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隐伏陷落柱是煤矿隐蔽致灾的主要地质因素,然而,常规三维反射地震中,单一顺层属性或层间属性难以可靠识别隐伏陷落柱,同时对其垂向展布及伴生断裂等三维空间特征刻画不清。为此,在基于OVT全方位处理数据体的基础上,计算相干、混沌等层间属性(奥灰顶界与目标煤层之间)与顺层两类属性,形成平面属性,采用波形聚类法对两类平面属性中的异常进行叠加处理,显著提高了隐伏陷落柱的平面位置解释精度;其次,引入断层概率体属性处理技术,优选构造导向滤波处理以及数据体融合技术,精细刻画了隐伏陷落柱垂向边界形态、陷落高度及伴生断裂特征。实例研究表明,采用波形聚类平面属性和断层概率体属性综合解释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隐伏陷落柱解释精度和效率,为隐伏陷落柱的识别提供了新的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王盖克 《太原科技》2014,(11):97-99
本文主要以山西兰花集团大阳煤矿三采区首个综放工作面为依据,通过类比法、经验法、理论计算法科学合理地对3303工作面进行了支架选型,针对工作面顶板、煤壁、初末采、断层、瓦斯及过陷落柱群等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应对措施,顺利通过了初次来压及X102,X101,X83陷落柱群及X98陷落柱和其伴生的F77正断层,并实现了瓦斯零超限,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葛泉岩溶陷落柱非常发育且具有明显分布特征和规律:密集成群性、网络带状分布性、似等距分布性、构造控制性。多数陷落柱顶部发育到石盒子地层、发育下限为中奥陶统灰岩最下部含膏层。靠近向斜轴线的部位,特别是复向斜反“S”构造的转折部位并受到断层切割,是陷落柱发育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4.
详细分析了刘桥一矿岩溶陷落柱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探讨了岩溶陷落柱的成因条件,指出构造作用对陷落柱形成的控制,建议根据陷落柱的方向性和等距性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苏维涛 《科技信息》2011,(23):I0381-I0381,I0364
通过对邢台矿区各矿已揭露陷落柱的特征分析,总结了各井田陷落柱的群体发育规律,并结合邢台矿区的探测经验阐述了陷落柱个体发育特征的预测探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付晋清 《太原科技》2006,(10):61-63
通过分析西铭矿揭露区岩溶陷落柱的分布规律、性质、特征及其对煤矿生产的影响,认识了上下组煤层岩溶陷落柱的分布规律,并以此预测未揭露区岩溶陷落柱分布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元军平 《科技信息》2008,(4):306-307
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梧桐庄煤矿182106工作面回采受陷落柱、底板承压含水层及断层出水威胁,水文地质条件异常复杂,为防止工作面回采期间底板突水,梧桐庄矿实施了地面注浆封堵陷落柱,工作面底板注浆改造,断层导含水性探查并注浆加固等防治水工程,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开采。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8.
蒋亮亮  单娜琳  李永军  邹仁辉 《科技信息》2010,(27):399-399,357
矿井巷道在掘进过程中经常遇到断层、陷落柱、煤岩体结构破碎带等地质异常,给井巷工程的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掌子面前方地质异常构造的超前探测意义重大。本文以巷道掘进掌子面前方的断层及岩溶陷落柱的超前探测为例,论述了单点探测理论及方法在矿井巷道掌子面上的超前探测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以往煤层开采过程中,曾发生多起奥灰水突水事故,其导水通道多为断层、陷落柱等构造。因此,在下组深部煤层开采过程中,查明工作面内部构造的发育情况,对工作面水害治理至关重要。陕西永明煤矿有限公司3311工作面内部断层发育,且矿井其他区域已揭露陷落柱,因此采用瞬变电磁法对工作面进行探查。根据3311工作面瞬变电磁法不同深度电阻率分布图,对比分析其他矿区工作面内部陷落柱发育的电阻率分布图。结果表明:在同一位置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圆形或椭圆形形态特征,判断3311工作面内部发育陷落柱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0.
从含水层、隔水层、断层带及陷落柱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成庄矿矿井充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将小波变换应用于高压直流输电(HVDC)系统换相失败的故障诊断中,基于多尺度分析分别对不同故障情况下的直流电流进行分解,并利用尺度能量和尺度熵这两种小波处理方法提取故障特征,分别定义两个故障诊断指标作为辨识各种故障的判据,然后针对这两个指标分别设置4个阈值以诊断直流线路故障和换相失败故障.仿真表明,在不同的HVDC系统故障情况下,暂态信号小波尺度能量和尺度熵的分布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分别作为判断系统故障的有效依据,提出的判据能准确地对换相失败故障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2.
小康井田煤系地质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构造地质学原理和方法,阐述了小康井田3组褶皱、5组断层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从区域构造背景、构造应力场演化揭示了该井田地质构造的形成期次,即先后形成了压性结构面(以褶皱轴面、逆断层面为代表)走向呈北西西、北东东、北北西向的构造系统;分析了后期构造形迹迁就和改造先存构造形迹的力学性质转化,其中,由于断层多期活动的综合效应和构造抬升、应力松弛使绝大部分断层现今表现为正断层;指出走向为北北东向同沉积正断层对原始煤层的发育具有控制作用,其他方向的断层尤其是北北西向或近南北向的断层,主要表现为成煤后对煤层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量钻井资料及地震资料的对比研究, 建立松辽盆地不对称火山岩喷发模式, 指出火山岩在断层高部位向低洼区流动, 高部位一翼延伸规模小, 低洼区延伸规模大。在对全区257口钻遇火山岩探井统计的基础上, 明确了火石岭组和营城组火山岩的分布规律, 认为酸性火山岩是优势储层岩类; 火山岩岩相控制优质储层的分布, 近火山口不对称的酸性爆发相为火山岩有利储层发育相带; 裂缝是深部流体运移的重要通道, 能改善渗透条件, 促使次生孔隙发育, 是高产气藏形成的关键, 高角度裂缝和溶蚀孔隙组合带是火山岩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带。此外, 建设性的成岩表生作用是优质储层形成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西方国家的“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的发展和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三个方向总结了近年来西方国家在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方面的发展 :(1)利用板块构造理论作为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的理论思想 ;(2 )根据实际观测资料和前人观测记录的文献资料总结矿床分布规律 ,在此基础上进行成矿预测 ;(3)利用数字化地学图件和GIS技术进行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5.
用流体软件Fluent6.2.16中的标准两方程紊流数值模型和VOF模型对由无压流到有压流过渡段内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过渡段内水流流态、流速分布及压力分布规律,以期为水利工程中无压流到有压流过渡段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种类型角砾岩及矿体分布规律的研究,探讨了因民角砾岩与稀矿山式铁铜矿的共生规律,认为角砾岩矿化程度取决于其形成环境,其中以复杂成分角砾岩最具找矿潜力,可以作为寻找稀矿山式铁铜矿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影响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的气象要素,分析了吕梁市近年来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揭示了大气污染的分布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零序电流有功分量的配电网接地故障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数字化环境下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串电阻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区段定位问题,对此类系统中出现单相接地故障时电网内全部线路首端保护装置可测得的零序电流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零序电流有功分量的一般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配电网故障定位的一般矩阵算法,提出了基于零序电流有功分量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区段定位算法,并遵循IEC61850标准创建了故障定位算法的逻辑节点与逻辑设备,为小电流接地故障定位系统的设备模型建立提供了参考.基于PSCAD/EMTDC软件的配网典型故障仿真结果验证了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算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熊轶娜  李红章 《科技信息》2013,(9):31-31,28
根据具体实例,分析了数控机床PLC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总结出此类故障发生的主要形式和规律,提出了相应的诊断和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汶南华恒高硫煤各粒级和密度级硫分进行测定分析,探讨了其硫分随粒度和密度的变化规律,利用Design-Expert软件,确定出试验煤样中黄铁矿硫分随粒度和密度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华恒高硫煤中不同密度级和粒度级的黄铁矿硫分,为确定高硫煤中黄铁矿解离粒度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