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背景:苯胺类毒物(aniline poison)是一类常用化工原料和环境污染物,通过食物或饮水污染进入体内后能够干扰人体正常内分泌系统(endocrinium)稳态、影响细胞遗传物质的稳定最终导致细胞DNA突变增加癌变或畸变的风险。最近的研究表明,苯胺类毒物还有可能影响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目的:选取代表性的三个苯胺类毒物:对苯二胺(p-phenylene diamine, p-PDA)、间苯二胺(m-phenylene diamine, m-PDA)、邻苯二胺(o-phenylene diamine, o-PDA),考察其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诱导肺耐药蛋白(human lung resistance protein, LRP)表达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培养NSCLC细胞系A549,使用系列浓度梯度的对苯二胺(p-phenylene diamine, p-PDA)、间苯二胺(m-phenylene diamine, m-PDA)、邻苯二胺(o-phenylene diamine, o-PDA)处理细胞后,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LRP的mRNA表达、蛋白印记实验(Western bolt, WB)检测LRP的蛋白表达;进一步使用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AhR)的小干扰RNA(siRNA)抑制A549细胞中AHR的表达,确定对苯二胺、间苯二胺、邻苯二胺对LRP的诱导作用是否依赖于AhR;在此基础上,使用对苯二胺、间苯二胺、邻苯二胺预处理A549细胞后,再分别使用抗肿瘤药物吉非替尼(Gefitinib)、吉西他滨(Gemcitabine)处理A549细胞,利用MTT实验检测上述抗肿瘤药物对A549细胞存活的抑制率(inhibitory rate, IR),并计算药物作用的半数抑制率(IC50值)。结果:qPCR实验与WB实验结果显示,对苯二胺、间苯二胺、邻苯二胺刺激A549细胞能够剂量依赖地诱导LRP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干扰AhR表达后,该三种苯胺类毒物不能诱导LRP的mRNA与蛋白表达。MTT实验结果表明,对苯二胺、间苯二胺、邻苯二胺能够下调抗肿瘤药物吉非替尼、吉西他滨对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吉非替尼作用于A549细胞的IC50值从1.20±0.25μmol/L上调为5.67±0.44μmol/L、6.07±0.30μmol/L与7.51±0.28μmol/L,其耐药指数(resistance folds)分别为4.73、5.06与6.26;吉西他滨作用于A549细胞的IC50值从0.44±0.10μmol/L上调至1.55±0.25 μmol/L、1.88±0.19 μmol/L与2.33±0.40 μmol/L,其耐药指数分别为3.52、4.27与5.30。结论:三种代表性苯胺类毒物能够在肺癌细胞中通过AhR诱导LRP表达,并且能够引起A549对抗肿瘤药物耐受。  相似文献   

2.
探讨CDK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肺癌转移关系。将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癌组织中CDK2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CDK2蛋白在肺癌细胞中主要位于细胞核。CDK2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CDK2蛋白高水平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但与肿瘤类型无关(P0.05)。CDK2的过表达可能与肺癌的形成有关,并与淋巴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I)、骨桥蛋白(OPN)和PTEN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并分析其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1例肺癌组织和30例癌旁组织中IGF-I、OPN、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①肿瘤组织中IGF-I、OPN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IGF-I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OPN的表达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肿瘤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PTEN的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②IGF-I的表达与OPN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IGF-I、OPN与PTEN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研究表明,IGF-I、OPN、PTEN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三者的表达对判断肺癌恶性程度和预后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三叶青活性物质山奈酚对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通过定量PCR的方法检测TNBC临床标本及MDA-MB-231细胞中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的表达情况;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检测确定山奈酚对MDA-MB-231细胞中PXR转录因子活性的影响;通过MTT(四唑盐)方法、裸鼠皮下成瘤方法研究了山奈酚以及抗肿瘤药物卡铂、维利帕尼以及拉帕替尼等对MDA-MB-231细胞的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PXR在TNBC临床标本以及MDA-MB-231细胞中有明确表达;山奈酚能够诱导MDA-MB-231细胞对抗肿瘤药物卡铂、维利帕尼以及拉帕替尼等对MDA-MB-231细胞的杀伤作用;山奈酚能够诱导MDA-MB-231中PXR的转录因子活性以及PXR下游基因乳腺癌的表达;使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 RNA,siRNA)抑制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的表达能够逆转山奈酚诱导的抗肿瘤药物耐药。可见,山奈酚诱导TNBC细胞MDA-MB-231中乳腺癌耐药蛋白的表达并下调抗肿瘤药物对MDA-MB-231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C-met和COX-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存档的NSCLC石蜡标本60例肺癌组织和20例相对应癌旁正常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C-met和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 C-met和COX-2在NSCLC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C-met和COX-2在NSCLC中的过表达和病理类型、有无淋巴结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有密切相关性;C-met还与病理分级相关;C-met和COX-2两者在NSCL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C-met和COX-2可能在NSCL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C-met和COX-2可能成为肺癌早期诊断、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两者的显著相关性提示C-met和COX-2两者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存在相互作用,为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发病机制以及探寻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新途径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株A549/taxol,研究其对紫杉醇耐药性的分子机理.方法通过长时间低浓度的紫杉醇处理A549细胞的方法获得其耐药细胞株A549/taxol,提取细胞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实时荧光定量PCR观察其凋亡基因的表达情况,并通过不同siRNA处理细胞进行基因沉默,研究其在不同遗传背景下对紫杉醇的耐受情况.结果发现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株A549/taxol的基因表达紊乱,表现为ING5的高表达抑制了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水平,而Bcl-2是紫杉醇诱导细胞凋亡所必需的.结论以上结果初探了A549对紫杉醇耐药性的机制,为探寻紫杉醇化疗新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自噬即细胞自我消化,不仅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还与癌细胞耐药的形成有关.细胞的自噬水平可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等多种信号通路进行调控.靶向治疗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可以有效阻断下游信号通路,并广泛应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EGFR-TKI疗效肯定但容易产生耐药,而且还能诱导肿瘤细胞自噬活性.最新研究表明,使用自噬诱导剂或抑制剂调节自噬水平,可延缓EGFR-TKI的耐药性,提高其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目前已成为具有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的首选一线治疗,然而获得性耐药仍然是其临床应用无法回避的瓶颈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获得性耐药机制,包括EGFR二次突变、MET基因扩增、IGF1R及HER2扩增,随后对EGFR-TKIs耐药后的治疗选择做了相关阐述,包括一代、二代、三代、四代EGFR-TKIs及联合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9.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全球肿瘤发病率及死亡人数最高的肿瘤.每年全球被诊断为NSCLC的患者超过100万.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居恶性肿瘤的首位,其中NSCLC占80%以上.作为治疗NSCLC的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给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患者带来了巨大的临床获益.随着临床和基础实验研究的逐步深入,EGFR-TKI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代表药物为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这两种药物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并被大量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尤其是关于EGFR阳性敏感突变者.然而在经过一段时间(一般为7~13个月)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会对EGFR-TKI产生耐药,其耐药机制主要包括原发性和获得性耐药.EGFR-TKI在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方面有着突出作用,因此EGFR-TKI耐药机制的探索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旨在对第一代EGFR-TKI药物的耐药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Twist、上皮性钙黏附素(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o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非小细胞肺癌浸润转移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Twist、E-Cadherin和vimention蛋白和mRNA,20例癌旁正常组织作对照.另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68例非小细胞肺癌所致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的表达.结果:Twist和Vimentin在NSCLC组织及NSCLC胸水标本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1);E-cadherin在NSCLC组织及NSCLC胸水标本中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1);NSCLC组织中Twist及E-cadherin表达均与组织分化,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P<0.01);并且Twist表达与E-cadherin表达降低(P<0.01)和Vimentin的表达上调(P<0.01)之间都存在相关性.结论:Twist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胸腔转移灶中过度表达,可能通过分别上调和下调Vimentin、E-ead-h...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型肺癌石蜡包埋组织中miR-37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在预测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用微阵列芯片法和qRT-PCR检测非小细胞型肺癌石蜡包埋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miR-373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结果:在原发非小细胞型肺癌中miR-373的表达下调,并用qRT-PCR进一步验证.另外,miR-373低表达与病理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血管浸润、复发时间和生存时间(OS)(P0.05)显著性相关.Kaplan-Meier分析结果表明,miR-373低表达与高表达患者OS和无病生存期(DFS)(P0.05)有显著性差异,miR-373低表达患者预后较差.多因素分析显示非小细胞型肺癌中miR-373的表达水平是预测OS和DFS(P0.0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iR-373的表达与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miR-373可作为预测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使我们对P^16基因及其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从分子水平上有进一步的认识。方法:就P^16基因在NSCLC人中的近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结果:P^16(也称多肿瘤的抑制基因,MTS1和CDKN2),它是一种抑癌基因。原发性NSCLC组织均可出现P^16/P^15基因纯合性丢失。肺鳞癌组织P^16基因的甲基化明显高于其它组织类型。在NSC比中病期愈晚P^16蛋白缺失越明显。被检病人痰及血中的P^16基因异常,有助于NSCLC的早期诊断。P^16和P^53基因联合共转染能显增强对NSCLC细胞增殖的抑制。结论:P^16基因及其表达蛋白与NSCLC的发生、发展、转移密切相关,应用于NSCLC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3.
mi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解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的miRNA表达特征及其作用,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7例对照的外周血有核细胞mi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比较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对照的外周血有核细胞miRNA表达特征,分析两者miRNA表达水平差异情况,共鉴定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对照的外周血有核细胞中有显著表达差异的miRNA 209种,其中肺癌样本miRNA表达上调的有138种,表达下调的有71种.研究结果显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对照样本的外周血有核细胞中miRNA表达具有显著差异,其中部分已被证实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等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基因突变及靶向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34例病例采用x TAG液相芯片技术进行基因检测,其中EGFR基因突变11例,其中EGFR E19基因突变6例,EGFR E21基因突变3例,EGFR E20/2基因突变2例,未检测到突变15例,对EGFRE19/21基因突变的9例患者采用吉非替尼250mg/天,口服,持续口服至进展;结果 3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疾病进展,3例疾病稳定;结论 EGFR基因突变患者应用靶向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疾病控制率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miR-21)在非小细胞肺癌厄洛替尼耐药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肺癌细胞株PC-9细胞、厄洛替尼耐药细胞株PC-9/ER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生存分数、IC50和耐药指数;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浓度厄洛替尼(0.1、0.2、0.3μmol/L)处理下PC-9、PC-9/ER细胞中miR-21表达量的差异;使用siRNA转染PC-9/ER细胞下调miR-21表达,检测不同浓度厄洛替尼调节下PC-9/ER细胞的生存分数变化.结果使用终浓度为10~(-2)、10~(-1)、10~0、10~1、10~2厄洛替尼的细胞培养基孵育48 h后,PC-9/ER细胞生存分数明显高于PC-9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计算得到PC-9/ER细胞的IC50为(7.74±1.49)μmol/L,明显高于PC-9细胞的(0.11±0.03)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PC-9/ER细胞的耐药指数为69.93±18.40.随着厄洛替尼浓度的增加,PC-9/ER细胞的miR-21表达量明显提升,而PC-9细胞的miR-21表达无明显变化.使用不同浓度的厄洛替尼处理PC-9/ER细胞48 h后,siRNA-1组PC-9/ER细胞的生存分数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R-21在非小细胞肺癌厄洛替尼获得性耐药细胞中呈高表达,具有促进耐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邢敏  王莹 《科技信息》2012,(14):109-110
微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单链小分子RNA,作用广泛,参与生命活动中的一系列重要进程,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表明,微RNA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具有与原癌基因或肿瘤抑制基因相似的作用。在肺癌组织中微RNA有特定的表达谱,参与调节肿瘤血管生成等多个过程,并可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以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及临床预后。作为一类新的分子靶标,微RNA为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46例非小细胞肺癌rasP21和CD44的表达。结果:rasP21的阳性率鳞癌为59%,腺癌63%;CD44的阳性率鳞癌为41%,腺癌63%。统计学分析证明:不同临床分期的rasP21表达强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CD44表达程度有显著性差异(鳞癌P<001,腺癌P<0025);rasP21与CD44表达强度两者无相关性(P<005)。结论:rasP21的表达与预后不良有关,CD44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致癌基因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化蛋白激酶2(MAPKAPK2)的表达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0例NSCLC组织中MAPKAPK2基因的蛋白表达量,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分析MAPKAPK2表达与NSCLC预后的关联,并用时间依赖的ROC曲线探讨其预测价值.结果:NSCLC患者中位生存期随MAPKAPK2表达分级而显著缩短(低∶中∶高:22个月∶15个月∶8个月;Log-rank检验P=2.51×10-6);MAPKAPK2高表达组患者较低表达患者死亡率增加(HR=3.02,95%CI=1.86-4.92).NSCLC五年生存率下,MAPKAPK2表达的ROC曲线下面积值可达0.711.结论:MAPKAPK2高表达可增加肺癌患者的死亡风险,对NSCLC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转导通路的紊乱可使细胞逃避TGF-β介导的生长抑制效应,从而导致多种肿瘤的发生.本研究探讨了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GFβRⅠ)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组化进行TGFβRⅠ基因的表达分析: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TGFβRⅠ基因结构的变异.结果发现37.2%NSCLC中TGFβRⅠ的表达下降,表明TGFβRⅠ在NSCLC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TGFβRⅠ基因的第7号内含子中发现了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该SNP与TGFβRⅠ的表达下降无显著关系(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联合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 ,采取相应对策 ,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方法 :对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的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采取以顺铂(DDP)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 ,观察其毒副反应 ,并予相应的防治处理。结果 :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骨髓受抑制及肝、肾功能受损害。通过予5 -羟色胺(5-TH)受体拮抗剂类药物止吐 ,粒细胞激落刺激因子 (G -SF)类药物升白细胞及水化、保肝治疗 ,规范操作技术等措施 ,减少了化疗药物所致的各种毒副作用。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联合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 ,通过防范和治疗是可以减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