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广州天河科技园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内聚集了上千家科技型企业。本文以广州天河科技园企业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入的来源、方式和原因,人才流出状况与原因,人才流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等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动的原因与特点,并对如何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广州天河科技园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内聚集了上千家科技型企业.本文以广州天河科技园企业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入的来源、方式和原因,人才流出状况与原因,人才流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等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3.
高新区扫描     
《广东科技》2013,(7):30
广州天河科技园:每年1.5亿元助推智慧产业集聚广州市天河科技园新出台企业扶持政策,每年安排约1.5亿元的产业发展资金,着力推动园区优势产业发展。为此,天河科技园制订出台的《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河科技园/广州天河软件园促进园区优势产业发展的若  相似文献   

4.
天河科技园是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广州高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州高新区成立最早,建设和发展最具规模的园区。在国家科委和省科委的指导下,在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经过七年的努力,各项建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园区工业生产基地、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试制、中试、高新技术产品展示及科技管理、培训与信息交流场所已大部分建  相似文献   

5.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广州高新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1998年8月,广州高新区开始实行"一区多园"的管理模式.全区由广州科学城、天河科技园、黄花岗科技园、民营科技园和南沙资讯科技园组成,总体规划面积48.39平方公里.其中政策区面积37.34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6.
《广东科技》2009,(17):26-27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广州高新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1998年8月,广州高新区开始实行“一区多园”的管理模式。全区由广州科学城、天河科技园、黄花岗科技园、民营科技园和南沙资讯科技园组成,总体规划面积48.39平方公里,其中政策区面积37.34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7.
金华科技园位于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是金华市委、市政府"科教兴市"战略的重大组成部分.1998年科技园建设方案经过专家论证列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试点,是我省起步较早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之一.全国创新大会以后,为进一步加快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扩展产业发展空问,1999年底启动建设18平方公里的工业园,使高新园区建设形成了"一区两园"的发展格局,较好地解决了"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产业发展问题.几年来,金华科技园在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开展技术创新、推进产学研联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等方面发挥了孵化、集聚和辐射作用.据统计,2000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57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92亿元.  相似文献   

8.
正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成立于2002年6月,2003年10月被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目前园区企业超过2000家,累计孵化企业40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0家,园区企业每年上缴税收超过3亿元。上海同济科技园孵化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是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企业孵化培育平台,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及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理事单位,目前孵化场地内注册企业700余家,孵化面积  相似文献   

9.
启迪科技园(沈阳)分园(原清华科技园(沈阳)分园)是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政府和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于2005年12月共同组建的,是启迪科技园在东北地区唯一的分园.启迪科技园(沈阳)分园充分利用大东区政府和启迪股份双方的优势,力将启迪科技园在沈阳辐射园区建成国内一流的创新创业企业孵化、人才引进和教育培训、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基地,促进启迪科技园事业和大东区、沈阳市及辽宁省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学科技园是以拥有知识、人才和研发优势的大学为依托,通过提供场地、资金、政策等优惠条件,激励科技企业或高技术公司创建及发展,促进大学科技研发创新、科研成果转化、高新企业孵化、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的科技产业园区。中国的大学科技园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2015年底,中国大学科技园达200多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达115家,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新兴产业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1.
数字     
《科技潮》2006,(12):41-41
朝阳:71 今年1~9月,健翔科技园新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达71家,至此,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03家,其中外资企业11家。共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4.61亿元,利润4327万元,上缴税费1.07亿元。  相似文献   

12.
金华科技园位于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是金华市委、市政府“科教兴市”战略的重大组成部分。1998年科技园建设方案经过专家论证列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试点,是  相似文献   

13.
(一)广州民营科技园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民营科技园处在广州国际大都市发展圈层内,属广州市计划的发展三大功能组团之一——北冀大组团。以市一环路为入口,面积约1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4.
陈华 《华东科技》2004,(7):12-13
中关村科技园区:不断创新的老牌科技园中关村科技园区是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对园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中关村科技园区覆盖了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区域,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和亦庄  相似文献   

15.
2000年北航科技园成立,至今已走过八个春秋。八年来科技园不断拓展物理空间,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另一方面.在此空间和平台上,通过有效整合大学、企业和社会的各项资源,在降低参与者公共成本的同时增加其联系与合作的机会,不断使大学科技园孵化高新技术企业、转化高新科技成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得以实现,同时也使园区承载的社会与经济价值随着创新活动的增多而同步放大。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大环境是国内大学科技园近年风起云涌、迅猛发展的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科技园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过程中不断创新的过程。 北航大学科技园是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而建的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高科技园区,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航大学科技园的宗旨是支持和促进校内高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成为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和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家的基地。  相似文献   

17.
校企动态     
大学科技园参展高交会 近日于深圳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教育部今年参展的主题是"大学科技园暨高校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果",展示了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历程,反映了大学科技园在孵化企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同时展示了近年来高校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8.
从创新集群的视角略论中国科技园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地理和科技园的形成、特征及演化,回顾了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大学科技园形成和发展的复杂背景,并指出了发展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在全球视角下,以创新集群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科技园发展的理想目标——实现创新集群;并对创新集群的含义、园区内合作机构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发展中国家创新集群的全球力做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北航科技园作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软件出口基地,近年来,在孵化高新技术企业、转化高新科技成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推进产学研结合、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累计孵化企业188家,在园企业210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产生专利2857项。仅2008年,园区年产值逾435亿元人民币,出口额近25亿美元,上缴税收5,90亿元,就业总人数达8000余人。  相似文献   

20.
正广州通过一系列集中高端人才、整合优质资源的举措,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效的众创空间,拥有一批集聚了大量优质项目、高素质创业者的园区、基地。随着广州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工作力度,通过各项人才政策不断集聚创新高端人才,并积极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广州创新驱动发展驶上"快车道",创新创业成就凸显。2014年,广州规模以上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