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为因素是晋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形成与逆转的主要因子.本文在分析人为因素系一般作用的基础上,以右玉县风动力荒漠化土地的逆转为例,定量评价了人为因素在荒漠化土地整治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2.
荒漠化是人为强烈活动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人地关系矛盾的产物.塔里木河下游是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主要通过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软件,对塔里木河下游土地荒漠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结论:在塔里木河下游的荒漠化土地中,荒漠化类型以风蚀荒漠和盐漠为主;荒漠化程度以极重度荒漠为主.另外,还根据塔里木河下游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荒漠化整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生态脆弱带面临的荒漠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联合国对荒漠化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类型荒漠化土地形成、发展的综合机理和环境的脆弱特征,并联系生态脆弱带理论阐释了生态脆弱性和荒漠化发展的关系,认为土地的脆弱性是荒漠化的基质,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是荒漠化的诱因,而荒漠化进一步使环境更加脆弱。最后给出了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关注的一个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土地的荒漠化不仅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和贫困,而且也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对我国土地荒漠化的现状,产生原因和危害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土地荒漠化的一些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土地荒漠化的概念、现状对荒漠化成因,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土地荒漠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晋西北地区是我国黄土高原及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荒漠化动力因素主要包括水动力和内动力.风、水动力具有随季节周期性交替和空间上相互交错渗透的特点,风、水两种动力有时互为条件,有时相互制约,它们共同决定了晋西北全区侵蚀过程的垂向分带和地貌形态.  相似文献   

7.
对目前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针对目前荒漠化防治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荒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防治的总体思路及优化模式。指出目前荒漠化防治工程中应充分尊重基本的生态学规律,实现荒漠化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应加强组织与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按照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模式开展荒漠化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基于大数据的荒漠化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彦 《甘肃科技》2016,(15):38-40
新常态下,我国荒漠化治理也步入到了一个新阶段,大数据的出现及其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为我国荒漠化的治理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在对我国荒漠化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大数据的内涵,特征,梳理出了基于大数据的荒漠化治理思路,然后讨论了大数据助力我国荒漠化治理中的优势和挑战,最后提出了当前形势下基于大数据的荒漠化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地处祖国的北部边疆,是全国荒漠化土地分布最集中和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改革开放以后,对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为更好的对内蒙古地区荒漠化防治成果有一整体把握,本文从荒漠化的成因、现状及防治对策三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概况进行一系统梳理。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土地荒漠化的概念、现状对荒漠化成因,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土地荒漠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针对山西省荒漠化的动态变化,结合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蒸发量、水蚀模数等因素,综合分析了山西省荒漠化动态变化的原因与现状。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不能脱离文化的影响,每一个产品必然带有着文化的痕迹。山西是一个极具文化内涵的省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要让山西文化资源闪烁光芒,必须以产业的眼光来审视其巨大的价值,将山西的地域文化特色附加于产品上.让产品体现出独有的地域文化附加值,使山西经济的发展从宏观上到微观上拥有独特、丰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A massive sandstorm enveloped most part of northern China during the spring season 2002. Monitoring the evolution of sandstorm and desertific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problems for China's environment. Since 1989, one of the most advanced and operational passive microwave sensors is the DMSP SSM/I (special sensor microwave imager) operated at seven channels (19, 37, 85 GHz with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polarization and 22 GHz with vertical polarization only). In this paper, the sandstorm and desertification indexes, SDI and DI, are derived from the radiative transfer equation, and are employed with multi-channel measurements of the DMSP SSM/I for monitoring the sandstorm and desertification in northern China. Some SSM/I data in 1997 and 2001 are employed. The algorithm of Getis statistics is developed to categorize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and its evolution these day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SM/I indexes, SDI and DI, and its Getis statistics are well applicable for monitoring the sandstorm and desertification.  相似文献   

14.
苗族麻山支系长期生息在喀斯特山区,因此积累了高效利用与精心维护喀斯特生态系统的经验和技能。20世纪中期,随着周边社会环境的巨变,麻山地区石漠化灾变日趋扩大,虽经多方救治,成效甚微。但全面剖析当前苗族的生计方式后发现,发掘和利用苗族传统的地方性知识和技能,在石漠化灾变救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据此,可望找到根治石漠化灾变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夏春  苏维词 《贵州科学》2011,29(6):89-94
本文以贵州普定县示范区为例,分析了石漠化的成因以及岩溶石漠化山区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此基础上对岩溶石漠化山区的庭院经济发展进行初步探讨,并从优良乡土树种的选择、沼气利用、水资源利用、山外辐射带动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成因及其农业生态恢复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岩溶地区石漠化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石漠化形成和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地质、气候、水文、植被和人类活动五个方面.该文从这五个方面分析了石漠化的产生及危害,并针对此提出了其脆弱生态环境恢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沙质荒漠化灾害监测评价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沙质荒漠化灾害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选择科尔沁和毛乌素两个典型的农牧交错带作为研究区,基于沙质荒漠化灾害背景(图象、图形和统计)GIS数据库,对沙质荒漠化灾害进行判别、预测及对灾情进行综合评估的建模研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我国沙质荒漠化灾害监测综合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上述两个试验区的沙质荒漠化灾害进行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乌审旗、抗锦旗为沙质荒漠化极重度区,奈曼、库伦、开鲁为重度区,昌图县为中度区,通辽为轻度区,对沙质荒漠化影响大小依次为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沙质荒漠化灾害危险度评价的结果表明,在毛乌素地区的南部灾害严重,危险度为重度,西部程度较轻,为中度偏轻,东部与北部程度稍重,为中度偏重,但乌审旗的沙质荒漠化灾害程度被低估了,应为重度。  相似文献   

18.
关于宣传山西文化与发展旅游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是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文化大省,在旅游发展中如何将它们转化为物质财富,树立山西独特的文化形象,到位的宣传是关键性因素。在文化发展中建设文化强省,把山西文化建设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用先进的传播手段宣传山西,以文化事业带动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事业,应成为宣传工作者的思想共识和行为范式。  相似文献   

19.
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成因及其生态恢复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岩溶地区石漠化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石漠化形成和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地质,气候,水文,植被和人类活动五个方面.作者从这五个方面分析了石漠化的产生及危害,并对此提出了其脆弱生态环境恢复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