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四种对映-贝壳杉烷二萜化合物化感作用潜能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甘肃产维西香茶菜和兰萼香茶莱中分离到4种得率较高的对映-贝壳杉烷二萜化合物:Leukamenin E,Weisiensin B,Rabdosin B和Epinodosin,以莴苣为受试植物运用生物测定的方法对这4种二萜化合物的化感作用潜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除Rabdosin B以外,其余3种化合物在较高浓度条件下对莴苣幼苗根的生长均有极为显著的抑制作用,160μmol·L-1的4种二萜均能够不同程度抑制莴苣幼苗的根毛发育,但对萌发率、苗长、鲜重和干重则没有显著影响.另外,化合物Rabdosin B在40~160 μmol·L-1的浓度范围内对莴苣幼苗根的生长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能够影响莴苣幼苗根的生长及根毛发育,很有可能在其自然生境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Rabdosin B在细胞体系下对人肝癌细胞HepG2 DNA的损伤作用,运用紫外光谱、圆二色谱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该化合物在非细胞体系下对小牛胸腺DNA空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6~15μmol.L-1 Rabdosin B处理HepG2细胞24 h和48 h后,细胞DNA损伤率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极显著,并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在非细胞体系下,较低浓度(1~50μmol.L-1)Rabdosin B对小牛胸腺DNA有一定的损伤作用,表现为嵌插和解旋;而较高浓度(10~25 mmol.L-1)的Rabdosin B对pBR322 DNA有较强的切割作用.二萜化合物Rabdosin B对人肝癌细胞HepG2 DNA的损伤作用极可能是抑制HepG2细胞生长和启动细胞凋亡程序的直接诱因.  相似文献   

3.
利用形态观察法、台盼蓝排染法、集落形成法及姬姆萨染色法研究了从甘肃产拟缺香茶菜(Isodon excisoides(Sun ex C.H.Hu)C.Y.Wu et H.W.Li)中分离得到的二萜化合物Wangzaozin A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抑制作用及致死效应.结果表明,二萜化合物Wangzaozin A对SGC-7901细胞的生长状况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低浓度(≤4μmol.L-1)条件下抑制细胞增殖,高浓度(≥8μmol.L-1)条件下致细胞死亡,且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效应;姬姆萨染色显示,在高浓度条件下,Wangzaozin A能诱导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4.
在岩石、煤、石油等样品的有机质中发现一系列生物标志化合物,如类异戊二烯、烷烃、甾烷、藿烷、脱羟基维生素E、含硫有机化合物、含氮有机化合物等.其中二萜类生物标志化合物是地质样品中陆源植物输入的重要标志物.以易得甜菊甙为原料通过氢化、水解、氧化、还原等多步化学反应合成13β羟基贝壳杉烷生物标志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以裙带菜为原料对岩藻黄素的提取分离工艺进行改进,并对岩藻黄素体外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进行初步研究.通过对干燥温度、溶剂配比、提取剂用量和提取时间的筛选,结果显示:采用95:5(体积比)的丙酮乙醇混合提取液、1:40(质量体积比)提取剂用量、粗提冷冻干燥处理的裙带菜,抽提24 h,提取3次,1 g干燥裙带菜可提取1.201 2 mg岩藻黄素,纯化效率为28.50%;将粗提液中的色素转移至正己烷中,采用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萃取出的岩藻黄素含量为0.847 2 mg,纯化效率为85.89%;用薄层层析进一步纯化,岩藻黄素的含量为0.593 0 mg,纯化效率为98.90%;人肝癌细胞HepG2体外培养试验表明:当岩藻黄素浓度达到50 μg·mL-1时,抑制率达到28.44%.  相似文献   

6.
利用MTT试验,检测石蒜碱对人肝癌HepG-2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并观察细胞凋亡形态,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发现石蒜碱对人肝癌HepG-2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通过对肿瘤细胞膜上主要组成成分进行检测,发现石蒜碱可以改变HepG-2细胞膜主要组成成分,使细胞膜结构发生变化;通过考察石蒜碱对HepG-...  相似文献   

7.
溶菌酶与顺铂联合应用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协同抑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溶菌酶(lysozyme,Ly)和顺铂(cisplatin,Cis)对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的协同抑制效应及其抑制机制,并分析Ly对正常肝细胞LO2的毒性作用.方法:分别用MTT比色法和RT-PCR 观察Ly与Cis联合应用对SMMC-772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PCNA、bcl-2的mRNA 表达水平的影响,同时测定Ly对LO2细胞生长的毒性作用.流式细胞仪观察Ly与Cis联合应用对SMMC-7721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 结果:Ly能有效地协同Cis抑制SMMC-7721细胞生长,抑制率最低36%,最高82%,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关系,但在同样浓度下对LO2细胞几乎没有抑制作用.联合用药组的PCNA、bcl-2的mRNA的表达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Ly协同Cis作用可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最高凋亡率为32.5%.结论:溶菌酶 (Ly)能有效地协同Cis抑制SMMC-7721细胞增生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Ly协同Cis降低PCNA和bcl-2的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通过体外实验观察长春新碱对人体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效果.通过MTT比色法检测药物在不同时间和不同质量浓度条件下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24、48 h作用效果不理想,在72 h从质量浓度0.031 25μg/mL开始的长春新碱能造成对人体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达到8μg/mL时抑制效果基本达到最大.实验表明,长春新碱对人体肝癌细胞的增殖有比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是一种效果较高,毒性较低,需要作用时间较长的化疗药.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赤参水提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的影响.采用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株,接种入96孔板,24 h后加入赤参水提物,MTT(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法,计算肝癌细胞生长存活率;Acridine orange/ethylene dibromide(AO/EB)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形态学变化;RT-PCR法检测细胞Bcl-2、Bax、p53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赤参水提物可剂量-时间依赖性地抑制HepG2细胞增殖;1.0 mg/mL赤参水提物处理HepG2细胞24 h后,细胞荧光染色出现了明显的凋亡细胞;赤参水提物处理HepG2细胞后,Bcl-2 mRNA表达量剂量依赖性地减少,而Bax和p53 mRNA表达量剂量依赖性地增加.  相似文献   

10.
As2S3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雌黄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及其抗肿瘤作用.采用化学方法制备A s2S3纳米粒,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能谱(EDS)对A s2S3纳米粒进行分析表征,以形态学、MTT法和流式细胞术体外研究不同浓度的A s2S3纳米粒对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的影响,并同时与传统剂型的A s2S3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实验制备的A s2S3纳米粒平均直径约为80nm,电镜下呈圆形,大小较一致,分散性较好,EDS证实其为A s2S3,无其他成分;A s2S3纳米粒对SMMC-7721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耐性,其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凋亡诱导率明显高于相同浓度传统剂型的A s2S3处理组(p<0.001).表明化学法可以制备A s2S3纳米粒;与传统剂型的A s2S3相比,A s2S3纳米粒有更强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并提高5-FU、顺铂的敏感性.方法:采用MTT法和克隆形成抑制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水飞蓟宾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水飞蓟宾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后其细胞核形态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采用水飞蓟宾联合5-氟尿嘧啶(5-FU)、顺铂(DDP),观察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果:MTT法检测显示,水飞蓟宾对肝癌HepG2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随着水飞蓟宾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48h的IC50为195.38 μmol/L;克隆形成抑制实验表明随着水飞蓟宾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克隆形成逐渐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其细胞核固缩、边聚、裂解等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存在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的活化和降解;150 μmol/L的水飞蓟宾与不同质量浓度的化疗药物(5-FU,DDP)联合作用于HepG2细胞48h,可提高HepG2细胞对这些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增敏倍数分别为39.63和21.54倍.结论:水飞蓟宾通过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并提高HepG2细胞对5-FU,DDP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对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玻璃微流控芯片上HepG2细胞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包括细胞附着表面的修饰、细胞接种密度、培养基血清浓度以及更换频率4个方面,并与传统的孔板细胞培养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比聚赖氨酸(Polylysine,PLL)、胶原蛋白(Collagen)具有更好的促细胞附着生长能力,1.0×106~2.0×106个/ml为芯片上适宜的细胞接种密度,提高培养基中血清体积分数到20%有利于芯片上细胞的生长,芯片上细胞培养基更换时间间隔应控制在8~16 h之内;经过优化后,芯片上HepG2细胞呈现出与传统孔板中HepG2细胞相同的增殖趋势、增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