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1 毫秒
1.
针对汽车操纵舒适性测评问题,文章提出了以相关度分析理论为基础,选取试验过程中实时曲线与满足操纵舒适性要求的标准曲线所包含的数据集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指数,度量汽车操纵舒适性程度;通过设计数据采集方案与操纵舒适性评价方案,构建基于相关度分析的汽车操纵舒适性测评系统,为测评汽车的操纵舒适性提供一套便捷、准确的技术途径;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本设计全面分析了离合器踏板的工作特性,以在最大踏板力优化目标,建立非线性多参数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结合实例采用LINGO软件求解该模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离合器踏板力值明显优于原设计,离合器性能、传动系统及环境系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采用LINGO软件求解优化问题,算法简单实用,提高了设计效率。本文探讨了对离合器踏板增加助力弹簧优化设计的方法,并用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踏板装置舒适性的定量描述问题,根据人体舒适感产生的本质机理,提出踏板装置舒适性的概念及其量化表达式,并提出动作元概念模型及其描述方法;研究动作元耦合机理以及踏板装置舒适性影响因素的权重分布,建立基于动作元的踏板装置操纵过程数字化描述方法,为踏板装置的舒适性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与量化依据;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客车发动机转速、功率的不断提高和客车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离合器操纵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提高离合器操纵系统舒适轻便性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离合器及其操纵系统正逐步成为客车厂家设计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提高离合器的可靠性和延长使用寿命,适应发动机的高转速,增加操纵舒适轻便性,已成为离合器系统的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某客车离合器操纵机构的选型以及相关性能的设计计算。一、设计前分析离合器系统的设计对整车来说至关重要,要使整车离合操  相似文献   

5.
陈习江 《安徽科技》2011,(11):37-39
随着整车品质的提高,用户对汽车变速器的静态操纵性能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对汽车变速器的静态换档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指标。本文从理论上对某变速器的六档静态换档力进行计算,并分析出影响静态换档力的主要因素包括同步器弹簧力、摩擦因素、自锁弹簧力等。  相似文献   

6.
离合器作为传动系统中连接发动机和变速箱的零部件,必须具备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最大扭矩,以保证汽车平稳起步、保证换档时工作平顺以及操纵轻便等功能;这不仅需要离合器具有一定的设计和制造水平,而且涉及离合器与发动机、变速箱等零部件以及整车的匹配问题;目前国内离合器生产厂商只进行离合器零部件测试评价,而不具备离合器整车测试评价的能力;文章根据汽车离合器的各种使用要求,并对公司的SRV、MPV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统计,提出了离合器整车的测试评价方法,以便对离合器与整车匹配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和改进。  相似文献   

7.
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评价方法制定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对汽车悬架性能的评价,对汽车生产企业有重要指导作用。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分别讨论了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汽车悬架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针对某一具体车型,通过测量获得实车参数,以ADAMS/car进行了仿真试验分析。按照提出的汽车悬架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根据汽车平顺性评价的结果,针对某工况下平顺性评分较低,用ADAMS/Insight对悬架相关参数进行正交优化试验;按照优化结果改进实车悬架参数,对比优化前后该车操稳性、平顺性道路试验结果,提出该车型悬架性能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制动过程的舒适性并消除制动操作时的不适感,考虑到制动踏板感觉是线控制动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并直接关系到车辆的驾驶舒适度及行驶安全性,利用踏板行程模拟器来模拟制动踏板感觉,并分析比较传统制动系统和带有踏板行程模拟器的线控制动系统.利用AMESim软件建立踏板行程模拟器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设计踏板行程模拟器的单神经元自适应智能PID控制策略.设置传统车辆制动系统台架试验基本参数并进行仿真验证,最终得出该线控制动系统中的踏板行程模拟器和控制策略均能达到传统制动系统的性能要求,并有效地改善了制动过程中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根据专家的经验知识和设计思路,分析了制动主缸和踏板行程计算中的各个影响因素.结合开发汽车制动专家系统的实践,采用C 编程语言,在Visual Studio.NET2005开发环境中,充分利用面向对象的知识表达方法和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建立了制动主缸和踏板行程知识库.并利用已有的某车型参数对知识库的计算与分析功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汽车制动专家系统主缸与踏板行程知识库已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AT变速器车型换挡手感差问题,利用换挡力测试仪器采集换挡过程行程/力曲线,并拟合成曲线,将主观评价结论量化,以便于对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换档力曲线不理想问题,对齿形板形状、改变定位滚轮尺寸及调整弹簧刚度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换挡手感达到了优秀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2自由度1/4车辆主动悬架模型和电动静液作动器模型,综合机器人柔顺性控制中阻抗控制的优点,分析其在液压式主动悬架的适用性,将位置反馈和力反馈控制应用于液压式主动悬架系统。设计了采用模糊控制的位置反馈控制器和力反馈线性控制器,并以阻抗控制跟踪车轮动载荷得到簧载质量位移修正量。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B级路面和0.1 m凸起路面激励下的悬架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被动悬架,其车身垂直加速度、悬架动挠度及车轮动载荷的均方根值均有所下降,该控制策略能较好地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电磁力可有效对流体流动进行控制,增升减阻,抑制流动分离,制约其推广应用的瓶颈为控制效率问题。为提高其控制效率,需要深入研究电磁与流场的相互作用及其能量传递过程。对电磁力增升减阻的控制效率问题进行了数值研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推导电磁力控制能耗,基于升力和阻力计算节省能量。定义电磁力的控制效率为η=能量节省/电磁力控制所需能耗,研究电磁力控制过程,分析其能量损耗,为电磁力控制效率的提升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显示在控制开始阶段,电磁力控制能量的损耗主要体现流体动能损耗,其最高损耗率可达95%,其次体现在焦耳热上,最高可达28%;随着时间推移,流体动能损耗η2下降,电磁力控制效率η及焦耳热损耗η1增加,控制效率η在控制结束时增加到了33%。其机理为流动动能损耗与边界层速度的改变程度紧密相关,电磁力作用一段时间后,边界层速度剖面图再无明显变化,因此流体动能损耗下降,在控制开始阶段流体动能损耗为主,流体动能损耗为主其损耗的下降会提升电磁力的控制效率。  相似文献   

13.
电动汽车可以通过再生制动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利用效率并延长续航里程;而电动汽车的再生制动效率依赖于其制动力的分配策略。在不同制动强度下,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过程制动力的分配比例应该不同,需要根据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的位移进行制动意图和制动强度的识别。基于制动踏板位移对应的电压和电压变化率,设计了个模糊逻辑控制器,分别进行驾驶员制动意图和制动强度的识别。将驾驶员的制动意图分为缓慢制动、中等制动和紧急制动三种状态;并对三种状态下的制动强度变化进行准确的识别。搭建了由制动踏板、dSPACE半实物仿真平台和Control Desk调试界面组成的测试系统。对设计的模糊逻辑控制器进行了实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制动踏板位移对应的电压和电压变化率可以反映驾驶员的制动意图和制动强度,通过设计的模糊逻辑控制器可以识别出驾驶员的制动意图和对应的制动强度变化。因此,本系统可以用于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过程中进行制动强度的识别和基于制动强度的制动力分配,提高电动汽车的能量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驾驶员心率血压与山区公路横向力系数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山区公路曲线段安全性和宜人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行车实验数据,以驾驶员的心率和血压的变动为评价尺度,分析曲线段横向力系数与驾驶员心率和血压变动的相关性,提出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横向力系数范围不应大于0.2.  相似文献   

15.
针对特殊情况下驾驶员容易误踩油门踏板而造成交通事故的现象,分析了驾驶员踩踏油门踏板的方式,利用小球的惯性力作为误踩的评判依据,设计了一种基于棘轮机构的安全油门踏板装置。应用CATIA软件对该装置进行了三维建模,并对核心部件使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棘轮、前棘爪和后棘爪所受应力的最大值分别为152.1 MPa、165.19 MPa和149.82 MPa,均小于45#钢的屈服强度值355 MPa,且核心部件的应变较小。结果表明,该装置满足设计要求,能够防止驾驶员对油门踏板的误操作。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克服目前力反馈数据手套存在的安全性差、力再现范围小等不足,提出了一种磁流变液被动力觉驱动器实现方法.利用液体智能材料磁流变液在磁场作用下毫秒级时间内能连续、可逆地由牛顿流体状态转变为类似固体状态的特殊性能,设计了一种被动力觉驱动器;介绍了该驱动器的结构和实现原理,利用电磁场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驱动器的电磁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驱动器的动力学模型,讨论了输出力的动态范围并进行初步实验验证.最后利用研制的驱动器原型构建了单手指力反馈数据手套并进行了初步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基于磁流变液的被动力觉驱动器利用流体传递力,增加了输出力的稳定性,多旋转片结构使输出力增大2倍,并具有安全性好、力再现范围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前,皮艇项目的实船动力学测试手段和装备十分匮乏,其瓶颈在于对桨力的测量.针对这一现状,通过分析皮艇运动过程中杆的受力及其应变状态,根据项目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偏置型皮艇桨力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不破坏桨体结构,可快速安装和拆卸,实现了一个传感器在多个桨杆之间轮换使用.目前,中国国家皮艇队的实船动力学测试系统均配备这种结构的桨力传感器,经过多次批量测试,测力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充分验证.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水流对锚链力的影响,对锚链悬链段采用了质点-弹簧模型,考虑锚链受到的水流力和弹性变形的影响因素,将各点的静力平衡方程相互叠加,建立了锚链力方程并进行了算例的计算。在流速较大时,使用经典悬链线方程计算锚链力的误差较大;当水深超过15m后,3种轻质锚链的锚链力误差均超过5%。研究表明,在锚链力、锚链悬链段形态和水平投影长度方面,锚链力方程的计算结果较经典悬链线方程的偏大,且计算结果受流速和水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洋多金属结核1km海上开采实验系统的扬矿管所受水平液动力由多个参数决定. 本文从系统总体设计参数出发,得出了其他各种参数值,并根据Morison方程详细推导了海浪和海流的速度和加速度的表达式,最后采用数值积分的方法得出了液动力随时间和深度的变化曲线. 在同一水深处,总液动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接近于正弦(余弦)曲线;而在同一时刻,总液动力则随水深绝对值的增加而递减,在水深0*#m至水深-200*#m内,递减速度很快;总液动力最大值为3.790*#kN.  相似文献   

20.
机械手夹持接触力及力封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合理确定机械手稳定夹持时的夹紧力,采用弹性线接触理论计算在工件上施加预紧力后机械手V型体与工件之间的接触压力,并分析手指处于不同工况位置时接触压力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计算不同工况位置时指端两v型体的夹紧力.以力螺旋理论为基础,建立手指与工件的接触模型,应用力封闭原理分析稳定夹持时接触压力与工件外力之间的关系,提出手指夹持工件时的稳定性判定方法,并针对实例计算接触力及夹紧力.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准确计算V型体的夹紧力,并进行力封闭性判别,能够为机械手结构设计及其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可靠的参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