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然来源的药物研究近年来方兴未艾,菲并吲哚里西定类生物碱目具有抗肿瘤等生理活性而倍受关注.对自然界中存在的菲并吲哚里西定类生物碱的生物活性以及全合成策略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吲哚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几种吲哚类化合物(长春碱、吲哚美辛、褪黑素、靛玉红、菲并吲哚里西定类生物碱等)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抗肿瘤作用机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吲哚类化合物对许多癌症的治疗都有很好的疗效,其抗肿瘤效果也很明显,因此对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设计以及药理药效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分子水平上对其抗肿瘤机理进行研究和探讨有助于人们对生命科学有较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以吲哚-2,3-环氧化合物和商品化的酸为主要反应物,经环氧的酸开环反应,可以高收率地得到一系列的酯基取代的二氢吲哚化合物.该方法简便高效,首次实现了吲哚-2,3-环氧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的开环反应,为酯基取代的吲哚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4.
探究一种微波辅助MMT/FeCl_3催化吲哚与芳香醛的反应,方便、快速地合成双吲哚甲烷衍生物.研究表明,在CH_2Cl_2中,微波辅助x=15%MMT/FeCl_3催化,产率最高可达94%.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产率仍可达60%.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快、产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为合成双吲哚甲烷衍生物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了优化硫醚化试剂与吲哚类化合物构建碳-硫键的反应,以对甲苯磺酰氯、吲哚和水合肼为底物,以碘为催化剂,采用三组分串联法合成吲哚芳基硫醚,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选用连有不同取代基团的吲哚和苯磺酰氯,在最优反应条件下进行串联反应合成硫醚化的吲哚类化合物.在最优条件下吲哚芳基硫醚的产率为68%.利用连有不同取代基团的苯磺酰氯和吲哚合成了14种硫醚化吲哚衍生物,产率为41%~86%.这些结果表明,三组分串联反应是合成硫醚化吲哚的一个简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吲哚类生物碱是具有吲哚分子骨架的一类化合物,其中很多具有很好的生理活性。文献报道,用6-甲氧基吲哚氧化得到的N-(2-(1,3-二氧代异吲哚啉-2-基)-丙酰基)-5-甲氧基)甲酰胺(化合物1)是合成Trigonoliimin A的关键中间体。然而,6-甲氧基吲哚价格昂贵,造成化合物1合成成本太大。以2-硝基-4-甲氧基苯胺为起始原料,经重氮盐芳环上取代反应得到的2-碘-3-甲氧基硝基苯,然后和有取代基保护的炔丙胺,经过Castro-Stephens类型偶联反应、还原反应、酰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1,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低。  相似文献   

7.
探究微波辅助BINOL酸催化吲哚与芳香醛的反应,方便、快速地合成吲哚甲烷衍生物.研究表明,在DMSO中,微波辅助0.15 mmol BINOL酸催化下,产率高达90%.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快、产率高、环境友好等特点,为合成吲哚甲烷衍生物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吲哚作为一种重要的杂环骨架,广泛存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因此,发展结构新颖的含有吲哚骨架的合成砌块,对于吲哚衍生物的合成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近年来,2-吲哚亚胺因易于制备与良好的反应活性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其通过串联环化反应合成吲哚衍生物已经成为吲哚并环骨架构建中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综述了2-吲哚亚胺在吲哚并环骨架构建中的研究进展,包括(2+2)环化反应、(3+3)环化反应与多组分串联环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吲哚酮及其衍生物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其合成方法研究是当前合成化学领域中的热点之一.按照偶联的方式及其相关的机理,对近几年来自由基介导C—H键环化合成吲哚酮研究进行了归纳,从催化剂、氧化剂和溶剂等反应条件对反应体系的影响出发,讨论了C—H键的切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吲哚和亚硫酸氢钠为原料,经吲哚啉中间体的步骤分别合成了5-溴吲哚、5-硝基吲哚与5-氨基吲哚,所合成的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等进行了表征与确认,并对合成条件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硝基烯烃是有机化学常见的亲电试剂,其合成方法以硝基烷烃和醛发生Nitro-Aldol反应再进行消除得到,而多取代的硝基烯烃发生加成反应其产物是含季碳的化合物.因此多取代的硝基烯烃的合成方法还不多见.本文以吲哚和硝基甲烷为起始原料,通过吲哚的亲电取代反应、N-酰化反应、Henry反应、消除反应,以较好的收率合成了具有三氟甲基和吲哚基团的三取代硝基烯烃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1-Boc-吲哚-2-硼酸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广泛用于卤代芳烃参与的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从而构建复杂吲哚化合物.为了合成这类吲哚硼酸衍生物,以邻甲基硝基苯的衍生物(1a~1g)为起始原料,通过与DMFDMA、THP进行反应并进行浓缩结晶合成对应的烯胺;烯胺与还原剂进行还原关环得到吲哚衍生物;吲哚衍生物与二碳酸二叔丁酯反应完成对吲哚的保护; Boc保护的吲哚衍生物在低温无水无氧条件下与硼酸三异丙酯、LDA反应引入硼酸基团共4步反应,成功合成了包括6-苄氧基-1-Boc-吲哚-2-硼酸在内的共计7种吲哚硼酸衍生物(5a~5g),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13.
8-羟基喹啉或8-羟基喹哪啶与4-N,N-二烷氨基笨胺在有氧化剂存在下发生氧化缩合反应,生成了吲哚苯胺型双齿配位体。用所合成的配位体与金属离子络合生成了48种稳定的吲哚苯胺型双齿配位体金属络合物;金属络合物的最高吸收值比络合前配位体级很大的红移,摩尔消光系数也有很大的增加。该系统吲哚苯胺型双齿配位体金属络合物近红外吸收染料的λmax^CHCl3值在750 ̄830nm的范围内,摩尔消光系数很高,一般  相似文献   

14.
利用取代苯肼盐酸盐与丙酮酸、1,3-二苯基-1,3-丙二酮反应合成了3种取代吲哚衍生物.采用"一锅法"对酯化反应进行了改进,以盐酸酸化的乙醇作溶剂,苯磺酸催化,一步得到取代的吲哚酸酯.本文对吲哚环化的反应机理、合成条件进行了探讨,发现反应温度不同所得产物也不同.合成产物用IR, 1H NMR和MS进行了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5.
以取代的邻溴苯乙酮和取代苯肼为原料,用费舍尔吲哚合成法合成吲哚化合物,经过一系列转化得到中间体乙酰胺基取代的吲哚啉化合物,再经Cu(I)催化下的分子内氨基化反应得到吲哚并[1,2-b]吲哒唑结构的中间体,水解、空气中氧化后,最终得到具有潜在药理活性的吲哚并[1,2-b]吲哒唑类目标物.  相似文献   

16.
天然有机化合物——断马钱子苷是1500多种哚吲生物碱的主要生物前体,而许多吲哚生物碱都是重要药物.由Lonicera Nitida分离出的断马钱子苷已被用做合成复杂的天然或非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原料.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类杂环育亨宾生物碱的合成.  相似文献   

17.
利用苯酚羟化酶基因工程菌PH_IND对吲哚及甲基吲哚进行生物转化.结果表明,除了3-甲基吲哚外,PH_IND能将吲哚、2-甲基吲哚、4-甲基吲哚和7-甲基吲哚转化成靛蓝类色素.采用薄层色谱和液相-质谱等手段对转化产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PH_IND转化吲哚和4-甲基吲哚得到的蓝色产物分别为靛蓝和4,4′-二甲基靛蓝,并推测了PH_IND转化吲哚及4-甲基吲哚的反应途径.采用表面响应法对PH_IND转化吲哚、2-甲基吲哚及4-甲基吲哚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菌株PH_IND转化吲哚合成靛蓝的最大产量为93.74mg/L,其吲哚的转化效率为52.63%,且菌株PH_IND对2-甲基吲哚和4-甲基吲哚的最大转化率分别为67.66%和95.61%.  相似文献   

18.
发展了一种高效、简单的铜催化活泼烯烃羰基化成环合成吲哚酮的方法.以氯化亚铜为催化剂,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为氧化剂,丙酮为溶剂兼反应物,在100 ℃条件下与N-芳基丙烯酰胺类化合物发生自由基串联环化反应,高效地合成了一系列吲哚酮衍生物.探索不同温度、催化剂、溶剂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并推导此环化反应的机理过程.  相似文献   

19.
以廉价低毒的Cp*Co(Ⅲ)I2(CO)作为催化剂,N嘧啶基-6-甲酸甲酯基吲哚、苯乙炔作为原料,通过钴催化C-H键烯基化反应在室温条件下,以91%的收率制备了一例吲哚骨架的小分子荧光化合物.对其性质进行了初步探究.发现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并拥有大Stokes位移.该化合物通过C—H键官能化反应制备,简化了反应路线,提高了反应的原子经济性以及步骤经济性,具有作为荧光染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下研究了6-羟基-1-菲基-哌啶-2-酮脱羟基生成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的微观反应机理.优化了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振动分析结果和IRC分析结果证实了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性.结构和能量分析表明,反应物R脱羟基并进一步发生阳离子环合反应有两条反应通道,分别为:R→IM1→TS1→IM2→P1和R→IM1→TS2→IM3→P2.反应通道R→IM1→TS1→IM2→P1控速步骤活化能最低,是该反应的主要通道.与实验报道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