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漫话中华鲟     
鲟鳇鱼的由来鲟鱼类是古棘鱼类的一支后裔,鲟鱼类的化石见于中生代的白垩纪.现存种类,基本上保留了祖先软骨硬磷的原始特征,使其区别于其它硬骨鱼类,而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对鲟鱼类的研究,直到十九世纪才作比较严格的分类.鲟形目在全世界分布有二科,七属,共二十六个种.其中,鲟科在我国分布有二属,七种鱼.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 Gray)是鲟属的代表种,鳇属(Huso)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保护中华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8月,设在英国剑桥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监测中心,公布了该中心近期一份调查报告:中国长江中华鲟的资源量(达到产卵群体尾数),已不足3000尾,而且仍在以惊人的速度急剧减少。为此,中外专家紧急呼救——  相似文献   

3.
话说中华鲟     
中华鲟,古称鱣或鱣鲔(音zhān wěi),相传因其外形像龙,号称龙鱼,是古棘鱼类的一支后裔,也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华鲟向人类呼救?怎么会?它体格壮硕,身长可达5米,重达千斤,再配上粗糙的皮肤,坚硬的骨板,外型威猛异常,如果不发生意外,活到百岁易如反掌。可这样一个狠角色,究竟发生了什么意外? 路遇杀手“哎呀,小心!”突然,一张巨型大网出现在一群中华鲟面前!这是非法捕鱼者设下了“陷阱”!只见一条中华鲟已经中招,被鱼网缠在当中。网子越收越紧,被捕的中华鲟拼命挣扎,头脸已被网绳刮破,却仍无法逃脱。唉……这样的事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可这伙中华鲟结伴同游,干嘛去呢?  相似文献   

5.
我首次看见中华鲟,是在1953年10月下旬的一个星期天。那时我刚到四川泸州市读书。听说有条小船拖着9条大辣子(中华鲟)正停泊在长江边上,我就和许多人一起去争睹这难得一见的水中巨物。原来那是渔民在宜宾附近的江段中捕获的。9条鱼共重1700公斤,最大  相似文献   

6.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地方名大腊子、腊子。雄性体长可达250厘米,体重可达150公斤,雌性体长可达400厘米,体重可达400公斤,被誉为国际上的佳肴,是我国长江中的一种大型经济鱼类。为了发展和保护这种鱼类的资源,为了移养驯化这种鱼类提供科学依据,有研究它的必要。此外,中华鲟的形态结构和内部解剖的许多特点,对研究鱼类  相似文献   

7.
<正>一定要回到长江生儿育女中华鲟是和恐龙同时代的物种,根据已经发现的化石标本考证,它在地球上至少已经生活了1.4亿年之久。在研究生物进化、地质、地貌、海侵、海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从鱼类学上讲,鲟鱼是一个大家族,世界上有27种鲟鱼,均分布于北半球。鲟鱼家族大部分属于温水性与冷水性之间的亚冷水性鱼类。中国共有8种鲟鱼,分布在新疆、黑龙江、长江流  相似文献   

8.
中华鲟的形态、分布及产卵洄游习性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隶属硬骨鱼纲、真口亚纲、鲟形目、鲟科、鲟属。俗称鲟沙、鲟龙,目前,世界上现存的鲟鱼类有2科2属约25种。中华鲟是鲟鱼类中个体最大、也是我国特有的经济鱼类。古生物学和鱼类学工作者,根据古生代的志留纪到二叠纪地质年代出现的古棘鱼类化石的形态特征,推断古棘鱼类为现代鱼类共同祖先,而鲟鱼类是古棘鱼类的一支后裔,所以中华鲟被人们称为古老  相似文献   

9.
去年岁末,受宋庆龄基金会野生生物保护基金管理委员会之邀,我和北京的几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到湖北省葛洲坝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进行采访。研究所的刘所长和易总工程师给我们介绍了他们近年来为拯救中华鲟所做的努力。中华鲟是我国长江的特有物种,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成年中华鲟身长4米、体重可达500多公斤、平均寿命为30岁,性成熟需15年。中华鲟化石的地史记录最早发现于距今约1亿4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是现代鱼类的共同祖先  相似文献   

10.
中华鲟是1.4亿年前出现于地球上的水生动物,与恐龙生长在同一时代,堪称地球上现有的最古老的脊椎动物,被誉为“活化石”。中华鲟为我国乃至世界独有的溯河性珍稀鱼种,属鲟鱼类,故名“中华鲟”。中华鲟体长一般在2米左右,最长可达5米,体重在200至500公斤。每年夏秋季节,成熟的中华鲟,凭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2016,(6)
正中华鲟起源于白垩纪,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水域和长江中下游的干流内。人类的航运和渔猎等活动都可能对其生命造成巨大威胁,中华鲟的洄游旅途艰辛而又坎坷。恋家的游子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水域和长江中下游的干流内。其体形硕大,体长可达4米,体重超过700千克,寿命可超过40年,在长江中的洄游距离可达2 800千米以上。20世纪后期,由于过度捕捞、环境退化,以及筑坝、航运和水污染等人类活动的影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4月14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湖北省农业厅和宜昌市人民政府共同在宜昌市举办"2018年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此次活动是自1984年以来连续实施的第60次中华鲟放流,共有500尾中华鲟放归长江。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政府部门、相关企业的代表,以及业内专家、环保组  相似文献   

13.
中华鲟的移地养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Gray)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东海和黄海的大陆架水域及长江干流,偶尔进入通江湖泊和支流,福建省闽江也有分布.中华鲟是江海洄游性鱼类,每年6~8月到达长江口进行溯河洄游,9~10月陆续到达湖北江段,并在江中滞留过冬,翌年10~11月到宜昌江段产卵繁殖,产后立即降河返回海洋育肥[1].受精卵约7d后孵出,仔鲟顺流而下,次年5月到达长江口,9~10月后陆续进入海洋生长,性成熟后再溯河产卵[2].由于长江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切断了中华鲟产卵洄游的通道,长…  相似文献   

14.
拯救湿地     
佛罗里达大沼泽地是美国文化的象征。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此评价为“一条被草覆盖的河从内地缓缓流向海洋”。然而,南佛罗里达城市和乡村的发展使得大沼泽地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一半的原始湿地因此而干涸。工程师们正在寻求新的途径来重建自然水流以满足大沼泽地环境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拯救中医     
五千年文化薰陶下的中医,在近现代两次西方思潮的冲击之下摇摇欲坠。早在清朝末期民国初期,以鲁迅为代表的游学之士就掀起了第一次废黜中医的热潮,是为中西医文化的第一次大碰撞;近几年来,西医在中国逐渐占据了主流地位,而中医阵地一再萎缩,甚至变成了鸡肋,废除中医之声日渐势隆。在这场争论的背后,亦不乏有识之士,为挽救中医五千年的命脉做着切实的行动,他们或从学术上回击,或从科学上证明,或从市场上拓展,或从民族大义上捍卫。为什么要拯救中医?谁来拯救中医?在我们沿着这个思路回溯到中医身上发生的一切时,欣喜的发现,在这一场近乎全民的争论和反思的热潮中,中医的形象日益清晰,而发展前景也逐渐明朗。而亚洲的日本、韩国,欧美的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已经把中医拿过去研究了,日本已经以中医经典书籍《伤寒杂病论》为基础申请了多项专利,韩国更是在谋求将中医变为韩医进行世界遗产申报——中医已成为世界性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拯救老唱片     
不久的将来,对录存在弯曲和损伤的唱片上的经典音乐,可以采用一种原用于研究亚原子微粒的光学分析技术进行挽救。  相似文献   

17.
拯救老虎     
《科技潮》1999,(7)
古语云:苛政猛于虎。现在,人类对自然的肆虐正是这种"苛政"。  相似文献   

18.
黑脸琵鹭属于鹳形目鹮科琵鹭属,是已知的仅次于朱鹮的第二种濒危水禽.1989年世界范围内种群数量在300只左右,被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和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ICBP)列入濒危物种红皮书中.黑脸琵鹭体长740mm左右,嘴呈琵琶状,黑色,夏羽冠羽长而明显呈黄色,额部裸出并与嘴基相连,裸出部分(即脸)黑色.据资料记载,国  相似文献   

19.
拯救威尼斯     
《科学世界》2004,(3):11-11
  相似文献   

20.
拯救孤独     
邓见发 《奇闻怪事》2009,(12):44-45
不知从何时起自己变得孤独、怪僻,害怕生人、讨厌热闹,特别憎恶那些了解我的人,却不顾我的存在,任意调侃。虽然他们并非有意,但我却总认为他们好象故意与我为难,一步步将我推向生活的边缘。于是我把许多这样的群落,都视为“敌落”,即使他们那么小心翼翼地和我交往,都无法开启我那颗尘封太久的心扉,都无法使渐已成铜绿色的“傲骨”变色;即使能镀上一层白金,也难改变那腐化的内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