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每年都举行规模较大的国庆招待会。举行大型招待会时使馆人员都得去包春卷,这是外国朋友最爱吃的点心。可以这么说,最好的中国餐馆的春卷都没有大使馆的做得好:个儿小,又香又脆。很久以前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说:"宴请是外交的灵魂。"欧洲外交界有一句俗语:"世间万事定于餐桌,而支配人类的就是宴会。"这凸显驻外使领馆"舌尖外交"的重要性。近来我读  相似文献   

2.
正地方宴请国宾是外交方式之一,国宾纷纷赞扬省市的热情好客,宴会也同样给宾主提供相识和建立友谊的机会,这是宴会意义所在。国宾访华除首都北京外,还访问其他省市。地方主人都准备了具有特色的菜肴招待客人,以尽地主之谊。我曾作为礼宾人员随国宾访问多个省市,有机会出席省长、市长为来访国宾举行的宴会。感受主人的热情好客,也品读这渊远流长的各地特色菜肴味道。  相似文献   

3.
神秘的国宴     
我曾多次随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三次被派往国外常驻,出席大大小小的宴会不少,印象中各国国宴颇具"神秘色彩"。西式国宴通常为晚宴,出席者晚8时到场,端杯聊天,于9时或10时入席进餐。出席国宴的宾客都穿着正装,按事先排定的席位入座。宴会一般持续两三个小时,尽管礼仪非常隆重,饭菜却远比人们想象得简单:往往是少许冷盘,一两道热菜,一道甜食,外加面包和饮料随时供应。以克里姆林宫的国宴为例,通常是一道汤和两个热菜,少许冷盘。冷盘摆着两三种生鱼片、三四  相似文献   

4.
正漫话国宴文化国宴是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载体,国宴见证一个国家重要外交发展史。历史在一次次的国宴故事里蜿蜒展开,让人难以曲尽其妙国宴是一种文化展示,它是集中国家饮食文化特色和礼仪文化特色于一体的国典形式之一,浓墨重彩不为过。  相似文献   

5.
酒与外交     
酒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交际手段。按照中国的民间习俗,红白喜事都要用酒招待宾客,节假日或请客送礼也常用酒,外国亦然。酒与外交工作的关系很密切,一般的外交宴会、招待会、酒会都有酒。所以作为一个外交人员,在外交场合,一般都要饮点酒,不然就显得不够热情和礼貌,也不易交朋友。但是饮酒必须适量,喝醉了容易出事。特别是有些不怀好意的人,有意把你灌醉,从你的嘴里捞情报或做别的坏事。这种事情时有发生,必须警惕。即使对方没有恶意,喝醉了也容易误事。记得1969年3月下旬,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罗博宴请中国有关方面领导人。罗博和一些中央领导人为一桌,阿使馆公使衔参赞阿果利同姬鹏飞、乔冠华、韩  相似文献   

6.
追风人物     
俄御厨“抓住”普京的胃人们常说要留住男人的心必须先抓住男人的胃,可见饮食对男人有多重要。可如果这名男子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话,那么为他准备一顿高级膳食就成了国家事务。朱可夫大厨已经在克里姆林宫工作了40多年,曾经为俄罗斯历届政治领袖服务。可即使这样,朱大厨要做出一道新菜,必须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酝酿,并与同事进行反复讨论,最后经烹饪委员会批准,新菜才得以诞生。除朱大厨之外,还有30余名厨师为有总统参加的国宴和其他各种招待宴会大显身手。就是这些各怀绝技的大厨,还是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一次外  相似文献   

7.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总理就主管我党的外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继而主持我国外交工作,历时二十余年,涉足万里风云,坚决地、忠实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了毛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线,勋劳卓著,誉满全球,世上无不称颂周恩来是当代最杰出的外交家。周总理在外交工作中的丰功伟绩,是说不尽写不完的,这里只是回忆其中的几个片断。  相似文献   

8.
3月6日下午,李肇星外长就中国的外交工作和国际问题举行了记者招待会。我们欣喜地听到一种富有新意的表达:我们的外交是全中国人民的外交;新时期的中国外交也贯彻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一宗旨。中国外交这样强调“人”,还是第一次。有人说中国外交在转型,在进行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其实,中国外交的这一变化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执政理念和风格的传达,是中国社会进步在外交上的折射。当然,在表示欣喜和欢迎的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目标与现实的矛盾与差距、新的发展带来的新的问题。为此,我们组织了本期话题,期待着人们对外交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外交讲演是指国家领导人或高级外交官在对外活动中发表的讲话。它是阐述国家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因而是重要的外交文件。一般说来,外交讲演的重要性取决于讲演的实质内容、讲演的场合以及讲演人的身份。不少外交讲演已成为具有重大政治和历史意义的国际文件。譬如,著名的“求同存异”原则就是周恩来总理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的。再如,1947年6月,美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在一篇讲演中提出了战后欧洲经济复兴计划,从此“马歇尔计划”一词就不胫而走。外交讲演可以分为演说和祝酒词两大类。祝酒词只限于在宴会和招待会上使用。一般说来,演说比祝酒词更正式和更具实质内容,篇幅也较长,但也不尽然。简单的祝酒词固然多是礼仪性的,举杯为友谊和健康干杯,但重要的祝酒词却言简意赅,具有实质内  相似文献   

10.
外交思维·“冷战思维”·“帝国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维是一种高级的思想活动。在诸多的思维中,外交思维可能归属最关紧要的一类。外交思维滋生外交战略、外交政策和外交行为。正确的外交思维,治国利天下,而谬误的外交思想,则误国祸天下。对此,外交家怎能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年代,其外交思维甚有差异,甚至大相径庭。我们研究美国外交,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应是研究美国和外交思维。笔者曾在美国工作过几年,深感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同我们大不一样,他们最不讲辩证法,同美国人奢谈辩证法是要闹笑话的。由此想起上个世纪后半叶的美国外交思维。这就是人们通常说…  相似文献   

11.
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91周年之际,回忆起我跟随周总理从事外交工作的情况,犹如昨日之事历历在目;思念起他老人家对我的亲切关怀和真诚教导,心潮起伏久难平息。建国初期,外交部干部很少,而且大都是从军队和地方上选调来的,不懂得外交工作怎么搞法。可以说,中国外交是在周总理亲自领导下,从无到有,一步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从方针政策,到干部培养,他抓得很具体。他是我们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我们在外交上取得的伟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周恩来总理。  相似文献   

12.
正学习班以学礼为先,"将军大使"还到北京饭店演习如何主持宴会、如何吃西餐、如何热情接待客人、如何回答客人提出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决定组成以军队干部为骨干的外交队伍。经过筛选,中央选调了一批兵团级干部出任第一批大使。他们是黄镇、耿飚、袁仲贤、韩念龙、王幼平、姬鹏飞、彭明治、谭希林等。由于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军,人们都称他们为"将军大使"。"将军大使"的外交礼仪如何?1965年我调入外交部礼宾司后,荣幸地  相似文献   

13.
<正>一年一度的博鳌论坛再次召开。对于国家来说,博鳌论坛是多边外交的重要舞台。但是海南的学者告诉我,海南也把博鳌论坛视作地方政府外交的一张名片。国家对外交的顶层设计,越来越给地方政府的外交工作带来机遇。一说到地方政府外交——或者更国际化的说法叫"城市外交",总会引发争议。保守的人坚持外交是国之大事,为国家所专属,地方政府和其他社会主体插手会有"越权"之嫌。一些人甚至批评说,中国在外交上的被动局面,好多都是非外交部门  相似文献   

14.
上海读者吴硕望、内蒙古读者林翔分别来函询问,本刊今年第14期《国旗的意义》一文中说西班牙、奥地利、埃及等国的国旗均有鹰的标志,但他们查对有关书籍发现西、奥两国国旗并无鹰,不知何故。作者吴德广答复如下: 西班牙国旗有两种,一种带国徽, 国徽图案中有鹰的标志;另一种不带国徽。一般场合可用不带国徽的国旗,带国徽的国旗用于机场仪式、国王下榻处、汽车、宴会等。1978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访华时,首都机场和国宴等场合均用带国徽的国旗。奥地利的国旗也是如此。有一种是带国徽  相似文献   

15.
“长期在国外工作,您是如何处理工作与家庭、生活之间的关系的?”“您说自己从事外交是个偶然,那这么多年之后您怎么看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做外交工作要求懂得并善于运用外交语言。外交语言具有自己的特点。不了解这种特点,在外交活动中就有可能闹出许多笑话,甚至有可能危害国家利益。委婉含蓄外交语言是一种温和而婉转的说词(Gentleunder staetment)。有人说,它“使即便是辱骂,听起来也令人愉快”。直言快语,虽属坦诚,然常为外交家所忌。  相似文献   

17.
外交离不开灵活性外交离不开灵活性,没有灵活性就没有外交。这样说并非耸人听闻。西方外交家早就认为“外交必须有无限的灵活性,其政策必须是随机应变的”。甚至连被西方谥之为“不先生”的前苏外长葛罗米柯,也不止一次地谈论外交灵活性的好处,他说搞“灵活”外交,  相似文献   

18.
本期“话题”,是一次大型研讨会的结果。2003岁末,世界知识出版社暨《世界知识》编辑部联合举行“钱其琛《外交十记》出版及中国外交研讨会”,吸引了几十位卓有建树的知名外交官和外交与国际问题专家,以及十几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大家结合《外交十记》一书内容和自己在外交实践与学术研究中的经历和体会,实际上对20年来外交里程进行了一次深刻全面又饶有趣味的梳理和总结。钱其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担任我国外交工作的领导者,是我国外交工作的参与决策者、亲历者和见证者。2003年3月从领导岗位退下后,把自己20年来亲历的十件外交大事记叙下来。这20年正是中国外交经历转折、经受考验、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历史时期,钱书本身就是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整体述描,既具个性化,又具无可怀疑的权威性。戴秉国副外长在研讨会上认为,钱书集中地体现了这个时期我们中国外交上非常精彩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反映了中国外交更加成熟的状况,体现了中国三代领导核心的外交思想,也集中地体现了钱其琛自己的外交智慧、才能和风格,以及他对中国外交所作出的新的贡献。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虽不能说字字玑珠,但充满卓见。于是我们决定选取研讨会发言的部分片段,汇集成为本专题。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际舞台上的外交活动十分频繁,内容丰富,方式多样,情况也很复杂。现我就军事外交试作粗浅的介绍,以此为引玉之砖吧。一、军事外交的性质。军事外交是整个外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外交工作的整体分不开的。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军事外交也是为政治外交服务的。在国际活动中,军事外交和政治外交常常交织在一起进行。军事外交作为国家实现其对外政策的工具,专门协调两国武装部队之间的关系和处理国际上的各类军事事务。按其性质大致可分为两类:友好合作;尖锐斗争。军方为作好这两类工作,需运用各种外交手段。由于军事外交工作机密性强,涉及范围较小,所以人们对其了解甚少。但一旦与论界传出什么消息,  相似文献   

20.
诗言外交     
外交本是一门讲究含蓄的艺术,以诗来言外交,其含蓄,其深邃,其哲理,或许比常规的外交方式更胜一筹。人们常说“诗言志”,殊不知诗还可言外交。外交本是一门讲究含蓄的艺术,以诗来言外交,其含蓄,其深邃,其哲理,或许比常规的外交方式更胜一筹。我国春秋时,使节必须会《诗》,所谓“达乎诗而使”。孔子对他的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又说,“诵诗三百,使于四方”。当时,熟悉《诗》是使节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