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华南湿地松为原料制备卡伯值为16-32的常规硫酸盐浆和深化脱木素的改良硫酸盐(EMCC)浆,从木材和纸浆中分离木素,利用^13C-NMR和^31P-NMR技术表征木素样品的结构,研究制浆过程中木素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从木材和纸浆中分离出来的木素结构是不同的;制浆方法影响纸浆残余木素的结构特征,包括脂肪羟基、酚羟基和羧基含量,β-O-4结构和缩合结构含量,对常规硫酸盐浆和改良硫酸盐浆,卡伯值较低的纸浆残余木素脂肪羟基和β-O-4结构含量较低,酚羟基、羧基和缩合结构含量较高,当卡伯值相同时,EMCC木素的脂肪羟基和酚羟基含量较低,β-O-4结构和羧基含量较高,综合结构含量相近。  相似文献   

2.
硫酸盐浆残余木素在漆酶/介体体系中的降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桉木硫酸盐浆(EMCC浆)用漆酶/介体(N-羟基-N-乙酰苯胺)体系(LMS)进行处理。采用GPC、FTIR和2D^13C-^1H-NMR技术分析了原浆木素、LMS处理过的浆中残余木素以及E段废液中分离出来的木素,并在碱性条件下用硝基苯氧化上述木素。实验结果表明,LMS处理后桉木EMCC浆中残余木素发生很大的变化,大多数非缩合的木素结构单元被降解。NMR研究结果表明,LMS处理的浆中木素和E段废液木素的β-O-4和β-5结构消失,紫丁香基结构的信号大大减弱,而木素中二苯乙烯结构、二苯甲烷结构和非酚型的5-5‘结构在LMS生物处理时比较稳定,难于降解。LMS处理时木素发生α-位羟基的氧化产生α-羰基,并在其后的碱处理段被降解成小分子量的碎片。纸浆残余木素经漆酶/介体体系处理发生一定的苯环开环作用,使木素的羧基增加。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桉木硫酸盐将漆酶一介体系统(LMS)生物漂白的研究,漆酶由白腐菌Panus conchatus固体发酵并分纯化而制得;一种新的介体--N-羟基乙酰苯胺(NHA)自行合成,采用L/MQP漂白流程,仅用2%(质量分数)的H2O2就将桉木常规硫酸盐浆(EMCC-O)可达到87.6%ISO的白度,生物漂白的CK浆和EMCC-O浆的粘度都很高,说明漆酶/NHA生物漂白的脱木素选择性很好。  相似文献   

4.
粉丹竹磺化化学机械浆(SCMP)的木素结构在漂白和老化过程中发生变化,使用纤维素酶酶解-弱酸水解的两步法对SCMP及其漂白浆、漂后老化浆中木素进行分离提纯,利用31P-NMR和13C-NMR波谱对木素样品中的结构及其比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CMP木素样品中三种结构单元—对-羟苯基(H)、愈疮木基(G)和紫丁香基(S)的比例为G:S:H=30:42:28。在其漂白和漂白浆老化过程中,总酚羟基分别减少了30.7%和38.4%,而羧基的含量分别增加了53.2%和55.3%,木素结构中烷基芳基醚键和α-烷基醚键发生了断裂,γ-烷基醚键则比较稳定,同时木素侧链发生断裂,形成香草醛、Ar-COOH和Ar-CH2-COOR等结构。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寻化学机械浆可漂性和白度稳定性差的原因,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分别对粉丹竹磺化化学机械浆(SCMP)及其漂白浆、漂后老化浆中的木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CMP中的对羟苯基型木素结构含量较高,紫丁香基结构的酚羟基主要以醚键形式存在,在木素结构中每100个苯环中有20个为缩合结构,导致粉丹竹SCMP的可漂性差;在过氧化氢漂白和漂白浆老化过程中,木素样品中总酚羟基含量分别减少了30.7%和38.4%,羧基的含量分别增加了53.2%和55.3%;木素结构中烷基芳基醚键和α-烷基醚键发生了断裂,γ-烷基醚键则比较稳定;同时木素侧链发生断裂,引入共轭COOR基团,如Ar-CHO和Ar-COOH等,从而导致漂白浆白度较低和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6.
对忍冬木层孔菌总酚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控制总酚质量提供依据.用95%乙醇提取总酚,经大孔树脂吸附,乙醇洗脱制备忍冬木层孔菌总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制备主要成分,采用普鲁士蓝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酚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主要成分含量.结果表明总酚中酚的含量达到63.35%,从总酚中分离鉴定原儿茶酸,3,4-二羟基苄叉丙酮两种主要成分,总酚中原儿茶酸的含量为13.1%,3,4-二羟基苄叉丙酮的含量为12.2%.所制备的忍冬木层孔菌总酚符合有效部位质量要求,总酚中原儿茶酸和3,4-二羟基苄叉丙酮均具有抗肿瘤等药理活性,可作为总酚的指示性成分.  相似文献   

7.
麦草碱木素在碱催化下经脱甲基改性可提高其反应活性.本文采用元素分析、扫描电镜、凝胶色谱、1HNMR和13CNMR波谱较系统地研究脱甲基改性麦草碱木素化学组成、微观表面形态和化学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脱甲基活化改性后,麦草碱木素的甲氧基含量由10.3%降至6.09%,而酚羟基和羧基含量分别由2.98%和4.58%增至5.51%和7.10%.脱甲基改性后氧元素含量下降,改性麦草碱木素的微观形态呈致密的球形,在尺寸上比未改性的麦草碱木素小.改性后麦草碱木素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w)由6217降至5148,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情况发生变化.脱甲基改性使苯环上的烷基芳基醚键断开,形成酚羟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伴随木素结构单元间化学联接的断裂,体现在其核磁共振波谱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以磨石磨木浆为原料,对对照浆、漆酶/介体体系改性浆的木素进行分离,制得磨木木素.采用元素分析、功能基测定、FT-IR、GPC和1HNMR等分析技术探讨了漆酶/介体体系改性对纸浆中木素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浆相比,改性浆木素发生了氧化降解反应;其中木素的甲氧基、酚羟基含量降低,而羰基含量升高;对照浆和漆酶/介体体系改性磨石磨木浆木素的C9结构单元式分别为C9H8.37O2.87(OCH3)0.98和C9H7.83O3.01(OCH3)0.90.  相似文献   

9.
高性能环保型木质素基酚醛胶粘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酚化技术制备了低成本和低游离酚、醛的木质素基酚醛胶粘剂(LPF).利用单因素实验法,探讨了加料方式对传统酚醛树脂(PF)胶粘剂游离酚、醛的影响;实验考察了酚化木质素以及用木质素酚化产物代替苯酚制备LPF胶的影响因素,优化得到高性能环保型LPF的配方工艺;并采用红外光谱测试了木质素在酸催化条件下酚化改性后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木质素分子在酚化条件下发生降解,通过酚化反应羟基含量显著提高,并产生了新的具有不同取代基的苯环结构;以苯酚为液化试剂,用浓盐酸作催化剂、浓盐酸用量为3%、液化温度为120℃、液化时间为10min、酚木比为2:1,酚化得到的木质素酚化液,在酚醛比为1:1.8时,甲醛分3次加入、碱液分2次加入,制备得到的LPF具有比传统PF更低的游离酚、醛含量、优异的胶合性能和储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纸浆的酶生物漂白及其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白腐菌(Whiterotbasidiomycetefungus)产生的降解木素的三种酶类木素过氧化物酶[(Ligninperoxidase,Lip)(EC.1.11.1.14)]、锰过氧化物酶[(Mn-peroxidase,MnP)(EC.1.11.1.13)]和漆酶[(Laccase,Lac)(EC.1.10.3.2)]及黑曲霉(A.niger)产生降解半纤维素的聚木糖酶[(Xylanase)(EC.3.2.1.4)]和桉木(Eucalyptus)硫酸盐浆作用,结果显示,酶处理能降低纸浆的卡伯值(Kappavalue),提高白度,而对粘度降低较少.GC和FTIR分析表明,经酶处理后,纸浆中的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因减少,阿拉伯糖和木糖含量降低,按木KP浆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物(LCC)的木素-阿拉伯糖基及木素-木糖基结合键断裂,并活化木素分子的芳香环结构,促进木素的溶出,提高了纸浆的白度和可漂性.生物漂白废液的污染负荷降低了.  相似文献   

11.
采用FT-IR跟踪法研究了双酚S与环氧氯丙烷的醚化反应,使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醚化物在FT-IR中的醚键特征峰强度与酚羟基转化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间存在良好的二次函数关系。建立了FT-IR法测定醚化反应中酚羟基转化率的标准工作曲线,利用该曲线研究了双酚S与环氧氯丙烷的醚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在环氧氯丙烷大大过量的情况下,醚化反应速率与酚羟基浓度相关,当酚羟基浓度小于临界浓度时,该反应为一级反应;当酚羟基浓度大于临界浓度时,该反应为零级反应。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引种的南方湿地松和加勒比松进行了实验室改良硫酸盐法蒸煮的研究。结果表明,改良硫酸盐法制浆的选择性明显高于常规蒸煮法,当卡伯值相同时,与常规硫酸盐浆相比,改良硫酸盐浆具有相近的细浆得率、较低的粗渣率和较高的粘度,在相同的抗张指数下有更高的撕裂强度。  相似文献   

13.
Bis(2-propyloxy)calix[4]crown-6 (BPC6) is an effective separation agent for cesium removing from spent nuclear fuel. The study on radiolytic behavior of BPC6 itself under γ-irradiation was required for evaluating its feasibility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It was found that BPC6 exhibited excellent radiation stability at dose less than 100 kGy. However, the isopropyl groups in BPC6 under- went oxidation and dealkylation to form carbonyl groups and phenolic hydroxyl groups at dose above 300 kGy, respectively. When the dose was more than 1000 kGy, the ring opening of crown ether structure of BPC6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phenolic hydroxyl groups as well. The formation of radiolytic products containing phenolic hydroxyl groups during the irradiation of BPC was confirmed by using FeCl 3 as a probe. Combining with the radiolytic behavior of two model chemicals (1-isopropoxybenzene and benzo-18-crown-6 ether), the radiolytic behavior and mechanism of BPC6 under -irradiation was testified further.  相似文献   

14.
贮藏温度对蓝莓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蓝莓果实的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确定蓝莓鲜果适宜的贮藏温度,并为研究蓝莓果实中主要的抗氧化成分提供参考.在贮藏温度为20~25,10~15,0~5℃下,于不同贮藏期取样测定蓝莓果实中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的质量分数;测定蓝莓对DPPH自由基(DPPH.)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并分析3种活性成分与蓝莓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贮藏温度下,蓝莓果实中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的质量分数及抗氧化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贮藏初期,较高的贮藏温度能明显促进蓝莓果实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增加,但在贮藏后期,较高的温度加速了蓝莓果实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下降速度,并缩短了蓝莓贮藏期;低温(0~5℃)能使蓝莓果实的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且能显著增加果实的贮藏期,是蓝莓较适宜的贮藏温度;蓝莓果实中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质量分数与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5.
啤酒及其酚类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啤酒及其酚类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通过啤酒及其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进行评价。结果 在相同浓度下,啤酒对羟基自由基的抑制能力最强,其次是脂质过氧化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啤酒酚类提取物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能力最强,然后是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结论 啤酒及其酚类提取物具有较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且啤酒的抗氧化作用大于其酚类提取物,这说明在啤酒中还可能含有其他的抗氧化成分。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一种具有优异韧性和热稳定性的覆铜板用环氧大豆油内增韧改性酚醛树脂.采用FTIR表征了改性酚醛树脂的分子结构,用SEM观察了改性酚醛树脂样品冲击断面的微观形貌,并对改性酚醛树脂制备的覆铜板的性能进行了研究,以获得最佳的合成工艺.文中还对改性酚醛树脂的增韧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其主要反应机理为:部分环氧大豆油在叔胺催化下与酚羟基进行醚化反应,同时环氧大豆油与多元胺发生扩链反应,最终生成与酚醛预聚体接枝的长链环氧大豆油环氧树脂.当环氧大豆油添加量为30%、固化剂含量达7%时,树脂的综合性能较佳.扩链后的环氧大豆油具有显著的增韧作用,它与酚醛树脂构成内增韧的交联网络,内增韧结构对改善覆铜板的耐焊性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性能摩阻材料用酚醛树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冲击强度、红外光谱、热分析、刹车片试验等手段研究了稀土和亚麻油对酚醛树脂的改性作用,结果表明,稀土离子将酚羟基封锁减少了酚羟基对其邻位上亚甲基的影响,提高了树脂的耐热性,亚麻渍的烷基链起到内增韧的作用,改善了树脂的脆性。通过稀土和亚麻渍的双改性,合成出高性能摩阻材料用酚醛树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