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清中期长篇小说《歧路灯》的108回中,有56回涉及戏曲描写,涉及演出剧目18种32出。《歧路灯》为我们全面展现了戏曲种类、演出剧目、演出程式、服饰道具及演员的社会地位和戏曲的社会作用等方方面面。透过《歧路灯》,我们可以更形象地了解明清之际河南乃至全国的戏曲发展状况。于此同时,作者李绿园还通过戏曲活动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明清之际理学影响下的典型戏曲观。  相似文献   

2.
《歧路灯》长明不熄钟和《歧路灯》的作者李绿园是清代宝丰县(今平顶山市宝丰县)人,他生活及其创作该书的时间大体与《儒林外史》、《红楼梦》相同。作者写作该书的出发点虽是为了“道性情,裨名教”,但同时由于作者受到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影响,在书中也不时地透露...  相似文献   

3.
第二届《歧路灯》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8月30—31日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50多位专家学者就《歧路灯》研究中的新成果、新进展进行热烈研讨。本届会议主要涉及《歧路灯》的道德教化功能、语言文学艺术、李绿园生平家世等问题。此外,此次研讨会还成立了《歧路灯》研究会,搭建起《歧路灯》研究和交流的坚实平台。  相似文献   

4.
《李绿园与〈歧路灯〉》(增改本)是杜贵晨在其1992年出版的《李绿园与〈歧路灯〉》基础上修订完成的,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系统论述了李绿园与《歧路灯》研究学术史;二是全面、深入探讨了李绿园的生平与家世,形成了《李绿园传略》;三是以首、中、尾的分法对《歧路灯》故事情节进行了结构、文化分析,在文化背景中深刻诠释了小说的艺术特色;四是对《歧路灯》的历史文化价值、文学史定位进行了合理分析和客观评估。  相似文献   

5.
《歧路灯》在台湾的研究是从1980年中州书画社首版《歧路灯》传入开始的。1982年前后为批判性泛化研究,以大陆学界热议论题为批判对象,有意识形态对抗特征;1985年前后为文学性细化研究,聚焦小说观念、结构、人物形象及叙事艺术等方面;1996年以后进入文化研究阶段,以宜兰大学吴秀玉教授的《李绿园与其〈歧路灯〉研究》的出版为标志;2000年之后进入专题研究阶段,但学术难以为继。自2010年"《歧路灯》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以来,台湾的《歧路灯》研究又开始活跃,专题研究更趋深入。  相似文献   

6.
《歧路灯》是清代李绿园的一部长篇小说.绿园,名海观,字孔堂,号绿园,以号行.生于康熙四十六年,卒于乾隆五十五年(1707——1790).绿园著《歧路灯》约在1749年到1779年间,历时三十年.成书后因种种原因,未能广传于世,直到二百多年后,经栾星历时十载的精细校勘,才得以使这颗文学史上独具异彩的明珠重现光辉.  相似文献   

7.
《歧路灯》中"把 名 谓语"其谓语可以是复杂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是单个的动词;根据"把"后宾语与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可将《歧路灯》中"把"字句划分为处置义、使役义、处所义、工具义等类;"把""被"融合、主语后置、宾语加长以及谓语空缺等是《歧路灯》"把"字句的特殊形式。  相似文献   

8.
《歧路灯》被誉为中国小说"教育题材的滥觞",是我国"世情小说"发展的重要一环,近代著名学者冯友兰、朱自清等都曾给予很高评价。当前,尽管在小说专史研究领域大家已经不约而同地认识到《歧路灯》的价值所在,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仍然严重缺位。《歧路灯》陷入如此尴尬的传播境地,值得学人进行深刻反思。在媒体融合时代,我们认为《歧路灯》的传播要想突出重围,可以尝试以下策略:及早推出一流校注版本,进一步扩大其海内外影响力;早日达成学界共识,进一步凸显其文学史价值;切实做好新媒体推介宣传,全方位扩大其影响力;重视影视艺术改编跟进,适应当代社会的传播需要。  相似文献   

9.
《歧路灯》中“把 名 谓语”其谓语可以是复杂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是单个的动词;根据“把”后宾语与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可将《歧路灯》中“把”字句划分为处置义、使役义、处所义、工具义等类;“把”“被”融合、主语后置、宾语加长以及谓语空缺等是《歧路灯》“把”字句的特殊形式。  相似文献   

10.
《<歧路灯>词语汇释》补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路灯》是清李绿园用河南方言创作的一部长篇白活小说,书中记载了丰富的河南方言口语词汇,河南大学张生汉教授出版了阐释《歧路灯》方言词汇的专著《〈歧路灯〉词语汇释》,收词较完备,但小说中“古董”、“费气”、“厮跟”等词在今洛阳等地方言中仍频繁使用,张教授的专著中却并未收录,现试做补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对“审美意识形态”能否用来表述文学本质这一问题,学界争议很大。根据逻辑学上对本质的界定原则,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有三:文学是不是意识形态?文学与其它意识形态之间的种差是不是审美?审美和意识形态能不能连缀在一起来述说文学的本质?而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均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语境。经过分析论证,研究者提出,在今日中国,“审美意识形态”无论从逻辑层面上还是从历史层面上,都是一个站得住脚的命题,可以用来界定文学的本质属性并成为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坚持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可以在确立和维护文学自身独立地位的同时,又将文学活动和人类解放这一总目标联系起来,从而使文学研究获得更加坚实的根据和更加广阔的视界。  相似文献   

12.
本文借助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理论进行了重新分析和评价。指出这是知识分子自觉走向有机化的一次主动选择。它更多的是一种社会政治运动。其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均应从这一角度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13.
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重点讨论的是如何正确鉴赏文学作品的问题。然而他对于文学鉴赏问题的论述,客观上也反映了他对文学创作的认识与要求:文学作品俨然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创作必须蕴含创作主体的性情和心灵,作品在外部风貌上要达到“文”与“质”的统一,同时在作品内容上也要体现出“文”与“情”的统一和“文”与“心”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宋词中的色彩词是相当丰富的 ,不仅表现出所描写事物的物理意义 ,而且承载了词人浓烈的主观感情 ,还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学艺术类课程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文学艺术类课程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传承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继承民本思想 ,学会人文关怀 ;培养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把握文学艺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学会用终极关怀的眼光看待人类的现实和未来。为理工农医类高校文学艺术类课程的人文教育阐明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作为<小说月报>主编,叶圣陶与茅盾、郑振铎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他是以一个作家的视角和标准在编辑<小说月报>.在他主编期间,刊物的文学性和趣味性都得到了明显的增强.注重刊物的文学性,积极推出新的作家和作品;改革刊物的编辑体例,使其更趋于艺术化和标准化,是叶圣陶主编<小说月报>所取得的最大成就.  相似文献   

17.
弗莱反对文学意义源于意图性的话语语境的观点。弗莱认为,文本语言、形式构成的文学语境只有与历史语境充分结合,才能在更加广泛的视域中实现审视文学的意义,内蕴了文学艺术的形式与意义的"神话原型"扮演文学意义来源的角色,可谓"神话原型"是文学意义的来源,"伤感的"阅读反应是获取文学意义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地球概论课程部分重点、难点内容的教学方法和问题思考.认为教学中要加强空间概念的建立;用通俗的语言、类比和对比的方法,模拟演示和电化教学等手段讲课;适当补充有关的物理知识;在数理推证的基础上进行文学描述,并在教学中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整体性等.  相似文献   

19.
鲁迅是以严肃文学的立场来看待大众文学(通俗文学)的。他认为,通俗文学不同于平民文学,并不要求它像平民文学一样表达纯粹的平民的思想感情,也不必像严肃文学一样,表现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独特的认识和发现,但一定要以“劝善”和“娱心”为主旨,要求其故事应有“劝善”的“暗寓”性,对它的一些“粗俗”描写,他并不全盘否定。鲁迅不像那些精英文学(严肃文学)作家那样,一味去指责通俗文学,而是在强调严肃文学的政治影响功能的同时,强调通俗文学的社会教育作用以及娱乐功能,反映出他注重功利性和包容性的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以来的文化转型时期,以往的价值体系瓦解了.我们的文化越来越走向了价值虚无。笔者认为文学想像力丧失的现实根源就在于价值虚无主义。价值虚无导致作家无法对现实进行理想的提升和理性的批判.文学只能匍匐于现实去展示它的琐屑与“欲望”。文学想像力的丧失是其对现实的超越性品性的丧失,最典型地体现于“新写实”和“身体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