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国经济的爬坡转型,科学界责无旁贷,尤其需要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什么是科学家精神?在灿若繁星的科学史中,人们曾试图总结不同时期科学巨擘的特质。不论是情怀、担当、求真还是创新,均是弥足珍贵的精神力璗,足以让人高山仰止,激励后世。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具体内涵都有哪些,我们又该如何弘扬科学家精神?即日起,《科学大观园》邀请您共议"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国经济的爬坡转型,科学界责无旁贷,尤其需要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什么是科学家精神?在灿若繁星的科学史中,人们曾试图总结不同时期科学巨擘的特质。不论是情怀、担当、求真还是创新,均是弥足珍贵的精神力量,足以让人高山仰止,激励后世。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具体内涵都有哪些,我们又该如何弘扬科学家精神?即日起,《科学大观园》邀请您共议"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国经济的爬坡转型,科学界责无旁货,尤其需要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什么是科学家精神?在灿若繁星的科学史中,人们曾试图总结不同时期科学巨擘的特质。不论是情怀、担当、求真还是创新,均是弥足珍贵的精神力量,足以让人高山仰止,激励后世。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具体内涵都有哪些,我们又该如何弘扬科学家精神?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国经济的爬坡转型,科学界责无旁货,尤其需要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什么是科学家精神?在灿若繁星的科学史中,人们曾试图总结不同时期科学巨擎的特质。不论是情怀、担当、求真还是创新,均是弥足珍贵的精神力量,足以让人高山仰止,激励后世。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国经济的爬坡转型,科学界责无旁贷,尤其需要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什么是科学家精神?在灿若繁星的科学史中,人们曾试图总结不同时期科学巨擘的特质。不论是情怀、担当、求真还是创新,均是弥足珍贵的精神力量,足以让人高山仰止,激励后世。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国经济的爬坡转型,科学界责无旁贷,尤其需要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什么是科学家精神?在灿若繁星的科学史中,人们曾试图总结不同时期科学巨擘的特质。不论是情怀、担当、求真还是创新,均是弥足珍贵的精神力置,足以让人高山仰止,激励后世。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国经济的爬坡转型,科学界责无旁货,尤其需要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什么是科学家精神?在灿若繁星的科学史中,人们曾试圈总结不同时期科学巨擘的特质。不论是情怀、担当、求真还是创新,均是弥足珍贵的精神力暈,足以让人高山仰止,激励后世。  相似文献   

8.
正怎样认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如何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月11日下午在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听取意见。怎样认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如何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采访了多位专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正"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在日前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强调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并重点阐述了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去年5月,党中央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  相似文献   

10.
正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强调要大力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涵的科学家精神,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凝聚起精神动能。  相似文献   

11.
<正>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让科学家成为受尊崇、被向往的职业,鼓励更多人投身科学事业中来。在近日召开的2019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上,科学家施一公强调,科学精神的传播要靠全社会的力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青年科学家的力量。让青年科学家为传播科学精神代言,这并非应景之言,而是重要且必要的事。什么是科学精神?在我国最早提出"科学精神"概念的学者任鸿隽看来,科学精神为"科学发生之源泉","科学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在施一公看来,科学精神的内涵包括求真、独立和合作、质疑。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21,(2):56-59
为褒扬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在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的突出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编号为281880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吴伟仁星". 2020年9月8日,"吴伟仁星"命名仪式在京举行.中国航天六十余年来,已有以钱学森、孙家栋、栾恩杰等老一辈科学家为代表的多位功勋航天人荣获小行星命名.如今,浩瀚太空又多了一颗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见证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行稳致远的"吴伟仁星".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21,(2):56-59
为褒扬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在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的突出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编号为281880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吴伟仁星". 2020年9月8日,"吴伟仁星"命名仪式在京举行.中国航天六十余年来,已有以钱学森、孙家栋、栾恩杰等老一辈科学家为代表的多位功勋航天人荣获小行星命名.如今,浩瀚太空又多了一颗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见证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行稳致远的"吴伟仁星".  相似文献   

14.
正"863"计划承载了中国几代科学家的激情与梦想,也让曾经辉煌的古老中国在世界科技领域获得了瞩目与荣光。1986年11月18日,一个面向21世纪的中国战略性高科技发展计划正式公之于世,这就是开启新中国科技腾飞历程的"863"计划。"863"计划是怎样出台的?其中饱含着科技工作者与国家领导人怎样的奉献与求索、使命与担  相似文献   

15.
她们     
正与男性科技工作者相比,相对"低调"的女性科学家在实验室做了什么?科研成就有哪些可以称道的地方?本刊从诺贝尔奖、《自然》、《MIT评论》、2017——CCTV科技创新人物、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评选中选出6位(排名不分先后)有代表性的女性科学家,分享她们的科研之路。艰苦奋斗、低调谨慎貌似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家标签,但新时期  相似文献   

16.
正奇怪的是:为什么以前没发现科学家颜值如此之高?是新一代科学家变得越来越美了?还是老科学家的颜值被埋没了?最近,朋友圈常看到"高颜值颠覆你印象的科学家""最美女教授""最帅科学家"之类的文章,照片张张精神养眼,有些足以PK明星。众人连呼: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要靠实力?!比如,那个出镜脑力竞赛娱乐节目充当科学担当,已经火了很长  相似文献   

17.
<正>编者按:2015年10月5日是个历史性的日子,当天,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次被宣布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国人在欢欣鼓舞之余,也产生了一些困惑:为什么这次中国科学上的历史性突破多少有点出乎科学界的意料?为什么突破者是位所谓"三无"科学家?这是一次偶然的成功还是必然的结果?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中医药领域是否会因此获得更大的发展?本刊就这些问题特约了北京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等机构的一些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  相似文献   

18.
在媒体报道中,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共同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至此,屠呦呦已经创造了好几个"第一":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中国大陆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女科学家;第一个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女科学家.  相似文献   

19.
吴文俊的数学史观,来自他对中国数学史的独创性研究。在"古为今用"思想的引领下,开辟了数学机械化的新领域,让中国古代数学为世界数学作出新贡献;"古证复原"原则的确立,开启了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新时代;"两种数学主流"思想的提出,确立了中国传统数学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2002年,吴文俊指出"丝路精神"的核心价值是"知识交流与文化融合"。因此,"古为今用""古证复原""两种主流"和"丝路精神"构成了吴文俊数学史观的核心要素,是指引新时代中国数学史研究的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20.
女科技工作者是科研活动的重要群体。通过对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女科学家与中科院女院士的专业领域、获奖年龄、当选年龄、获得最高学位年龄、获得成果最佳年龄、学历状况、毕业院校等进行对比分析,对优秀女科学家的成长及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揭示女科学家的内在精神与外部环境是其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需要进一步弘扬杰出女科学家的精神,并为女科技工作者的成长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