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从南海海绵Pachychalina sp.中鉴定出具有5种不同甾核的15个甾醇,5种甾核包括7-烯-甾核,8-烯-甾核,A-降-甾核,5-烯-甾核和4-甲基胆甾烷醇甾核。2个在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甾醇,24-甲基-25(26)-去氢-胆甾醇和24-乙烯基胆甾醇,存在于该海锦中。  相似文献   

2.
利用柱层析和色谱-质谱(GC-MS)技术从中国南海海绵Polymastiasobustia中分离和鉴定两种不同甾核的8个甾醇.它们分别是:胆甾烷醇、胆甾醇、胆甾-5,22-二烯-3β-醇、胆甾-5,24-二烯-3β-醇、胆甾-5,22-二烯-24-甲基-3β-醇、胆甾-24-甲基-Δ5-3β-醇,胆甾-5,22-二烯-24-乙基-3β-醇、胆甾-24-乙基-Δ5-3β-醇.这是海绵Polymastiasobutia中所含甾醇化合物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海藻Caulerpa sertularioides中的甾醇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应用GC-MS技术从海藻Caulerpa sertularioides中分离鉴定出7种甾醇:胆甾醇,胆甾烷醇,24-甲基-轩-5,22-,二烯-3β-醇,24-甲基-胆甾醇,24-乙基-胆甾醇,24-甲基-胆甾-5,7,22-三烯-3β-醇,24-乙基-胆甾-5,23-二烯-3β-醇,3种甾酮:24-乙基-胆甾-4-烯-3-酮,24-甲基-胆甾-5,7-二烯-3-酮,24-甲基-胆甾-5,22  相似文献   

4.
利用柱层析和色谱-质谱(GC-MS)技术从中国南海海棉Polymastia sobustia中分离和鉴定两种不同的甾核的8个甾醇。它们分别是:胆甾烷醇、胆甾醇、胆甾-5,22-二烯-3β-醇、胆甾-5,24-二烯-3β0醇、胆甾-5,22-二烯-24-甲基-3β-醇、胆甾-24-甲基-△^5-3β-醇、胆甾-5,22-二烯-24-乙基-3β-醇、胆甾-24-乙基-△^5-3β-醇,这是海绵Poly  相似文献   

5.
海绵Phyllospongia sp.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波谱及GC-MS等方法从海绵中分离鉴定出十四酸,十六酸,24-甲基胆甾醇,胆甾-5-烯-3β-醇,胆甾-5,22-二烯-3β-醇,胆甾3,5,-二烯-7-科角甾-5-烯-3β-醇,(24-S)-豆甾-5-烯-3β-醇,胆甾-5α-3,6二酮。  相似文献   

6.
运用波谱及GC—MS等方法从海绵中分离鉴定出十四酸,十六酸,24-甲基胆甾醇,胆甾-5-烯-3β-醇,胆甾-5,22-二烯-3β-醇,胆甾-3,5-二烯-7-酮,麦角甾-5-烯-3β-醇,(24-S)-豆甾-5-烯-3β-醇,胆甾-5α-3,6-二酮  相似文献   

7.
柄海鞘Styela clava中的甾醇化合物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GC-MS技术从青岛海域产丙第鞘Styela clava中分离鉴定出5种甾醇化合物,分别是:(22Z)-26,2-二降-麦角甾-5,22-二烯-3β-醇(1),胆甾-5,22-二稀-β-醇2),胆甾醇(3),胆甾烷醇(4)(22E)-麦角甾05,22-二烯-3β-醇(5)。  相似文献   

8.
从喀里多豆荚软珊瑚(LobophytumcaledonenseTixDur)中分离得到2种晶体1与2,经光谱数据分析鉴定二者的结构分别为24ζ-甲基胆甾-3β,5α,6β,25-四醇-25-单乙酸酯和24ζ-甲基胆甾3β,5α,6β-四醇。  相似文献   

9.
齿叶橐吾中甾醇类化合物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齿叶橐吾根部的(V(石油醚):V(乙醚);V(甲醇)=1:1:1)提取液中分离出4个甾醇类化合物,经IR,^1NHMR,^13CNMR,DEPT,EIMS等光谱方法鉴定它们为:麦角甾-6,22-二烯-3β,5α,8α-三醇(1),豆甾-5-烯-3β-醇-7酮,豆甾-4-烯-6β-醇-3-酮,豆甾-4-烯-6α-醇-3-酮,其中化合物1在天然界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0.
软珊瑚Lobophytum caledonense Tix Dur的化学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喀里多豆荚软珊瑚中分离得到2种晶体1与2,经光谱数据分析鉴定二者的结构分别为24ζ-甲基胆甾3β,5α,6β,25-四醇-25-单乙酸酯和24ζ-甲基胆甾3β,5α,6β-四醇。  相似文献   

11.
星骨海绵Stelletta tenuis Lindgren中的甾类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从星骨海绵Stelletta tenuis Lindgren中分离及鉴定的甾类化合物,其中甾酮3β-羟基-豆甾-5-烯-7-酮、3β-羟基-胆甾-5-烯-7酮是第1次林该种海绵中由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根据IR、MS、NMR、^2D-NMR等波数据确定其结构。其它11个甾类化合物由GC-MS结合质谱裂解规律鉴定。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南海海绵Phylospongiasp.中分离得到了一个神经酰胺类化合物Phyl-loamideA,它的结构通过波谱方法和化学方法确定.  相似文献   

13.
海绵Hircinia variabilis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波谱及GC-MS 等方法从海绵Hircinia variabilis 中分离鉴定出胆甾醇、24-甲基胆甾醇及24,26-二甲基胆甾醇等3种甾醇.  相似文献   

14.
南海小束格海绵Clathria fasciculate中的新神经酰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中国南海小束格海绵Clathriafasciculate中分离得到一系列新神经酰胺化合物 ,它们的结构是通过FAB_MS ,IR ,NMR ,DQFCOSY ,HMQC ,HMBC ,GC ,GC_MS和化学转变等方法确定的。这些神经酰胺的长链碱部分具有独特的异丙或反异末端 ,脂肪酸部分则主要由 (4E)_2_羟基_4_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和二十五碳烯酸组成。  相似文献   

15.
海绵相关微生物是药物开发的重要资源.本文利用6种培养基对汕头南澳普遍存在的海绵Halichondria sp.的共附生放线菌进行分离和培养,共得到36株放线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些放线菌分别属于Streptomyces、Nocardiopsis和Micromonospora属.抗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分别对Staphylococcus aureus、Bacillus subtilis和Escherichia coli等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同时分子方法筛选显示这些放线菌具有潜在产生聚酮类、角蒽环类和非核糖体多肽类的能力.本研究结果为海绵相关微生物在药物开发方面积累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运用色谱方法和现代分析方法从南中国海采集到的海绵Phyllospongiafoliascens中分鉴定了2个新的二倍半萜化合物PhyllofolactoneF和PhllfolactoneG。同时分分离得到了2个已知的二倍半萜类化合物PhyllactoneD和PhllactoneE。  相似文献   

17.
从一未知种属海绵中分离得到4个新化合物,经波谱分析,测定它们的结构为N-(2′,4′-二羟基-正-二十三碳酰基)-1,3-二羟基-正-十六烷-鞘胺醇,N-(2′,4′-二羟基-正-二十四碳酰基)-1,3-二羟基-正-十六烷-鞘胺醇,N-(2′,4′-二羟基-正-二十三碳酰基)-1,3-二羟基-正-十五烷-鞘胺醇,N-(2′,4′-二羟基-正-二十六碳酰基)-1,3-二羟基-正-十六烷-鞘胺醇.  相似文献   

18.
报道从中国南海星骨海绵Steletatenuis(Lindgren)中分离得到的两个次级代谢产物1和2.经光谱数据分析鉴定1为一种新的N-酰基神经鞘氨醇;2为一饱和的酰胺  相似文献   

19.
海绵共生微生物是海洋活性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之一,从广泛分布于福建沿海的山海绵(Mycale sp.)中分离可培养共附生微生物,并对其进行抑菌活性筛选,发现能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微生物,寻找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化合物.从分离的64株细菌和21株放线菌海绵共附生微生物中,筛选到一株具有强烈拮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放线菌菌株HNS054,结合其培养特性、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孢子形态学观察及16SrRNA基因序列,看家基因atpD、recA、rpoB和trpB多基因联合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Streptomyces labedae.对该菌活性产物抑菌效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酵液粗提物(1mg/mL)的抑菌能力略低于四环素(1mg/mL)和氨苄青霉素(1mg/mL),同万古霉素(1mg/mL)和环丙沙星(1mg/mL)相当,高于链霉素(1mg/mL).该活性物质对温度敏感,最高耐受温度为60℃;活性物质在碱性条件下稳定,酸性条件(pH≤3)下失活,分子排阻层析所得物质经全波段扫描,发现它在230nm有较高的吸收值.研究结果将为后续活性物质的进一步分离纯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用硫酸铵沉淀,Q-Sepharose HP离子交换层析,Superdex 200凝胶过滤层析和Mono-Q离子交换层析方法,对从大连潮间带繁茂膜海绵中分离得到的1株假单胞菌DEH138A(Pseudomonas sp.DEH138A)中的脱卤酶进行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表征。结果显示,假单胞菌菌株DEH138A中含有一种能降解L-2-氯丙酸的L-2-卤代酸脱卤酶(L-DEX)。经纯化后,L-DEX亚基分子量为27.8kDa,全酶分子量为42.5kDa,推测其为一个二聚体蛋白。L-DEX最适pH值及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10.0和30℃,Km值为0.63mmol/L。L-DEX能够作用于多种2-卤代酸,而且对单溴乙酸的脱卤效果最好。DTT和EDTA对L-DEX无抑制作用,Cu2+和Co2+对L-DEX有明显的抑制作用。L-DEX具有立体选择性等独特的酶学特性,在环境修复、精细化工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