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马拉松、越野跑运动飞速发展.中国田径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从2014年的51场增长到2019年的1828场,5年时间数量增长超过30倍. 数量井喷的同时,马拉松赛乱象频发,一些劣质比赛"方案美如画,执行烂成渣". 中国田径协会2020年4月发布的《2019中国马拉松蓝皮书》显示,2011年,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的数量仅为22场,2014年增长到51场.  相似文献   

2.
马拉松之殇     
正100公里马拉松越野赛,172人参赛,21人遇难。一场越野赛为何成为"夺命跑"?21条生命的逝去,也揭开了国内马拉松赛事井喷背后的乱象。马拉松长跑如何发展到今天?一场正规的马拉松、越野跑赛事应该有哪些安全保障?作为参赛选手,又该如何保护自己?国际上有哪些知名的马拉松赛事?  相似文献   

3.
1927年出生的欧阳予就像是裂变的中子、原子,直至耄耋之年依然不断释放出令人惊异的能量. 在年逾古稀之时,欧阳予还在全面主持连云港田湾核电站的设计和建造技术工作,欧阳予深情地说:"中国核电事业前景广阔,现在,我最想干的是,抓紧时间培养出一批中青年核电设计和经营管理专家."他还曾由衷地感慨:"虽然我的一生可以说是'跑步人生',眼下我觉得时间越来越不够了." 论及中国核电未来发展的路径究竟在哪里,这位中国核电先驱表示:"在坚持核安全第一的前提下,还是应该发展核电,它的优点比较多."  相似文献   

4.
<正>她担当技术领军人,带领一支上千人的高铁研发团队,掌握高速动车组关键核心技术,助力中国高铁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精彩蝶变,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巨人的肩膀不好站,必须让自己成为巨人才行!"梁建英说。作为我国高铁装备行业唯一的女总工程师,高速动车组技术专家梁建英巾帼不让须眉,她主持研  相似文献   

5.
正引言本篇是"科技热门概念辨析"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1)。在辨析有关"科学"和"技术"的热门概念之后,我们需要对"研究与开发"(简称"研发")进行一些研讨。这里介绍了研发的定义和特点、研发活动的分类及其任务,讨论关于"预先研究"的概念与实践,并对研发的战略、策略问题谈了笔者的一点认识。不当之处,敬请指正。一什么是研发研发就是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21,(12):22-23
随着马拉松运动在国内迅速流行,城市平坦道路上的奔跑已无法满足众多跑者,他们把目光转向更具挑战的越野跑. 人民日报记者曾华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马拉松和越野跑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马拉松是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英文名为Marathon,距离为42.195公里,多在城市公路举行,属于路跑范畴.越野跑则是在野外进行的跑步活动,英文名为Cross-country Running,其项目种类众多,短则几公里,长则几百公里,最长的比赛是比利牛斯898公里越野赛.  相似文献   

7.
正自从2014年首跑马拉松起,就以完成全球六大马拉松系列赛为心愿,而目前已经攻克了纽约、伦敦和柏林,还剩芝加哥、波士顿和东京这三大赛事没参加,但最近又增加了一个去处:尼维斯岛。坦白说,在首次听说尼维斯马拉松时还有些纳闷:苏格兰离得这么近,为何从未听说过本·尼维斯山上有马拉松?随后才明白这一赛事与苏格兰无关,而是在美丽的加勒比海举行——尼维斯岛与圣基茨岛一起,组成了圣  相似文献   

8.
41岁的丹麦女子安妮特·弗雷德斯科夫365天里跑了366场马拉松,奇迹般治愈了困扰她3年的多发性硬化症。安妮特在2010年被诊断患有多发性硬化症。从此,肌肉疼痛、疲惫困乏以及身体虚弱就成了家常便饭。于是,当年她在德国参加了人生第一场马拉松,一年后,她便开始在丹麦陆续参加各种马拉松活动,年末的一场比赛  相似文献   

9.
乏燃料后处理是实现核燃料闭式循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早在1960年代中国已成功掌握军用后处理技术,但是商用后处理技术的研发进度迟缓,至今未能实现工业化,制约着核电的可持续发展。个中原委值得总结和反思。文章较为全面的梳理了中国商用后处理技术的曲折发展历程,并深入探讨了1980年代中期发生的中欧乏燃料贸易及其结果。文章认为,中国核电早期发展的决策延误、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中欧乏燃料协议的流产、国家发展战略重心的转移是导致中国商用后处理技术长期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文章最后指出:尖端核技术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统一调控和长远规划;在核能普及方面应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张蓉 《科学大观园》2021,(12):24-27
一场户外越野赛,172人参赛,12%参赛人员(21人)遇难,其中,包括梁晶等多名跑圈高手. 5月22日,在甘肃白银市景泰县举办的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几乎成了一场"夺命之旅".这一天也被圈中人称为"跑圈最黑暗的一天". 那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除了天灾,是不是还存在预警组织和应急救援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一场越野赛的赛事组织要经过哪些周密的考量?  相似文献   

11.
李浩在师徒协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一声令下,他与其他97名应届毕业生一道,双手捧起热茶,呈给初识的师傅,并深深鞠上一躬. 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齐聚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的福清核电站.此时正值"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处在攻坚期.他们的加入,为这个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项目注入新生力量. 此情此景,或许会让"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回想起32年前.当年,大亚湾核电站正式开工建设,这是中国首次从国外引进核电技术.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21,(12):32-33
当今马拉松热已席卷全球,然而时不时出现的猝死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跑马拉松一定要量力而为.在马拉松和越野赛中,类似甘肃此次事故之前同样发生过,马拉松究竟如何才能保证安全? 虽然所有医生都告诉我们运动有好处,但也有一些专家认为,马拉松长度的跑步一旦超过26英里,就可能给普通跑步者带来危险.每年参加此类比赛的人数如此之多,长跑到底有多危险?  相似文献   

13.
一场在圈内人看来难度并不大的越野赛,一阵突来的狂风暴雨,21位跑者的生命,就此定格在了甘肃白银黄河石林景区的赛道上. 官方通报称,这是一起因局部地区天气突变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极端天气导致气温骤降,使得选手失温、失联,不幸遇难. 一场意外,改变了21个家庭的命运,也给国内方兴未艾的极限运动赛事敲响了一记警钟. 中国田径协会公布的《2019中国马拉松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在中国境内(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所有地域内共举办规模赛事1828场,平均每天举办马拉松赛事超过5场.与2014年的51场相比,5年时间数量增长超过30倍.  相似文献   

14.
向没有科学的国度移植科学是一种文化转移过程,从文化入手向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中国移植西方科学文化应该寻找到中西文化的衔接点顺势而行。在传统文化中顺承科学文化基因,在青少年中全面开展科学文化教育是任鸿隽及中国科学社成员在20世纪20年代的历史选择,但他们错过了这个历史机遇。近代中国推进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传播的先驱任鸿隽所选择的文化虚无主义思想和横空嵌入的方式必然会发生"排异反应"。  相似文献   

15.
<正>一项新研究首次量化了长跑和自行车等耐力运动不可逾越的"上限",同时发现,怀孕的代谢量与一场超级马拉松相似。马拉松运动员似乎有使不完的劲,然而事实证明他们最大的障碍恰恰是自己的身体。新研究首次量化了长跑和自行车等耐力运动不可逾越的"上限",同时发现,怀孕的代谢量与一场超级马拉松相似。长期以来,生理学家和运动员都对人体自身的极限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女子泰尔福在12年前诊断出罹患脑癌,自此失去左眼视力,还需使用导尿管导尿,但为了挑战自己的能力和激励其他癌症病患,47岁的她不仅没有向病魔屈服,还参加世界马拉松挑战赛,在7天征战7大洲的7场马拉松。2004年10月在一场比赛途中,泰尔福才知道出问题了。她听见脑中出现"砰"的一声,但仍完成剩下的赛程。数月后,经  相似文献   

17.
埃博拉病毒2014年在西非的大爆发引起了全球高度关注,针对病毒的有效疫苗研发成为抵御这一灾难的关键。发达国家对这类"被忽视疾病"的研发资助不仅是出于慈善或人道援助的义务,而是一种全球正义的责任。然而,基于普遍人权论证的全球正义理论无法为涉及科学政策议题的埃博拉疫苗研发资助提供适当的道德基础。考虑到科学政策的功利主义政治哲学基础,基切尔的"良序科学"及其价值承诺,为全球正义作为科学政策的基本原则提供了一个具有前景的方向。在"良序科学"的基础上,一种基于功利主义平等原则和无国界差别原则的全球正义理念,将支持发达国家投入埃博拉疫苗的研发作为一种正义的责任而在道德上得到辩护。  相似文献   

18.
“最多跑一次”的新工业革命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历次工业革命过程中,政府提供的政策背景和政治环境等隐性作为,相对于直接投资等显性作为,发挥了更基础的作用。从发展动能、支柱产业、研发模式和总体特征来看,中国目前已经初步具备发生新工业革命的条件,但仍存在公众参与缺失和企业活力不足等问题。"最多跑一次"改革虽然作为行政革命形象亮相,却以加强政府隐性作为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对上述问题进行查漏补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府显性作为优势与这种隐性作为相结合,中国的新工业革命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石岩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17):F0003-F0003
欧阳予院士是现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及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核反应堆和核电专家,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曾获得过核工业总公司授予的“核工业劳动模范”称号和全国总工会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章”,他还是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以及“中国设计大师”称号获得者。  相似文献   

20.
严复是系统引介实证主义的第一人。实证主义与科学主义有着内在的关联,严复同样极力宣扬科学的价值,直言中国救亡,"将舍是而不可"。但严复并没有循此走上极端的科学主义,而是认识到科学有其限度,主张科学不能疏离人文之域。这一观点超越了和他同时代乃至五四时期很多人的科学观。严复科学与人文不可"一甚一亡"的思想对当下科学文化建设亦不乏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