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索马里同埃塞俄比亚的领土争端由来已久。一九七七年,由于苏联从中挑拨,索、埃(塞)之间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在争议的欧加登地区打起了一场“沙漠战争”。苏联打着“国际主义”旗号,派出高级军事指挥人员和古巴雇佣军“协同”埃塞俄比亚军队同索马里交战。一九七八年三月,索马里从欧加登撤军。但是,战争的硝烟并未熄灭,当地的西索马里阵线的游击队同埃塞俄比亚政府军之间的战斗仍在进行。下面摘要译载的是一篇现场报道,原载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三日的美国《新闻周刊》。人们从中可以看出,非洲之角的局势不能稳定,一个重要的根源就是苏联在非洲推行军事扩张政策,就是苏、古在那里的军事“存在”。苏联的军事“顾问”、古巴的军队,决不是什么“国际主义战士”,而是一伙无恶不作的征服者。因此,他们受到欧加登人民的严惩是理所当然的了。  相似文献   

2.
越南地区霸权主义是苏联全球霸权主义的马前卒。从去年十一月苏越签订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友好合作条约”以来,越南进一步投靠苏联,苏联也加快了对越南军事渗透的步伐。各国报刊纷纷揭露苏联向越南派驻大批军事顾问,运送大量军事物资,日益频繁地派遣海军舰艇和军用飞机到越南及其邻近地区活动,并开始使用越南的港口和机场,从而显著加强了苏联在这个地区的军事力量。事实证明,苏联已经把越南变成它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军事扩张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3.
英国副总统尼克松8月24日在底特律无耻地声称,美国在军事上经济上、科学上和教育上都是“世界第一”。事实上是美国不问在那个方面都是不美妙的。“纽约时报”8月1日惊呼苏联在今年上半年生产已提高10%。而美国7月份的生产只使  相似文献   

4.
原苏联自1948年起,建立了以军事为目的的高技术发展战略。1985年12月18日苏联与经互会成员国合作,制订了《到2000年科技进步综合纲要》,共同全面发展高技术所有领域,力争到本世纪末使苏联、东欧国家在科技和生产方面取得“现代化革命性进展”,由于苏联、东欧国家内部和国际共运等种种原因,致使东  相似文献   

5.
古巴是世界上接受苏“援”最多,因而对苏联依赖最深的国家。据外报材料,从一九五九年一月卡斯特罗上台到一九七七年,苏联对古巴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已达一百二十四亿三千万美元,其中经“援”九十四亿三千万,军“援”三十亿。从一九七五年古巴充当苏联的打手出兵安哥拉以  相似文献   

6.
“军”“民”间的技术差距大苏联工业技术的显著特征是:航天军事部门的技术与民用部门的技术发展不平衡,二者之间的差距悬殊。苏联从1957年成功地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连续创造了好几个“世界第一”,如发射到达月球的探测器,发射并回收载狗人造卫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等等。在阿波罗飞船登月成功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试飞成功后,苏联在航天  相似文献   

7.
去年以来,美国一些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政策设计和研究人员、军事将领、国会议员、大学教授和专栏作家,通过大量著述和讲话,提出一种引人注目的看法,即八十年代国际局势中可能出现一段“第二次大战以来最为危险的时期”。他们认为,在这段时期内,苏联将凭借所谓“军事上的全面优势”,制造国际事件,从而酿成“危机”,甚至发动“战争”。这是在七十年代以来,苏联扩军和扩张的势头越来越猛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郑洁岚 《世界知识》2022,(14):19-21
<正>重构与“后苏联空间”国家政治、经济、安全乃至文化一体化,是俄罗斯追求全球大国地位、实现复兴的重要依托。为此,俄积极与“后苏联空间”国家在各类机制下推进合作:军事上,以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简称“集安组织”)为抓手保障地区和成员国安全;经济上,  相似文献   

9.
超级大国一面高唱“裁军”,一面却在加紧进行军备竞赛。特别是苏联社会帝国主义,为了推行其“进攻性”战略,正不断扩充它的军事实力,军事开支越来越大,军事装备不断更新,武器的部署从地面、水下一直扩展到外层空间,真可以说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了。军事卫星作用的突出发展近几年来,在进攻和防御方面,军事卫星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卫星可以做为侦察敌人的有效手段,如光学和红外线间谍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日本《读卖新闻》刊登了该新闻社围绕日本的安全保障和防卫问题而进行的一次舆论调查的结果,它表明,百分之四十多的人已感到日本安全受到威胁。其中“感到威胁来自苏联”的人高达百分之七十八点九,有百分之六十四点四的人认为“苏联的军事动向对日本的安全有影响”。《读卖新闻》就此评论说,这在和平时期是“相当高”的数字。苏联无视日本关于归还北方四岛的要求,任意在国后、择捉岛建立军事基地;苏联还在历次渔业谈判中对日本采取“高压态度”;再加近几年来,苏联的飞机,军  相似文献   

11.
历史演变美苏在第三世界的争夺始于五十年代后期.那时,美苏在欧洲的严重军事对峙,使欧洲形成了势力范围分明,局势相对稳定的局面.赫鲁晓夫上台后,改变了斯大林的外交路线,加上苏联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都有所增强,便在保住和加强欧洲战略重点的同时,开始向第三世界伸展势力.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奉行”解放东欧”和把苏联势力从东欧“推回去”的政策受到阻遏,面对苏联向第三世界伸手,遂强调它同苏联的斗争已不再是防止苏联在欧洲发动战  相似文献   

12.
“红场飞机事件”轰动一时。至今它留下的疑问仍然悬浮在人们的心中。这场由一位名叫鲁斯特、年方19岁的西德青年主演的闹剧震动了克里姆林宫,致使苏联最高当局愤然摘掉了国防部长和防空军总司令等人的乌纱帽。一个多月来,人们从多种角度对此事件议论纷纷。西方军事界以极大的兴趣议论着此事在军事上意味着什么。迄今为止,大致上有以下这些看法: 首先,打破了苏联“具有世界上最严密、最广泛的防空网”的神话。苏联是世界上领土最广大的国家。为了有效地保卫广阔的领空,苏联在1954年正式成立了与陆、海、空军平行的第四个独立军种——国土防空军,由一名国防部副部长兼任总司令。30多年来,苏联一直把国土防空军的建设放在重要地位,每年从  相似文献   

13.
谈起苏联对亚太地区的政策调整,人们势必要提及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和他在海参崴、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讲话。戈尔巴乔夫在这两次讲话中重新估价了亚太地区在苏联全球战略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人们看到苏联的亚太政策有了大幅度的调整。苏联领导人认为亚太地区很可能成为下一世纪的“世界政治中心”;这一地区的一切复杂问题都与苏联息息相关,苏联理应参与解决。由于美国重视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长期保持它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对亚太地区的影响较深,苏联要挤进来,首先就会遇到美国的强烈抵制。所以,苏联在调整亚太政策中不得不把协调同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关系作为主轴。一、推行全方位外交:苏联经过外交反思,深刻认识到由于过去长期推行重欧轻亚政策。致使苏联在  相似文献   

14.
强盗逻辑     
苏军大举入侵阿富汗,推翻了阿明政府不久,苏联《真理报》就发表了阿列克谢·彼得罗夫的文章《评阿富汗局势》,把苏军侵略说成是应“阿富汗政府”的请求,并且宣称:“一旦导致采取这种行动的必要性的原因消除,苏联军事人员就将全部撤出阿富汗。”“不需要拥有特殊的洞察力”(借用彼得罗夫的词句),就可以看清这个社会帝国主义代言人讲的完全是强盗逻辑。难道阿明政府为了促成自身的灭亡,需要“邀请苏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空运武装到牙齿的苏联军队去喀布尔吗?本来是,苏联军队先入侵阿富汗,然后才有卡尔迈勒的阿富汗政府,但却被说成似乎先有卡尔迈勒  相似文献   

15.
在不久前开幕的四国外长会议讨论欧洲安全与德国问题的过程中,美国伙同英法两国一直大叫要安全首先就要实现“德国的统一”,它们所规定的是这样一种“统一”:让西德来并吞东德,使整个德国变成北大西洋军事集团的骨干,成为西方反对苏联和其他爱好和平国家的工具。美国宣传机器企图让人相信:不接受这种方案就证明苏联违反“日内瓦精神”。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科学技术(包括军事科技在内)水平上,苏联仍然落后于美国。为增强其经济和军事实力,苏联极力想从美国引进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引进美国先进的电子计算机。针对苏联的这一需要,美国把向苏联出口计算机作为进行政治交易的筹码之一,希图用“甜头”来吊苏联的胃口,推行“缓和”战略。去年,当苏联当局监禁金兹伯格等持不同政见者时,美国政府为对苏表示强硬姿态,曾拒绝批准美国控制仪器公司向苏出售先进的赛伯——76电子计算机。今年上半年,当卡特政府急欲同苏联达成限制战略武器协议时,又重新决定同意向苏出售电  相似文献   

17.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现有16个成员国,成立于1949年4月,是战后美国为了在欧洲维护霸权地位、遏制苏联而联合西方国家建立的一个军事政治组织。在冷战年代,以关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1954年建立)在欧洲集结了大量军事力量,一直处于严重对峙局面。进入90年代,随着东欧巨变、华约解散和苏联解体,欧洲的政治与安全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新形势下.北约为了存在下去,并继续在欧洲安全方面发挥支住作用,对联盟的性质、职能和军事战略作了重大调整: 一、转变性质和职能。扩大政治职能,由军事政治组织变为政治军事组织。以往北约主要依靠军事力量“确保欧洲的安全与稳定”,今后则主要通过与前华约  相似文献   

18.
苏联称为“世纪工程”的贝阿铁路,经10年紧张施工,耗资150亿美元,终于在去年10月27日“全线通车”,预计将在第12个五年计划(1986-1990)期间正式交付运营。这条铁路西起乌斯季库特,东至共青城,长3,145公里,连同早已建成的秋明至乌斯季库特段(长3,355公里),全长6,500公里,是苏联第二条西伯利亚铁路,苏联称北西伯利亚铁路。它的建成,对苏联在经济和军事上,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其经济意义主要表现在:1、为开发苏联东部地区提供了有利条件。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约占苏联总面积的一半,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据预测,煤的储量为880亿吨,木材总储量为120亿立方  相似文献   

19.
苏联入侵阿富汗和越南入侵柬埔寨,是当前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的两大事件。这两件事虽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不同,但是,问题的性质和苏越所采取的手法却是一模一样,并无二致。在阿富汗和在柬埔寨,苏联和越南都是无视国际关系准则和违背本国人民的意愿,对邻国发动了武装侵略。苏联和越南都在当地扶植起一个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傀儡政权。两者都借口所谓“友好合作条约”以及“应邀”派驻军队,实行军事占领。它们在干着这一系列肮脏勾当的同时,都使  相似文献   

20.
在谈论当前的美苏关系时,人们对布什总统5月所提出的“超越遏制”投以了极大的关注,而且诸多评点。我认为美国的“超越遏制”还不能说已经有了一个很清楚的理论框架,但它的提出确实表明美国对苏政策已作了进一步调整。首先,美国决策层开始认为,苏联的改革已经出现符合西方利益的发展势头,西方应抓住这一“历史性机会”,从以往在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对苏实行全面“遏制”的战略思路中跳出来,在确保美国安全战略稳定的前提下,对苏联的改革给予“支持”,以促进苏联内部进一步发生有利于西方的变化。第二,美国认为苏联仍然是它的主要对手,苏联对美国长期构成战略威胁这一事实不会改变。因此,美国不会放弃以往“行之有效”的“遏制”战略。在这个意义上“超越遏制”只是策略改变,是在新的条件下对“遏制”战略的补充和发展。它是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