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价有机框架(COFs)作为一类由热力学稳定的共价键连接在一起的结晶型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具有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大、孔隙率大、晶体结构高度有序、化学物理性质可控等优良特性,已经在化学和能源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近年来,研究者们探索了COFs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文章对于常用的COFs合成方法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COFs在生物传感以及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进展.此外,还讨论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亚胺类共价有机框架(imine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Imine COFs)材料是芳香胺和芳香醛单体根据席夫碱反应原理缩合形成的一类多孔有机晶体材料。Imine COFs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孔隙率、易功能化和可设计性强等优点,已成为近年研究最为广泛的一类COFs材料。从设计、合成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综述了Imine COFs材料的研究进展;基于该领域现状,概述了在新型COFs材料构筑及工业化应用进展上目前存在的困难,提出了优化合成方法、探索工业化应用条件、开发多功能复合纳米Imine-COFs及阐明材料理化性能基本原理等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
就共价有机框架(COFs)及其复合材料在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吸附中的应用进行综述.COFs作为吸附剂的研究重点在于选择合适的构筑单元和制备功能化的COFs以用于吸附不同的污染物.COFs吸附污染物时,表现出吸附容量大、吸附速率快、稳定性强、重复性好等优点.此外,将COFs分别与离子液体(ILs)、纳米粒子或机械载体等材料复合可制备基于COFs的复合材料,从而赋予其操作性和机械性能,便于实际应用.最后,对COFs作为吸附剂在水处理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一种具有二维(2D)或三维(3D)结构的共价有机多孔晶体材料,主要由碳(C)、氧(O)、氮(N)、硼(B)等元素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具有低密度、大比表面积、多维性、多孔性和高有序晶体结构等优点.作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多孔晶体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化学稳定性和表面易改性,已有许多报道证实了其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文章概述了COFs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包括药物递送、光动力疗法(PDT)、光热疗法(PTT)和联合疗法,此外还讨论了COFs在肿瘤治疗领域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金属酞菁(MPcs)二维(2D)有机框架在吸附与分离、催化、生物化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基于MPcs的2D框架的合成和研究,为发展新兴的具有电、磁、光和电化学特性的多功能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径.文章首先介绍了构筑2D有机框架的MPcs分子单体的结构功能关系,以及2D有机框架材料的历史发展和独特功能;其次介绍了由MPcs构建的二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Pcs-2D MOFs)和MPcs二维共价有机框架材料(MPcs-2D COFs)的合成方法;最后总结了两者在传感器、催化、能量储存和光动力治疗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金属有机骨架是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离子簇和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形成的具有多孔结构的特殊晶体材料,在储存气体与分离、不对称催化、化学传感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荧光MOFs材料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文章对四苯乙烯基MOFs材料在离子识别、挥发性有机物检测、硝基芳族化合物识别和生物分子检测等领域的荧光传感应用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有机光功能材料在聚集状态下,荧光通常会减弱或淬灭,制约了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实际应用.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的化合物在聚集状态下,通过分子组成、结构和堆积模式的调节实现荧光增强,弥补了传统光功能材料在该方面的不足,在电致发光、固体激光、荧光传感与生物成像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主要介绍了目前研究最全面、适用范围最广的分子内旋转受限、分子内振动受限、分子内运动受限和形成J-聚集体等机制.同时分类介绍了一些基于分子结构和组成的AIE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聚硅氧烷基荧光材料作为一类性能独特的有机硅材料,在荧光探针、生物传感、力学传感、发光二极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近十几年来国内外聚硅氧烷基荧光材料的相关报道,文中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综述了线型、超支化和交联3类结构的聚硅氧烷基荧光材料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各类荧光材料的合成、应用及发光机理,探讨了聚硅氧烷在荧光材料中的作用,并对未来聚硅氧烷基荧光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菲并咪唑作为一类优秀的蓝光材料构筑基元,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热稳定性好,载流子注入与传输能力相对平衡,易修饰好合成等优点,在目前高效深蓝光荧光材料和磷光主体材料的设计上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菲并咪唑类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发展现状,系统地介绍了菲并咪唑基团的结构特征以及各类衍生物的器件性能,展望了其在未来全彩显示和固态照明领域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近红外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LEDs)在夜间显示、生物传感和通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具有制作成本低、重现性好、结构和发光特性易调节、发光效率高等优点,根据其发光特性主要分为传统荧光材料、热激发延迟荧光(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TADF)材料、局部电荷转移杂化态(Hybrid locally-electron and charge-transfer, HLCT)材料等几类。本文主要综述了近五年来报道的基于有机小分子的近红外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并根据不同的特性对材料进行了分类,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合成各方面性能良好的近红外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高时空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荧光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活体可视化检测工具.与近红外一区(NIR-Ⅰ,700~900 nm)相比,近红外二区(NIR-Ⅱ,1 000~1 700 nm)成像具有更低的自发背景荧光、更深的组织穿透性和更高的信背比,因此NIR-Ⅱ荧光成像能促进深部疾病的精确诊断.NIR-Ⅱ荧光探针是NIR-Ⅱ荧光成像的基础.目前已开发一系列基于有机和无机材料的NIR-Ⅱ荧光探针,包括有机小分子染料、基于小分子染料的有机纳米粒子、共轭聚合物、量子点、稀土掺杂纳米粒子和单壁碳纳米管等.本文综述近期新型NIR-Ⅱ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多支化苯甲酸配体,并且以该配体作为第一配体,1,10-邻菲罗琳作为第二配体、Eu3+离子作为发光中心,合成了多支化稀土光能转换材料.通过IR、元素分析、DSC、TG和荧光光谱对有机稀土光能转换材料的结构以及热性能和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红外光谱表明配体和phen与稀土Eu3+进行了配位.荧光光谱表明该稀土光能转换材料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能够在纳米尺度范围内实现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本质的复合,可以获得传统材料所不具有的结构、相态、性能和功能,广泛应用于光电、催化、生物医学等领域.本文着重总结了几类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以及它们在荧光、光声和拉曼生物成像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将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具有效率高、亮度高、驱动电压低、响应速度快以及能实现大面积光电显示等优点,因其在平板显示和高效照明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而引起广泛关注。在OLED的制备及优化中,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包括小分子和聚合物的选择至关重要,其中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具有确定的相对分子质量、化学修饰性强、选择范围广、易于提纯、荧光量子产率高以及可以产生红、绿、篮等各种颜色光等优点,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机电致发光小分子发光材料的研究状况,对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进行分类和评述,并简要介绍了小分子OLED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荧光共价有机框架(fluorescent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FCOFs)由各种荧光有机分子单体通过可逆缩合反应形成高度有序的结晶性有机框架结构,具有独特的荧光特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大π共轭结构以及有序的永久性可调节孔隙等特点,在传感和成像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综述了FCOFs的定义、光学性质、合成方法及其在传感与成像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FCOFs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应用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两步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微纳材料CH3NH3PbX3(X=Cl,Br,I),得到分散性良好且形貌不同的微纳结构,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显微镜对3种钙钛矿微纳材料的形貌进行表征;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对材料的纯度和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对材料的发光性质进行研究,并对3种材料发光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微纳材料作为一种发光材料在发光二极管、激光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量子点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子点因其独特而优良的可见区荧光性质已在生物和医学的研究及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近年来,量子点的应用已扩展至重金属离子、无机有机分子及药物的定量分析方面.分析和综述了量子点在上述3方面的生物连接方法及定量分析方面的应用,预测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利用2,5-二甲氧基对苯二甲酸(H2DTA)作为有机配体,咪唑衍生物1,1′-(2-甲基-1,4-亚苯基)双(4-甲基-1H-咪唑)(MPBMI)作为辅助配体,与d10类金属Cd(Ⅱ)采用溶剂热法成功构建出具有荧光性质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d2(DTA)2(MPBMI)1.5(H2O)]n(MOF 1).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解析表明,该材料具有三维骨架,可简化为一个4,6位连接的网络拓扑结构.固体荧光发射和水相中常见阴离子荧光测试结果表明,MOF 1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够对水溶液中的Cr2O72-阴离子实现高选择的荧光猝灭检测.  相似文献   

19.
正有机/高分子电致发光(OLED/PLED)是指具有半导体特性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电场的激发作用下发光的现象,具有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响应速度快、超轻超薄、可制作在柔性衬底上等优点,在平板显示和固体照明两个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按照器件工作原理,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活性层材料(红绿蓝三基色发光材料,包括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器件组装的匹配材料(空穴和电子注入与传输材料)、界面材料(阳极和阴极界面修饰材料)、电极材料(ITO电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合成一种新型含联吡啶单元的共价有机框架(COF)材料并对所制COF材料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方法 以2 ,2'-联吡啶-5 ,5'-二甲醛和2 ,4 ,6-三(4-氨基苯基)-1 ,3 ,5-三嗪为原料,通过席夫碱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含联吡啶单元的共价有机框架(COF)材料.结果 COF材料的丙酮分散液中加入各种金属离子盐溶液,发现加入Fe3+ 时COF材料分散液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而加入其他金属离子时的荧光强度变化不大.结论 COF材料在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是一种潜在的Fe3+荧光探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