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05,(23):24
性交后避孕的方法总的可分为两大类,药物方法和机械方法.药物中分为激素类及非激素类。激素类药物,中国常用的有探亲避孕药。不少探亲药有的仍需要在房事前就服用,其中抗孕53号只需每次房事后立即服1片,第一次性交后次晨加服一片,以后繁天服一片,服完十四片其避孕效果99.5%,其它激素类的事后避孕药有单纯雌激素,即乙酚每次性交后需服5天,每天服二次,每次25mg,效果99%以上,但胃肠道反应较重,难以为人接受。另有孕激素类,在性交后单次服用18-甲基快诺酮0.4mg效果为98.3%,有不规则出血的缺点。第三种事后激素类药即雌激素和孕激素合用,国外称为…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10,(17):24-25
有男性朋友们问,为什么有些阳痿的人,常常也会上性药店,买补肾壮阳的药给自己服用,不知为何服用补肾壮阳的药物之后,结果是出现越补越虚,越阳痿越不行,这到底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3.
李奇 《科学大观园》2012,(12):64-64
目前在哥伦比亚,经常有人在大街小巷兜售一种危险药物,它不仅控制人的自由意志,还能清除受害者的记忆。这位源自一种非常特殊、常见于南美洲树木的药物名为莨菪碱,它还有个俗称叫"魔鬼呼吸"。有关这种药物的故事是城市传闻的素材。在有人讲述的恐怖故事中,服用魔鬼呼吸的受害者遭到强奸,同意别人把  相似文献   

4.
<正>在历史上,肺结核被称为"白色瘟疫",直到今日,结核病仍是疾病致死排名前十,传染病致死人数中排名第一位,全球结核防控仍是重大挑战。结核菌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细菌,历史上最早的考古发现是在1.5万年以前。在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药物发明之前,人类尝试了多种多样的方式应对"白色瘟疫"的挑战,有着各种各样的"古方"。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鲁迅的小说《药》中介绍的"人血馒头",痨病患者吃了以后"包好,包好"。有证据表明早在公元前1500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C能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天气转凉时,很多人都会有意识地吃点维生素C。但胃溃疡患者应注意,维C千万别和溃疡药同服,而应错开两个小时服用。这是因为胃溃疡患者的胃酸较多,胃舒平、胃喜等治疗溃疡的药物多是中和胃酸的,而口感酸酸甜甜的维生素C是酸性的,如果二者同时服用,自然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使两种药物都失去了药效。胃溃疡患者买药时最好看看说明书上的成分,如果含碳酸氢钠、碳酸镁等成分,一定要和维生素C错开两个小时服用。因为,这些药物经过2个小时的代谢,已经完全被分解吸收,不会和维生素C发生反应,相互影响。既然吃维生素…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12,(9):48-48
在学龄前幼儿中,精力过剩所占比例不小于10%。孩子精力过剩的具体表现因人而异,大多聪明好动、反应灵敏、好奇心强、感情丰富,但往往比一般同龄孩子更为顽皮。其中不少精力过剩的孩子还因为太过调皮,被父母或老师认为是"朽木不可雕",认为是"差生"。专家指出,对精力过剩的孩子要因势利导,而不可任其自然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发了新一轮的中西医之争。自西医东渐以来,中西医之争已经持续了百余年,影响较大的有"废医存药"、中西医汇通和中医科学化观点。受机械还原论的影响,余岩等人所提的"废医存药"有着时代局限性。"存医验药"更能发挥传统医学的现代价值,使其走向世界,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存医"是医学文化生态、文化遗产之保存,体现其经验价值、文化价值、思维启迪价值及科学价值。"验药"则是通过实验与检验,来发掘传统药物的价值,为开发新药、验证药效、减少毒副作用,提高传统药物的普适性,为人类的健康而造福。  相似文献   

8.
"废医存药"思想最早隐见于近代来华传教士等人的言论,历经俞樾、余云岫等人发展,对近代以来中医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俞樾与余云岫虽都主张"废医存药",但两者视域却不尽相同。更为重要是,"废医存药"对中医药的冲击不仅具体指向"废医"与"存药"两个方面,而且冲击了传统中医药的话语体系,一定程度上解构了中医与中药两者之间传统的密切关系,为后来"废止中医案"、"中药科学化"等近代思想主张或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舆论准备。  相似文献   

9.
对于利玛窦,学界多从东西文化交流的视角来强调欧洲文明东渐与中华文明西传的独特贡献以及国人喜闻乐见的许多赞美中国人聪明伟大之类的话。却很少提及他对中国陋病的批评。尽管他总是"小心翼翼用谅解的词句提出自己的论证",但我们还是能从这位"世界公民"的中国札记里,读出他者之眼对中国人劣根性的犀利观察。一踏上中国的土地,利玛窦就强烈感受到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中国中心论,"他们把自己的国家夸耀成整个世界,并把它叫做天下"。正如他所指出:"中国人声称并  相似文献   

10.
正"虽然仿制药相对原研药来说很便宜,但是我们只能靠药物来维持生命。我没有想通过这样来赚钱,这种钱都是救命钱,不能赚。"陆勇的被捕与获释引发了诸多对于高价"救命药"与因病致贫的讨论,陆勇在接受采访时称,自己并没有犯罪,也不是"药侠",他只是一个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问:能否谈谈你的患病经历以及生病前与后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大地绿了     
正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近年来,中国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70年代初的12.7%提高到了23.04%。一代代治沙人、播绿人、守林人让赤土长出"秀发",让荒山披上"绿衣",创造出一个个"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传奇。传奇的背后都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一道道绿色屏障又是如何筑成的?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11,(9):13-13
其实好多病都是我们自己"制作"出来的,男性肾虚其实也是自己"弄"出来的,以下看看男人的哪些行为会伤害肾。1.滥用镇痛药长期服用或大剂量服用一些消炎镇痛药物,如去痛片、消炎痛、扑热息痛、阿司匹林等,容易引起肾损害。2.过量服用某些中草药临床发现会"伤肾"的中草药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对药物副作用的研究,许多药物对人的健美的影响,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影响皮肤颜色的药物许多药物能导致服药者皮肤色素沉着或出现斑点。如阿莫地平、氯喹磺胺类、促皮质激素及科眠灵等药,可引起皮肤出现暂时或永久性的黄色、黄褐色、棕褐色、青灰色等色素沉着。还有相当一部分药物可引发皮肤过敏、、药物性皮炎,女口磺胺类、安眠及解热镇痛药等。而青霉素、鲁米那、磺胺类、四环素等药物还会引起“药物性红斑狼疮”,导致患者面部出现十分难看的“蝴蝶斑皮疹”。影响形体的药物如果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会使大量的脂肪堆积于面、颈、…  相似文献   

14.
《纽约时报》上有一篇文章把他称作"阿拉伯的巴菲特",因为他多年雄踞于"阿拉伯首富"之位。人们说他有一个聪明的脑子,总能在关键时做出精明的决策,其实他的正确决策更在于有一颗善良慈悲的心。他就是沙特王室成员阿尔瓦利德·本·塔拉尔。1979年,阿尔瓦利德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曼隆大学提前拿到商业管理的学士学位后,回到沙特开始创业。当时,他的父亲只能为他提供四间房子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观园》2011,(11):22-23
不知从何时起,城市中"晚育族"群体越来越壮大,很多人一晃就过了30岁的生育年龄"警戒线",高龄产妇增多,已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普遍现象。日前,一项对7768人进行调查显示,30岁以上才生第一个孩子的人,占到25%以上。过半数人(54.36%)认为现代女性生孩子"比较晚,错过最佳生育时机"、"结婚晚"、"经济条件不够"、"心理上没做好准备"等,成为人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10,(9):15-15
<正>第三军医大学重庆新桥医院日前收治了一名病人,竟是因自己买药服用而导致急性肾脏损伤。专家提醒,尽量在医生指导下购买和服用药物,以免损伤肾脏,平时可以对肾脏的健康状况进行"自测"。新桥医院收治的这名病人来自重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06,(5):24-25
勃起功能障碍(以下简称ED)是成人男性常见疾病,中老年男性发病率50%,青年男性也有5%~10%。随着3种“伟哥”——万艾可(Vigra)、希爱力(Cialis)和艾力达(Levitra)相继进入中国市场,为不少患者解除了痛苦,不过在临床中发现,很多患者在使用药物中存在着不少误区。误区1——服用“伟哥”后等待自然勃起很多人以为,只要服药就会有勃起,实际上并非如此,服药后还要有足够的性刺激,药物才能发挥功效。不少患者由于不知道“伟哥”的这一特点,口服药物后等待勃起,或性生活时间掌握不好影响了疗效。误区2——服用“伟哥”时缺乏时间观念“伟哥”和其…  相似文献   

18.
“是药三分毒”,很多人都知道药品有副作用,但国内一家权威医药杂志最近公布一项大型调查表明:几乎所有人都有用药不良习惯!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专家对此深表担忧。自行增减药物、迷信进口药、干吞药片……专家指出,老百姓的不良用药习惯,医生也有责任。三成死亡源自不合理用药1/3死亡病例的死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不合理用药。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发展中国家的一项调查结论。而国内这家权威医药杂志的调查也显示,中国也存在较严重的不合理用药现象。排在首位的是随意服用和滥用抗生素,81.54%的被访者都有这个习惯。比如,感冒咳嗽、咽喉不适,…  相似文献   

19.
震惊世界的药物灾难药能治病,有病问医服药,这是人之常理。可是,有些药物隐患损人健康,甚至有危及生命的"毒副作用"。20世纪就发生过12件重大的药物性灾难,这里略述几起典型事件。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09,(15):12-12
药,吃了就完了,是你的习惯。但药物参与消化的所有过程,可能和你抽的那支烟、喝的那种果汁、吃的那种食物相互作用。因此,你有必要了解你正在服用的药物有哪些忌口,防止药效打折甚至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