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中国小说"西化"的背景下,先锋小说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它是对"五四"文学技巧西化的延续,同时先锋小说相对于西方文学的滞后性比之"五四"文学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先锋小说对当代小说革新所做出的贡献仍然是不可低估的,主要体现在小说技巧的革新上。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的大规模出现,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锋"从其定义来看,有一个复杂的发展变化过程,但其实质则是不断地创新.先锋小说的发展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现代主义与先锋小说的关系.先锋小说作家对这一问题的回避,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由于先锋小说自身存在的某些问题,为先锋小说的转向埋下了伏笔.先锋小说的转向可以从新写实主义的影响及世俗的诱惑这两个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3.
先锋小说的语言变异,并非此前文学语言革新实践的合理延伸,由于缺乏语言创新的知识论基础,加以浅薄虚妄的“先锋理念”,致使其最终沦为语言灾变。围绕先锋小说语言变异这一问题,重新检视所谓“新异语言的实验”、“文学语言的觉醒”等命题,同时揭示出先锋小说给文学语言生态造成的巨大破坏。  相似文献   

4.
先锋小说的语言变异,并非此前文学语言革新实践的合理延伸,由于缺乏语言创新的知识论基础,加以浅薄虚妄的"先锋理念",致使其最终沦为语言灾变。围绕先锋小说语言变异这一问题,重新检视所谓"新异语言的实验"、"文学语言的觉醒"等命题,同时揭示出先锋小说给文学语言生态造成的巨大破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整体状况入手,梳理出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及文学在中国文学领域的发展及变异,从而寻到一条中国先锋文学由启蒙主义向存在主义转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6.
先锋小说中被设置了许多神秘因素,这是与先锋小说家们对叙事方式的探索紧密相连的,并传达出作者独特的创作观念,成为先锋小说的一个重要层面。神秘因素在先锋小说中呈现出多种表现形态,增添了先锋小说的叙事魅力。  相似文献   

7.
六朝志怪小说作为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发轫,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关键作用.其中的奇幻理论与审美意识,至今还没有得到深入的综合研究.中国当代奇幻小说作为新时期的新兴文学体式,正处于繁荣创作的鼎盛阶段.以审美作为中介,可以看到当代奇幻小说对六朝志怪小说的文化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六朝志怪作为中国古小说的发轫,其中的幻想因素对后世小说创作有着深远影响。中国当代奇幻小说作为新时期的一种新的文学体式,幻想更是成为了其中的主体部分。以幻想为基础,可以看到当代奇幻小说对六朝志怪小说在幻想方式上的继承与突破。  相似文献   

9.
本书为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学术著作,曾在20世纪90年代引起很大反响,被很多高校列为当代文学专业的学习参考书。本书出版后,许多报刊曾发表文章予以评介,称其为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研究的开拓之作。作者张清华在书中,极富个人色彩地、创造性地将史料考证、作品审美分析与理论思辨结合起来,生动、深入且诗意地论证了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的来龙去脉、审美特征及内在逻辑关系,提出了许多颇具学术价值的新见。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马原为开头的先锋小说作家进行了一场叙事革命,他们在实践中完成了中国小说由“创作”向“写作”的转换。格非、苏童等人对马原的叙述策略有所发展,他们在语言实验、叙事策略以及抒情风格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凸显出中国先锋小说的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出现了先锋小说,并在当时引起极大反响,带来了小说阅读的新体验,但是也受到了极大的质疑,这正是中国文学多元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他的存在与发展同样有其艺术价值,文章旨在探讨先锋小说通过叙事表达"真实"以及对人性探讨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初始,中国文学的发展经历了无数次内容或形式的革命,每一次文学革命与文学思潮的到来都意未着一批先锋的诞生和浮沉。作为早期先锋中一位卓有成效的先行者和探索者,沈从文化其现代小说充分体现了崭新的现代意识,从内容到形式都展现了鲜明的先锋特质。  相似文献   

13.
以现代性为视角,在本质上可以看到,西方现代性文化的引进、传播与中国现代性历史语境的生成、曲折演进构成了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起点,中国现代性文化语境的复归与拓进是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现实支点。中国当代先锋文学实现的是文学的"文学化"转向,体现的是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它自己已经构成现代文明的本体内容,成为现代文明本身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先锋小说将小说的艺术追求从重视塑造人物形象转向偏重营造意象。余华的先锋小说通过对阴谋、暴力、血腥、死亡等具体事象的描写,创造了整体的死亡意象,并从精神上的象征性死亡、历史暴力和命运不可捉摸的宿命性死亡以及对死亡本质的哲理化探寻三个方面赋予死亡意象以丰富的寓意。从先锋小说整体来看,追求意象的营造对当代小说也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玄幻小说的诸多作品着力表现了主人公的成长经历。成长主题的生成使玄幻小说与犬儒主义划清了界限;小说在成长历程中突出的个人素养和个人教育的两个要素,更进一步地体现出当代青年的人生态度;小说也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表露出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6.
以现代性为视角,在本质上可以看到,西方现代性文化的引进、传播与中国现代性历史语境的生成、曲折演进构成了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起点,中国现代性文化语境的复归与拓进是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现实支点.中国当代先锋文学实现的是文学的"文学化"转向.体现的是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它自己已经构成现代文明的本体内容,成为现代文明本身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自 2 0世纪初始 ,中国文学的发展经历了无数次内容或形式的革命 ,每一次文学革命和文学思潮的到来都意味着一批先锋的诞生和浮沉。作为早期先锋中一位卓有成效的先行者和探索者 ,沈从文以其现代小说充分体现了崭新的现代意识 ,从内容到形式都展现了鲜明的先锋特质  相似文献   

18.
以现代性为视角,在本质上可以看到,西方现代性文化的引进、传播与中国现代性历史语境的生成、曲折演进构成了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起点,中国现代性文化语境的复归与拓进是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现实支点。中国当代先锋文学实现的是文学的“文学化”转向,体现的是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它自己已经构成现代文明的本体内容,成为现代文明本身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本时间”探讨是西方经典叙事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先锋小说的一个关健标志就是它的叙述的“无时性”。这种叙事手段有它深厚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王亚平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5):113-114,117
余华是我们在讨论先锋小说时无法回避的一位作家。同时他的先锋小说中又蕴涵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余华生于江浙,同时深受鲁迅精神的影响。文章试从吴越文化与余华之间的微妙联系以及“鲁迅传统”与余华创作的复杂关系来探讨余华先锋小说的写作精神。在此基础上以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余华作品的深层内涵和他的写作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