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诗经》语气词的运用看先秦语气词的发展及其特色朱明珠《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中国文学史就是从《诗经》开讲的;同样,研究汉语发展史,也是从《诗经》开始的。汉语古音的研究,主要的材料是《诗经》和谐声字。在语言方面,《诗经》创造的写景状物、抒情、颂...  相似文献   

2.
正确评估《诗经》中语气词的历史真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鼓文》作于春秋早期的秦文公时代,而勒刻于春秋中期至春秋末期之间,可视为风格接近《小雅》的《秦风》逸诗之一。我们依据《石鼓文》的语言材料及《左传》、《国语》中大量《诗经》引文可证明《诗经》及《诗经》中大量语气词的历史真实性。  相似文献   

3.
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尝试从及物性、语气、主位结构等方面对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死者》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功能语篇分析如何帮助理解小说的主题意义,进一步印证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中的运用价值。以此验证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是一种适用于语篇分析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美国诗人朗费罗的著名诗歌《A Psalm of Life》的中译文在中国流传甚广。不同译者在及物性和语气特征的处理、措词的选用及语气的强调再现上风格各异,最终的译文跟原文在语言形式上的距离感也因此各不相同,其中黄杲昕和黄新渠的译文在诗歌形式及语言表达上较为忠实于原诗;杨德豫的译文明显拘泥于原诗表面语言结构,表达力度不够;黄一宁的译文则显得过于随意,对原诗的改写幅度较大,有不忠之嫌。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方言句首使用语气词情况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句首有语气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经匿迹。只在少数方言中仍有留存。对闽南方言、遵义田坝仡佬语、平阳瓯语和鄂东南方言中的句首语气词及其主要用法作简要梳理,概述句首语气词句法特点、语气与语气词的匹配、语气变化与音变以及语用功能,概括各地区句首语气词使用的异同。以期对方言语气词研究有所增益。  相似文献   

6.
先秦语气词之间既有共性,又有着个体差异.进行专书研究,就有必要揭示其中的共性和差异性.因为有比较才能够有鉴别,只有在充分描写的基础上,通过共时比较,才能够更清楚地认识不同语气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孙苹 《当代地方科技》2010,(16):168-168
有的语气词位于句末,有的语气词位于句中。位于句中的语气词数量不多,分布的位置比较灵活。《雷雨》中哪些语气词是可以在句中出现的呢,句中语气词有何作用,本文将就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别从句法、语用两方面对《论语》中的祈使句进行定量与定性的分析,以管窥先秦时期祈使句在句法、语用上的特征,为汉语史的研究做点贡献。  相似文献   

9.
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纯理功能理论对王雏的《送别》一诗和它的四种英译文作初步的探讨,从中可以看出,语气,交际角色以及时态均具有人际意义。在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诗歌分析中的可操作性和可运用性的同时,对于翻译问题也提出了一些疑义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从"吧"和"呢"能否进入假设句这个角度考查"吧"和"呢"进入假设句的条件,由此对二者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探寻二者在语用上形成差异的根本原因。得出了影响语气词呈现出用法上差异的原因在于语气词所具有的意义本身。种种用法能否成立全都取决于语气词的意义,并因此对教学以及词典编纂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分解方式和积累方式这两种诗歌意象的建构方式,在《诗经》中都有所运用,但用的最普遍的是积累方式。《诗经》的意象具有创造性、朦胧性与歧义性等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与它早期诗歌口头文字创作的性质有关,是属于一个历史时代的。  相似文献   

12.
分解方式和积累方式这两种诗歌意象的建构方式,在《诗经》中都有所运用,但用的最普遍的是积累方式。《诗经》的意象具有创造性、朦胧性与歧义性等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与它早期诗歌口头文字创作的性质有关,是属于一个历史时代的。  相似文献   

13.
闽地开发较晚,但在五代至北宋初即已有蔡元鼎这样的《诗》学专家.至朱子兴学闽地,其所著《诗集传》在闽地影响深远.受其影响,闽地治《诗》者代有人出.黄道周浸淫于具有浓郁《诗》学氛围的闽南,一生治《诗》不辍.黄道周《诗》学著述散佚严重,但经过爬梳剔挟,还是可以发现其有大量的《诗经》学文献存世.梳理闽地《诗经》学传统以及黄道周的《诗经》学研究,可以引起学界对黄道周乃至闽地《诗经》学的关注和研究,以充分揭示其特点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居然生子”别解《诗·大雅·生民》叙述周始祖后稷诞生的神话故事。后稷之母姜嫄履大人迹而娠生后稷,其第二章末四句:“以赫厥灵,上帝不灵,不康禋祀,居然生子。”因为全诗是周人称美其奉为农神,而周公制礼又以之配天的始祖后稷的颂诗,历代封建学者在“居然”二字的训释上便也大作文章,拉上许多牵强附会的谬解,从而影响了对《生民》诗义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6.
《诗经》中保存了丰富的原始神话,具有十分重要的神话献学价值。这些神话大都保持了其原始面貌,并表现出自己的特点:一是充满浓郁的宗教气氛;二是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17.
《诗经》是周代的作品。秦始皇焚书时,《诗经》作为儒家经典,也遭到毁灭。汉初人根据口头讽诵,又把这部伟大作品用文字记录下来。但由于师传的不同、语言的时代差距和记忆的差错,很多地方用的只是同音字。当时流传的有《鲁诗》、《齐诗》、《韩诗》三种本子,合称为《三家诗》。它们的文字和说解互有出入。西汉中期,又有《毛诗》传世,《三家诗》便逐渐先后湮灭。所以《诗经》中出现大量的假借字是不  相似文献   

18.
尽管《诗经》并非专门的审美理论文本,它所包含的审美观念却大有可观。它们数量众多,涉及到广泛的审美领域;既有一般性观念。也有特殊性观念;有男女,有物我,有内外,有兼言,有专称,似足以形成一小小的审美评判系统,足可显示先秦中华早期审美意识之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诗经》中的忧患情感总的来看,都是当时某些“志士仁人”正直的道德责任感、正叉的人生理想与黑暗腐朽的社会政治相抵牾而闪现的心灵火花,它兼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突破了个人利益的狭隘圈子,而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结合在一起;诗人的忧患情感常常与比较敏锐的政治眼光相交织,从而充当了后代某些重要政治理论的先导;奠定了我国古代爱国主义诗歌的情感基调。  相似文献   

20.
叠音词的运用是《诗经》的一大语言特色.据粗略统计,《诗经》三百零五篇,有近三分之二的篇目运用了叠音词,有的章节几乎句句采用叠音词.全书共用叠音词约三百五十个,而它们出现的次数约在一千次左右.《诗经》运用一些叠音词来描摹细腻曲折的思想感情和丰富多彩的自然景景,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刘勰对此曾大加赞赏“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扬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风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情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