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对以贝利特(β—C_2S)为主要矿物组成的快硬贝利特水泥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和分析了碱度系数C_m值,熟料中的f-CaSO_4含量及有关外加剂对快硬贝利特水泥煅烧反应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HSC-Ⅱ水泥快硬高强配料是一项已得到大面积推广并荣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的科研成果,文章着重介绍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避免其早期变形裂缝与硬化后干缩裂缝以及低温下缓凝现象产生的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3.
通过改变普通硅酸盐水泥与铝酸盐水泥二元体系的比例,测试瓷砖胶的早期、水养和热养拉伸胶粘强度的变化趋势,研究两种三元胶凝材料体系对瓷砖胶拉伸胶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铝酸盐水泥为主的胶凝材料可满足胶粘强度技术要求.最后,结合其水化结果进行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4.
快硬早强混凝土国内外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粟淼  龚海龙 《科技资讯》2010,(22):115-115
快硬早强混凝土在路面修补、桥梁、港口等维修工程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运用该材料,能够达到快速修补开放交通的目的。本文在阅读了有关快硬早强混凝土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快硬早强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5.
用不同类型的水泥对硫酸盐的侵蚀的抵抗能力进行调查研究,水泥的分类按照欧洲规范EN97-1分为5种类型,通过理解最基本的硫酸盐侵蚀机理,能帮助我们了解水泥抵抗硫酸盐的侵蚀,并且对提出改进的建议,同时运用于工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快凝高强胶凝材料是现代建筑预制装配化,模块化和抢修抢建工程中应用的重要材料.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实验对象,以硫铝酸盐水泥、硅灰和粉煤灰为改性剂,以三者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取代率为响应因素,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硅灰—粉煤灰四元体系进行响应曲面优化.以四元体系28 d抗压强度为响应值,建立四元体系抗压强度预测模型.基于预测模型,确定复合胶凝材料体系的最优配比,并研究复合胶凝材料28 d抗压强度在各响应因素交互作用下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所得预测优配比进行凝结时间与抗压强度实验验证,并进行SEM微观分析.结果表明,硫铝酸盐水泥、硅灰和粉煤灰的取代率分别为12.84%、9.28%和12.11%时,预测配比28 d抗压强度最大,硫铝酸盐水泥、硅灰、粉煤灰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与空白样相比,工作性满足要求时,优配比初终凝时间分别缩短了84.32%和82.20%;1 d和28 d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47.07%和29.71%.研究结果可为快凝、早强和高强复合胶凝体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混凝土道桥修补工程的需要,开发了道桥快速修补商品混凝土制备技术,提出了该特种混凝土在拌制、运输及浇筑施工中的技术要求。实现了水泥基快凝快硬类混凝土由现场搅拌到商品供应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为了从微观层面分析成熟度与强度之间的相关性,文章从成熟度与水化产物生成量之间的关系研究混凝土强度预测机理,并对成熟度规则进行验证;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分析不同养护温度下各龄期水泥石中各物相组成,并通过积分强度法确定各物相的相对生成量。实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钙的相对生成量随着成熟度值增大而增大,钙矾石的相对生成量随着成熟度值增大呈先增大而后减小的趋势,且不受水泥石所经历的温度历程影响,水化硅酸钙的相对生成量与氢氧化钙具有相同规律;成熟度相等时,不同温度历程下的水泥石中氢氧化钙、钙矾石的相对生成量大致相等。  相似文献   

9.
廖耘 《广东科技》2009,(14):115-116
通过对比高强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在本构关系曲线上的差异,结合国内外相关规范及研究成果,讨论了现行混凝土构件计算公式应用于高强混凝上的适用性,并作了简单修正.  相似文献   

10.
玄武岩纤维对不同胶凝材料混凝土的强韧化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玄武岩纤维对不同胶凝材料混凝土的强韧化效应,制备了玄武岩纤维增强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BFROPCC与玄武岩纤维增强地质聚合物混凝土BFRGC.采用φ100mm SHPB试验装置,分别研究了BFROPCC与BFRGC的冲击力学性能,并分析了玄武岩纤维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OPCC与地质聚合物混凝土GC的强韧化效应...  相似文献   

11.
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抗剪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确定了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抗剪承载力组成中钢骨、高强混凝土、核心区箍筋的具体贡献·确定了在极限状态时的核心区总剪力的计算模型·按照叠加原理认为当达到极限状态时,钢骨、混凝土和核心区箍筋均达到各自的强度设计值,同时考虑了由于高强混凝土的脆性和边节点的约束使得节点强度降低的因素·从而确定了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承载力的计算公式,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了用偏高岭石与硅灰分别制备的高强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强度性能、收缩变形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用偏高岭石制备的高强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优于硅灰制备的高强混凝土;在水胶比较高时,偏高岭石混凝土的强度高于硅灰混凝土强度,水胶比较低时则相反,是硅灰混凝土强度高于偏高岭石混凝土;总之,偏高岭石混凝土的自收缩和干燥收缩小于硅灰混凝土;偏高岭石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不低于掺硅灰的混凝土.偏高岭石是一种可与硅灰相媲美的活性矿物掺料.  相似文献   

13.
无碱液态速凝剂的改性和速凝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无碱液态速凝剂(NSA)为基础,通过对其组成进行优化,从而改善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当NSA速凝剂掺量为5%时可使PⅡ52.5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缩短至1.5 min,终凝时间缩短至4.1 min,1 d抗压强度达到15.9 MPa,比空白试样提高31.4%,28 d抗压强度保留率为92%.使用XRD、SEM、TG-DSC等测试手段对水化试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性NSA速凝剂是通过促进形成钙矾石晶体而达到速凝效果的.  相似文献   

14.
在承受荷载过程中,组合梁交界面存在的相对滑移对组合梁的承载力、变形及抗震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为了对预应力钢与高强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力性能做出正确评价,根据其实际受力特征,分别利用换算截面法和虚功原理建立组合梁在完全交互作用及滑移影响下的变形计算公式,分析了在对称集中荷载和均布荷载作用下交接面相对滑移对组合梁变形的影响,理论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进一步说明交接面滑移会使组合梁的变形增加1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基于Fick第二定律,建立了混凝土内综合考虑扩散、电场迁移与结合作用的氯离子运移耦合模型,并通过已有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以南通盐渍土环境为例,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分析盐渍土内混凝土中氯离子的运移机制以及混凝土内氯离子随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研究不同强度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和粉煤灰混凝土抗氯盐侵蚀的能力。结果表明:盐渍土腐蚀环境下,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结构仅靠提高混凝土强度和保护层厚度不能满足高耐久性要求,采用粉煤灰混凝土能延长结构使用年限;在保证使用年限为100 a的前提下,建议南通盐渍土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粉煤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C40、C50和C60的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分别为55 mm、50 mm、45 mm和40 mm。  相似文献   

16.
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抗剪承载力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五个内配筋及钢骨不同的梁柱框架边节点的试件 ,分别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的试验·根据试验的结果 ,对影响节点承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高强混凝土、轴压比、型钢腹板、箍筋对节点的抗剪能力的贡献 ,并提出了这种结构的节点抗剪承载力公式 ,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为工程的使用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辊快凝法取代传统的铸锭法制备出了厚度为0.1~0.4mm的NdFeB厚带.通过对制备快凝厚带过程中不同的工艺参数的探索,获得了工艺参数、带片厚度及显微组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制备0.25~0.35mm厚带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辊轮转速在10m/s左右,喷射压力0.08~0.10MPa,辊嘴间距(2±0.5)mm.当带片厚度为0.3mm时,带片中以Nd2Fe14B相为主,沿着(410)方向Nd2Fe14B含量比例较大;其显微结构主要是Nd2Fe14B片状晶,富Nd薄层相之间的间距约为5 μm.带片厚度为0.4mm时,厚带试样中α-Fe含量明显大于Nd2Fe14B含量,并且择优取向变成了(008).厚度0.1 mm的厚带的显微结构中是细小的急冷等轴晶,厚度0.4mm的厚带中有较大区域的等轴晶.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钢与高强混凝土组合梁徐变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长期荷载作用下,预应力钢与高强混凝土组合梁中的混凝土将产生徐变和收缩变形,从而导致带有柔性剪力连接件的组合梁中混凝土板和钢梁的应力发生重分布·采用按龄期调整有效模量与平均应力相结合的方法,利用预应力组合梁中混凝土板、钢梁及预应力钢索之间变形关系,分别建立了简支预应力组合梁的弹性分析和考虑混凝土徐变效应影响的黏弹性分析数学模型,研制了其数值计算模拟程序·通过计算示例,分析不同时间段内预应力组合梁内力变化、应变分布、弯曲变形及交接面相对滑移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等·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将高强钢筋用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可行性,通过6根梁的正截面抗弯试验,研究了配筋率、截面形式(矩形与T形梁)等对抗弯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HRB500级钢筋与UHPC适配良好,可充分发挥两者高强性能;配筋率对开裂荷载影响小,但可显著提高梁的极限承载力;为防止梁发生斜截面破坏,需要按计算配置箍筋;UHPC梁裂缝细而密,考虑受拉区UHPC塑性变形而建立的开裂弯矩公式与实测值吻合良好;据简化的UHPC本构模型建立的正截面极限承载力公式,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工程现场实践经验,结合理论研究,对如何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裂缝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