.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孕育兴起,要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催生重大科学发现和关键技术突破,牢牢把握创新主动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研范式升级和组织方式变革,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厚植科技创新根基.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践行创新发展新理念、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部署的重要力量。基于2017年我国研究机构科技统计数据,分析研究机构整体创新发展状况,同时根据机构不同职责定位,将其划分为基础前沿研究类机构、公益性研究类机构和应用技术研发类机构,分类开展不同研究机构创新特点分析,以求科学、准确、客观地反映我国研究机构科技创新能力,分析存在的不足,旨在为政府科技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应担负起统筹利用创新链各环节科技资源、提升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保障自主创新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使命。基地建设既要引领国民经济发展、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还要配套高水平的科研基础条件设施,提升自身科技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移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北京、上海等优势地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为此,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党和国家赋予北京市的重要使命。而从政府的角度来说,遵循科技创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科技创新,并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要在新时代新征程建成世界科技强国,需要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思想为指导,调动各方面创新要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凝心聚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  相似文献   

9.
陈套 《安徽科技》2018,(2):37-38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把科技强国写进了党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要有强大的科技支撑。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科技创新居  相似文献   

10.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物质技术基础。面对新时代发展需求,需要进一步明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在提出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基础上,从发展规划、组织运行模式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总结了主要世界科技强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经验,在分析我国现在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的新发展环境,实现建成世界主要科学中心的目标,要求我国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随着区域纷纷争创创新高地及国家对基础科学研究日益重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成为未来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重点,不仅代表着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平台,也是区域性的创新高地。未来我国将规划建设更多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充分发挥其战略引领和区域协同效应,要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形成我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体系。从建设目标、组成与结构、布局体系及政策体系方面探讨了我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6月1日至7日,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开幕。此次展览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为主题,分不同展区展示"十二五"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辉煌成就。本次展览共分十个展区,分别是总况、重大专项、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农  相似文献   

13.
《广东科技》2021,30(7)
正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方面。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大科学装置,是世界四大散裂脉冲中子源之一1。经过十年建设发展,中国散裂中子源于2018年8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将有力推动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前沿科学实现突破,还可望推动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  相似文献   

14.
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自主创新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加快科技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支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正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建设,开展多学科、多领域、交叉型、前沿性研究,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使之成为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全球科技创新要素的汇聚地。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主平台建设创新策源地,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16.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安徽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十三五"以来,安徽省科技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依托"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分平台,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源头创新进一步加强,科技攻关取得新突破,产业创新取得新成效,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中进一步凸显了科技支撑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和发展,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各国科技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贡献愈加突出.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高校在基础研究、人才队伍以及科技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广泛参与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中去,为提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能力和水平、拓展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学科发展空间等做出应有的贡献.根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产生、高校承担的意义及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等,提出了有利于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2017年全省创新发展大会强调,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必须牢牢扭住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这个核心定位聚焦聚力。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是中央从全国发展大局和广东优势特点出发,赋予广东创新发展的核心定位,是我省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根本之策。广东科技金融为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基础支撑自2012年"广佛莞"地区和  相似文献   

19.
正科技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回首过去一年,我国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征途上喜报频频。"天舟一号"将中国航天带进了"空间站时代";"墨子号"为千百年来人类实现"不被破解的加密技术"这一夙愿,奠定了科技基础;"悟空"获得了目前国际上最精准的TEV电子宇宙射线能谱,成为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实现蓝天上的"中国制造";"一箭双星"发射北斗三号,中国北斗精度媲美美国GPS,开启国际新合作;"复兴号"、"天鲲号"皆是我国科技创新飞速发展的力证。  相似文献   

20.
王兆德 《今日科技》2004,(Z1):28-30
一、建设科技创新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 从上一世纪90年代起,"国家创新系统"成为一个全新的领域."国家创新系统"在世界范围不断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支撑和引领着科技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