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近代对“地理与文化关系”的讨论及其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世纪初期随着西方近代学的传入,中国学者对许多科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些问题还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在众多的理论问题之中,以“地理与文化关系”的讨论涉及范围广泛,影响深远。本文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中国近代地理学研究方向的影响,并试图通过这一研究,分析中国近代地学发展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从儒家文化的角度看“西学中源”说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儒家文化的角度分析明清之际“西学中源”说的产生可以看出,这一思潮实际上是儒家文化背景下经学方法对于中国古代科学影响的必然产物。按照经学方法,所有学问,无论是儒学还是科学,都被认为来源于中国古代经典,因此,西方科学也不可能例外。这也许就是“西学中源”说的产生在文化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黄百家与日月五星左、右旋之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关于中国古代日月五星左、右旋之争 ,继清初的王锡阐之后 ,不但没有平息的迹象 ,反而由于传入的西方天文学特别是其多重天说的影响 ,至少与王锡阐同时或稍后的梅文鼎 (持左旋说 )、黄百家 (持右旋说 )等人又以中西会通的视角 ,重启论争。黄百家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 ,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 ,即主要以当时在中国最先进的西方第谷“准地心体系” (特别是其多重天说 )及其测定数据 ,对左旋说进行质疑 ,同时使传统右旋说克服了致命缺陷——日月高下与一重天之间的矛盾 ,而且还自然蕴含着左旋说在天体层次观念等方面的所长 ,从而又将传统的右旋说升华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性灵说”文化内涵的分析,结合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和相关跨文化因素,探讨“性灵说”的翻译,提出采用音译法译为“Xingling Theory”能较好地保留和体现源语的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物理”一词的由来与词义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认为,就目前所知,中国古代“物理”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物理”在中国的广泛运用情况表明,其基本含义是泛指事理、道理、情理;通常是指万物之理,或称“大物理”,有时寓有自然规律之义。这种含义与西方古代“物理”一词的含义基本相同。该文还认为,日文“物理学”一词的翻译受到中国古代“物理”一词的深刻影响,且由西文PHYSICA或PHYSICS一词译成中文“物理学”的时间可能早于译成日文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物理”一词原由来与词义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认为,就目前所知,中国古代“物理”一词厚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物理”在中国的广泛运用情况表明,其基本含义是泛指事理、道理、情理;通常是指万物之理,或称“大物理”,有时寓有自然规律之义。这种含义与西方古代“物理”一词的含义基本相同,该文还认为,日文“物理学”一词的翻译受到中国古代“物理”一词的深刻影响,且由西文PHYSICA或PHYSICS一词译成中文“物理学”的时间可能早于译成日文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梅文鼎的日月五星左旋说及其弊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古代日月五星左、右旋之争中,左旋说到了明清之际已几成沉寂之势。清初,受到传入的西方天文学特别是其多重天说的影响,梅文鼎又提出了一种新的左旋说。梅文鼎的左旋说,是建立在“天”有重数且是一个整体等说法基础上的——故承载日月五星甚至恒星的“各重之天”不得不在外层“动天”的掣动下一起左旋;同时,梅文鼎还有一个重要的辅助创见,即认为起制动作用的“宗动天”的枢纽是北极,而日月五星甚至恒星所在的“各重之天”的枢纽是黄极。这样,就解释了日月五星等在东西向的视运动之外还存在着南北向的视运动以及它们视运动迟疾的差异问题。此外,梅文鼎的模式尽管较诸传统的左旋说更具自洽性,在力学机制上也有所长,但与右旋说尤其是黄百家的右旋说相比,则具有更多的缺陷——主要是论理、实测和应用方面。最后,还探讨了梅文鼎左旋说的思想根源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8.
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已取得了一定进展。文章介绍了“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的意义、获取该标志的五个特定条件及对可进入“标志”的蔬菜品种的界定,并提出了对其今后开展的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拿破仑“睡狮论”可谓妇孺皆知.可是,许多西方学者曾经彻底翻检过与拿破仑相关的原始资料,发现“无论法文或其他语言的任何一手资料,都没有记载拿破仑曾经说过这句话.” “睡狮论”来龙去脉 “睡狮论”源起于西方基督教话语中常见的“唤醒东方论”,先是被清末外交家借用来阐释中国的外交姿态,继而被梁启超化用,并创作了一则关于“唤醒睡狮”的寓言.清末革命宣传家将“醒狮”立为民族国家的象征符号,将之应用到各种民族主义宣传之中.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有一种说法 ,认为天是圆的 ,地是方的。《吕氏春秋·察意》中说 :“大圜在上 ,大矩在下。”这种“天圆地方”说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天和地的一种理解。明末清初 ,西学东渐 ,西方的地理知识传入了中国。中国人这才知道 ,地不是一个方形的平面 ,而是一个球形。最早向中国人介绍地为球形的人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Ricci,1 552~ 1 6 1 0 )。 1 6 0 2年 ,利玛窦在李之藻的帮助下 ,在北京刊行了《坤舆万国全图》(全图分六幅 ) [1] 。在《坤舆万国全图》的最右侧 ,利玛窦有一篇署名文章。这篇文章实际上是全图的说明开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学概念的现代转型在清末民初的演进过程常深陷于“西化”与“欧化”之漩涡,然而近代中国西方经济学译介过程并非简单地移植,亦非中国传统经济学发展的结果,而是近代救亡图存的历史语境和传统经济学双重体系影响下的产物。从西方经济学的学科名称economics的庞杂译名中可窥一斑。虽最终以“经济学”胜出而告终,但严复所译“计学”在众多译名中独树一帜,其译名概念意义凸显了西方经济学的社会功用与学科功用,也在语言层面兼顾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的经世之说,有利于学科确立和西方经济思想进一步传播。对“计学”的深入分析将有助于加深学界对近代经济学话语体系形成初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螺旋分内螺旋和外螺旋,在机械中应用十分广泛。它来自西方,在17世纪传入中国。汉语中表示这种意义的“螺旋”一词,最早见于1612年耶稣会士熊三拔的《泰西水法》。“螺丝钉”的出现在此之后,见于1626年另一位耶稣会士汤若望的《远镜说》。之后,又产生了“螺丝”“螺钉”“螺蛳钉”“螺旋钉”“旋螺钉”等词,这些词有的已经淘汰,有的则沿用下来。  相似文献   

13.
李光地是清初有影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十分重视我国传统天文学与近代西方天文学的研究,深入发掘中国传统天文学的思想精华,在整理研究中传统天文学方面做出了贡献。该文就李光地在古老“天圆地方”说辨析上、传统地圆思想考释、重建《周髀算经》天文学体系以及提出新一代浑合通论诸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明清之际,西方地圆说思想传入朝鲜半岛,打破了传统地理观。面对外来且异质的文化,朝鲜学者经历了好奇、接受、再到探讨其物理本质的过程。特别是以李瀷、洪大容为代表的朝鲜学者,针对地心宇宙模型所面临困境,以独创性的地球观念,尝试用传统知识体系去同构它。地圆说也在这一背景下在朝鲜得到一定的普及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疾病表达的“躯体化”倾向是心理学和精神医学领域的一大问题,而这种思维倾向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传统身体观.它可以通过汉语言使用渗透进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汉语言中的身体隐喻具有其独特性,反映出中国传统身体观与西方身体观的差异.汉语中的“身”从来不是西方的身体.中国传统观念中的“身”具有本体性地位.而这种身体观正是中国心理疾病实践中凸显“躯体化”现象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1.关于“地理大交流”“地理大交流”的概念,是我国地理学家陈桥驿先生于1988年首次提出的。它表示从公元4世纪初到6世纪后期“发生在中国境内的巨大人群所经历的地理变异”。这场地理变异,表现为大群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一个部落一个部落地跨过长城,进入中原,“他们放弃了‘天苍苍,野茫茫’的自然地理环境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游牧生活,而定居到这片对他们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土地上从事农业活动”,而原来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广大汉族人民则“放弃了他们世代定居的这片干燥坦荡的小麦粮区,迁移到低洼潮湿的江南稻作区”。这场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地理交流,以其发生时代之早、涉及范围之广、参与人口之多、延续时间之长以及其深远的影响,在地学史上占有重要一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陈先生把这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专家们对“自主学习”这一概念应使用的术语争论不已。文章从纵向角度探析了英语中关于“自主学习”的不同术语及其含义,剖析了不同术语之间的关系,比较了中西文化中“自主学习”的不同内涵,并探讨了正确理解“自主学习”含义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记录中东历史生活的重要文献“死海古卷”到加拿大和美国展出。约旦旅游大臣马哈·哈提卜说,约旦希望寻求西方国家的帮助,从以色列手中收回“死海古卷”。约旦方面的要求引发了以色列外交部的强烈不满。  相似文献   

19.
该文认为中国古代风水说是一种大地有机说。它是由原始的“地母崇拜”思想发展而来。它用生气论和胎、息、孕、育等原理建立了自己的穴位体系,其中风水穴实为女阴的象征。作为一种大地有机说,它强调的是环境各部分的协调,同时强调最佳穴位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环境”一词本身并非外来词汇,但作为一个与科学技术发展相关联的重要概念则是在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之后,由日语译介而来的。在这一概念的内涵变迁下,西方主客二分的环境观进一步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中,导致人们在一段时间内忽视了中国传统环境观的积极方面。直到当代,中国传统环境观才逐渐受到重视,在反思和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