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应用GIS软件ARC/INFO建立中国第四纪海面变化背景系统,进行海面变化数据的查询、检索和更新,实现计算机辅助空间分析,减少数据处理和图形化的耗时和成本,在短时间内进行反复检验和多方案比较选择,是海面变化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实用演绎工具 相似文献
2.
用随机漫步模型拟合全球气温变化的CRUTEM3数据系列。首先将1850年至2009年全球的平均气温转换为气温漫步,再用随机漫步模型直接拟合。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拟合气温漫步和CRUTEM3数据系列。这为气温建模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型,并且拟合结果也表明全球气温可能是随机变化的。 相似文献
3.
4.
朱灵珊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4,(4):81-84
采用小波分析的方法,以东北地区1953-2012年96个气象站的年平均气温资料为依据,分析研究得出近60年间东北地区的气温时间序列特征和气温变化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对未来气温变化趋势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平均气温在近60年来呈现升高趋势,一次线性拟合的气温倾向率为0.15℃/10a。中国东北地区的温度在近期可能出现下降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1951-2002年全球陆地气温和降水的年代际趋势转折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全球陆地67359个格点1951—2002年的年平均地面气温和总降水量的年代际趋势转折分别进行逐个格点的检验,分析这一时期内全球陆地气温和降水最近一次年代际趋势转折发生的时间及转折后的线性变化趋势.发现20世纪后期,变暖趋势在全球大部分的陆地上都十分显著;全球陆地绝大多数格点的年降水量在20世纪70—80年代发生了一次年代际趋势转折,转折后年降水量为减少趋势的格点大约占全球陆地总格点的45.7%,其余54.3%的格点在最近一次年代际趋势转折发生以后,年降水量为增加趋势.总体上全球陆地不同区域的气候主要向“暖干”和“暖湿”两种不同的趋势转变.全球22个分区的区域平均气温和降水的年代际趋势转折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北美大陆在最近一次年代际趋势转折发生以后的气候“暖干化”趋势较为明显.非洲大陆的气候则在一定程度上趋于暖湿,欧洲以及亚洲大部分区域的气候也趋于暖湿.南美洲南部和澳大利亚西部的情况则较为特殊,在最近一次年代际趋势转折发生以后,气候趋于冷湿. 相似文献
6.
“入世”无论对于我个人还是世图长春分公司来说都是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保持清醒的头脑,立足公司现状,以“入世”为契机,真抓实干,在出版界打下一片天。 相似文献
7.
王春梅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86-89
总统就职演说是重要的语篇体裁,它旨在阐述新任总统的施政纲领。语料库语言学蓬勃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它通过对文本的取样、检索、统计和分析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使语言研究更具客观性、科学性。拟采用语料库分析软件如Wordsmith、Range、AntConC从单词、句子和语篇三个方面对奥巴马2009年就职演说文本进行文体分析,以揭示其特征和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了湖北省各高校工会工作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内涵发展,积极开拓创新,尤其是在精心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呈现出来的良好发展态势,并从高校工会的组织建设、机构设置、工作管理、自身职能发挥以及维护广大教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全面阐述了高校工会面临的许多独特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张立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8(4):83-87
该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发表于2000~2011年之间SCIE、SSCI和A&HCI三大检索系统的9938篇以"警察"为主题的论文进行文献定量研究,分别进行了学科类别、来源期刊统计、分年文献基本信息统计、分国家、地区文献统计与变动趋势统计,研究结论为国内警学研究提供了指引。 相似文献
10.
韩亚华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4,(4):68-70
本研究以CLEC和BNC语料库为基础,通过检索软件AntConc对程度副词totally和fully进行语义韵对比分析,揭示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使用者在使用这两个词时产生的不同语义韵特征,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对英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提出了积极的建议。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对词语搭配和语义韵的习得,加深学习者对语言现象的理解并将在一定程度上拓展词汇教学的内容和词汇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长江口海面上升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当前全球性海面上升对长江口的影响问题作了定量的探讨,并通过计算长时间序列的验潮资料,得出长江口平均海面的变化大约具有2年的短周期,10年,19年的长周期。近70年来长江口海面的上升速率为0.18±0.06cm/a.近40年海面上升速率为0.26±0.07cm/a. 相似文献
13.
根据广东珠海淇澳岛东澳湾、高栏岛飞沙、福建晋江深沪湾等地海岸地貌与海滩沉积特征的野外观察与实验分析,确认闽粤沿海存在明显的海岸侵蚀后退现象,具体表现为:海岸线向陆迁移,海湾内早期陆相冲积物遭受波浪侵蚀,岬角岸段早期海蚀龛被现代海滩沉积物掩埋,海岸沙丘物源区被海水吞蚀,古海岸沙丘遭受波浪侵蚀并被现代海滩沉积物覆盖,海滩沉积物呈现粗化和角砾化特征等.这些地貌与沉积现象是海岸地貌对海平面上升的响应,它们的存在说明海平面上升是引起研究区海岸侵蚀后退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海平面上升的地貌与沉积标志.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南极菲尔德斯半岛西北部地质湾海拔2.8m的海滩沉积剖面,运用其上下层沉积的浅海底栖褐藻14C年龄与现代同种属褐藻体14C年龄内差的方法,消除了南极海源有机碳14C年龄的老化问题,从而建立了菲尔德斯半岛地区近800a来的海平面变化序列.结果表明:800aBP~230aB.P间海平面上升78cm,其上升速率为0.136cm·a-1;近230a来海平面上升约16cm,其上升速率为0.07cm·a-1.说明近800a来该地区海平面上升过程明显减慢. 相似文献
15.
宁绍平原的泥炭层及其对海面变化的反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树夫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14(1):76-84
本文阐述了宁绍平原泥炭层的分布规律、沉积特征、形成时代以及形成过程。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以泥炭层为主线,对全新世以来的海面变化过程和幅度进行了归纳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肇博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1(3):247-252
通过对辽宁海洋盐业资源的调查,分析和对辽宁盐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贯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探讨辽宁海洋盐业的合理、优化布局问题。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世纪国内外生物学发展的特点,对下世纪生命科学发展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揭示百色市的土地利用特点,研究了跨世纪百色市土地利用的趋势和土地利用目标,并提出了跨世纪的土地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
渤海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内海,面积大约为97,000平方公里,水浅,平均深度仅26米。因受大陆气候影响较为剧烈,并接纳河川淡水的流入,故盐度低(28—31‰),水温的季节变化幅度大。沿海滩涂广阔,有很多可供贝类养殖的良好场所。搞清这一海区贝类的种类组成及分布规律等,可为研究我国的贝类区系区划以及开发、利用贝类资源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作者多年来带领学生在这一海区进行海滨无脊椎动物实习,搜集了一些贝类标本,1984年5—7月又在整个渤海沿岸选择了大连、金州、交流岛、将军石、鲅鱼圈、营口、塔山、兴城、前所、北戴河、歧口、下营、黄山馆、龙口、蓬莱、长山岛等16个点进行了集中的调查。现仅将双壳类和腹足类报告如下。1 种类组成及分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