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知青群体是研究中国当代历史不能回避的主题之一,其中从1964年至1966年支边到新疆兵团的武汉市知识青年是个特殊人群,他们知识层次高,对新疆兵团建设发挥的作用大,但目前关注不多。本文在收集整理武汉知青访谈实录的基础上,分析武汉知识青年支边的过程,探讨武汉知识青年支边的多元动机,展开对国家政策及动员与个人际遇之间的密切关系的分析,并对这个群体到新疆兵团后所做的特殊历史贡献进行分析。这一研究丰富了兵团历史和文化,同时补充了知青研究的新疆个案。  相似文献   

2.
从唐德刚看科学口述史著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德刚开创汉语口述史,著述颇丰,享誉学界.从唐德刚口述史著作及其自述性文字中,勾勒出其治口述史之方法,进而阐述如何将这些方法应用于科学口述史工作中.  相似文献   

3.
史学虽然是历史最悠久、传统最深厚的一门学科 ,但作为其中一个分支的口述史 ,却比其他学科更年轻 ,也更不成熟。口述史的研究对象已不再是传统的“故纸堆” ,而是活生生的人 ,所以极有必要借鉴人类学与民俗学的经验。但口述史研究不仅不能因此而抛弃文献、看轻文献 ,反而需要更深厚的文献功底和辨析史料的能力。正因为有文献的介入 ,口述历史才有可能从其他的口述传统中分离出来而别具一格 ,换句话说 ,将文献与口述相结合的口述史 ,是区别于人类学、民俗学的口述传统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欧阳宁 《科技信息》2014,(10):17+44
本文介绍了口述史的含义,分析了应用口述史方法进行高校图书馆馆史研究的必要性,并详细讨论了高校图书馆口述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5.
口述史在史学研究中起到人事记载平民化、史事记载细节化、史料载体多样化和史料组合系列化的作用;口述史的工作应遵循史学单元构成、回忆性陈述、尊重受访者意愿和隐私、忠实于口述记录和采访资料整体性收藏等原则;口述史项目实施分为项目准备、实地采访和资料整理收藏等三个相互关联的阶段的若干采访加工整理程序来进行.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口述史是一个二重概念。它既是一套学术体系或日学科,又是一种方法论。作为学科的口述史与作为方法的口述史在运用方式上有同构性,但在研究理念上则有质的不同。有关回忆录、访谈录等是否算作口述史以及国史研究中的口述史是否可信等问题的争论,实质上是没有区分作为学科的口述史与作为方法的口述史的差别。口述史学是“记忆中的历史”,口述史料是文献资料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我国口述史的研究与应用逐渐凸显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口述史本身的理解上存在分歧。阐述了口述史基本概念及其功能,分析了口述史的性质与特点,讨论了口述史与访谈的异同,介绍了口述史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指出了口述史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口述史既是学科又是方法论,二者在运用方式上有同构性,在研究理念上则有质的不同.有关回忆录、访谈录等是否算作口述史以及国史研究中的口述史是否可信等问题的争论,实质上是没有区分作为学科的口述史与作为方法的口述史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口述史与民间文化在学科渊源、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取向等方面的种种关联,使得两者的相互靠进和合作成为可能。在民间文化口述史研究中,采取以生活空间为描述与解释的坐标、以包括技艺活动在内的日常生活为描述与解释的中心、以生活事件为描述与解释的向度的研究策略,加强传承人的生活史研究,不仅很有必要,而且有着相当大的有待拓展的学术空间。近年来,随着一批卓有成效的民间文化口述史计划的陆续展开以及以口述资料为基础的民间文化个案研究成果的相继问世,口述史逐渐成为中国民间文化研究领域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生长点。  相似文献   

10.
将口述历史引入文学研究,可以成为一种具有独特创意的文学史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文学史教学相比,口述史实践教学更具有操作性、互动性、创造性。文学口述史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三个阶段:选题与立项、寻访与访谈、整理与发表。  相似文献   

11.
"文革"时期的文学思潮首先是与"批判"有关的的文学思潮,包含在"文革"中创作的"批判的文学"和受到批判的文学。这两类文学所表现的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之所以有着不同的命运,在于前者领会了"文革"的根本精神(夺权)且多是"三结合"创作的产物,而后者未能吃透"文革"的精神且多是个人创作,因此它们的命运只能归于殊途。  相似文献   

12.
就作品篇目和作者数目的比例而言,“文革”农村小说可以说是现当代文学史上最大的。造成这种文学样式畸形“繁荣”的原因很多,但特殊的时代生活基础,文学界持续不断的理论倡导和作者们与之相应的艺术追求,无疑是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13.
"文革"期间中国对于自然科学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20世纪50年代和"文革"期间开展过一系列批判自然科学的活动.文章探讨了"文革"期间科学批判活动的社会背景,讨论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学科的主要批判内容,并对批判活动的起因、批判方法和特点作了初步分析.文章认为,"文革"所提出的政治批判任务和"四人帮"的故意操纵是这一时期开展科学批判活动的主要原因,所采用的批判方法主要是进行意识形态批判,这一时期参与批判活动的人员数量和类型以及所批判的学科领域之多都超过了20世纪50年代.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布依族文学史》的成书源流、编撰体例原则、文学史分期、作品分类以及编者的文学史观等问题。《布依族文学史》是对前期两部同名文学史的综合,对布依族从古至今的文学历史进行一次梳理,从口头文学到近现代的作家书面文学,编者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15.
在70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洪学智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中共党史观。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包括党史基本观点——对党史、对一些重大党史事件、重要党史人物等的论述和评价;包括党史研究功能论——研究党史、写好党史的重要意义;包括党史研究方法论——研究和评价历史人物、事件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和原则。认真研究这些理论成果,对于正确认识党史、客观总结经验教训、深化党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科概念的提出解决了晚清以来文学史面临的一些问题。以传统文化为坐标进行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不仅可以清晰地勾勒现代中国各场域多样式文学发展的脉络,而且也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清算的一个有效途径,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京派小说还乡的情节类型,即归来的模式与归来——离去的模式,这种情节模式蕴涵着反思启蒙理性的文化诗学内涵以及京派作家徘徊于都市与乡村的文化心态,进而总结其对现代小说美学的意义与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上海史研究是魏斐德教授后半生最下工夫的领域。上海三部曲、戴笠研究以及一批上海史论文,是他在这个领域里的重要成就。他之所以钟情上海史,是因为研究这个领域有意义、有趣味、有特质、有资料。透过上海史研究成果,可以看出魏斐德后半生的治史方法,这就是"无法之法,乃为上法"。具体体现为,史料必求其极度翔实,叙述必求其周密生动,结论必求其圆通牢靠。他研究中国历史,熟悉中国历史,但采取开放的、多视角的态度,不将治史者的价值判断强加给读者,这恰恰是现代或后现代的史学特点。魏斐德是涵化了中西优秀史学传统的、有着当代开放精神的杰出史学家。  相似文献   

19.
《国史概论》是上海会文堂书局1914年推出的一部教科书性质的中国历史概论,由于版权页没有具体署明作者,因此该书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文章以翔实的史料信息,充分论证此书为著名历史演义小说家蔡东藩所著,且是研究蔡东藩生平著述及历史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体育史学科的形成及其学术发展作一个历史性的回顾与总结,目的是总结历史,反思得失。针对当前体育史衰落现象进行剖析,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推动体育史学科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