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祜族作为山地民族,游猎、游耕的传统生计方式需要维持着一定规模的群体生活,这在某种程度上对拉祜族女性的生育率有一定的要求.而传统生存环境中较差的卫生条件影响着妇女产婴的出生率与存活率.近20年来,橡胶种植作为一种新的生计方式的引入,对拉祜族当地的经济条件、妇女受教育水平、饮食营养结构、公共卫生条件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笔者基于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拉祜族妇女传统生育观念、生育任务以及妇女家庭角色在橡胶经济影响下的变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唐代均田制度与前代相比,受田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般妇女不再受田。导致这种变化的缘由值得深究:从根本上而言,经济的发展解放了以一般妇女为主体的剩余劳动力;从制度层面而言,租庸调制的实行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从土地兼并的情势而言,政府掌握的公田面积减少;从家庭而言,唐代家庭的组织结构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受田的唐代妇女,在家庭中对男子的依附地位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3.
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城乡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乡村,农业革命,特别是乡村工业的勃兴,使英国乡村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封建土地所有制变为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农村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部分农民同土地分离变成自由雇佣劳动者.当乡村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革变,乡村工业的发展如火如荼之时,城市为适应这一变化也进行了调整.城市的经济结构和它体现的经济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且与新兴乡村市镇的发展相协调,从而改变了英国城市区位分布,初步形成了近代城市网络体系.城乡经济的变迁改变了城市对乡村的依附关系,从而形成了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城乡之间的新关系.具体表现在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逐渐加强,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明显,城乡经济一体化初现端倪,到前工业化晚期,乡村非农化和城市化已略具规模.  相似文献   

4.
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①邹绍华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农业革命特别是乡村工业的勃兴,使其乡村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①。城市为适应这一变化也进行了重大调整。城市的经济结构和它所体现的经济职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且与新兴乡镇的发展相...  相似文献   

5.
人类在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文化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不仅使世界的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还渗入到占人类一半但千百年来被束缚于家庭的妇女领域,对于女性的觉醒,女性的解放,女性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家庭天使"的内涵和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伴随工业化的深入,强大的中产阶级不仅创造了这一时期的时代价值观,而且还形成了与以往不同的妇女观."家庭天使"成为他们心目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7.
在综述前人研究基础上系统梳理出留守妇女非正常生存问题,并提出非正常生存问题的诱发性因素——家庭离散。使用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留守妇女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2012)”的数据,以家庭离散作为切入点,并作为自变量逐一与五类非正常生存问题进行回归分析,以此考察家庭离散与留守妇女问题之间的显著线性程度与影响大小。回归结果表明,家庭离散对留守妇女的身体健康、婚姻安全、代际关系以及自身发展产生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开创了我国妇女运动的先河。孙中山的妇女观比康、梁的妇女解放思想大大前进了一步;在他的倡导下,女学迅速发展,产生了中国早期的杰出女性。以秋瑾等为代表的女性知识分子结成政治联盟并向参政的目标迈进。虽说这场运动是短暂的一瞬,但其影响却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书中,极为深刻地表达了妇女与时代与社会进步的天然关系:某一历史时代的发展总是可以由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来确定,因为在女人和男人、女性和男性的关系中。最鲜明不过  相似文献   

10.
旅游发展对云南世居少数民族妇女地位的影响是深刻、多样而又复杂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些影响将日益凸显并呈现新的特点。本文选择云南世居少数民族中的撒尼妇女、白族妇女和摩梭妇女为研究对象,以3个处于不同旅游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村寨为案例地,从家庭地位、经济地位等方面对比分析旅游发展对云南世居少数民族妇女地位和社会角色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吕思勉的妇女观表现在:重视妇女史和婚姻制度的研究;深入探讨各民族早期的母系社会和妇女地位;批判旧的妇女观,倡导注重妇女内在品质的新妇女观;在相关的文学创作中,展示新女性形象。吕思勉的进步妇女观形成的原因有:清末民初"史界革命"等新思潮的影响;妇女解放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江南女性文化水平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较大的现实;其家族女性多才华出众者。吕思勉的进步妇女观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社会史、妇女史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近代桂东南礼俗支出与乡村家庭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桂东南是广西较早开发而又得到迅速发展的地区。作为一个经济移民和多民族地区,其社会经济表现出许多特殊性,但是,在近代对市场的反应却与许多通商口岸地区一样。近代的市场对桂东南家庭的影响和移民地区所需的维系社会关系的需要,使礼俗支出对乡村家庭经济的影响得以鲜明的体现。文章在此背景下分析了礼俗支出对乡村家庭经济在生产、资本及消费方面的影响,并通过礼俗支出来反映桂东南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在豫北乡村,跑庙已成为一些中老年妇女重要的精神文化生活内容之一。它与民间信仰习俗相关,与妇女在现实社会中的物质、文化生存和身心情感经历也有着密切关系。跑庙是社会走向开放后信仰自由的一种文化表征,是妇女走出家庭、群体结缘的一个正当途径,是农村实现温饱后人们对精神文化和身心健康的正常需求,是社会转型期妇女外出散心休闲的一种有效活动方式,也是乡村中老年妇女寻求人生和社会价值的一条别样途径。她们在"神"的旨意下出行,是"神"的召唤也是妇女自己的内心吁求;是对自由的向往与追寻,也是被"神"所缚、不由自主的一种行动。乡村妇女摆脱羁绊、离家出走,依靠"神力"为自己壮行,为改变自己的心态和生存境况迈出了有限却必要的脚步。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以来,由于企业结构性亏损造成的下岗,已威胁到各个年龄层的女性,成为影响妇女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妇女在就业中因各种原因,处于不利的地位,并且影响到她们自身及家庭和子女的教育。本课题主要根据全总女工部1997年对千名下岗女职工调查资料和其它的有关统计资料,对下岗女工面临的困境做一较为深入的分析,并从妇女自身和社会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1992年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年份,经济转型引起女性就业市场变化.现有研究多为定量分析,通过回归模型等探讨影响女性就业与转职因素,定量研究忽视了女性转职的实际问题和心理变化.本论文通过对30位在京就职女性进行深度访谈,获取女性自身及基本属性和转职历程数据,研究发现:任何时期,家庭因素、文化程度、职业类型、户籍制度均为影响女性转职的主要因素.转型期后,女性转职受到女性个性因素等特殊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常说女性是"半边天",她们给人一种美丽、平和、善良、温暖的感觉,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妇女的政治经济地位也不断提高,广大女性逐渐摆脱了家庭的束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女性既是家庭的纽带,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影响是长期深远和巨大的,但这"半边天"也出现了"黑洞"。近年来女性犯罪趋于不断上升的趋势,预防和打击女性犯罪已成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任务,而解决这一社会问题要首先究其根源。女性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微观的社会环境的客观原因,又有其生理和心理等主观原因,多种主客观因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导致了女性犯罪行为的发生。笔者从社会、家庭、个人、传统风俗入手分析女性犯罪原因。  相似文献   

17.
早期妊娠流产是指妊娠在12周前自然终止的现象,其不仅影响着妇女的身心健康,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家庭的生活气氛。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污染、社会的快节奏发展以及人们不良生活作息习惯的增加,妊娠早期的流产率逐年增加。该文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在孕妇怀孕早期能引发流产的危险因素,更加科学合理地规避风险,配合相应的健康生活指导,引导每一位适龄妇女幸福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处于经济转型和升级的重要时期,同时也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快速工业化不断推进,中国的农村也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乡村困境堪忧。一方面,大量农业人口的外流,"荒村"和"空心村"遍地开花;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用工业生产的模式,制造出的新农村,村村类似,村村像城镇。村落的终结和乡村文化的消逝,让当下的乡村变得没有了乡村的味道。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正确定位村落价值,通过家庭农场概念的提出,为乡村发展出路带来曙光。  相似文献   

19.
孙犁是“以写妇女起家的”。论文选取孙犁“抗日小说”中若干典型的女性形象加以分析,对作家笔下乡村女性人物进行分类,试图探究孙犁从男权视角出发,对自身女性意识进行的想象与规范,归纳出孙犁复杂特殊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20.
“留守妇女”作为农业生产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填补了原来男性承担的传统角色,成为乡村建设的主力军。如能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村民自治权、家庭内部的平等决策权、人身健康和安全等方面保护留守妇女的合法权益,保障留守妇女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会提高留守妇女的生产积极性,对新农村建设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