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拼布是古典唯美主义手工艺,历史悠久,形式丰富。佛教百衲衣、民间百家衣、明清水田衣是中国传统拼布服饰的代表,而在国外,拼布形式可追溯至克里特-迈锡尼时期出土的执蛇女神像所穿服饰。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革新与审美的变迁,拼布服饰艺术设计呈现出向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领域发展的趋势。而在现代拼布艺术的发展上,“开展或参加普及性的学术推广活动”“参加主题展览及竞赛活动”“实现浸入式消费体验模式的转型”“引入课堂以培养专业型人才”是传承拼布艺术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外交小灵通     
《世界知识》2013,(4):9-9
关于马里局势及中方是否派员出席马里问题捐助方会议.发言人表示,中方一直关注马里局势发展.支持非洲国家和地区组织维护马里统一和地区和平安全的努力。1月28日,驻冰岛大使马继生在到任招待会暨新春招待会上讲话。”(中冰第六轮自贸区)谈判正在北京进行.如双方能通过努力最终签署协议.将成为中欧国家间第一个自贸协议,不仅将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新的更大活力,同时在欧洲乃至世界上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马里的沙漠中心地带,有个神奇的水塘。每年,周围部落的多贡族男人都要在此有一次神圣的聚会。最先发现这个水塘的据说是远古时代一个叫亚布果的少女,后人便敬称她为“圣湖女”。每年随着旱季的来临,塘里的水不断减少,最后变成一大片泥水洼。雨季时水  相似文献   

4.
名实相副的“干鱼之城”莫普提是马里第三大城市。它位于马里中都尼日尔河及其支流巴尼河汇合而形成的三个岛上,四面环水,满城绿荫,因而有“马里的威尼斯(意大利名城)”之称。每年雨季,莫普提地区河水漫溢,交错的河湖连成一片,形成两万四千多平方公里的大湖泽。这里渔业资源丰富,是马里的主要产鱼区。莫普提还是尼日尔河下游廷布克图、加奥等产鱼区渔产品的集散地。每年由这里加工和转运的渔产品,运销上沃尔特、加纳、象牙海岸等国家,甚至远销欧洲市场。因而莫普提又有另一个绰号,叫做“干鱼的城市”。马里的渔业在全国经济中居第四位,是贸易决算  相似文献   

5.
孔刚 《世界知识》2013,(11):42-43
今年元旦刚过,法国便发起“薮猫”行动,从位于非洲国家乍得的军事基地起飞战机,猛烈轰炸了马里国内战场上的伊斯兰极端主义武装势力。对此,奥朗德总统表示不能允许马里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的另一处“避风港”。恐怖主义组织随即对法国实施报复并示威:就在法军介入马里局势后不久,  相似文献   

6.
现属马里国营企业之一的尼日尔公司,曾是法国在马里的一个最大殖民剥削机构。它的前身是1923年成立的“尼日尔河灌溉临时办事处”,1932年,法国殖民当局为加强这个殖民机构的领导,正式改名为“尼日尔局”。“尼日尔局”的历史是一部法国殖民主义者残酷剥削马里人民的血泪史。在“尼日尔灌溉临时办事处”建立之初,法国殖民当局用强迫劳动手段迫使马里人民在尼日尔河三角洲修建水利工程,挖掘运河,灌溉田地,试种棉花,以解决法国当时棉纺生产的原料来源。“尼日尔局”强行控制了四十到五十万公顷尼日尔河沿岸的肥沃土地,该局直属法国殖民部领导,经理直接由法殖民部任命,总部设在塞古,各处都有分  相似文献   

7.
有人把马里共和国的北方和南方看成为景观互异的“两个马里”。马里的北方是浩瀚、炎热、干旱的沙漠,“不毛之地”;而南方则居于尼日尔河和塞内加尔河两河流域之中,雨水丰沛,土地肥沃,万物滋长。自然的恩赐是如此的不同,“两个马里”的说法,是有些道理的。马里共和国位于西非腹地的中心,也是北部非洲与黑非洲的汇合处。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的要冲。马里的面积有124万平方公里(据马里公布的数字)。它在西非地区,是仅次于尼日尔的第二大国,但人口只有630万。马里的首都巴马科有尼日尔河横贯全市。十九世纪末,它只是一个普通的村镇,及至1904年铺设了铁路之后,才迅速发展起来。如今的巴马科,依照现代城市的建设规划,盖起了许多具有马里民族风格的大厦,修建了一条条宽阔的林荫道,但是更重要的,它已成为全国政治、经  相似文献   

8.
《诗经·邶风·泉水》:“我思肥泉,兹之永叹。”对于其中的“肥泉”一词,历代注家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尔雅·释水》中“归异出同流肥”一句也被用作《诗经》注家解释“肥泉”的依据。但是由于解读“归异出同流肥”句时,有将“归”字并入此句“归异出同流肥”,和将“归”字归为上句的“汧出不流归,异出同流肥”的两种句读,致使“肥泉”的含义更加含混不清。通过梳理分析关于《尔雅·释水》篇“归异出同流肥”以及《诗经》“肥泉”的不同观点,可以明确《尔雅》中“肥”应作“归异,出同,流肥”解读,而《诗经》中的“肥泉”应指的是卫地的水名,其“肥”字也应做“归异,出同,流肥”来解释。  相似文献   

9.
《世界知识》2013,(5):6-6
2月2日,法国总统奥朗德对马里进行突访.受到热烈欢迎。在通布图短暂停留后.奥朗德赴首都巴马科会晤马里代总统特拉奥雷。法国元首表示.在法国和非洲军队的联合干预下,恐怖主义已在马里被“击退”、“驱逐”.但同时承认叛军“尚未溃败”。  相似文献   

10.
孙红 《世界知识》2022,(11):46-47
<正>5月2日,马里过渡政府以法军侵犯其国家主权等为由,决定终止与法国现有的防务协议。法国外交部对此提出抗议,称马方决定毫无道理。5月15日,马里过渡政府宣布退出萨赫勒五国集团所有机构,包括其联合反恐部队。继今年2月法国宣布从马里撤军后,两国关系持续恶化。马里是法国前殖民地,马里独立后,法国是其主要援助国和合作伙伴。法一直把马里等西非法语国家视为“势力范围”,  相似文献   

11.
《诗经》服饰描写的意义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服饰标身份;二、服饰示“美”,“刺”;三,服饰传情谊;四、服饰示“双关”。  相似文献   

12.
白族服饰是白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白族人民长期积累的劳动成果,它随着白族历史的发展,历经演变形成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本论文将从“大理地区白族女性服饰的类型”与“结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浅论中国古代服饰的"比德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古代服饰中存在的“比德”现象和服饰“比德”的文化背景两个方面分析古代服饰的“比德观”,以期为理解中国古代服饰所凝聚着的深层理性意蕴找寻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潘华琼 《世界知识》2011,(17):56-57
今年5月至7月,我应马里巴马科大学文学、语言、艺术和人文科学院邀请,获得北京大学人文基金和外交部学者交流的资助到马里访学。在此期间,我出了两次“远门”。“洗澡?你进尼日尔河就可以洗了!”第一次全程1700多公里,先从巴马科坐大巴到莫普提,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继承和弘扬壮族服饰文化,剖析和解读壮族传统服饰的文化特质,以广西民族博物馆馆藏壮族服饰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标本和文献二重考证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标本的上衣、百褶裙、胸兜在服装结构上测绘、数据采集与比较分析,并且进行结构图和排料图的复原实验,发现在壮族服饰结构文化中充满了壮族人的节俭智慧.壮人的节俭智慧体现在壮族服饰的制衣方法中,反映着布幅决定服饰结构的形态.同时,对布幅完整使用的思维也影响着壮族服饰主结构之外的细节处理.通过对标本的研究表明壮族服饰结构属于"十字形平面结构",与中华传统服饰结构文化一脉相承;壮族人对服饰的节俭意识是在生产资料产生不易的状态下产生的,并且这种节俭的思维影响了壮族服饰结构形态的形成.通过对现存博物馆标本的研究,以实物的数据对壮族人服饰结构的节俭智慧进行有效的物证.  相似文献   

16.
读者王国淼同志对我刊今年第3期“马里风情拾趣”一文提出新的看法,现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7.
壮族卜佬一满六十岁,做寿的那天,村上的青年人奔走相告,每人带上半斤作为“寿米”的新鲜大米和一只鸡赶来卜佬家。卜佬已出嫁的大女儿要带三样东西来:四尺长的红绸布、斤把的祝寿米和一个重约十五、六斤的肥猪头。一切准备仃妥后,就举行安放“寿米缸”仪式。  相似文献   

18.
服饰辅佐了宗教,宗教又使服饰得到了升华。服饰作为文化的象征,不仅在宗教仪式上不可或缺,在宗教感情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从中西方宗教文化的角度,浅要分析了其对服饰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阐述中西方文化在服饰上“人情化”与“人形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诗经》中的祭服,对其中描写的“祭服”、“男子祭服”、“女子祭服”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特别是联系当时相关资料,对其中某些服饰作了新解,从而更进一步认识先秦时代的服饰礼制、祭服形制、用途,以及当时的一些风俗时尚、森严的服饰等级制度和人们的审美观念。那些赋予政治内涵的“祭服”为长期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服饰制度开创了先河。  相似文献   

20.
刘海方 《世界知识》2023,(19):50-52
<正>近三年来,非洲国家政治大变局次第发生,以西非萨赫勒地区为例,2020年以来,马里和布基纳法索各发生两次军事政变、几内亚发生一次军事政变,近期政变“多米诺骨牌”已传导至尼日尔和加蓬,以致很多媒体将西非地区称作非洲的“政变带”。作为非洲社会变迁表现的军事政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