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天眼"建成启用,"悟空""墨子"等发射成功,"蛟龙号"深海科考……近年来,我国产出了一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2018年,一些新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呼之欲出。近年来,我国产出了一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我国科技创新格局产生历史性转变,科技创新水平从以跟踪为主步入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历史新阶段。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呼之欲出——"这些重大创新成就,是科技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取得的丰硕成果。"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说,  相似文献   

2.
正据美国侨报网报道,日前,谷歌新出炉的一项研究报告称,该公司已开发出一种新人工智能(AI)算法,可预测人的死亡时间,且准确率高达95%。最近,谷歌的这项研究发表在了《自然》杂志上。据报道,这项AI技术对医院患者面临的一系列临床问题进行了测试。在研究中,谷歌对来自两个医疗中心至少21.6万名成人患者,应用了这一AI技术,测试时间至  相似文献   

3.
针对"人工智能是威胁人类文明的科技之火"等观点,学界有多种回应。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新认识论尝试论证:人工智能无法直接威胁人类文明,无法发展出超越人类的文明。马克思主义新认识论,是吸收默会知识理论等现代知识论成果的认识论。根据这一新认识论,可知: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人造机器运用人类喂给它的知识,是人类已有明述知识的转移、利用;人工智能难以产生默会知识,也无法创造新的明述知识或命题性知识;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基于算法而不是社会交往。  相似文献   

4.
美国匹兹堡大学凯文·阿什利教授是法律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先驱之一,其开发的案例推理系统——"海波"系统被称为"过去三十余年最具影响力的法律人工智能系统"。阿什利教授认为,案例推理系统与法律文本分析的结合将引领法律人工智能系统研发的新方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法律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法律人应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并参与到技术的设计和完善中来。作为研发者,应当坚持法律人工智能是人类的辅助者,而非取代者。人类应当始终参与法律决策。  相似文献   

5.
当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社会加速迈向智能化、数字化的同时,科技伦理问题也接踵而来.从AlphaGo击败人类围棋世界冠军,到人脸识别带来隐私安全问题,再到特斯拉自动驾驶事故频发问责难,以及虚拟人大热引起职场焦虑,不少学者都表达了对伦理治理问题的担忧.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     
<正>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解释和模拟人类智能、智能行为及其规律的学科,主要任务是建立智能信息处理理论,进而设计可展现近似于人类智能行为的计算机系统。人工智能被认为是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基因工程、纳米科技、人工智能)之一。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上,由约翰·麦卡锡提出的。在之后的60多年里,人工智能取得了一连串里程碑式的突破:1997年"深蓝计算机"(Deep Blue)击败了当时的世界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 2011年超级电脑"沃森"(Watson)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对于自然辩证法原理研究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驳斥国外学者对自然辩证法的质疑,论证自然辩证法的正确性与科学性;对自然辩证法原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阐释,发掘自然辩证法新的维度,进而深化和拓展自然辩证法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与中国的现实相结合,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中国化自然辩证法。近年来西方学者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和发展主要体现在:阐释蕴含在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思想,并以此应对生态危机;阐释蕴含在自然辩证法中的政治社会学思想以及哲学思想,回应社会矛盾。通过上述,大致可推断未来自然辩证法原理的发展趋势: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将继续深化和拓展;研究会更加注重问题导向、更加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研究将会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加速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相似文献   

8.
E时代的生活精彩纷呈,不仅仅停留在城市与城市之间,也播撒到了广褒的沃土乡村。首都北京远郊区县的农村就有这样一批“新新农民”。不信?这就给您介绍一位。他就是往年串地头儿追着林果专家听技术讲座的农民李怀全老汉。  相似文献   

9.
10.
在人工智能得到高度重视并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中,我们应该努力建构一种友好人工智能,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避免或减少负面影响。从政府管理层面看,需要加大人工智能社会影响研究,实现智能社会的公平正义,加强对人工智能科技的监管与调控。从技术层面上,需要保证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性、可控性、稳健性与人性化,实现人工智能算法的公正性与透明性。从公众层面上看,需要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正确认识人工智能威胁论,克服人工智能技术恐惧思想。从关系层面看,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人工智能的国际治理。人工智能研究应该以友好人工智能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建构友好人工智能应该成为全社会的非常明确的努力目标。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中的达尔文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2.
1980年10月17日,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在北京友谊宾馆科学会堂召开了全国人工智能学术讨论会。杂志副主编范岱年及北京航空学院渠川璐主持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剐院长于光远出席了会议。美国著名学者、诺贝尔经济学奖、计算技术图灵奖获得者H.A.simon教授也应邀到会,并作了《人工智能发展史》及《利用电子计算机自动发明》两个学术报告。到会代表宜读了关于人工智能发展史、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规律、自然语言识别、复合智能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06,(15):15
健康新“煮”张有四招第一招:营养均衡最重要,食物选择常变化。第二招:蔬菜每天吃半斤,五谷加入白米饭。第三招:为了健康少油脂,适量肉类好习惯。第四招:自然新鲜享美味,盐量调味都减半。现代社会生活型态的改变,影响了现代人饮食生活习惯。外食人口增加、饮食精致化、西化、食品加工业发达等,让现代人产生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营养问题,诸如饮食不均衡、油脂摄取量过高、肉类食品摄取过多、纤维素不足、甜食摄取过高、暴饮暴食等,也造成了体重过重和一些文明病的产生,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所以,为了健康,现代生活需要以上的新“…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与意向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向性因其刻画了人类智能的本质特性,而成为人工智能最关注的哲学问题之一。本文在简述意向性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工智能采取还原与模仿立场时意向性所处的地位。进而指出意向性深刻的理论内涵有可成为人工智能的丰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9月20日至22日在长沙举行,选出了首届理事会理事和理事长、副理事长,进行了学术交流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科学技术工作者三百余人出席了大会。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于光远以及有方面领导同志出席了大会。于光远同志在开幕式上讲了话,并在大会期间主持了一次大型座谈会,讨论有关人工智能的一些认识问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楼启明同志向大会介绍了参加1981年8月在加拿大召开的第七届国际人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被想象成为"像人一样的主体"。在此基础上,人们借助主体范式和关系范式开始建构人工智能的权利话语体系。但是,无论哪一种视角,其根源都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这就导致人工智能和人类的交往行为,不足以像正常的成年人一样,具有道德权利的双向社会性意义,因此,人工智能必然缺乏道德主体资格。与此同时,尽管法律规范可以设定人工智能的相关法律权利,但这一权利设置更多体现为无权利的义务,并且是为了保护人类的利益,因此,人工智能的法律权利就是修辞性的,而非真正的法律主体权利。  相似文献   

17.
18.
人工智能实体能否成为法律主体存在争议。基于理性是法律主体判断标准这一通说,传统法学倾向于否定人工智能的法律主体地位。其实,自然人和非自然人法律主体遵循着不同的判断标准。理性是自然人法律主体的判断标准,拟制是非自然人法律主体的判断标准。据此,更应重视法律主体制度的法律技术价值,人工智能具有成为法律主体的合理性,以合理分担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责任。但从现实性出发,人工智能成为法律主体尚待时日。  相似文献   

19.
人类与人工智能的政治伦理具有三种选择:乐观的单向度政治伦理、悲观的单向度政治伦理、平等双向度的政治伦理。前二者都没有把人工智能当成人而是当成工具来看待,缺少战略视野。平等双向度的政治伦理把人工智能当成平等的"人"来看待。人工智能具有初步的人类情感、认知、思维、性格和理性,具有成为政治人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人类应主动应对人工智能的政治挑战,与人工智能共同参与政治,共建新型政治关系和政治伦理。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智能中的形式化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形式化在人工智能研究中处于方法论的地位。为了模拟人的智能,人工智能的形式化突破了逻辑的限定,在表述和算法上发展出自成特色的模式,但是与自然语言和日常推理相比仍有很大局限性。由于人工智能对形式化的依赖,形式化事实上成为人工智能不可逾越的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