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合成了N,N′-双(2-羟基苯基)草酸二酰胺(简写H4hpox)与过渡金属的几种单核,双核及异核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摩尔电导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秆,结果表明,N-N′-双(2-羟基苯基)草酸二酰胺可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单核,双核及异等类型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2.
N,N’-双(2-羟基苯基)草酸二酰胺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N,N’-双(2-羟基苯基)草酸二酰胺(简写H4hpox)与过渡金属的几种单核、双核及异核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摩尔电导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N’-双(2-羟基苯基)草酸二酰胺可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单核、双核及异核等类型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Mo(Ⅵ)-Oxine-KClO_3体系Mo(Ⅵ)与Oxine配合物在悬汞电极(HMDE)上的吸附特性、催化机理和体系中的电活性物质,籍助2.5次微分新极谱法进行研究。发现该体系中,PH2.7、Eads-0.25V(对SCE)时,钼配合物能够很好地被吸附;搅拌(或静止)富集1~2分钟,阴极扫描,产生两个灵敏的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0.59V和-0.64V。二者均与钼浓度0.4~24n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证实,Mo(Ⅵ)和Mo(V)均具有电活性,Oxine在HMDE表面有明显吸附,而钼的配合物吸附较强,其还原过程分两步进行,是一种具有吸附性质的平行催化波。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一个新型草酸根桥联双核铜(Ⅱ)配合物[Cu2(L)2(μ-ox)](CIO4)2(1)(L=1,5,9-三氮环十二烷)的制备、表征、光谱和磁性质.配合物1中的2个铜离子之间存在非常强的反铁磁耦合作用(2J=-454cm^-1)。  相似文献   

5.
硫氰酸盐—吖啶红—聚乙烯醇光度法在水相中测定痕量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稀硫酸溶液中,Fe(Ⅲ)催化硫脲−抗坏血酸将钼(Ⅵ)还原为钼(V),钼(V)与过量硫氰酸盐形成[MoO(SCN)5]2-配阴离子,在聚乙烯醇存在下,与碱性阳离子染料吖啶红形成12的离子缔合物,当用试剂空白参比时,最大吸收波长在585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585=1.68×105L@mol-1@cm-1,0~9mgMo(V)/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加入适量混合掩蔽剂20%酒石酸钾钠-10%草酸水溶液,即可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操作简便,可直接在水相中测定自来水和生物样品中痕量钼.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三种新的双核铜(II)配合物[Cu2(PMTA)(en)2] (1), [Cu2(PMTA)(pn)2] (2) 和[Cu2(PMTA)(ap)2] (3);其中PMTA代表均苯四甲酸根阴离子;en,ap和pn分别表示乙二胺,1,2-丙二胺和1,3-丙二胺. 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和磁性的测定以及红外光谱和电子光谱等方法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测定和解析了配合物(1)的变温磁化率(4~300K);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双核配合物中金属离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性自旋交换相互作用,且三种双核配合物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设计合成了以联二萘酚类双希夫碱化合物为配体的双核铜配合物4,用其作为二元羧酸阴离子的受体与荧光素钠构筑了化学传感体系.采用指示剂置换法,研究了该化学传感体系在水溶液中(HEPES 10 mM,pH=7.4)对二元羧酸阴离子的识别作用.所确立的化学传感体系对草酸根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其它共存的二元羧酸阴离子对草酸根的识别过程无明显干扰.  相似文献   

8.
二元芳香羧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95%乙醇溶剂中合成了四种稀土元素(RE=La,Nd,Sm,Tb)与3-硝基苯二甲酸(H2L)的双核固体配合物,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热分析,确定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2L3.并研究了双核配合物的光谱性质.  相似文献   

9.
以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N3)为配体,合成了一种新型Cu(II)双核配合物作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模型化合物.采用元素分析、UV和IR光谱进行了表征,应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晶体结构,并利用G98W程序在HF/LANL2DZ基组水平上对该双核配合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晶体结构分析表明,Cu(II)双核配合物的化学式量分子(C42H40N12O17Cl4Cu2)是以4,4′-联吡啶为桥的Cu(II)双核配合物单元,Cu(II)与配位原子形成变形八面体构型,轴向配位氧原子来源于高氯酸根.量化计算所得原子轨道贡献和原子净电荷布居分析结果与晶体结构中的配位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3个单桥连双环戊二烯基双核钼羰基配合物和邻四氯苯醌共同催化甲苯、苯甲醚及苯酚与烷基化试剂的傅克氏烷基化反应,探讨了反应温度、时间、反应物用量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研究表明:金属钼羰基配合物和邻四氯苯醌对苯的衍生物的傅克氏烷基化反应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催化剂用量少,区域选择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一种新型的稀土有机配合物[Pr(2,5-pdc)(OH)(H2O)2].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方法对该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构分析表明:标题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0.9350(4)nm,b=1.6158(6)nm,c=0.8309(3)nm,α=γ=90.000°,β=94.078(7)°,V=1.2521(9)nm3,Z=4.配合物中镨离子通过μ2-OH桥连接形成双核构筑单元,进一步通过2,5-pdc中的羧基氧原子连接形成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12.
2,3-戊烷二酮二肟(PDOH_2)与Cu(Ⅱ)离子在氯离子存在下反应得到配合物[Cu_2(PDOH_2)_2Cl_2]Cl_2.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为氯离子桥联双核Cu(Ⅱ)配合物.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a=0.779 42(16)nm,b=0.811 72(16)nm,c=0.832 82(17)nm,α=102.76(3)°,β=103.38(3)°,γ=114.18(3)°,Z=1.变温磁化率测试结果表明,双核铜(Ⅱ)离子之间存在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新的双核配合物[Ni(OXPN)Ni (phen)  相似文献   

14.
室温下利用金属铜粉和2-噻酚甲酰三氟丙酮、吡唑反应,合成了新的双核铜(II)[Cu2(C8H4F3O2S)2O(C3H3N2)].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导率进行表征.测定了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0.786 63(16)nm,b=1.792 0(4)nm,c=1.705 3(3)nm;V=2.359 3(8)nm3,Z=4,Dc=1.843 g.cm-3.结果表明,每个铜原子由3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配位形成平面四方结构,2个铜原子由吡唑和氧桥联形成双核铜配合物.  相似文献   

15.
氨基酸席夫碱铬、钼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合成了L-天冬氨酸缩水杨醛合铬(Ⅲ)、L-天冬氨酸缩水杨醛舍钼(Ⅵ)、L-天冬氨酸缩邻香草醛合铬(Ⅱ)、L一天冬氨酸缩邻香草醛合钼(Ⅵ)、谷氨酸缩水杨醛合铬(Ⅲ)、谷氨酸缩水杨醛合钼(Ⅵ)、谷氨酸缩邻香草醛合铬(Ⅲ)、谷氨酸缩邻香草醛舍钼(Ⅵ)8种过渡金属席夫碱配合物,并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磁距等测试,还测定了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电子吸收光谱.这些配合物与DNA均有较强的键合作用,在配合物中加入一定量DNA时,电子光谱的最大吸收峰位置明显红移。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一个将单臂氮氧自由基(IMpPy)引入到前驱配合物配体[Cu(oxpn)]中而得到的一个新的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单晶结构表征.晶体结构表明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Mr=998.82,a=13.935(5),b=12.54(4),c=13.894(5) nm,β=119.023,V=2 123.1(2) nm,Z=2,Dc=1.562 g/cm3,结构由直解法解出,最终可靠因子R1=0.0331,WR=0.0880.该配合物为反式双核铜结构,自由基为端基配位.  相似文献   

17.
以吡啶-4-甲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简称为L4)和NiCl2·6H2O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一个新型双核Ni(Ⅱ)的配合物[Ni2(L4)4Cl4·(H2O)2]·(CH3CH2OH)2 (L4=吡啶-4-甲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对该配合物进行光谱和结构表征,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热重分析等方法.得出结论:新型双核Ni(Ⅱ)的配合物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6.4266(4)?,b=33.732(2)?,c=17.3649(12)?,α=90°,β=89.708(1)°,γ=90°;V=3764.4(4)?3,Z=2.热重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合成了双核铜(Ⅰ)-膦配合物Cu2(u-Cl)2(PPh3)3,并经过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研究了配合物的固体荧光光谱特征.研究表明,配合物的固体荧光光谱性质主要来源干配体PPh3.  相似文献   

19.
合成和表征了两种含草酰胺桥的新型异双核配合物[Cu(oxap)Fe(tmen)2]SO4(a)和[Cu(oxap)Fe(Ph2-phen)2]SO4(b).其中,tmen和Ph2-phen分别代表N,N,N',N'-四甲基乙二胺和4,7-二苯基1,10-邻菲罗啉;oxap代表N,N'-双(2-氨丙基)草酰胺根阴离子.测定了配合物(a)的变温磁化率(4~300 K)并用最小二乘法和从自旋哈密顿算符()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参数J=-58.62cm-1,表明Cu(Ⅱ)-Fe(Ⅱ)双核配合物中金属离子间有中等强度的反铁磁超交换作用.研究了配合物的生物活性,发现两个双核配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硝酸锌和邻-氨基对苯二甲酸在DMSO溶液中反应,合成配合物{[Zn (NH2-bdc)(H2O)]·3(DMSO)·H2O}n(NH2-bdc=邻-氨基对苯二甲酸),并对其进行元素分析和X单晶射线的表征.配合物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Ibam,晶体学参数:a = 10.9472(4) ,b= 18.7371(7) ,c = 21.7559(9) ,V=4462.5(3)  3,Z=8.该配合物中,锌离子为5配位,2个Zn原子和4个羧基形成的双核锌结构单元(SBU),进而形成二维方格式平面结构,氨基取代基导致配合物具有亲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