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范尧 《科学大观园》2010,(12):73-73
<正>从上世纪50年代起,许多国家的科学家相继来到南极展开实地考察,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考察站。如今,这块冰雪世界上共有53个科考站。其中不少科考站给人印象深刻影像。其一是:长22米、宽和高8.5米的新伊丽莎白公主站(比利时)是南极科考站中的精致花朵:小巧、美丽、高效,只在夏季开放。新伊丽莎白公主站设立在南极圈内的毛德皇后地区,该区域地处南极大陆面向大西洋的部分,当地风力强劲,时速可达300公里。它是南极冰盖上第一座零碳设施,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设计人员还为这座科考站设计了一套能源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24小  相似文献   

2.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南极是位于地球一隅的孤僻独立的白色大陆,与我们生活的绿色世界隔着千山万水,似乎没有必要开展全球合作式的大规模科学考察活动.其实不然,人类经过20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之后,随着对南极考察的深入,越来越认识到南极洲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正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重返月球,我国正在开展月球科研站的论证。在月球探索方面国外有什么实际动向?月球科研站是什么模样,适合建在哪里?去年12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宇航员将重返月球并最终前往火星。而我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相关负责人日前也透露,我国正在开展月球科研站的论证,设想建立能源长期供给、自主运行、无人值守的月面基础设施,开展以机器人为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那么,在月球探索方面国外有什么实际动向?月球科研站大致是什么样子,适合建在哪里?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以其独特的空  相似文献   

4.
比利时国际极地基金会揭开了世界上第一个零排放极地科学站"伊丽莎白公主站"的面纱. 科学家称,"伊丽莎白公主站"将成为一个能源完全自给自足的研究基地,科学家将在世界上最荒凉的环境之一南极洲研究气候变化的影响而不留下明显的污染标记.  相似文献   

5.
引领船舶设计前沿技术的科考船,一直都是业界的风向标.在吴刚心头,有两位船舶界老院士临终衣钵相托的殷殷期盼——他们将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积累的破冰型科考船资料交给了吴刚.这是历史给予我们这一代的机会.吴刚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设计出未来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其实,在吴刚职业生涯刚起步的那几年,曾对自己的未来产生过迷茫.直到2007年,他走进舰船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炳炎的办公室.  相似文献   

6.
南极之谜     
19世纪以前,人们没有到达过南极,也不知道它的存在。南极是怎么被发现的呢?6000年前的南极是什么样的?南极洲的温暖岁月又缘何被冰雪覆盖了呢?是谁在冰雪覆盖之前勘测过南极大陆?是谁绘制了南极洲古代地图?皮里·雷斯的南极洲地图为什么会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11,(15):34-35
曾30次进入罗布泊进行科学考察的考察队队长夏训诚,公布了罗布泊科学考察的初步结果,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2010年是彭加木殉难30周年,广州市白云区委、白云区政府和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联合举办了彭加木纪念碑奠基仪式暨重走彭加木探险之路科学考察活动。活动历时29天,行程6500千米,取得了七项初步科研成果。第一个科考成果:对大耳朵  相似文献   

8.
《中国基础科学》2005,7(3):43-43
我国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2005年4月2日在青岛起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任务。此次环球大洋科考的总体目标是对相关的大洋中脊开展综合科学考察,对海底热液硫化物资源、生物资源和相关环境开展调查,为人类探索和认识大洋,以及和平利用大洋资源做出中国应有的贡献。根据计划,“大洋一号”将东出太平洋,  相似文献   

9.
2001年10月16日,新华社的一则消息引起不少读者关注: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组织的一支北极科考队离北京飞赴北极圈内的挪威属斯瓦尔巴德群岛,进行为期20余天的科学考察,就建设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选址.为此,本刊约请有关知情人士,就读者关心的问题撰写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南美的玛雅古迹,虽然已经被岁月剥蚀得残缺不堪,但仍能看得出来它酷似金字塔的建筑风格。南极洲,一片面积为500-600万平方英里的大陆,目前全部为冰层所覆盖,是“不适于人类生存”的地方。在1830年由北美的捕鲸人员发现以前,一直都被认为那里始终披盖着一层冰雪的外衣。只有苔藓、地衣、海藻、没有  相似文献   

11.
正短短一会儿工夫,漫天飞舞的风雪遮盖了站区所有建筑物、车辆,一眼望出去是一片白色的世界。来之不易的淡水虽然地球上的淡水72%存在于南极,但基本上是以冰的形式存在的,因此淡水在南极还是极其宝贵的。在南极中山站,站区有一个淡水湖——莫愁湖,主要是用来做发电机冷却水和日常生活用水的,因稍有污染并捎带咸味,所以不能做饮用水使用。为啥莫愁湖的水冬天还能使用,难道它不结冰吗?其实,莫愁湖的水冬天一定会结冰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4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2014年2月8日建成开站.作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后我国在南极建设的首个科考站,泰山站是我国极地科考史上又一个新起点,也必将成为我国迈向海洋强国的又一坚强基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22,(2):14-15
以青藏高原和南极冰雪高原为代表的高海拔极区科考对于开展地球与生命演化、全球气候变化等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战略意义,是我国高度重视的重大科学工程.但目前高海拔科考活动仍然主要依赖人力开展,高海拔地区的极端气候气象、复杂环境地形和恶劣生存条件对人类活动影响巨大,严重制约了科考活动的深入程度.2017年,我国开展了第...  相似文献   

14.
<正>寒风凛冽的南极雪花飞舞,坐在代号"Zodiac"的充气艇里,不远处,一头斑海豹正冲着不速之客射来一缕不友善的目光,偶尔露出犹如吸血鬼的尖牙。当号令传来,我忙不迭地扣上氧气面罩,固定好脚蹼后便扎进冰海。瞬间被蜿蜒的冰雪长城包围,定睛观瞧发现这些冰山上镌刻着精美的花纹,更有条条蜿蜒曲折的  相似文献   

15.
地质学家与古气候学家发现,过去的120万年内地球上曾发生过四次明显的大冰期,其中发生在距今12,7万年~18万年间的大冰期被称作里斯冰期。当时地球上十分寒冷,冰川广布,地球上2/10到3/10的大陆面积被冰川覆盖(现在只有约1/10的大陆被冰川覆盖)。那时在亚洲的冰盖边缘甚至到达今天的贝加尔湖附近。太阳从东非的草原落下,天气变得越来越冷了。冷风吹来,首领不禁打了个寒战。即使作为部落之长,他的身体上覆盖的兽皮也和部落的其他成员一样少。值得安慰的是,今天部落的狩猎队打到了一只瘸腿的瞪羚,这就是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们正在探测一个冰冻的南极冰湖,在这个冰湖里,他们甚至发现了2800岁的微生物,而且这些微生物很可能是来自火星的生命。这些微生物被锁在维达湖的冰层中,以前人们认为这些冰层至少有50英尺的厚度。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让海象携带探测器到达人类以前从没触及的地方,正在揭开冰冷的南极水域最深处的秘密. 科学家利用海象出色的潜水能力,从南极海岸线和远海下方收集数据.这种动物可下潜入约1981米,因此可以揭开这一海域的最大的秘密.  相似文献   

18.
囚犯建起的城市清冷的空气,白雪覆盖的山峦,飞翔的海鸟,企鹅,海狗,站在阿根廷火地岛省的首府乌斯怀亚就已感受到了极地的气息。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乌斯怀亚有很多称呼:"世界最南端的城市"、"世界尽头"、"天涯海角"、"南极门户"……人口约6万的乌斯怀亚始建于1870年。这是一个因为囚犯而建成的城市,这里在20世纪前半叶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是重刑犯的流放地。是囚犯在这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21,(7):36-41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长期从事资源、环境领域基础与应用的综合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尤其对青藏高原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40多年来他先后几十次到高原调研考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