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树鼩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中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树鼩的生理、生化和解剖学等生物学特性与人类相似,人们利用树鼩建立了多种人类病毒性疾病动物模型,并在细菌感染疾病、呼吸系统、内分泌、神经系统疾病和肿瘤等方面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就树鼩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中应用的新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
树鼩是我国正在开发的新型实验动物,与人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其许多生物学特性也与人类近似,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应用广泛。建立树鼩人工种群并开展标准化研究,是实现树鼩实验动物化的重要保证,本文就树鼩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和应用情况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3.
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广泛地被应用于人类重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动物模型的研究。树鼩作为一种新兴的实验动物,引起了医学生物界的密切关注。然而,由于树鼩的商业化试剂的缺乏,限制了我们对树鼩疾病模型机制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对树鼩细胞免疫表型的分析。抗体是限制树鼩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利用"抗体交叉反应性",从已有的和/或商业化的抗体中完全有可能筛选出针对新的种属某些相似抗原的抗体。这种快速、简洁的方法不仅为我们迅速和有效地建立树鼩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平台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促进树鼩模型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树鼩规模化繁殖及繁殖群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野生来源树鼩的繁殖性能及仔树鼩的哺育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出一套经济实用、规模化的繁殖方法,取代以往依靠人工喂养的方式。方法提供适合的饲养管理环境和条件,完全由母树鼩主动自然哺育新生树鼩,观察统计怀孕率、产仔数、成活率、仔树鼩生长情况。结果 2010年通过120对繁殖群,成功离乳354只F1代仔树鼩,自然繁殖成活率为90.76%。目前已建立野生来源树鼩繁殖群150对,F1代繁殖群40对,为建立达到标准要求的树鼩种群奠定了基础。结论该方法的树鼩繁殖率和成活率较高,成本低且操作简单,为树鼩实验动物化应提倡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树鼩是我国正在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动物新品种,随着树鼩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实验树鼩的标准化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调研了1978至2020年树鼩微生物感染的文献,梳理了树鼩的微生物感染状况,以期为建立标准化的实验树鼩种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树鼩具有灵活、多动的行为特性,建立一种适合树鼩个体标记简单易行的方法,对于树鼩种群的科学 化管理十分必要。方法随机挑选自繁F1 代的幼龄树鼩和成年树鼩各40 只,采用2. 12 mm × 12 mm,质量为 0. 09 g的电子芯片,通过注射植入树鼩颈背部皮下; 观察芯片植入部位情况并定期复查。结果在注射芯片10 个 月之后,对动物复检结果显示,对大笼内群养树鼩标记有效率为90% ; 单笼饲养树鼩的有效率达到95% 。结论对 树鼩个体采用电子芯片标记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和持久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公共健康问题,由于缺少合适的丙型肝炎病毒研究模型,所以对丙肝病毒感染机制、生活周期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较为缓慢。树鼩属于低等的灵长类动物,许多生物学特性近似于人类。近年来引起医学生物界和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和关注,国内外的学者在树鼩是否可作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方面作过十分有益的尝试。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树鼩应用于丙型肝炎病毒模型研究的进展情况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树鼩作为研究人类疾病的良好动物模型,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研究采用RT-PCR技术,从树鼩的肺组织中克隆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编码序列,并对其三级结构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645 bp,编码214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及三级结构预测显示,树鼩VEGF与人的VEGF有较高的相似性,预示树鼩可能会是研究人类血管相关疾病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9.
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1)是一种抑制性的受体,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大量研究证明PD-1能被诱导而在活化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T 细胞和单核细胞上表达,从而在慢性感染的病因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树鼩(Tupaia belangeri)做为一个理想的模型可被应用于许多人类感染性疾病如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了充分利用树鼩对于感染性疾病的宿主免疫应答模型,我们分离出树鼩PD-1基因.利用迅速扩增cDNA末端PCR(RACE-PCR)技术,从树鼩脾组织中克隆了PD-1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序列分析显示树鼩PD-1 cDNA 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由242个氨基酸组成的跨膜蛋白,并且和人类、灵长类和啮齿类中的同源基因有高度相似性.组织分布分析表明在所检测的几种组织中PD-1基因只在脾中表达.此外,淋巴细胞刺激实验显示,利用PMA和ionomycin刺激新鲜分离的树鼩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能够诱导PD-1 mRNA水平上的表达.我们的结果为将来进一步探讨树鼩的免疫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树的应用和标准化产业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鼩作为一种原始低等的灵长类动物已被应用于生物医学、药学及生命科学的诸多研究领域,尤其是作为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树鼩被应用于人类医学实验研究的多个领域,如各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模型。流感病毒、登革热病毒、轮状病毒、疱疹病毒感染模型。糖尿病、胆结石、肿瘤癌症病模型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树鼩(Tupaia belangeri)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VECs),并对培养细胞进行初步鉴定, 为新型实验动物树鼩的应用研究提供体外模型。方法 无菌取幼龄树鼩胸主动脉,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和胰蛋白酶、胶原酶连续消化法分别进行树鼩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分离,经完全培养液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用抗Ⅷ因子抗体进行荧光染色鉴定细胞。结果 经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3 d有细胞贴壁,7 d后细胞从组织块中大量长出,15 d汇合为单层;酶消化法所得细胞12 h即贴壁,3~7 d生长较快,12 d汇合成单层,镜下观察发现细胞呈典型的铺路石状;两种方法分离所得原代细胞经体外培养传代,6代内,细胞生长均良好;利用血管内皮细胞标志分子Ⅷ因子进行免疫荧光鉴定后确定为阳性。结论 本研究采用简便的方法成功分离到了树鼩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为血管内皮细胞相关研究提供了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2.
人乙肝病毒DNA在感染树鼠句肝细胞内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人乙肝病毒(HHBV)DNA在树鼠句肝细胞内存在状态,对经血清学证明已被感染的树鼠句肝组织进行转移印迹杂交分析。结果,在实验感染早期的树鼠句肝细胞检出HBVDNA复制的中间体;在实验中晚期的动物肝细胞发现整合型的HBVDNA。表明树鼠句肝对HHBV敏感,可成为乙肝和肝细胞癌发病机理研究及治疗乙肝药物筛选的较好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人乙肝病毒DNA在感染树鼩肝细胞内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人乙肝病毒DNA在树Qu肝细胞内存在状态,对经血清学证明已被感染的树Qu肝组织进行转移印迹杂交分析。结果,在实验感染早期的树Qu肝细胞检出HBV DNA复制的中间体;在实验中晚期的动物肝细胞发现整合型的HBV DNA。表明树Qu肝对HHBV敏感,可成为乙肝和肝细胞癌发病机理研究及治疗乙肝药物筛选的较好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索低频电刺激对中国树鼩死亡后脏器中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给予中国树鼩低频电刺激,分别于死亡后0 h、3 h、6 h、12 h、18 h、24 h、36 h 和72 h 取甲状腺、肝脏、脾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内皮素( endothelin,ET) 、心钠素( 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ANF) 、血栓素( thromboxane,TX) 水平; 剥取死后0 h 中国树鼩中脑腹侧背盖区( 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 检测c-fos 表达。结果电刺激后,中国树鼩尸体脏器中内皮素、心钠素、血栓素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升高,其含量随死亡后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呈现一定的趋势; VTA c-fos 表达明显增强。结论低频电刺激能引起中国树鼩脏器中激素的合成、释放和脑组织c-fos 表达。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建立树鼩角膜内皮细胞(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CECs) 体外分离、培养及纯化的稳定技术,为人类眼科角膜疾病提供新的实验材料。方法 通过比较揭膜法、双酶消化法及揭膜-消化两步法,确定每种树鼩原代 CECs 取材方法的优劣性。分别使用 DMEM /F12,M199,Ham’s F12 /M199 三种培养液以确定树鼩 CECs 原代细胞最适培养液。使用 TGF-β 抑制剂、低血清培养法及梯度消化法来探讨树鼩 CECs 纯化的可行性。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根据树鼩神经元烯醇化酶( NES) 设计并筛选特异性引物,使用 PCR 方法检测细胞 NES 表达情况并用 NES 抗体进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结果 揭膜法可以快速、有效得到高纯度的树鼩 CECs 细胞。Ham’s F12 /M199 培养液是树鼩 CECs 的最适培养液。使用 TGF-β 抑制剂可以达到 CECs 的纯化目的。结论 优化的树鼩 CECs 细胞培养纯化方法对树鼩 CECs 的体外培养更适宜,优化条件下分离培养的细胞符合 CECs 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16.
冷驯化对中缅树鼩肝脏线粒体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测定中缅树鼠句在冷驯化(1h,4h,8h,1d)中肝脏线粒体呼吸状态III和状态IV呼吸的变化情况,从而探讨中缅树鼠句对不同冷环境的适应情况及中缅树鼠句肝脏产热的机理及其与质子漏的产热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