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切除匍匐茎对鹅绒委陵菜克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切除匍匐茎对鹅绒委陵菜克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切除匍匐茎使鹅绒委陵菜根部直径有增大趋势,而根长明显小于对照;在生物量分配方面,切除匍匐茎使其生物量投资偏向于地上部分,总生物量明显小于对照;此外,切除匍匐茎使鹅绒委陵菜的复叶数、复叶长度、基株高度在不同程度都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生长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anserinaL.)为试验材料,以西宁地区为试验地,对鹅绒委陵菜进行引种驯化的研究,包括种子繁殖、根茎繁殖、扦插繁殖.结果表明,在15℃-30℃的变温下鹅绒委陵菜种子的萌发率较高;100ppm的GA3溶液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播种育苗出苗率为17%,幼苗移栽成活率为63%;用IAA、NAA及两者混合液处理匍匐茎后,生根率较对照有显著提高,其中以二者混合液处理较为理想;在春、夏、秋三个季节扦插鹅绒委陵菜匍匐茎后均能成活,其中以夏季扦插的缓苗期短,成坪早,晚秋扦插,难以成坪;将鹅绒委陵菜块根掰成棒状或切成片状后仍能萌发,而且较完整的块根萌发快、成坪期短.  相似文献   

3.
通过紫外可见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季节采收的鹅绒委陵菜块根——蕨麻以及野生蕨麻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栽培种和野生种总黄酮含量几乎没有差别;春蕨麻和秋蕨麻的总黄酮含量有较大差异,秋蕨麻的总黄酮含量比春蕨麻高25.8%,从而为蕨麻的最佳收获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浓HNO_3-H_2O_-2混合酸体系作为消解剂进行微波消解,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不同地区山麦冬块根中无机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山麦冬块根中所含12种元素在其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为0.9994~0.9999,RSD为1.15%~4.47%,各元素的检出限为0.0507~0.5040μg/m L,加标回收率为95.16%~104.54%。所测山麦冬样品中含有丰富的无机元素,其中有5种常量元素K、Ca、P、Na、Mg,7种微量元素Fe、Al、Zn、Mn、Sr、Cu、Ba。微量元素Ni、V、Co、Li及重金属元素Pb、Cd、Cr、Hg未检测出。山麦冬植物块根中无机元素的种类及含量积累规律与山麦冬药材中的情况基本一致。研究结果为山麦冬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该麻是蔷薇科鹅绒委陵菜的块根,又名人参果、仙人果等。它一般生长在地下水位较高的低湿与低温环境,有很强的耐涝性,而不耐干旱和高温。我国青海、西藏、甘肃的高寒地区分布最多。在青藏一些低湿河滩有群生,在沟谷、河滩以及农田边埂上也有小片生长。这些地区所产的汉麻,其品质均为上乘。蒙麻的经济价值很高。其地上茎叶届柔软多汁、营养价值较高的牧草。青干草的粗蛋白高达20.66%,粗脂肪7.47%,粗纤维19.48%,牛、羊食后能增膘,其地下块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不仅富含淀粉,还含有较高蛋白质和维生素。其干品每百克含碳水…  相似文献   

6.
白皮松针叶元素的X射线微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白皮松(P.bungeana zucc.Ex Endl.)一至四年生针叶分别从尖端、中部和基部截取小段,用扫描电镜X射线微区分析测定各段的表皮、下皮层、叶肉组织和维管组织的元素组成和平均质量分数(ω),结果发现,针叶中不同年份,不同部位、不同微区的元素组成及其ω是有差异的:一至四年生的白皮松针叶中可测得的元素种类分别为10,8,9,11种;尖端、中部、基部的元素组成相同,但ω有差异,各段K,Ca的ω都较高;分析各个微区,在表皮,Ca,Si,P,S的ω较高,下皮层中K的ω大幅度提高,Mg的ω在叶肉组织中有明显增加;在维管组织中,除K,Ca外其他元素的ω均低于10%,但Fe,Cu的ω明显升高.这些变化与各元素的生理作用有关.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探讨白皮松针叶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甘薯块根愈伤组织的形成上,培养基中含有2.4—D(0.5毫克—2毫克/升)和NAA(3毫克/升)效果良好,2.4—D浓度高达10毫克/升时,显著抑制愈伤组织的形成。IAA(3毫克/升)仅形成少量的愈伤组织。块根组织和愈伤组织中,测得游离氨基酸17种,块根中不含苏氨酸,以NAA形成的愈伤组织中不含苏氨酸和蛋氨酸,但在以2.4—D形成的愈伤组织中出现。块根组织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多于愈伤组织。块根组织和以不同生长调节剂形成的愈伤组织中蛋白质氨基酸种类相同。甘薯块根愈伤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多于块根组织,淀粉含量则相反。低浓度2.4—D形成的愈伤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多于高浓度形成的愈伤组织,淀粉则相反。  相似文献   

8.
第 1期 (总第 65期 )牦牛乏情期卵泡发育与血浆 1 7β 雌二醇含量相关性分析 张 寿 ,王应安 ,尚海忠 ,等 ( 1 )……………………………………………………地膜覆盖和播种时期对玉米叶片生长的影响王有庆 ( 4)…………………………………………………………………………………………X 射线能谱微区分析法对鹅绒委陵菜块根组织的化学元素分析研究周劲松 ( 7)………………………………………………………………间接紫外吸光光度法测定蔬菜中VC 含量陈 诚 ( 9)……………………………………………………………………………………………共轭…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矿物元素含量与褐马鸡生长发育及生存环境的关系,用ICP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了成年褐马鸡不同组织中K、Fe、Cu、Zn、Mn、Mo、Ni、Cr、Pb、Cd等十种矿物元素的含量,并对十种元素在褐马鸡不同组织中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Fe、Cu、Mn、Mo、Ni、Cr在脾脏中蓄积最高,Zn、Pb、Cd则在心脏中含量最高。Fe、K、Zn、Cu、Mn在组织器官中含量较高,而Mo、Ni、Cr、Pb、Cd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0.
一种高速神经网络HS—K—WTA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提出一种新的K-Winners-Take-All神经网络:High-Speed-K-Winners-Take-All(HS-K-WTA).HS-K-WTA是以竞争学习算法为基础。HS-K-WTA能够从一个模式集中,识别出K个较大的元素,或较小的元素。该文给出HS-K-WTA算法及算法复杂性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HS-K-WTA要比Winstrons更换。  相似文献   

11.
栝楼块根的异常结构及其发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2.
桂林毛村石灰土和红壤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桂林毛村作为研究对象,对石灰土和红壤背景条件下的植物根区土的元素全量、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pH值、有机质、全钙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石灰土的全钙含量较高并为红壤的3倍多,土壤pH值比红壤的高2.16个单位,尽管石灰土K、N a、B、M o和I含量比红壤的相应元素含量低,但石灰土其它元素的含量都比红壤的相应元素的含量高;植物体的大量元素,除K元素之外,生长在石灰土上的植物体内的元素含量都比生长在红壤上的高,至于微量元素,除了Cu、M o,生长在石灰土上的植物体含量较高之外,其它元素含量均是生长在石灰土上的植物比红壤上的低;石灰土的微量元素有效态的含量一般都比红壤的低,石灰土的pH值与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则主要呈负相关(负相关比例为62.5%),红壤的pH值与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的关系以正相关为主(正相关比例为62.5%);所以由于石灰土的偏碱富钙制约了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导致石灰土的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偏低。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小兴安岭落叶松-泥炭藓沼泽排水改造前后土壤与落叶松之间的营养元素循环,排水改造后泥炭沼泽土中K、Cu、B三种元素的含量明显提高,P、Co、Zn、Mn的含量减少,N素的含量变化不大,排水改造前后,落叶松中营养元素的含量均表现为叶〉根〉茎,并且改造后比改造前的含量增加,植物器官能选择性地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元素,排水改造后落叶松各器官峄营养元素的富集情况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水培“特青”水稻幼苗经0.2及0.4ppm PP333处理5天,植株生长没发生明显变化,但植株矿质元素含量及根系离子外流都发生变化.在根系,~(32)P及~(36)Rb(K)含量显著增多,~(45)Ca含量减少;在地上部,~(32)P及~(45)Ca含量增多,~(36)Rb(K)含量无明显变化.根系~(36)Rb(K)及~(45)Ca的外流显著地受到PP333的抑制.结果表明,PP333主要是提高了水稻幼苗各部位矿质元素含量,并抑制根系离子的外流.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栝楼品种各药用部位无机元素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道地药材栝楼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仁瓜蒌和糖瓜蒌两个品种皮、籽中Ca,Mg,Fe,Mn,Cu,Zn的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同时对雌、雄栝楼的天花粉中无机元素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栝楼品种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在皮和籽中基本没有差别,但是不同无机元素的分布不一致。其中Ca在瓜蒌皮中的含量达到0.25%~0.28%,在籽中的含量为0.1%;而其它无机元素则基本以籽中的含量较高;雌栝楼天花粉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雄栝楼天花粉,表明雌栝楼有较高的吸收或贮存无机元素的能力,原因可能与雌栝楼参与的生殖生长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萘乙酸对太子参生长及其块根有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萘乙酸(NAA)对太子参生长及其块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以期提高太子参产量并改善品质,为太子参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和应用依据。【方法】通过不同质量浓度萘乙酸(CK、10、20、50 mg/L)处理后,测定太子参生长指标、有效成分皂甙、微量元素、氨基酸含量变化,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适宜质量浓度的萘乙酸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太子参块根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含量,以10 mg/L质量浓度处理组效果最佳,块根干、鲜产量、皂甙产量、氨基酸总量和药用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9.88%、39.36%、60.69%、39.77%、43.42%,且差异显著(P<0.05)。在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中,除Cu元素外,Fe、Mn、Zn、Co和Se 5种元素均以10 mg/L NAA溶液处理组含量最高,而人体常量元素Ca、Mg在NAA质量浓度为50 mg/L时含量最高。【结论】适度质量浓度萘乙酸不仅可以提高太子参块根产量,还可以提高其主要药用成分的含量,改善其品质。太子参块根中皂甙含量与Fe、Co和Se含量及苏氨酸等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对葡萄果实不同处理的细胞组织多位点进行X-能线能谱微区元素分析,结果:葡萄不同处理的细胞组织中共发现Mg、Al、Si、P、S、Cl、K、Ca、Fe、Cu十种元素,且不同处理的组织细胞中各元素含量分布有差异,未清洗果实表皮处理的Al、Si、S、Ca、Cu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说明未清洗果实果皮表层的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8.
对海南热带石灰岩特有植物海南十大功劳、海南大戟和海南凤仙花的根茎和叶片化学元素进行了测定,比较三者化学成分特征.结果表明:3种植物根茎和叶片中K含量最高,其均值分别为12.72、11.69 g·kg-1,其次为Ca 和Mg.海南十大功劳根茎和叶片中大量元素含量都较高,暗示该植物药用价值可能更高.Zn元素在根茎和叶片中的含量占主导地位,均值分别为14.62、11.18 mg·kg-1.海南凤仙花Cu叶片﹥Cu根茎、Pb叶片﹥Pb根茎,与其在海南大戟和海南十大功劳中的表现不同,这表明重金属Cu和Pb在石灰岩特有植物中的来源可能具有多重性.对比我国《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限量指标,3种石灰岩特有植物根茎和叶片中Cu、Pb、As、Hg、Cd的含量均小于限量值,表明这3种植物在作药用资源开发利用上可排除重金属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9.
鹿蹄草中化学元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报道了对鹿蹄草叶和根茎中14种化学元素的测定结果.结果表明,鹿蹄草叶中化学元素的含量高于根茎,叶中富含Mg,Ca,Fe,Zn,P5种化学元素,这些化学元素在人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