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午战争后,腐朽的清政府被日本打败,国际地位急剧下降,由此导致了对外政策的重要变化,由原来的亲英政策转变为疏英、亲俄、拒日的政策。这一政策的转变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致使东北再次遭到帝国主义的瓜分,日本侵略势力侵入东北。从此,东北陷入了更加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深渊。  相似文献   

2.
日本帝国主义对伪满洲国的民族政策一再宣扬"民族协和"、"民族平等",但事实上对中国东北的原有民族始终采取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统制"。特别是在经济方面,中国东北原有民族与日本民族的待遇差别悬殊,不仅使民族间产生隔阂,同时也造成了中国东北原有民族生活的极端困苦。  相似文献   

3.
日本投降之后,东北问题成为苏联与国民政府最重要的外交议题之一。在双方的数次交涉中,撤军接收和经济合作成为双方关注的焦点。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东北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苏联在对华政策上逐渐发生了转变,东北问题也对日后中苏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1928年底的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全国统治的建立,但华北军、政实权却掌握在张学良手中。1933年随着日本侵华的步步加剧,国民政府在华北问题上经历了由依靠地方实力派到中央直控的策略转变。经过这一转变,国民政府贯彻了既定的"一边抵抗一边交涉"的对日方针,同时也努力将中央势力向华北推进。在"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指导下,这次努力因1935年何梅协议的签订而遭重创,加剧了华北的危局。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美国远东政策——维持门户开放,利益均占,保障中国的领士与主权之完整——自从日本的铁骑践踏东北四省以后,本来久已名存实亡.不过这个「名」,在东北事变发生的初期,美国的朝野上下,还在努力挣扎着想把牠维持,所以胡佛史汀生的「不承认主义,」几成为当日全国一致的口号;罗斯福上台以后,政府态度已经有些转变,这些口号,已经不再高呼不过民间的舆论,大致还是反日.到了最近,连舆论界也在极度的动摇了.钟摆从左边出发的总是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北各省市面临的深层次结构性、体制性问题的根源在于行政管理体制以及政府职能越来越不适应其市场化需求。新一轮东北振兴需转变政府职能,而政策分析是政府职能改革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政府干预和市场化发展的生态位分析为基础,结合东北地区政府职能运行的主客观数据,构建相应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的手段获取东北地区政府职能改革的主要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东铁路是沙俄侵华政策的产物。对沙俄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战略意义。十月革命以后,苏联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始终掌握着中东铁路的控制权与使用权,拒绝把它交还给中国。1931年9月18日,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中东路的军事和经济作用降低,为避免与日本发生冲突,苏联把中东路卖给了日本伪满洲国。苏联的势力撤出东北。 那么,十月革命后苏联是如何控制了中东铁路?为什么又将它放弃呢?  相似文献   

8.
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出于殖民统治的需要,在中国东北推行了残酷的鸦片毒化政策。1937年日本治下的伪满又抛出了《断禁鸦片方策要纲》,提出了10年以内根绝鸦片吸食者。事实上,这只是欺骗世界舆论的烟雾,鸦片的生产和贩卖并未因之而停止。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北是世界著名的产金地之一。"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中国东北主要以伪"满洲国"的名义进行殖民统治。由此,东北丰富的金矿资源悉数落入日本手中。日本通过伪满洲国政府,完全控制了东北的金矿资源。"满洲采金株式会社"和"满洲矿山株式会社"两家公司的成立也标志着日本对东北金矿资源的控制进一步加强。通过资源掠夺,日本把中国东北变为其"以战养战"的战略基地,大肆进行资源掠夺,奴役中国人民为侵略战争服务。  相似文献   

10.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地区很快被日本侵略军以武力占领,日本侵略者又在“日满经济一元化“的口号下对东北人民进行经济侵略,以实现其“工业日本,原料满洲“的殖民主义经济政策,实施经济统治,采取特殊会社和一业一社的统治制度。  相似文献   

11.
清末新政时期,有近50万左右的朝鲜移民迁入中国东北境内。据史料分析可知,大批朝鲜移民迁入的原因主要有:清末新政期间东北地区原有封禁政策的废弛;晚清政府为加速东北开发,抵抗外国侵略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朝鲜境内自然灾害的连年频发;朝鲜国内"势道政治"时期的不良政治生态环境;朝鲜民众饱受日本侵略者的欺压与凌辱,等等。众多朝鲜人移入中国东北地区后,在诸多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加速开发了久经封禁的中国东北土地,为促进东北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为朝鲜族移民文学的发展与成熟奠定了基础;萌生了不同类型的朝鲜移民社会团体;加剧了清政府与日本之间的国际争端。  相似文献   

12.
从历史过程角度来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势及状况。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演变主要分成三个阶段:“九.一八事变”后到日本投降前,日本对东北工业的投资对东北工业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日本投降后到我国改革开放前,国家重点投资使东北工业真正建立起来并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其原因发人深思;改革开放后至今,我们开始找问题、制对策,以使东北工业复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出于殖民统治的需要,在中国东北推行了残酷的鸦片毒化政策。1937年日本治下的伪满又抛出了《断禁鸦片方策要纲》,提出了10年以内根绝鸦片吸食者。事实上,这只是欺骗世界舆论的烟雾,鸦片的生产和贩卖并未因之而停止。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帝国主义迫使东北人民信奉日本的天照大神,推行"惟神之道",在精神上奴化广大人民."惟神之道"的目的就是要把日本的祖宗变成伪满洲国的祖宗,把中国东北划入日本的版图,进而把其完全纳入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体系,为日本的侵略战争和掠夺服务.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12月18日,日本政府正式敲定新一期《防卫计划大纲》及《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以下简称新防卫大纲及"中期防")。作为国家安全政策纲领文件,新防卫大纲进一步反映了日本安全政策的转变趋势,反映出日本日益强烈的"安全自主"乃至"战略自主"倾向。安倍主导的国家安全政策改革,让日本战后安全政策"专守防卫"原则进一步名存实亡,将争取"安全主权"、强化自主能力的"军事正常化"实践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相似文献   

16.
战后日本外交是日本由战败投降逐渐走向经济复兴,由孤立于世界外交舞台到重新加入国际社会并力求施展拳脚的全过程。纵览这一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出经济外交在这一转变中的巨大作用,且明显地体现在其中东政策中。那么经济外交如何作用于日本的中东政策?  相似文献   

17.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地区很快被日本侵略军以武力占领,日本侵略者又在“日满经济一元化”的口号下对东北人民进行经济侵略,以实现其“工业日本,原料满洲”的殖民主义经济政策,实施经济统治,采取特殊会社和一业一社的统治制度。  相似文献   

18.
日本信息技术战略总部在7月初通过的“电子日本战略Ⅱ”中,提出了支持在医疗、食品、生活、中小企业金融、教育、就业和行政7个领域使用信息技术,创建新产业的方针。这标志着日本到目前为止以宽带网等基础建设为重点的信息技术政策发生了转变。而先前于2001年1月出台的“电子日本战略”,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日本帝国主义曾打着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旗号,对中国进行了公然的侵略。占领中国东北以后,日本侵略者对东北文坛进行了残酷的封锁与镇压。日本作家肆无忌惮地为本国的侵略行为歌功颂德,对中国人民极尽歪曲、丑化之能事。透过日本作家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殖民化统治,同时也彻底戳穿了日本侵略者所谓的“王道乐土”、“五族协和”的谎言。  相似文献   

20.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将中国东北地区变成了它的独占殖民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是东北人民的主要任务。但由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错误在中共中央占统治地位,错误地在业已成为日本独占殖民地的东北地区推行与南方一样的“土地革命”政策。其结果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设想,反而给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