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唐诗是唐朝社会生活的文学记录,从唐诗有关乐器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窥见唐代主要乐器的使用、演奏、演变等情况,为我们研究唐音乐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藉由这些提及乐器的唐诗,我们可以对乐器的人文世界与艺术在不同的时空中有进一步的了解,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音乐考古学是20世纪中国音乐史学界燃起的一颗新星,它对当下中国音乐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出现改写了先秦音乐史,掀起了重写中国音乐史的话题,改变了中国传统音乐史学研究的史料结构,使中国音乐的研究有了较大的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我国社会音乐教育的宏观视角出发,对社会音乐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社会音乐教育者的素质要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对南京市6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关于中国民族器乐认知度的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对中国民族器乐的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加强学校民族器乐课程建设、发展多元化的民族器乐、提升民族器乐的传播力度等促进大学生更好了解中国民族器乐及本土音乐文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绚丽多彩的民间音乐文化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地方教育办出特色的优势所在。将粤北民间音乐引入粤北地区师范音乐教育中,可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开发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传承粤北民间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6.
音乐审美是音乐美学最广泛的一个范畴,也是整个音乐美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文章论及的是基于藏传佛教哲学——佛教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价值观等之上形成的佛教音乐观,并由此试图揭示藏传佛教的音乐审美观。  相似文献   

7.
江西波阳县哭嫁歌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婚俗歌中以赣中区为最多,本文就波阳县哭嫁歌的音乐特征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对哭嫁歌的调式、旋法、节奏、结构及演唱等方面的探讨,加深对本地区音乐文化的理解,为进一步探究江西婚俗歌的状况,及其音乐特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美学领域,音乐价值理论被分散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出于音乐价值主、客体关系的划分造成了音乐价值在这两个维度上的分野,在音乐价值的具体内容上缺乏明确的理论界定,功能转化问题研究占据了大量的理论空间。在此意义上,倡导音乐价值理论的聚合具有了很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唐代是中国封建时代音乐文化的最高峰,唐人小说对此有较多的记载和描绘。以唐代传奇作为主要的考察对象,从音乐风尚、梦中受曲和勤政楼意象等三个方面对唐代音乐活动进行考论探析,可以发现唐代音乐文化具有全民性、高端性和融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是一处早期蜀文化古遗址群,在七十余年的发掘历史中,先后出土文物数千件。其中出土的具有音乐声学性能的器物,与战国时期蜀乐器和商代乐器之间有相似之处,并表现出蜀音乐文化自身的特征。通过考证与分析研究,这些器物的乐器功能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