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激素对小麦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比较了2,4-D和Picloram对小麦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加入2,4-D的诱导效果优于Picloram,2,4-D加入量为6mg/L时,诱导的愈伤组织的分化效果最好.对不同小麦品种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比较结果表明,鄂恩1号、鄂麦11、鄂麦12和山农1355等有较高的植株再生率。其中前3个材料植株再生率达90%以上;从幼穗、幼胚和成熟胚的比较结果来看,幼穗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植株再生频率高于幼胚的和成熟胚.  相似文献   

2.
玉米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采用生产上推广的14个基因型的玉米为材料,由幼胚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并再生植株。其中原齐722×5003等单交种在适宜条件下,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可达90%,愈伤组织分化苗频率高于80%。在加有1ppm 6BA 和0.1%活性碳的改良 N_b 培养基上,分化出的幼苗长成健壮的小植株。接种幼胚的大小和基因型、基本培养基成份及蔗糖浓度、激素种类和浓度等对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和分化幼苗均有明显的影响。另外,将培养7-8天的幼胚抉碎,可显著提高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并能使较大的幼胚产生胚性愈伤组织。随着胚性愈伤组织继代次数的增多,再生植株中畸形苗频率也升高  相似文献   

3.
杉木合子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杉木成熟及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合子胚的发育阶段等因素对杉木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MS+2mg/L 2,4-D+1.0mg/L 6-BA+1.0mg/L KT+30g/L蔗糖是成熟合子胚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处于胚胎选择阶段或者组织与器官分化阶段的幼胚,能诱导出松软、晶莹透明的愈伤组织,诱导频率为2%~6%。成熟阶段的幼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的外观形态与成熟合子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相似,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随着合子胚发育的成熟而迅速提高;DCR+1.5mg/L 6-BA+1.5mg/L KT+20g/L蔗糖是诱导不定芽发生的最佳培养基。高约1.5cm的不定芽转入生根培养基,生根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4.
玉米幼胚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受粉7—10天的幼胚,在含激素的MS培养基上诱导生成愈伤组织,并分化出胚状体,成苗后移栽于温室内,至成熟结实。这些试管苗植株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了雌穗顶生,顶生雌雄同穗,植株矮,叶片少,雌穗着生部位低及轮生叶序和对生叶序等多种显著的差异和变异。  相似文献   

5.
小麦是我国以及世界上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以小麦为材料进行组织和细胞培养的工作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进展也比较快。虽然国内外均有人以小麦种子、胚、胚乳、根、幼茎、心叶、幼穗、花药等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培养出再生植株,但一般再生植株的诱导率比较低,如用花药培养,再生植株诱导率为5%左右,用心叶分化出芽频率为7.1%,用幼穗分化出芽频率为8%。我们用小麦幼穗做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再生植株的诱导率在73%以上。  相似文献   

6.
利用春小麦11个品种,通过幼穗和幼胚离体培养,研究了基因型,外植体和培养基成分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差异明显.幼穗长度以10~14mm 时接种为宜,幼胚以开花后11~14d 接种效果最好.诱导培养基的效果以 MB>MS>N_6>LS,2,4-D 以2mg/L 较为合适,不宜加6BA 和 NAA,但加适量甘氨酸和谷氨酰胺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培养基中加少量6BA 和 NAA 是必要的,而且 ZT 的作用优于 KT.通过以上研究,从中筛选出了3个能长期保持较高再生植株潜力的体细胞胚性无性系.  相似文献   

7.
以粳稻、空育131、垦鉴稻7号成熟胚、幼胚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将反义蜡质基因导入受体材料.经两次抗性筛选后,转入分化培养基中分化培养后获得转基因小苗.成熟胚和幼胚的转化效果比较,幼胚优于成熟胚.将转化植株进行PCR鉴定,证明外源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植株中.  相似文献   

8.
小麦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细胞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麦的幼穗为外植体,接种于N6B5MsI培养基上,30d后可形成大量愈伤组织.该愈伤组织继代1次后即产生淡黄色颗粒状的胚性愈伤组织和白色致密状的非胚性愈伤组织.将此两种愈伤组织分别转入N6B5MsⅡ培养基上,25d后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形成大量体细胞胚.本实验从外植体接种后的0~25d及胚性愈伤组织转入N6B5MsⅡ培养基后的0~26d各分期取样固定,切片观察表明:小麦的幼穗诱导体细胞胚亦为间接发生,且多为外起源.但体细胞胚的发生既有来自于单个胚性细胞的,也有可能来自于多个胚性细胞或分生细胞团,经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而形成体细胞胚  相似文献   

9.
利用目前稻瘟病不同的优势小种菌株的液体培养提取的粗毒素对水稻幼穗进行处理,稻瘟病菌粗毒素对幼穗的愈伤诱导和分化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并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或毒素浓度的增大受到破坏的程度愈深.用稻瘟病菌粗毒素浸泡幼穗对其愈伤诱导和分化都产生很强的抑制作用,能够起到抗性筛选的目的,处理的时间在24h以内可以得到胚性愈伤和分化成苗;筛选时毒素的浓度以30%为宜;用粗毒素直接浸泡幼穗愈伤组织对愈伤的伤害很大,得到的分化植株相对较少,但仍可作为一种抗性愈伤筛选的方法,其处理时间以24h较好;而且不同的水稻品种产生的耐性不同,并可以同时筛选出抗稻瘟病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10.
利用目前稻瘟病不同的优势小种菌株的液体培养提取的粗毒素对水稻幼穗进行处理,稻瘟病菌粗毒素对幼穗的愈伤诱导和分化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并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或毒素浓度的增大受到破坏的程度愈深。用稻瘟病菌粗毒素浸泡幼穗对其愈伤诱导和分化都产生很强的抑制作用,能够起到抗性筛选的目的,处理的时间在24h以内可以得到胚性愈伤和分化成苗;筛选时毒素的浓度以30%为宜;用粗毒素直接浸泡幼穗愈伤组织对愈伤的伤害很大,得到的分化植株相对较少,但仍可作为一种抗性愈伤筛选的方法,其处理时间以24h较好;而且不同的水稻品种产生的耐性不同,并可以同时筛选出抗稻瘟病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11.
红豆杉胚源细胞株的培养和紫杉醇的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建立适用于紫杉醇生物合成的红豆杉 ( Taxus chinensis)胚源细胞株的方法 .红豆杉成熟种子 ,用自来水冲洗 9d,培养 1 0 d,萌发率可达 1 0 0 %.已萌发的种胚在诱导培养基中培养 6d,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 1 0 0 %,使用红豆杉茎源细胞株看护培养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使愈伤组织的继代成活率提高一倍 .红豆杉茎源细胞株生长 1 5d的条件培养液也能使愈伤组织继代成活率提高 60 %.对建立的胚源细胞株进行了筛选和培养 ,其中细胞株 E2和 E3生长快 ,紫杉醇含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12.
A large number of experiments about induction of callus, embryo and germination of regeneration plants were done in soybean anther culture. Screening for genotypes, low_temperature pretreatment for floral buds, constituent of hormone in medium and effects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n induction rate of callus and embryo were studi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TDZ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embryo induction and germination. 28 genotypes had reaction competent to the anther culture in all 110 genotypes. Induction rate of callus was 26%-68.1%. Plant differentiation rate was 0.5%-2.0%.  相似文献   

13.
红松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外植体选择及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培养条件的优化和适宜外植体类型的筛选,解决红松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中存在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低、生长状态差、褐化率较高等问题,为建立红松成熟胚体胚发生体系奠定基础。【方法】用5种培养基类型、3种蔗糖浓度和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选择8种来源于成熟种子不同部位的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条件和适宜外植体类型进行优化和筛选。【结果】① 在5种培养基中,DCR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于其他培养基、生长状态好于其他培养基; ② 添加在DCR中的3种蔗糖浓度中,35 g/L时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92.01%)、褐化率最低(17.01%); ③ DCR添加35 g/L蔗糖情况下,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中NAA 2.0 mg/L + 6-BA 1.5 mg/L组合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褐化率最低、生长状态最佳; ④ 在选出的优化培养条件下,8种来源外植体中,从裸胚上切离的下胚轴的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褐化率低,且增殖能力强,具备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态解剖特征。【结论】红松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的优化培养条件为DCR +蔗糖35 g/L + NAA 2.0 mg/L+ 6-BA 1.5 mg/L,适宜外植体裸胚上切离的下胚轴。  相似文献   

14.
以杂交鹅掌楸体细胞胚为材料,利用细胞学技术研究杂交鹅掌楸体细胞胚的起源及发育过程。结果表明:以杂交鹅掌楸未成熟胚为材料,比较容易形成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细胞结构致密、胚性细胞小、直径相等、细胞质浓厚,细胞内大量积累淀粉等物质,胚性愈伤组织表面的一些核质比大的单细胞发育成单细胞原胚,单细胞原胚有厚壁包围,呈生理隔离状态,后经过细胞分裂建立极性,细胞分裂经过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最后发育有茎段、根端及V形维管束系统的成熟子叶胚。  相似文献   

15.
不同基因型及其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分化研究是建立高效植株再生和遗传转化系统的基本条件。文章首次以去胚的成熟胚盾片为外植体材料,对10个小麦基因型进行了离体操作。结果显示:愈伤组织诱导率平均可达96.5%,10个基因型的愈伤组织都能分化出绿苗,分化频率最高可达10.5%,没有白苗化现象;根的分化与绿点、绿苗的分化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鄂恩1号的植株再生能力显著优于其它基因型,其植株再生系统已具备了遗传转化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次报道以禾本科植物马唐的幼穗为材料,应用组织培养技术,探讨植物的系统发育,结果表明,在马唐幼穗体细胞胚胎发生时,出现双子叶植物胚胎发生所特有的心形胚,从而为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双子叶植物提出了一个胚胎学证据。  相似文献   

17.
六个品种小麦成熟胚等外植体再生能力的研究表明,不同外植体的再生能力按根尖、幼叶、茎节、幼穗、成熟胚的顺序递增。成熟胚再生能力强,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0%以上,出苗率可达44%,并且具有材料来源广泛、操作方便、不受季节和发育时期限制等优点,因此是小麦体细胞组织培养的适宜外植休来源。本文对不同外植体再生能力差异产生的原因也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组织学观察表明,本实验所获得的再生植株属于器官发生的类型  相似文献   

18.
对晋矮1号×壶瓶枣的离体杂交以及杂交子房和胚珠的离体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附加1.0mg/LIBA的KM8p培养基对枣子房的离体培养较为适宜,ZT对子房的成活具有促进作用,子房的愈伤组织化可减缓子房室内胚珠的败育程度.  相似文献   

19.
利用目前稻瘟病不同的优势小种菌株的液体培养提取的粗毒素对水稻成熟胚进行处理,粗毒素液对水稻愈伤组织的生长及分化有严重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差异性极显著;不同浓度的粗毒素提取液其作用效果不同,随着毒素浓度的增大或是作用时间的延长,水稻分化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强。水稻成熟胚组织培养中进行抗稻瘟病菌突变体筛选的毒素浓度在25%~30%较好;愈伤组织浸泡12~24h可以得到分化出苗。在愈伤组织上直接加上毒素并长时间处理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有很大的破坏作用,每个愈伤组织滴加的毒素应小于2.0ml。不同的水稻品种产生的耐性不同,可以筛选出抗稻瘟病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20.
分别以日本结缕草的成熟胚和茎节为外植体,建立并优化了2套组培再生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适宜诱导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添加2 mg/L 2,4-D配合0.2 mg/L 6-BA,诱导率为42.5%;继代培养可改善愈伤组织状态,增加胚性,其中增加培养基渗透压,并适当添加ABA(0.2 mg/L),可明显提高胚性愈伤组织比率;继代2次后的愈伤组织在3种细胞分裂素6-BA,KT,ZT适当配比的分化培养基上,分化率可达到50%~75%.在以茎节为外植体的组培体系中消毒处理和预培养是比较关键的环节;预培养时MS培养基效果优于1/2 MS,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0.25 mg/L KT,1.0 mg/L ZT和0.1 mg/L NAA为比较适合的芽诱导培养基,诱导率可达37.9%.同时,比较了两套再生体系的优缺点,为日后日本结缕草的遗传转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