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于氏纤恙螨在云南省部分地区的分布和宿主选择情况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结合云南省不同地理方位和地形,独特的气候与生态等特点,于2001年—2011年选取了23个县(市)进行野外调查,用鼠笼(夹)加食饵诱捕鼠类等小型哺乳动物(小兽)宿主。选择小兽的双侧耳廓和外耳道采集恙螨幼虫,用霍氏液常规封片后在显微镜下逐一鉴定螨种。统计于氏纤恙螨在不同地域、不同景观和不同宿主小兽体表的分布情况。计算于氏纤恙螨在不同宿主小兽体表的感染率(P)、平均多度(MA)和感染度(MI),用聚块指数(m*/m)测定其在宿主不同个体间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所调查的23个县(市)中,有9个县(市)采集到了于氏纤恙螨(共1 959只,占所有恙螨的1.81%)。88.77%的于氏纤恙螨采自山区地理景观(尤其是海拔较高地区),只有11.23%的于氏纤恙螨采自坝区景观。宿主大类选择显示,采自啮齿目(鼠类)、攀鼩目(树鼩)和食肉目小兽体表的于氏纤恙螨分别为57.78%、42.16%和0.05%,其它目小兽体表没有采集到该螨。宿主种类选择显示,所捕获的5目12科34属67种小兽中,有20种小兽采集到了于氏纤恙螨,其中42.16%采自攀鼩目树鼩科树鼩属的树鼩,其感染率(26.52%)和感染度(13.54只螨/每兽)均比较高,其次是其他野栖小兽。聚块指数显示,于氏纤恙螨在大多数宿主小兽不同个体间的分布呈聚集分布格局。结论:云南省存在于氏纤恙螨,且数量较大。该螨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地带,可寄生多种小兽宿主,宿主特异性低,但主要倾向于寄生在树鼩等野栖小兽体表。  相似文献   

2.
自1985年4—11月作者对山东省鼠类及体外寄生革螨进行了调查。捕获鼠类7种,隶属于2个科。检获革螨21种,隶属于6科,12属。其中山区血革螨,橄形血革螨,拟达呼尔血革螨,巴钝绥螨,混毛绥螨和里新约螨为山东首次报道。其中社鼠为矮肛厉螨,鼩鼱赫剌螨,厩真厉螨和三角血厉螨的新宿主报道。大林姬鼠为三角血厉螨的新宿主报道。聚类分析表明,大仓鼠和黑线姬鼠;社鼠和大林姬鼠;褐家鼠和小家鼠;黑线仓鼠可划分为四个不同的生态组。山区、丘陵和平原农耕区在鼠体寄生螨的群落的种类组成上有一定差异。调查说明社鼠喜欢栖居于山区。黑线姬鼠为山东省野生鼠类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了解云南省树鼩(Tupaia belangeri)体表寄生恙螨的种类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方法:选择云南省20县(市)进行现场调查,用鼠笼加食饵诱捕树鼩,收集其双侧耳廓和外耳道的恙螨幼虫,进行分类、鉴定。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群落均匀度(J’)、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生态优势度指数(C’)对树鼩体表寄生恙螨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用扩散系数(C)、Cassie指数(CA)及聚块指数(m*/m)进行空间分布型研究。结果:捕获树鼩229只,其体表共采集恙螨13 609只,隶属于3亚科10属68种(不含4种待定种)。总染螨率为33.6%,总螨指数为59.4,其中中华纤恙螨、树鼩纤恙螨、永胜纤恙螨、小板纤恙螨、乡野纤恙螨、于氏纤恙螨、王氏纤恙螨和西盟合轮恙螨8种为优势种。用上述3种空间分布型指数对树鼩体表的8种优势恙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均呈聚集分布,除西蒙合轮恙螨CA=0外,其余均大于界限值0或1。结论:云南省树鼩体表恙螨种类繁多,数量丰富,物种多样性高8,种优势恙螨呈聚集型分布。  相似文献   

4.
2007年3月至10月,对南充高坪区嘉陵江畔农田及荒地生境的小型兽类多样性进行调查.投放有效铗日2760,捕获小型兽类318只,有褐家鼠(Rattua norvegicus)、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黄胸鼠(Rattus tanezumi)、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大足鼠(Rattus nitidus)、小家鼠(Mus musculus)、灰麝鼩(Crodura attenuata)、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ttamipes)等8种鼠型小兽,分属啮齿目(Rodentia)鼠形亚目(Myomorpha)的鼠科(Muridae)和鼩形目(Soricomorpha)的鼩鼱科(Soricidae)四川短尾鼩和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其种群性比通过X^2检验,与1:1无显著差异.测得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H=1.606,Margalef丰富度指数R=1.215,均匀性指数J=0.535,生态优势度指数D=0.394.  相似文献   

5.
在福建省三都溴调查捕获小型哺乳动物402只,隶属于啮齿目的黄胸鼠、针毛鼠、黄毛鼠和小家鼠;食虫目的臭鼩。栖居室外的以黄毛鼠占绝对优势,为当地野鼠总数的95.21%,携带的寄生螨数多达80%以上。室内的以黄胸鼠较为重要。从其体外检获寄生螨类11种:似太平洋无前恙螨、印度囊棒恙螨、陈氏爬虫恙螨、地里纤恙螨、毒刺厉螨、努氏厉螨、鼠预毛厉螨、土尔耳厉螨、福建棘厉螨、山区血革螨和巴氏禽刺螨,其中以地里纤恙螨最重要,占检出恙螨鼠总数的98.6%。室内黄胸鼠的血清钩端螺旋体补体结合试验呈强阳性。室外黄毛鼠分离出恙虫病立克次氏体,从而证实黄胸鼠和黄毛鼠是当地钩体病和恙虫病的动物宿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了解大理市小兽类哺乳动物膜壳绦虫感染的情况。方法:采用鼠笼、鼠夹及电子捕鼠器捕捉小兽,检查膜壳绦虫感染情况。结果:共捕获小兽1132只,分属3目6科13属23种,以齐氏姬鼠和褐家鼠为常见种,分别占21.11%和20.67%;感染小兽143只,分属3目13种,感染率12.63%,其中以卡氏小鼠、中华姬鼠及齐氏姬鼠和赤腹松鼠感染率较高,分别为42.22%、30.88%、16.74%和14.29%。结论:大理市小兽类膜壳绦虫感染较普遍,预防和控制人体膜克绦虫病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济南地区鼠形啮齿动物寄生螨类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济南地区鼠形啮齿动物寄生螨类进行定量研究:(1)以螨指数和寄生率为统计指标,对不同环境中的黑线姬鼠、大仓鼠的寄生革螨和恙螨数量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是显著的。(2)根据专一性指数判定:巴氏厉螨是亲黑线姬鼠的螨种,鼷鼠赫刺靖、仓鼠赫刺螨、三角血厉螨、单阳厉螨为亲大仓鼠的螨种。寄生螨对宿主性别的选择性不太严格。(3)利用Sorensell系数、Mountford指数和Pearson系数、比较不同鼠种间寄生螨的相似性,阐述了寄生螨与宿主及环境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寄生革螨的不少种类与人类关系密切,主要表现在作为媒介,传播流行性出血热等自然疫源性疾病,对其进行调查与研究,具有一定的医学意义。关于山东省寄生革螨的研究,前人曾做过一定的工作,报道寄生革螨8科14属28种.作者自1984年4月至1985年5月对济南地区鼠体寄生革螨进行调查,调查样点及方法见文献[6].调查共捕鼠592只,其中黑线姬鼠311只,大仓鼠226只,黑线仓鼠18只,褐家鼠27只,小家鼠7只,社鼠3只.共采革螨标本3078头,经分类鉴定,计有22种,隶属于6科13属.结合文献报道,乞今为止,山东省已知寄生革螨8科18属33种.现将33种革螨及  相似文献   

9.
从2005年3月至2006年2月对四川省南充市郊区的鼠型小兽进行了调查.为分析种间关系,对捕获于六种微生境类型的小兽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统计,据此计算各物种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和各物种间的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结果显示:微尾鼩广泛分布于各种微生境,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最高(0.5997),其次为黑线姬鼠(0.538 6)和大足鼠(0.313 8);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最大是褐家鼠和黄胸鼠(0.9863),其次是微尾鼩和黑线姬鼠(0.921 7)以及大足鼠和社鼠(0.75).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了解龙街乡小兽类哺乳动物分布及蠕虫寄生情况。方法:鼠笼、鼠夹或投药捕获小兽分类鉴定,解剖检查蠕虫寄生情况。结果:共捕获小兽475只,小兽以黄胸鼠为优势种(44.84%),蠕虫总感染率为53.89%。结论:该乡小兽蠕虫感染普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分析云南梁河县小兽体表蚤类和吸虱昆虫的寄生状况。方法:用鼠笼、鼠夹加食饵的方法诱捕小兽,用全捕法采集诱捕小兽体表的所有蚤类和吸虱,按"一兽一瓶"置于70%酒精内保存和固定。每只昆虫标本经逐级酒精脱水、透明和干燥后制作成玻片标本,于显微镜下逐一鉴定到种。群落基本结构用物种丰富度(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J′)及生态优势度指数(C′)来描述;空间分布格局用扩散系数CI、指数(I)、Cassie指数(CA)及聚块指数(m*/m)进行测定。结果:从所捕获的啮齿目、食虫目7科10属20种440只小兽体表,共采集到蚤类昆虫263只,隶属5科8属10种,方叶栉眼蚤、偏远古蚤、印鼠客蚤和近端远棒蚤二刺亚种为优势种;吸虱昆虫1 316只,隶属3科3属6种,太平洋甲胁虱、缺齿甲胁虱和社鼠甲胁虱为优势种。优势蚤种和优势虱种在其对应的主要宿主体表的寄生表现为聚集型分布。结论:本文调查的440只小兽体表蚤类和吸虱昆虫种类组成比较简单,物种多样性较低,宿主选择特异性吸虱高于蚤类,优势种类在其对应的主要宿主体表的寄生均表现为聚集型分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九龙半岛的鼠类9种,并分别对它们的栖息地、分布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殖等方面作了介绍,这9种鼠类分别隶属于3科5属.同时还报告了鼠体寄生螨11种,内寄生恙螨以针毛鼠(Rattus fulvescens)的感染率最高,特氏厉螨(Laelaps traubi)为港九地区螨类的新记录,恙虫病主要媒介之一的德利纤恙螨(Leptotrombidium deliense)是本地区常见的鼠体寄生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初步探明大理市鼠形动物常见蠕虫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捕鼠工具捕捉鼠形动物 ,分类鉴定 ,解剖检查 ,确定常见寄生蠕虫。结果 :共捕获鼠类1132只 ,分属3目6科23种。338只鼠形动物有肝毛细线虫、微小膜壳绦虫或/和缩小膜壳绦虫感染 ,感染率分别是17.23 %、7.95 %和4.68 %。寄生宿主主要是黄胸鼠、褐家鼠、斯氏家鼠、卡氏小鼠、中华姬鼠、锡金小鼠等鼠类。结论 :肝毛细线虫、微小膜壳绦虫和缩小膜壳绦虫是大理市鼠形动物常见的寄生蠕虫 ,12种鼠类是其寄生宿主。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整理和鉴定,有革螨12科20属32种,其中省区新记录14种。包括厉螨科Laelapidae西宁下盾螨Hypoaspis xiningensis Ma et Lin, 2009(西藏自治区新记录);湖南下盾螨Hypoaspis hunanensis Ma et Zheng, 2000(云南省新记录)。镰螨科Blattisocidae帕尔巴特手绥螨Cheiroseius parbatensis Evans et Hyatt, 1960(西藏自治区新记录)。裂胸螨科Aceosejidae半裂北绥螨Arctoseius semiscissus(Berlese, 1892)(山西省新记录)。寄螨科Parasitidae邓氏寄螨Parasitus tengkuofani Ma, 1995(西藏自治区新记录)。囊螨科Ascidae安氏囊螨Asca anwenjui Ma,2003(西藏自治区新记录)。胭螨科Rhodacaridae单刺枝厉螨Dendrolaelaps unispinatus Ishikawa,1977(北京市新记录);匈牙利拟枝厉螨Dendrolaelaspis hungaricus Hirschmann et Wisniewski,1982(山西省新记录)。美绥螨科Ameroseiidae越南美绥螨Ameroseius vietnamensis Micherdzinski,1965(西藏自治区新记录);印度新曲厉螨Neocypholaelaps indica Evans,1963(西藏自治区新记录)。犹伊螨科Eviphididae果洛蜣盾螨Scarabaspis guoluoensis Liu,Gu et Ma,1992(西藏自治区新记录)。植绥螨科Phytoseiidae伪新小绥螨Neoseiulus fallacies (Garman,1948)(西藏自治区新记录);装饰新小绥螨Neoseiulus ornatus (Liang et Ke,1984)(西藏自治区新记录);芬兰真绥螨Euseius finlandicus (Oudemans,1915)(西藏自治区新记录)。  相似文献   

15.
《武夷科学》2019,(2):127-134
通过整理和鉴定,有革螨12科20属32种,其中省区新记录14种。包括厉螨科Laelapidae西宁下盾螨Hypoaspis xiningensis Ma et Lin, 2009(西藏自治区新记录);湖南下盾螨Hypoaspis hunanensis Ma et Zheng, 2000(云南省新记录)。镰螨科Blattisocidae帕尔巴特手绥螨Cheiroseius parbatensis Evans et Hyatt, 1960(西藏自治区新记录)。裂胸螨科Aceosejidae半裂北绥螨Arctoseius semiscissus (Berlese, 1892)(山西省新记录)。寄螨科Parasitidae邓氏寄螨Parasitus tengkuofani Ma, 1995(西藏自治区新记录)。囊螨科Ascidae安氏囊螨Asca anwenjui Ma, 2003(西藏自治区新记录)。胭螨科Rhodacaridae单刺枝厉螨Dendrolaelaps unispinatus Ishikawa, 1977(北京市新记录);匈牙利拟枝厉螨Dendrolaelaspis hungaricus Hirschmann et Wisniewski, 1982(山西省新记录)。美绥螨科Ameroseiidae越南美绥螨Ameroseius vietnamensis Micherdzinski, 1965(西藏自治区新记录);印度新曲厉螨Neocypholaelaps indica Evans, 1963(西藏自治区新记录)。犹伊螨科Eviphididae果洛蜣盾螨Scarabaspis guoluoensis Liu, Gu et Ma, 1992(西藏自治区新记录)。植绥螨科Phytoseiidae伪新小绥螨Neoseiulus fallacies (Garman, 1948)(西藏自治区新记录);装饰新小绥螨Neoseiulus ornatus (Liang et Ke, 1984)(西藏自治区新记录);芬兰真绥螨Euseius finlandicus (Oudemans, 1915)(西藏自治区新记录)。  相似文献   

16.
广西亚热带地区的鼠类及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俊勋 《广西科学》1994,1(4):67-71
广西亚热带地区农田生态环境中栖息的鼠类有31种(松鼠科除外),其中桂东北15种,桂西北14种,桂西南23种,桂南17种。鼠类组成以鼠科物种占绝对优势,种类多属于东洋界华中区(Ⅵ)种华南区(Ⅶ)的成分,除竹鼠、帚尾豪猪和青毛鼠外,广西境内的种类大多数为滇南山地亚区(ⅦB)的种类。鼠类的群落结构分为桂东北中山-黄胸鼠(Rattusflavipectus)、黑线姬鼠(Apodemusagrarius)和黄毛鼠(R.losea)群落,桂中丘陵孤峰平原-黄毛鼠、黄胸鼠和褐家鼠(R.norvegicus)群落、桂南中山低山丘陵-黄毛鼠、黄胸鼠和板齿鼠(Bandicotaindica)群落、桂西南低山丘陵-黄毛鼠、板齿鼠和黄胸鼠群落,桂西北中山丘陵-黄毛鼠、小家鼠(Musmusculus)和黄胸鼠群落.广西全区鼠密度平均11.51%,77.27%的县鼠密度>11%;92.05%的县鼠密度>7%,鼠类生物量;桂东北33.0只/hm2,桂西北37.5只/hm2.桂中42.0只/hm2,桂西南49.5只/hm2;广西全区平均42.0只/hm2。对鼠类对广西区域性农业生产的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控制鼠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共调查2目、6科、12种358只鼠形动物,其中有24目科11种84只鼠形动物感染各类寄生原虫,平均感染率23%。各类原虫经形态学鉴定有8种,其中巴贝斯焦虫、肝簇虫、田鼠革汉体和鼠附红血球体4种系我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18.
2010年7~8月利用铗日法对玉林地区小型兽类进行调查,共设置5个采集点.在3032个铗日中,捕获小型兽类共383只,平均捕获率为12.63%.经鉴定隶属2目2科5属9种,其中食虫目1科1属1种,啮齿目1科4属8种.以玉林师院东校区内的捕获率为最高,平均达21.41%.各物种中以臭鼩为优势种群,共251只,占所捕获个体...  相似文献   

19.
中国自由生活革螨调查报告(Ⅱ)(蜱螨亚纲:中气门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报道中国革螨13科、41属、85种,其中贵州省革螨新纪录18种,福建省新纪录16种,云南省新纪录14种,山东省新纪录11种,青海省新纪录9种,海南省、浙江省和辽宁省新纪录各4种,湖北省和四川省新纪录各3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纪录2种.  相似文献   

20.
对东北羊草草原区的土壤动物进行了研究。共调查了四个生境20个植物群落,获得土壤动物137类15797只。隶属4门6纲28目86科,其中26科是东北新记录科,21种是东北新记录种。优势类群为蚁科(Formicidae)、辐螨(Actinedida)、甲螨(Oribatida)、革螨(Gamasida)、节跳虫科(Isotomidae、Rhabditidae、Dorylaimidae)。土壤动物类群最多的是榆树疏林,最少的是朝鲜碱茅和针蔺群落。个体数最多的是杂类草群落,最少的是碱地肤和碱蓬群落。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基本上是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递减。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数构成是受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但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