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狂犬病也叫“恐水症”,它是由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在亚洲、非洲和南美的一些地区,狂犬病仍然十分普遍。科学家在野生动物和家畜身上都发现过狂  相似文献   

2.
春季,婴儿抽搐的发病率很高,据医学家观察,不少婴儿抽筋与体内缺钙有关,医学上称其为维生素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由于这些孩子大多在冬季出生,因天气寒冷,家长们很少让婴儿直接接触阳光,也没有及时添加鱼肝油(维生素A、D)和钙剂。  相似文献   

3.
正如果因为个别事件,就抱有"因为总出事,最好不要接种疫苗"的想法,无异于因噎废食。近来有关疫苗的话题流传甚广,疫苗生产、保存中会出现风险,甚至一些关于疫苗偶合症、严重不良反应的案例更是让人惴惴不安。甚至有人萌生了不接种疫苗的想法,但这是十分不可取的。期待人们按时接种疫苗首先要正确认识与疫苗有关的风险。首当其冲的就是偶合症。国家卫健委曾明确,预防接种后偶合症与疫苗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13,(13):21-21
婴儿夏季勿断奶的三大理由 1、易患暑热综合征 夏季的气温升高,婴儿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不能像正常成年人那样完善,较容易发生暑热,出现脱水症、中暑等情况。如果夏季婴儿仍采用母乳喂养,母乳会增强婴儿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减少或避免以上病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特别是重组乙肝疫苗(酵母)免疫后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HBs)阳转率和免疫持久性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早年已接受乙肝疫苗保护的儿童逐渐进入婚育年龄,母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者的比例不断加大,这部分人的婴儿接种疫苗的免疫状况,将决定中国控制乙肝流行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的重要因素。我们就此在河南省开封市随机选择24个区、乡中的8093名婴幼儿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小宝宝从多大开始需要喝水? 儿科医生建议,在宝宝满六个月大之前,不要给宝宝喝清水或者蒸馏水.婴儿所需要的水分,从母乳和其他婴儿食品(如奶粉)中就能得到足够的供给.因为婴儿的饮食来源几乎全是母乳或是奶粉,而母乳和奶粉中大部分都是水,所以小宝宝通常都不需要再额外喝水.  相似文献   

7.
正"疫苗恐慌"各个国家都曾发生过,但这些国家是如何消除影响的呢?近10余年来,每次"疫苗问题"都会引起社会不满,并影响到民众对国产疫苗的信任。从欧美和邻国日本、印度这些年的疫苗生产与监管来看,除了国家和政府层面的严格立法、严格审核、严厉惩罚,企业更要自律自查,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尽快打消民众心中的"疫苗恐慌"。——欧美:严格控制生产商资质——问题疫苗引发的恐慌,国际  相似文献   

8.
感冒原因80%~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能引起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种;占10%~20%的感冒是由细菌所引起的。1岁以内的婴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所以更容易患感冒。感冒的宝贝很难受孩子一年要得上5~6次感冒是属于比较普遍的。感冒的典型症状包括:流鼻涕、鼻子堵塞、咳嗽、嗓子疼、疲倦、没有食欲、发热。1岁以内的婴儿感冒,常常会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8℃)、咳嗽、眼睛发红、嗓子疼、流鼻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22,(23):46-49
<正>有家德国生物技术公司的创始人称,针对癌症的疫苗可能2030年前上市。人类终于有希望打一针就不得癌症了。1.打一针就不得癌症了?流言:有家德国生物技术公司的创始人称,针对癌症的疫苗可能2030年前上市。人类终于有希望打一针就不得癌症了。真相:这是一种误读。癌症疫苗是“治疗性疫苗”,而非我们小时候打的乙肝、小儿麻痹这样的“预防性疫苗”。一种疫苗,往往只对一种病原体有用。广谱的癌症预防疫苗不现实,因为癌症其实不是一种病,而是很多疾病的统称——每个人的癌症其实都不太一样。所以,  相似文献   

10.
<正>大多数人都无法忍受指甲划过黑板的声音,甚至想一想都会觉得烦躁,为此许多科学家都对这种刺耳的噪音如何引发人体身体的反应展开了研究。研究的结果发现,指甲划黑板的声音频率与婴儿哭叫声和人类的尖叫声类似,而这些声音都与生存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理解这些声音频率的人可能会更快地去救哭叫的婴儿,从而增加婴儿的存活率。一项研究显示,我们的耳道  相似文献   

11.
夕文 《科学大观园》2012,(18):30-30
有报道称科学家近日成功培育出世界首批转基因婴儿,这30名健康宝宝在出生前都经历过一系列基因科学实验。该事件在美国甚至在全球都激起了关于伦理的激烈争论。据介绍,目前已有其中的两名婴儿接受检测,科学家发现他们身上含有来自三位“父母”身上的基因。  相似文献   

12.
埃博拉病毒2014年在西非的大爆发引起了全球高度关注,针对病毒的有效疫苗研发成为抵御这一灾难的关键。发达国家对这类"被忽视疾病"的研发资助不仅是出于慈善或人道援助的义务,而是一种全球正义的责任。然而,基于普遍人权论证的全球正义理论无法为涉及科学政策议题的埃博拉疫苗研发资助提供适当的道德基础。考虑到科学政策的功利主义政治哲学基础,基切尔的"良序科学"及其价值承诺,为全球正义作为科学政策的基本原则提供了一个具有前景的方向。在"良序科学"的基础上,一种基于功利主义平等原则和无国界差别原则的全球正义理念,将支持发达国家投入埃博拉疫苗的研发作为一种正义的责任而在道德上得到辩护。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俗称大脑炎)是由病毒侵犯神经系统引起大脑炎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犯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高,一般在5%~30%,并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发生率也高达30%左右.亚洲大多数国家都有该病,每年病例数约5万多人,加上后遗症的病例,对儿童造成极大危害.我国是乙脑的流行大国,最高年份时病例达17万.近年来由于大面积应用疫苗,病例已大大降低,但由于疫苗接种不普遍,不规范,每年病例仍在1~3万之间.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狂犬疫苗生产记录造假、百白破疫苗效价不合格事件,让人们陷入了"问题疫苗焦虑",人们在有关疫苗的信息中愤怒、恐慌。无数家长翻出孩子的"小绿本"查看是否中招。尽管大部分孩子接种的不是涉事批次疫苗,但许多家长仍然对接下来的疫苗接种忧心忡忡。"我现在最担心的是这种焦虑和对疫苗的不信任无限蔓延,事实上,如果家长拒绝给孩子接种,其比接种低效价疫苗的危害要大得多得多。"  相似文献   

15.
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预防性疫苗和药品的安全性监管方面,美国可谓是最为严格的,研究、学习该国的成功经验或许可以使我国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少走弯路。疫苗是目前人类对付传染病最好、最经济的武器。然而,没有任何一种疫苗是100%安全或有效的。个体之间免疫系统的差别导致有些人(包括儿童)在接种疫苗后,或者并无保护效果,或者有副反应(严重的还可能致死)。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14,(1):23-23
正几乎所有小婴儿都有吃夜奶的习惯,这是为什么呢?妈妈们普遍认为孩子吃夜奶才会健康成长,其实不一定哦。而且,孩子吃夜奶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危害哦。婴儿吃夜奶的原因宝宝真的饿了。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生长发育的速度也相应地加快了,你很有可能在宝宝的日常膳食中,营养搭配有些跟  相似文献   

17.
10月大婴儿得肾结石 <14名周岁婴儿患肾结石,疑某品牌奶粉是祸首>一看到<快报>刊发的这则报道后,安徽人周琳(化名)在南京市儿童医院内心急如焚.她的孩子也正因肾结石住院治疗,而一打听.同一病区里居然有5名孩子都曾经吃过同一品牌的奶粉.会不会就是这个品牌的奶粉啊?  相似文献   

18.
正疫苗事件让人们愤怒、恐惧、迷失。公众该对所有疫苗失去信任吗?文章解读有关疫苗的基本知识,为您拨开迷雾,解除疑惑。随着《疫苗之王》的刷屏,公众在种种有关疫苗的信息中愤怒、恐惧、迷失。其实,2016年的山东非法疫苗案,也曾在公众中引发类似恐慌。现在有必要更进一步地了解疫苗的基本知识,拨开谣言与真相混合的迷雾。  相似文献   

19.
调查统计显示,由于4~6个月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仅为50%,1岁半之内婴儿的膳食以米、麦为主,所摄取的蛋白质及各种微营养素远远不能满足成长的需要,因此身材矮小仍然是我国儿童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据儿童营养学专家介绍,身材矮小始于出生后第一年并持续到第二年,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对儿童最佳营养物质的摄取有重要作用。非纯母乳喂养婴儿身材矮小的危险性是纯母乳喂养婴儿的2.2倍,发生腹泻的危险性也增加了2.7倍。纯母乳喂养婴儿身材矮小的发生率比混有水分或添加其他食物尤其是粮食类食物的母乳喂养婴儿降低了25%。当婴儿4~6个月以后,婴儿必…  相似文献   

20.
消失的记忆     
<正>镜头下的阿尔茨海默症阿尔茨海默症离我们并不遥远,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幻想小说家特里·普拉切特等名人都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不少导演将镜头对准这一群体,拍摄了不少反映该疾病的影视作品。从这些作品中,可以感知遗忘的无奈与心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